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之間,忽然而已。”李鄲道歎道:“你且去城隍府報道吧,找到一個叫湯秋兒的,她會帶你上任的。”
紀景須走後,李鄲道仍然苦逼的切著肉。
丫丫跑到廚房來,當監工,學著老爺子的話,教訓著三隻小羊:“你們不好好學,高不成低不就的,那就只能上烤場了。”
又恐嚇道:“上一頭不聽話的羊,已經沒了。”
李鄲道懷疑這丫頭在指桑罵槐。但是沒有證據。
木椿子變回老頭模樣,拿了塊李鄲道切好的肉,就放嘴巴裡吃:“這豬養得好,肉都是甜的。”
李鄲道將他趕開:“都變成了人了,還改不了吃生的習慣。”
木椿子嘿嘿道:“難得吃,我在你家都見不得光,平時吃點殘羹剩飯,現在好不容易能吃點新鮮的。”
李鄲道看著丫丫那副模樣,忍不住道:“你最近教了她什麽?怎麽這副樣子?”
“不是上次問你學不學屠龍術嗎?你說先教丫丫啊,然後我就教了她啊!”
“我有說過嗎?”
“你沒說過嗎?不信你翻翻前面第一百四十章。”木椿子反駁道。
李鄲道嘿嘿:“原來我說過啊。”
“今天這場雨下得蹊蹺,不到二月二就有一股青龍之氣,你看城中草木要提前發芽,然後到了後面寒氣一吹,就要凍死。”
“事出異常必有妖,我看是有事情發生。”木椿子道:“你最近要小心,我看你這幾天恐怕要有小人妨礙。”
李鄲道一拍大腿:“我也有這種感覺,最近老爺子一直在說打斷我的腿。”
木椿子直接一噎:“好家夥,你把你家老爺子當小人了,你可真是個孝子賢孫。”
李鄲道反問道:“其他對我有害的人,我暫時也沒看到,就是老爺子,叫我在這裡切肉,不注意吧,手沒了,小心吧,又累得慌。”
木椿子道:“技藝精湛可近乎於道,你這種連“匠”的級別都沒有到,你性毛燥,跳脫,需要練練精細手藝,要我說,就應該學學繡花功夫。
“滾吧!別煩我!”李鄲道直接將木椿子趕出去。
跟著丫丫道:“你可長點心吧!認了個這麽不靠譜的師父。”
也將丫丫提了出去:“這幾天都沒有抄寫老師布置的課文是吧,現在過年我不說你,等過完年,看你怎麽補。”
丫丫聽完就垮了張臉:“哥哥你變了,你不喜歡丫丫了嗎?”
“不是哥哥我變了,是丫丫你變了。”李鄲道說道:“你變孝順了。”
丫丫立馬高興道:“丫丫一直很孝順。”
“嗯嗯,我知道,快出去玩吧,待會我分心,要好久才做完活。”
丫丫又道:“哥,你上次說給我做糖還沒有做嘞!”
“好嘞!姑奶奶吩咐的,哪裡敢不做,你把這三隻羊羔帶走,要不然今晚可能多道菜,蒸羊羔。
丫丫看著小羊,口水留下來:“要不留下吧!”
“咩!咩!咩!”三隻小羊跑出廚房。
太可怕了,這真的是太可怕了。
李鄲道繼續安心切肉,花了一個多時辰才切完。
切完李鄲道去叫老爺子,老爺子看了眼,摸了摸:“薄厚不一,炸小酥肉,只怕生的生,熟的熟。”
又道:“跟著我打下手吧,教你幾道我們李家祖傳的幾道菜。”
“咱們家還有祖傳的菜肴?咱們家以前闊綽過?”
老爺子沒有理會李鄲道,將李鄲道切好的肉片,混合著澱粉,雞蛋液。
“控制油溫在文火。”老爺子道:“這道酥肉,就在外穌裡滑。”
李鄲道點頭:“這個我熟啊,之前我編寫唐僧肉的吃法就寫了這個啊!”
李鄲道還自主調製了香料。
“這些酥肉是用來祭祀祖宗的,色澤金黃,好似金條。”
炸完酥肉,老爺子又教李鄲道做面點,什麽發財糕,婆羅門輕高面,七返糕,龍鳳水晶糕。
麵粉糯米玩出花樣,可憐了李鄲道又是要揉麵粉,又是要打米糕。
蒸熟面點同時,老爺子又教起李鄲道做下一道菜。
“西江料”,用精選的豬肩肉剁碎加各種調料團成肉丸子,上鍋蒸熟。
老爺子用的就是李鄲道切的肉和軟骨,加上小茴香等東西,先蒸熟,再油炸,其實跟四喜丸子差不多。
李鄲道看去老爺子準備的食材還有“油炸青蛙”,名字叫雪嬰兒,只因為剝皮後的青蛙,白白嫩嫩跟嬰兒一樣。
還有什麽鵪鶉,羊雜……
老爺子做的是地道的唐代美食。
跟李鄲道的後世家常菜加上東拚西湊的各地代表菜差不多,一些是老爺子原本會的,一些是聽戰友們口述家鄉美食,琢磨著自己做出來的。
行軍之時,談起心事來,多是老家,說起老家,必然說起美食。
於是口頭做菜,一人做一道,只是都是窮苦人家,知道的好吃的菜就那麽一倆道,李寶京聽得多,就記了下來。
原本約定是說戰火過後,一起吃,卻從沒有過機會,只是老爺子一直記得這種事情。
每年過年除了祭祀自己家的祖宗, 還要在路口祭祀那些一起作戰的,他手底下的那些兵。
李鄲道確實跟著老爺子學到了許多,如果需要寫一篇唐代飲食的論文,也能是言之有物的。
丫丫聞著香氣進來,老爺子將剛剛蒸熟的糕點,拿了一塊給丫丫:“小心點,別燙掉了牙齒。”
丫丫也不知道老爺子竟然做飯也好好吃,而且做的還是這種糕點似的美食。
而李鄲道做點糖果還行,做白案其實還真只會下面條,包餃子,蒸饅頭,複雜點的,比如蘇州糕點,那是根本不會,當然也不是看看網絡教程就能學得會的。
老爺子也叫李鄲道嘗嘗。李鄲道嘗過之後,隻覺得味道挺淡,不算甜,不過中國糕點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甜。
再仔細回味,除了米面之外,還有淡淡別的味道。
看了看蒸鍋墊著的原來是秸稈。
難怪有種這樣的自然清新的味道:“味道不錯,小孩吃的話,再甜些就好了。”
“太甜就奪了本來滋味,米飯是甜的,饅頭也是甜的,多嚼幾下,就有回甘了。”老爺子自己也嘗了嘗味道,點點頭。
“拿著裝盤擺樣吧,一些包起來分出去,剩下的拿來祭祀。”
年祭比冬至祭祀更加隆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