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從替身成為皇帝》第238章 流水線鑄幣?!
“我從替身成為皇帝 新()”查找最新章節!
 謝青山愣了一下。

 成本?

 這不是肉眼可見的鋼鐵產出嗎?難道這裡頭還不夠抵扣成本?

 看著謝青山,楊定撇嘴說道:“冶煉中心需要建設高爐。就拿咱們面前的鋼鐵廠而言,高爐的數量應該不下萬個,那麽需要消耗多少的磚?”

 “除了磚,還有原材料的供給。比如煤、鐵礦石等等。這些東西開采是需要成本的。”

 “而成本的支出從哪裡來?只能以現有的鋼鐵生產所得,去銷售,從而抵扣這部分成本。”

 楊定大致算了一下,亂七八糟拋出去,然後再將部分鋼鐵賣掉維持生計,真正能落到朝廷手裡的純利,折合鋼鐵可能不超過一千二百萬斤。就按一千二百萬斤來算,一年的生產,也就只能用來武裝二十來萬人。

 況且這些鋼鐵還要用在建築之上,其他的兵刃製造上,二十萬人都不現實,一年能武裝三萬劄甲兵就謝天謝地了。

 想要全員劄甲可以說很奢侈的呢!

 “這……”謝青山愣了片刻,楊定繼續解釋,“不過還好,過幾年成本完全折算完,高爐使用折舊之後重建的成本就會便宜很多。不過終究還是工藝不到位,若是工藝上去了,何愁成本的問題?”

 楊定在搖頭,靖國的生產力可以說已經到頭了。

 如果基礎科學不能突破,再牛逼也是白搭。

 現在的靖國生產,若是放在地球,絕對會被噴得狗血淋頭。

 因為這根本就是在浪費資源!

 破壞環境!

 割雞幾都不能彌補你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那……那該如何是好?”謝青山看著滿目的高爐,心理焦急。

 明知這些是金山,可是楊定卻告訴他,開采的資本的奇高,但是靖國需要變強也刻不容緩,每一筆鋼鐵都是需要的用在刀刃上的啊!

 作為一個伴隨著靖國成長而變老的老臣,他謝青山不覺得自己能堅持多少年了。

 “只能多設幾個廠,同時將研究如何增加產能,減少消耗的課題丟給太學,讓學者們組成攻堅團隊,想盡辦法提升產能。”

 楊定看著包圍在城牆之間的冶煉中心,苦笑說道:“朝廷可沒有那麽多錢來收購整個中心的鋼鐵。必須讓產出的鋼鐵可以變成刀劍兵刃,然後賣出高價,不斷回血造血,最終擴大的靖國的所有的冶煉中心。”

 歷史是有教訓的,不按經濟規律辦事,下場很慘烈。

 三年饑荒,就是那個時代的悲劇產物。

 楊定也是清楚,所以沒有嚷嚷什麽大煉鋼鐵的口號,只有劃了一個個冶煉中心,讓他們一邊煉製鋼鐵,一邊按照指導價格賣出高價,不斷從市場回籠資金,壯大擴建。

 若是盲目將大筆的資金砸進去,楊定感覺很多地方新貴,就有可能鋌而走險大肆私煉鋼鐵。

 事實上最近從三廠和錦衣衛的報告來看,地方已經出現了私煉私鑄的苗頭,不過鋼鐵朝廷是課重稅的,私煉鋼鐵只能用來造農具和兵刃,若是出現甲胄,那就是謀反。

 所以私鑄私煉的苗頭壓得很嚴,但如果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弱化,那麽地方絕對會全力開始鑄造甲胄。

 於是乎楊定就沒有盲目砸錢進去,就是害怕有人擴大私鑄,想要跟官方合作軍火買賣。

 萬一那時有人圖謀造反,靖國絕對得亂起來。

 好不容易安穩的靖國若是再亂起來,那老百姓還過不過?

 朝廷還種不種田了?

 想想都知道。

 謝青山沉默良久,對著皇帝說道:“陛下的計劃老成謀國,倒是臣急了。”

 楊定搖了搖頭說:“不是朕老成謀國,而是急了也沒用,想要增加鋼鐵的產量,取決的因素很多很多。其中原材料產量和品質第一,運力和速度第二,冶煉的技術跟效率第三。一條條都是需要解決的。若是沒有解決就開始推動全面擴張,消耗的是田地,百姓和資源,得到的卻是事倍功半的結果。”

 說完,楊定讓大使帶路,到處走走看看。

 大使很熱情的介紹,走過數以萬計的高爐,楊定也感受了鋼鐵人的炙熱和堅毅。

 這麽熱還這麽拚,朕怎麽也得給你們抬爵才對得起你們!

 楊定默默想著,突然看到了吭哧作響的機器,以及青銅吐落到框裡的聲音。

 帶著好奇,楊定走到機器一看,機器有一座類似的流水線旋轉的皮革,將上邊大量的銅幣運輸,最後全都落在接銅幣的框裡。

 拿起一枚,掌心還有溫熱。

 外圓內方的德安通寶上的字跡居然是衝壓打出來的。

 “這……這是怎麽做到的?”

 楊定震驚,除了衝壓打出來了字跡,他還看到中間的方孔,是直接用刀切開的!

 上邊銳利得刮手。

 大使帶著楊定走到一處陰暗卻炎熱的地方。

 眼前是一座銅水高爐,出水口處有人承銅水在模具裡,讓模具內的銅水齊平,質量幾乎相等。

 接著蓋下蓋子,手搖鐵皮傳送帶將模具沉入水中,激起水花。

 而水下是一排排圓滾滾的滾木,在外邊齒輪的帶動之下,不斷靠前,來到了之前他看到吐錢機械的前方。

 幾個壯士將模具抬起來,取出一整塊銅片,推到了一個衝壓機的模具下邊。

 接著水力衝壓!

 轟隆一聲,叮當作響。

 一塊銅片板被衝壓機衝出一千枚的完完整整的銅錢。

 並且還剪裁得清楚。

 隨後這幾個壯士將衝壓機下邊的閥門打開,模具頓時開了口子,讓一千枚銅幣全部落下,順著滑道一路滑到皮革傳送帶上,最終被傳送帶的旋轉帶出去,出口處又一次傳來叮叮當當的響聲。

 從頭看到尾,楊定發現只要銅水充足,每隔五分鍾,就能出一千銅幣。

 “這錢還能這麽打製?”

 謝青山知道太學裡頭一群人在搞科研,但是沒有想到居然能用區區七個工人,不停歇的製造銅幣。

 “一條生產線一天能產多少銅幣?”

 楊定看向大使,大使隨手掏出本子看了一下說:“工人兩班倒,十二時辰能的生產大約二十五萬文。”

 “二十五萬?!”

 謝青山又震驚了,冶金中心雖然歸工部管,但是他從未來過。

 今天看到了鋼鐵的產量本就激動不已,現在再看到眼前的機械,兩班十四人就算十五人好了,二十四個時辰居然能造出二十五萬文!

 而靖國通常的一個鑄幣所的工匠人數在三千人,那一天能生產多少?

 五千萬文!

 而靖國有多少鑄幣所?

 不下一千個, 幾乎每個重要的州縣都有一座,並且規模有大有小。

 若是推廣這樣的打製方式,一日能鑄幣五百億文。

 一年就是十八萬億文。

 折合銀(三十萬一兩)就是六千萬兩白銀!

 六百萬啊!刨去七成的成本,朝廷都能淨賺一千八百萬兩!

 暴利啊!

 比如今一年只能給朝廷供給五百萬兩白銀還多了兩倍有余!

 “陛下!此法一定要推廣!從此我靖國將再無錢荒!”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39章 流水線鑄幣?!)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我從替身成為皇帝》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