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流寇》第481章 淮侯當監國
時間。

 顧君恩的意思很明白,清軍在荊襄耽擱越久,淮侯這邊就能有時間收拾李自成死後的大順殘局,聚合兵馬,到時把北歸道路一堵,阿濟格哪怕是打到江南去,對於滿洲而言,也是敗了。

 因為北京,才是滿洲的根基!

 這也是陸四的看法,他不怕阿濟格有多能打,哪怕打下南京城,他也不在乎。

 說句難聽點的,他阿濟格敢把吊往哪邊伸,他陸四就敢去北京捅他滿洲的洞。

 北京沒了,拿下南京的阿濟格不軟也要軟。

 吳三桂、尚可喜他們也不是吃醋的,怎麽可能還聽命於只有幾萬人,如同無根浮萍的阿濟格。

 如果局勢真演變成這種情況,弄不好阿濟格得帶著他的真滿漢軍割辮降明,吳三桂搖身一變成為大明的保國重臣,引韃子入關也真變成了引沙陀入中原了。

 好比閻老西利用幾萬鬼子。

 那樣,可真是諷刺。

 對南京朝堂主政的大佬們而言,農民軍出身的“流賊”比關外的建奴更可怕。

 南京那邊對吳三桂可是一直抱有希望的。

 要不是潞王害怕孫武進半夜勒死他堅決不肯,恐怕史可法連北使團都派出去了。

 “聽說左良玉病了。”

 陸四現在擔心的是左良玉,如果這位左大帥同前世歷史一樣病死,他那二十萬兵馬又會否會降清。

 左良玉部可是滿清綠營的一大組成部分,金聲桓、馬進忠、李國英、徐勇、張勇這幫人相對明軍而言也是能打的。

 要是二十萬左軍降清跟著阿濟格北上,局面轉眼又不利陸四。

 左良玉部在湖北經營也有兩三年了,提供不了長期糧草,湊幾個月應該沒有問題。

 換作陸四是阿濟格,隻留三四萬能戰之兵,其余全部解散也是可以的,如此更是能省下大批軍糧。

 有糧又有兵,全力北歸,淮軍主力在山東,順軍主力又尚未接引過來,陸四拿什麽擋。

 到頭來,原本將清軍兩大集團南北分割的戰略,就變成被人家清軍東西分治了。

 可惜沒有左部的相關情報,現在只能結合前世歷史猜測。

 顧君恩倒是提出一個看法,便是阿濟格真要籌糧北歸,肯定會攻打左良玉,以左良玉為人不可能投降滿清,其多半會順江東下去東南。左部和清軍一旦交戰,滿洲攝政王多爾袞的“聯明平寇”策略就要破產。

 陸四點了點頭,順江東下倒是左良玉最有可能采取的應對辦法,前世歷史左良玉就是這麽乾的,不過攆他東下的不是阿濟格,而是李自成。左良玉那二十萬比賊都不如的兵東下,南都的弘光政權有的受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孟喬芳卻提出一個驚人假設,那就是阿濟格同左良玉聯手怎麽辦?

 “這...”

 顧君恩被這個假設驚住,他推演的局面一直是基於清軍因為缺糧不得不攻擊明軍,但要是明軍主動向清軍提供糧草,“禍水北引”,怎麽辦?

 這種情況不是不可能,以左良玉那軍閥習性未必乾不出來,甚至這位左大帥還能向南京宣稱是他將清軍趕回北方的,更說不定還會以供糧為條件向阿濟格索取李自成的屍首,對外宣稱是他左大帥擒斬了禍害大明十幾年,逼死先帝的闖賊。

 那可真是滔天大功啊!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陸四不敢將弄死阿濟格的希望放在南明同左良玉身上,他讓孟喬芳將陝西的情況同顧君恩簡單說下。

 在孟喬芳的招降及李元胤、白鳴鶴的征討下,西安、鳳翔二府是完全被順軍佔據,延安同慶陽二府佔了一半,其余各府不是在明軍手中,就是在清軍綠營手中,另外在甘肅、寧夏還有順軍余部在活動。漢中則被賀珍等人控制。

 “都督意對唐通、白廣恩、薑瓖等降將以安撫手段,暫不入延綏、寧夏、固原、蘭州等地,從而可以讓這幫降將能夠暫時觀望,也就是都督所說的中立...”

 孟喬芳說他已經給這幫降將去信,但薑瓖、唐通等人都沒有回信,只有白廣恩覆信。

 白廣恩的回信陸四也看過,信中並沒有說要反正來歸,只是詢問河南戰局情況。

 孟喬芳認為那幫綠營降將多半都有反正之意,只是也不清楚眼下中局戰事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因而都在觀望,同時也害怕李自成會跟他們算帳,所以這才一個個猶豫不決。

 “心亭可再給這幫人去信,告訴他們陛下已死,但我大順卻未亡,”

 說到這,陸四又擺了擺手,“再對他們說,先入山西者為王。”

 顧君恩一聽先入山西者為王,心道豈不是太便宜那幫降將了。比如薑瓖本就鎮守大同,這要是真的帶兵回了大同,難不成還真封他個王不成。

 “不便宜。”

 陸四笑了笑,“這幫人既然都在看,那總要有個帶頭的吧。”

 降將抱團也從眾,有一人“鋌而走險”,其他人恐怕就得蠢蠢欲動了。

 “賀珍現在舉棋不定,黨孟安、郭登、武大定等人唯賀珍馬首是瞻,賀珍不來歸,他們也不敢來歸。”

 孟喬芳給賀珍去了兩封信,賀珍也給西安回了兩封信,信中說辭都是模擬兩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賀珍對於大順重新光複西安是高興的。

 “賀珍是擔心大順會追究他叛降之罪,這才遲遲不肯反正?”

 顧君恩見過賀珍幾面,對這個原先的明將有些了解。賀珍那邊除了害怕李自成追究他降清之罪外,可能也害怕李過、高一功跟他算前番偷襲的帳。

 孟喬芳皺眉道:“賀珍不肯歸順,毫侯他們就沒法從漢中過來。”

 “要給賀珍吃一顆定心丸啊,這件事不能再拖了,實在不行我親自去漢中一趟。”

 陸四這個決定有些冒險,萬一賀珍翻臉扣了他,或殺了他怎麽辦?

 孟喬芳同顧君恩都道不可。

 “就算都督親自過去,以何身份讓賀珍放心?”顧君恩提出一個現實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現在順淮聯軍誰也繞不過的問題。

 “陛下身前未立太子,又無遺旨,為大順數十萬將士計,臣請侯爺代為監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