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流寇》第241章 帶血的糧
明面的帳,打一個月就得一州一年的正稅,打幾個月就得搭盡整個揚州府,所以仗打得越久對淮軍就越不利,因為,淮軍的地盤就這麽點。

  而這只是帳面上的數據,實際上高郵州去年征上來的秋糧已經交過,陸四在淮安城搞到的那批漕糧就有一部分是高郵征上來的。

  現在才是三月,離今年夏糧收割還有兩個多月,揚州各府縣包括淮安控制的地盤都沒法征糧。

  那淮軍之前的糧食從哪裡來的?

  除了搶得的漕糧外,就是帶血的糧。

  清鄉的成果。

  初步統計,清鄉大約造成了七萬人死亡,其中以原明朝官吏士紳、地主富戶為主的反淮勢力佔了六成。

  僅夏大軍在興化清鄉就致死多達三萬人,興化數家世代傳承的望族被連根拔起,其中不乏在嘉靖年間與嚴訥、郭樸、袁煒同有“青詞宰相”一稱的大學士李春芳家(李春芳的孫子李思誠在天啟年間為禮部尚書);崇禎十五年任東閣大學士,為內閣次輔的吳甡家。

  這些興化望族被查抄出的金銀、銅錢堆積如山,田產糧食更是不計其數。也正是靠著清鄉的成果,淮軍才得以穩定發展,並為四鎮組建及縣鄉基層政權構建打下夯實基礎。

  如今清鄉已經收尾,淮軍即將北上,不可能再興師動眾搞什麽清鄉,府縣地方政權的構架也不是為了橫征暴斂,那麽怎麽在夏糧收割前籌措幾萬甚至十幾萬石乃至更多的軍糧?

  鄭標使了三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就是由淮安府衙出面向佔據廣大農村的“土賊”征糧。這個征糧是合法的,畢竟這幫“土賊”得到了大順的承認,並且很多人還被授予了大順官職。

  在得到大順官職並得以繼續保持其對鄉村“統治”地位利益時,這些“土賊”就得向淮軍表示他們的誠意。

  所謂權利和義務對等。

  各縣土賊累計交納的糧食約有四萬余石。

  第二個辦法就是拿錢買,從任何途徑購買,前後大約購得一萬余石。

  第三個辦法則是“借”。

  鄭標讓大量剛剛進入大順官府辦職的吏員書辦、縣鄉人員到百姓家打條子“借糧”,說所借之糧可以抵扣今年的夏糧,如果多出的話屆時官府可以退回並給予一定補償。

  這個“借糧”在實際操作中難免會帶有半強製,一些地方為了完成上面交給的任務,甚至手段還過激了些,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但“借糧”總比直接搶糧要更讓百姓接受,畢竟前陣明軍在淮安境內的所做所為百姓們不是瞎子。

  所以,有條子拿總比直接被搶的好,而且再壞這條子也能頂稅不是。

  通過“借”這個辦法,鄭標大概籌措了三萬多石糧食。

  陸四在知道鄭標叫人向百姓“借糧”後,一開始很不高興,隨後卻讓鄭標組織人手印刷專門的借條,將借糧人由淮安府衙變成大順淮揚節度使,使之更加具有官方權威性。

  同時,借鑒明朝的“捐栗納監”的辦法,允許百姓通過捐糧獲得府縣鄉地方政權的職位;如果不想當“官”,則根據出借糧食多少額定多少利息。

  同時命直接張榜告示,明確“借糧條”可以全額抵扣賦稅,並在官府指定地方與白銀、銅錢進行兌換,但是兌換比例要低於市場價。

  比如一百斤糧食市場價是400文的話,那一百斤的借糧條只能兌換350文。兌的越多,比例越低。

  這個指定地方目前就定在淮安城原漕院衙門,如今這個衙門也是淮軍的金庫,裡面大小房屋堆積的都是從淮安城中士紳富戶查抄的家產。

  鄭標擔心即便兌換比例較市面為低,但如果那些擁有借糧條的百姓還是蜂湧前來兌換真金白銀,那樣還是會讓淮軍的“硬通貨”大量外流,造成無法發放軍餉的局面。

  陸四一想也是,他暫時還沒有精力理順經濟包括金融方面的事,所以讓鄭標每天隻許兌五千兩左右。

  其實也是做個小試點的意思,看看借糧條會對民間經濟結構產生什麽影響,之後再在政權穩固後加以調整改進。

  鄭標前後籌措了有八萬多石軍糧,可以保證兩個月作戰需求,也能頂到夏糧收割。

  三個辦法也是對淮安府境淮軍實際控制區域的變相“暴征”,但只要淮軍能夠立足不敗,最終對百姓的傷害不會太大。

  說白了,也是沒辦法。

  為了盡可能減少糧道拉長對運輸的壓力,以及盡可能減少運輸途中糧食的消耗,陸四沐陽城做為存糧基地,這樣可以縮短一百裡的運輸距離。

  除沐陽外,又圈定三處地方為糧站,兩處設在運河邊桃源縣境內,一處設在海州贛榆縣境。三個糧站各囤糧五千到一萬石不等,並派兵駐守,確保淮軍主力進入徐州境內後糧草供應能跟上。

  糧草運輸這一塊,陸四已決定讓第二鎮的第六旅,也就是他表叔陳大佐那一旅專門負責。

  同時,以鄭標為首的淮安府衙也要大力發動境內百姓,比如在交通要道沿線的“土賊”和百姓都要參與運糧,甚至還要組建擔架隊支援前線。

  在大部分百姓目前還沒有和淮軍融入一體,達不到軍民魚水那種程度的前提下,如何讓百姓積極支援淮軍。

  陸四給出的是利誘。

  就是百姓只要積極參加官府組織的運糧隊,支前隊,擔架隊,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工錢,還可以通過累積次數換取賦稅的減免。有立功的,甚至還可以得到官府給予的獎賞。

  淮安境內不同揚州,存在一定的無主土地。土地的原主人多半因戰亂原因死亡,因此這些無主土地也可以拿出來做為獎賞。

  “同時,你這個淮安府尹也要讓百姓們知道,我們淮軍北上打劉澤清不是平賊那麽簡單,更是為了保證淮揚人民的家園。”

  “保家衛國”這個概念是一定要提出來的,相較“衛國”這一概念,“保家”顯然更貼近,並且更容易讓百姓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