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從替身成為皇帝》第433章 登基大典
  華夏十年元月元日,清晨。

  太陽還沒探出頭來,五羊城的大地上難得冒出了露水。

  楊定早早起來沐浴更衣。

  今天,就是他登基稱王朝皇帝的時候。

  也是這一天,整個大陸的歷史都會被改變!

  洗完澡出來,陳安上前來,一邊讓宮女侍奉楊定穿上黑紅撞色的日月山河,九山龍五海龍的新式王朝皇帝袞服,同時小心的說:“皇爺,昨夜楚將軍他們送上了內附書,以乞活軍全境為禮,賀皇爺登基為帝。”

  自打華夏九年十月楊定的詔令通,傳聯盟列國和聯盟之外的所有國度之後,乞活軍這個奇葩的起義軍,或者說楊定培植起來的洗地軍,已經在很短的時間內清掃掉了境內的一切世家跟皇族。

  他們一切全部按照靖國的編制來處理,對地方的散亂的人口進行重新編制,編戶齊民,甚至連各級的官員都是任用靖國安排出來的人。

  現在的乞活軍隨時可以更換旗幟,然後搖身一變成為靖國疆域。

  不過這群家夥選在楊定登機前的節點送來內附申請,很大程度就是為了看看楊定能給他們多少好處。

  畢竟這些年南征北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再怎麽樣,也得給個爵位吧!

  “好。”楊定呵呵一笑說,“回頭你讓樞密院核算一下他們的功勳,然後再根據他們的戰功分配爵位。至於他們的士兵,全部按照已有的爵位升一爵。”

  “喏!”

  陳安擠下來之後,就隨著穿戴齊整的楊定往外走。

  今天的登基之後,楊定可算是擺脫了靖國這個歧義的國號。

  不過等他上了皇攆來到了登基大典的廣場上,早早就等待在這裡的大臣們臉上的沒少覆粉,並且文武都有,模樣乍一看顯得十分滑稽。

  不過楊定卻知道他們發生了什麽。

  楊定登基為華夏王朝皇帝,既是擺脫了靖國這個國號,同時也要給自己的老爹上個廟號。

  然而,怎麽上廟號就有的聊了。

  一般來說,楊定的老爹只是靖國的太祖皇帝,可是楊定才是華夏王朝的開創者。

  因此在選廟號上,朝臣們沒少翻書,然後在商量廟號的時候,就乾起來了。

  按法理來說,楊定的老子隻開創了半壁江山,因此只能上烈祖廟號。

  但是,老一代武將們不樂意了,硬是文臣們給太祖的廟號,不上他們還不答應。

  畢竟他們不少老將軍都是跟著先帝一路打出來的,若是楊漢為太祖,他們配享太廟,或者記錄史冊前頭都會加一句:太祖某某年,誰誰誰帶兵打敗了誰。

  而不是烈祖某某年。

  當然,新一代的武將們也不樂意了。

  他們還等著楊定成太祖呢!

  要是太祖被拿走了,那楊定是啥?

  高祖?世祖?太宗?

  這說不過去啊!

  畢竟楊定重新打了一遍江山不說,還大治天下,未來一統大陸是指日可待,大勢所趨。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吵到後邊,不知道哪個鬼才以先帝至死為前朝之臣(因為一直用前朝德安年號,所以理論上靖國是前朝臣子。),不可為新朝開國之君,只能作為今上父親被上廟號和諡號。

  因此以“桓祖”為佳,所謂辟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

  辟土兼國曰桓;武定四方曰桓;

  克亟成功曰桓;克敵服遠曰桓;

  能成武志曰桓;壯以有力曰桓。

  這些先帝都達到了,並且先帝不是新朝皇帝,也沒當過一天新朝皇帝,所以桓祖正好契合先帝。

  至於楊定,未來就可以直接用太祖這個廟號了。

  但是,老一代武將能樂意?

  這不就打了起來。

  最終,楊定喝止了他們的打架,將太祖的廟號留給了不曾謀面的老爹。

  雖然不符合廟號的傳統,但楊定是新朝皇帝,自然有權決定廟號的用法。

  只是往後太祖和烈祖,就可能混到一起用了,開辟半壁江山的人,都可以用他。

  至於楊定本人,等到死了,看兒子怎麽給自己上廟號就是了。

  不過文官們一看自己廟號打輸了,就請上諡號。

  至於諡號,毫無疑問桓字最合適。

  因為先帝起於南疆,一路披荊斬棘,南征北戰這才統一了南疆,這才有了後續。

  所以先帝楊漢的廟號和諡號就確定下來了。

  為華夏太祖桓皇帝。

  所以看到他們這群家夥掐架掐的鼻青臉腫,楊定不由得暗暗搖頭。

  不過今日之後,自己的人生就將迎來全新的階段!

  一時間,楊定的唇角都忍不住勾了起來。

  “祭天!大典!起!”

  當楊定走上寬闊高台,上感天神,下安黎庶,誦念祭文,在宏大的禮樂聲響之下,一甩寬袖,因而在失國君主們驚羨的眼神中宣布:“朕受天下之托,蒼生之念,登基為帝,誠然惶惶,唯有一統天下,以安民心,望天下眾生勠力,為天下早日贏來安寧!”

  楊定場面話說完,陳安立刻上前,舉起了早早草擬好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即日起,改國號為華夏王朝,改元神武,自朕起,歷代君主,一帝一號,無故不改!

  自朕登基之後,當上奏太廟,尊祭先祖,特此承天追敘九代祖:

  始祖明皇帝楊釗

  懿祖玄皇帝楊霖

  德祖昭皇帝楊一平

  裕祖安皇帝楊慶朝

  仁祖孝皇帝楊明

  興祖翼皇帝楊侃

  聖祖成皇帝楊祐

  太祖桓皇帝楊漢

  自我朝立,九世單傳,即至朕,有胞弟一,奈何信懷王短澤,少小流離,慘遭敵國迫害而亡,朕時常想起,由是感慨。

  特此追贈為懷宗悼皇帝,以示追悼,欽此!”

  詔書封敕這種事情不算什麽,唯獨開祧為九,倒是讓失國的君主們一臉震驚。

  前朝也開七廟!

  他們這些皇帝更是隻開到了六廟,唯獨楊定愣是改成了九廟。

  雖然你是九代單傳不假,開到九廟也就算了,結果你把自己那個短命兄弟也追封為皇帝是什麽意思?

  合著你們一家子上上下下都當皇帝唄?

  不過仔細一想也釋然了。

  這上下一家子人都當了皇帝, 就孤零零丟人家一個信懷王在廟外,也說不過去。

  好在楊定要點臉,沒給個祖啥的。

  也就暗自罵了一會兒也就過去了。

  不過開國大典的冊封聖旨怎麽可能只有自家一脈?

  陳安有拿出來了聖旨,開始了長篇大念。

  比如,前朝的德安皇帝被追封為利思宗獻皇帝。

  算是給對方榮尊了,不然看看辰國他們給的都是什麽尊號?

  湣帝、哀帝、廢帝。

  只有諡號,壓根看不到廟號。

  而楊定他們家好歹尊了這位爺幾十年,人家雖然早早就沒了,但年號好歹延長了九十五年之久,自然得給一個面子。

  封完了前朝的皇帝,接下來就是本朝剩下的失國君主了。

  陳安舉起聖旨的時候,他們其實也沒抱多少希望了。

  畢竟,楊定不會傻乎乎的留下把柄,而且他們都失國了。

  可不是北方那些家夥!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