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從替身成為皇帝》第436章 集結花卿關
  “刀在手,跟我走,殺世家,入華夏!”

  悠揚口號響徹寰宇,也悸動了無數世家的內心,當一些世家無法控制自家軍隊之後,世家就被蠶食瓜分,接著這些造反的家夥們一商量,立刻引兵投靠乞活軍。

  於是,神武元年五月,花卿關外。

  楚雲飛等人已經率領改旗易幟的乞活軍抵達了,足足三十萬精銳齊整擺開,但和西側的坡地上盤踞的百萬大軍比起來,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我滴乖乖!靖……不對,華夏的軍隊居然全員列甲,這也太富裕了吧!”

  許多非乞活軍系,有些早期的地方武裝頭目,而有的則是近期投靠的武裝勢力。

  楚雲飛將他們安排在了一起,一並帶過來隨軍北伐。

  雖然乞活軍內一直流傳他們早晚要並入華夏,但早期地方武裝團隊頭目隻覺得是開玩笑,不過並不妨礙他們獲得爵位獲得土地的好處。

  一時間乞活軍快速壯大,魚龍混雜了不少。

  楚雲飛雖然有嫡系兵馬,可也壓不住這麽多人。

  於是這一次合並,讓他們頗有微詞,他們覺得與其並入華夏,不如自立為王,作威作福不好嗎?

  只是伴隨著隨軍覲見之後,他們的內心想法也就熄了大半。

  華夏國的軍隊,真的強!

  百萬大軍,全員列甲!這得多少錢啊!

  當然也不可能全部都穿鐵甲,那樣太重了,很多人其實都只是穿著一套厚鋼板甲,衝壓成型的單面板甲才是主流。

  但就算是衝壓成型的單面板甲,也能說明這群人的列裝恐怖程度。

  “這樣的部曲,華夏能拉出上千萬人。後續的部隊已經跟進,大概神武二年會再起一百萬人。”

  楚雲飛縱馬在前,喊上那些竊竊私語的地方武裝頭目,快速朝著花卿關大軍方向靠攏。

  “上千萬!”

  “這……華夏國怎麽養得起來?”

  “天啊!還好沒有跟華夏作對!”

  眾人長舒了一口氣,等他們過了安檢,正式進入了大營之後,大營內聲色肅穆,除了操練的聲音之外,更多的還是郎朗讀書聲。

  距離離開原靖國邊界還有一段時間,大營除外最外一圈負責巡邏之外,更多的方陣內其實更多的都是讀書操練。

  讀什麽書?

  忠君愛國之書!

  必要的文字和律法的書籍才是這群新兵們的主流讀物。

  按照華夏國全新的練兵手冊,為了鞏固二十級軍功爵制度,地方軍和常備軍必須進行讀書。

  至少你得通讀忠君愛國之書和明白軍令。

  以防止被敵人用各種手段糊弄了。

  這麽做的好處肯定有,但花銷也絕對不少。

  不過花銷什麽的楊定是肯定不會害怕,因為這麽做更多的還是出此下策。

  自從他創造聯盟之後,其實更大的工作是放在國內的整合上。

  世家大行其道的時代,他的華夏猶如一股清流,開辟二十級軍功爵之後,雖然僥幸趁著何靜他們輕敵打贏了戰鬥,接連數次翻盤一股腦衝回太祖桓皇帝開創的地盤。

  但其實根基是不穩的。

  於是他選擇放棄擴張,沒有選擇平推辰國,一統大江以南。

  因為這麽做的後果可能是南北世家合流,不斷腐蝕和蠶食他的二十級軍功爵打下的根基。

  就好像衣冠南渡的東晉一樣,流民帥們早期全被世家壓製,以至於王與馬共天下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寫照。甚至後來劉裕上位,成立南朝宋,更是有世家與之配合,結果劉裕轉頭過來對付世家,世家乖了一點熬死他之後,就跟忽悠他兒子劉義符胡作非為,大臣趁機作亂,接著劉義隆被扶上來。

  最後劉義隆乾掉了扶持他的大臣們,背後全是門閥大族在推動。

  南朝的歷史,就是皇族和世家之間的決鬥。

  直到侯景餓死老板,血洗烏衣巷,這才讓南方的世家一蹶不振起來。

  所以楊定吸取教訓,選擇放緩腳步,搶先一步清洗世家,接著培養軍人素質,並且再教授砍人技術之後,將之盡可能轉為地方底層官員,或者送入理工科學府內做最後的謀算。

  一旦軍人有掌握權力的打算,下場就是被楊定丟去當研究人員,只能呆在軍策院或者軍研院內總結教訓經驗和研發新準備。

  所以士兵們讀書是必要的,不讀書容易被忽悠,讀書了也不代表不會選擇加入利益集團,但讀書是個好東西,因為他延緩了軍人集團快速成型的速度。

  用文化卡死軍職的升遷,目的就是為了將大部分又菜又愛玩的家夥卡死在中低層,只要他們沒有機會爬上來,就能減少國家的混亂。

  但要是刷出了文武全才之人,那可真是血賺。

  所以原本對於乞活軍內學華夏軍中讀書感到不解的地方頭子們一看,也不由得嘖嘖稱奇。

  只是當他們聽說往後在軍中如果文化課不過關,那想要升任將軍等職務就別想了,不由得一個個怨聲哀哉。

  好在爵位不受影響,但如果不能往上走,分潤到的功勳必然會少很多,這就讓他們很難受了。

  這就是軍隊內讀書的重要性。

  讀書可以加強凝聚力,可以傳遞榮辱觀,更能讓他們不被野心家隨意操控,並且有完整的軍銜制度,一旦戰鬥起來主將陣亡,剩下的人也能立刻接替成為新的主將。

  這就意味著不用死守百分之二十的傷亡陣線,按照華夏如今的最強戰力來看,上線能鎖到百分之五十。

  因為是有先例的。

  馮衝和林匡山所部,戰損率高達百分之六十而不崩潰,死死拖到了援兵到來,這還是在初期剛剛完成軍銜改革的時候。

  經過這十幾年的磨合,如今的華夏軍隊早已今非昔比了。

  所以讀書真的很重要。

  楚雲飛見到了本次北伐,第一路統帥年紀輕輕就躋身殿堂之上的高一派。

  高一派受封苑陽侯,打完了第一次吊民伐罪戰役,幫助雲國死守下來,並且成功吞並了吳國北部的疆域之後,就一路隨著大軍西征,征討萬島之海上的化外蠻夷。

  屢立戰功。

  然而就是他之所以升得快,更重要的還是他哥哥厲害。

  高一海在就任帝國理工大學這個神秘組織的時候, 好奇的學起了理工科資料,主導開發了電動機,成功完成了帝國理工大學內的第一座風力發電機,而且還一發不可收拾的開發了“工業母機”機床。

  這樣一來,靖國就可以越過蒸汽機時代,轉進內燃機。

  畢竟有了機床可以生產處更多精密的儀器,為什麽要死守蒸汽不放?

  但因為這些東西功勞太大,高一海本人又是太監,也不打算留下什麽功勞,於是請皇帝獎勵給自家弟弟。

  往後高家的榮光,就全靠高一派幫扶,他也無欲無求,專心搞研發。

  於是楊定也沒客氣,給他安排了官職,再賞了一批資金給他,然後安排人去給高一派加點軍職,趁著這一次北伐,將他推到第一路統帥位置上。

  一來是他有北伐經驗,二來第一路是先鋒,要過大江,要跟剩下實權君主們談判去留的。

  說白了就是武裝遊行一波,看看這群家夥的意思。

  不願意當華夏的人,那就死吧。

  沒什麽好說的。

  (http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