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從替身成為皇帝》第426章 依舊不肯
“我從替身成為皇帝 ()”

“靖皇陛下!只要貴國願意出兵,出土地之外的一切,都可以由貴國索取!”

使者再次拋出“大殺器”。

之前的梁楚兩國之所以出兵,不就是因為他們爽快的讓出資材嗎?

反正被搶的大多都是百姓和世家。

百姓不過就是雜草,割了一茬還有一茬。

世家跟皇室還不對付,正好將他們弄死,然後學著靖國開個科舉,隨便拉一些官吏出來管理地方就好了。

只要保證了皇帝的地塊,剩下的花再多也不虧。

不過這話一出,楊定臉色就難看了起來。

倒是邊上的楊周呵呵一笑:“這是把我靖國大軍當什麽了?我靖國大軍軍紀向來嚴肅,屠城掠民那是對付蠻夷才乾的!同為華夏之人,豈能將刀子對準同胞?父皇!這些人是要陷我靖國於不義,可萬萬不能上當!”

楊周此言落下,邊上不少官員都頷首表示讚同。

靖國因為楊定設立下來的一套完整的禮儀,和大量熱帶地區得天獨厚的高產量,舉國上下就沒有餓死的事情發生。

當溫飽了,就得防備懶惰的發生,這也是為什麽楊定要不停的加碼禮教,同時將國內一些產值低的合作社拆了,將裡頭的人發送到了邊疆區開發。

懶惰在靖國的法律上是不允許的。

可以說靖國這裡暫時還沒有熱帶國家的通病,在加上北方的資本不斷湧入靖國,楊定本人也在設計一堆的奢侈品。

比如華夏素瓷、仿景泰藍、仿哥窯冰裂紋等等。

不過仿哥窯冰裂紋是要鑲金,然後拿出去賣的。

反而是素瓷和仿景泰藍,在靖國也叫華夏藍,在宮廷內大行其道。

楊定本人倒也不是不喜歡花裡胡哨,只是覺得看久了審美疲勞。

就好像現代的工藝品一樣,總是落了俗套。

他也不是乾隆那種鄉土味十足的愛好,反而是落落大方的清朝景泰風格的器具,讓他看得很舒服。

這也帶動了純素、純藍、純紅風格的瓷器,開始有了更高的收藏價值。

而且這些能賺錢,工廠就有了訂單,工人有了收入,五羊城的房地產就能快速崛起,放眼四周,除了靖國一片繁花似錦,剩下都是狼藉。

如此一來,百姓們的勤勞安穩和列國的混亂墮落比起來,法律上明令禁止懶惰又算得了什麽?

我們是靠自己的雙手打出來的天下!

我們很自豪!

對比對比,曾經那些不滿的言論也就散了。

經濟建設一起來,精神文明自然就往上走了。

禮也就能跟著出場。

禮是一種形式,但也是一個人出去外邊的最好體現。

就好比現在,一聽到三皇子這話,這些喪家之犬的使臣一個個哭天喊地,以頭搶地,對天發誓他們絕無此意,只是想要請靖國出兵而已!

而那些國君雖然也是穿著各國形製的龍袍,但面容憔悴、不安、怨憤、不甘流於言表。

毫無氣度,純純都是小家子氣。

跟久坐皇位之上,早已養成帝皇氣概的楊定比起來,那不過就是沫猴而冠罷了。

朝臣他們不自覺間挺起了腰杆子,看著這些君主和使臣,眼中更多了幾分蔑視。

就這,也配和我同為華夏?

呵呵!

“沒你的事情。”楊定看這群人哭喊累了,轉頭對老三罵了一句,“滾下去跟你大哥站一塊去。現在是說這話的時候嗎?”

“我又沒有說錯。”楊周癟癟嘴,然後樂顛顛的跑下去跟大哥混去了。

站在父皇身邊那可是要老命了。

生怕父皇轉頭就拿淨鞭抽自己。

還是大哥好,至少自己還能對上幾圈。

楊定暗暗搖頭:“靖國現在還沒辦法出兵。畢竟我靖國常備軍悉數調去六大都護府內,想要歸來至少一年。”

“一年!”

使者們雖然對楊定松口了感到慶幸,但是一年的時間讓他們幾乎絕望。

“不能啊!靖皇陛下!要是再一年,乞活軍就要滅了青國。一旦青國被控制,整條大江乃至聯盟要地都會淪落在他們的兵鋒之下,屆時靖國必定會被波及。”

使者連忙出聲,陳述利害。

不過這種利害關系,對於楊定他們來說,根本多大的危機感。

畢竟乞活軍的上下級,可都是靖國的武德充沛的工部工程師們。

說白了,乞活軍就是靖國搞出來的白手套,讓他們一邊加速顛覆聯盟,一邊給他們各自積攢軍功。

到時候在上演一波皇帝禦駕親征,乞活軍上下望風而降,一兵未出,便不戰而屈人之兵,可見我靖國天威,民心在我,華夏萬年,皇帝萬歲。

你看,這不是更能讓那些盤亙在地方的世家和割據的皇帝們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萬王之王!

所以楊定要拖,拖到他們再無退路,自請移藩,或者乾脆被滅了宗廟,到時候隨手尋一個遺腹子什麽的,然後冊封一個王位,丟出海外就是了。

這就是天朝體系的至高處理辦法。

反正我看你不爽你就橫豎不對,看你不錯你就算有錯那你也是對的。

上下嘴皮子一碰,那是口含天憲,說出來,就是金科玉律。

這才是皇帝!

可不是跟世家瓜分天下,政令不出都城的橡皮圖章!

“好了,此事容後再議,讓儀式繼續。”

楊定擺明姿態,我就是不想出兵。

然後大朝儀繼續。

使者只能無奈歎息,退回各自主君身邊。

典客們開始上前。

“臣歸義王國典客,奉旨貢賦陛下,去歲稅賦計三百億文。”

“臣明珠邑國典客,奉旨貢賦陛下,去歲稅賦計七億文。”

“臣海獅公國典客,奉旨貢賦陛下,去歲稅賦計十億文。”

數據相較之前,下跌了很多,畢竟靖國這幾年一直壓著他們將人口往西邊遷徙,歸義王國作為西吉大陸唯一大國,需要承接的人口和消耗的糧食太多了。

要不是從北方大陸帶來了高產的土豆、紅薯、玉米等作物,並且還有靖國的各種工匠跟大規模拓荒,只怕西吉大陸自己就崩了。

但雖然少,可是國家卻很多。

就這麽一會兒工夫,上百國家的典客同時獻上貢賦和禮單,真正意義上的萬國來朝看得這些君主們面面相覷。

他們算是知道為什麽靖皇不想北伐,反而一直往海外打了。

你看看就這麽一會兒工夫,這些國家的貢賦,頂的他們這些求援小國的年收入了。

這些都是白花花到手的金錢啊!

但同時,他們也哀歎了起來。

這些小國年年上貢,靖皇出兵,也是為了有利可圖,果然還是曾經那個貪花好色的老樣子。

若是不能跟這些國家一樣,做藩屬給靖國上貢,靖國肯出兵才見鬼呢!

“我們該如何是好?”

“再找找路子,靖皇打南邊,小國貢賦上來,都是進了他的內府,其他人卻想要分潤更多的軍功,好成為人上人。既然靖皇不樂意,那就讓拿刀子的人叫他樂意!”

林國國君咬著牙說。

作為最靠近靖國的皇帝,他的國家自然是被乞活軍征用了。

明明靖國鄖州就在南邊,隨時可以從海上北伐,直插乞活軍後方,但是靖皇鐵心了閉關自守,當他的天朝皇帝。

所以,林國恨死了靖皇,但對於前幾日跟自己接觸的幾個平民參將,才是整個靖國底層的代表。

他們的聲音,才是靖國的聲音!

只要他們動了,靖皇再有威望,也得掂量一二。

“也只能如此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