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潭花一現》第103章:3寸之舌 第四節:擔當
楊顯明靜靜聽著,待那士兵罵累了,他才漫不經心的說道:“看來,國師是高看了他們,我說要帶幾個人,有些排場,國師卻說,人多了,只怕他們不敢開城門,因此只派了你一個人跟我過來。要我說啊,你還是回去吧,若我一個書生,只怕他們還能大著些膽子,讓我進城,你這樣的虎將,早已經把他們的膽給嚇破了。”

張念夫剛要說些什麽,太子一擺手,他知道這員副將在宛軍之中是極有分量的人物,卻對楊顯明如此尊敬,想必這個單薄的書生大有來頭,便決定會一會他,吩咐道:“開城門,帶他們過來見孤,這或許是個講和的好機會。”太子說完,下了城門,自去準備了。

張念夫隻好奉命迎接楊顯明,楊顯明看了看他,問道:“你就是張靜虛的公子吧,不過是靠父輩的功勳,世襲了爵位,怎麽就如此傲慢呢?”

張念夫道:“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啊,但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楊顯明頭也沒回,隻一擺手,說道:“告訴他我是誰。”

副將連忙答應一聲“是”,說道:“這是我家先生,姓楊,名熠,字顯明,號異途隱客。”

燕無意禁不住說道:“江湖異徒?”

楊顯明見他身材魁梧,面目輪廓分明,硬朗英俊,便猜到他是燕無意,因此說道:“在下不過是個文人,旁人都稱我作先生,有我這樣的江湖異徒嗎?你們是被嚇破了膽吧。”

燕無意自被化功以來,心態已經漸漸平和,不再如一般武林人那樣脾氣火爆,聽了楊顯明的話,並未生氣,隻說:“先生請,太子在等您呢。”

張念夫有些不服氣,燕無意給他使了個眼色,一路無話,二人將楊顯明帶到太子跟前。太子已經利用這段短暫的時間,與其他人商量了一下。他再次拿出了齊怪的錦囊琢磨,這個錦囊,他反覆拿出來,仔細查看過無數次,也沒看出什麽玄機來,既然都說齊怪是高人,既然這位高人建議他與宛人講和,那就借此機會,探一探宛人的口風吧。

楊顯明到了太子面前,深施一禮,說道:“殿下,臣來晚了,讓殿下受驚。”

眾人聞言,皆驚訝不已,那副將道:“你果然是誆騙了國師!”

楊顯明指著副將,對張念夫說道:“此人是高恕派來監視我的,你可將他斬殺,也算是我送給殿下的一份見面禮。”

那副將大驚失色,張念夫眼望著太子,沒敢動彈。楊顯明又繼續說道:“大宛如今出現變故,國師高恕想要與殿下講和,以便班師回朝。”

臨來時,高恕私下裡囑咐副將,若楊顯明背叛大宛,說出實情,就地處決他。因此副將聽楊顯明如此說,立即撲上前來,雙手掐住楊顯明的脖子。

張念夫早就留意著這個副將,只等太子一聲令下,就將他斬殺當場,因此他一出手,張念夫就跟了上來,楊顯明有驚無險。

太子對楊顯明說:“先生,孤若想跟高恕講和,怎麽可能殺了他的副將呢?何況,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孤不可違背。”

楊顯明道:“殿下斬殺他,理由多得很啊,此人是個戰爭狂,一心想立下赫赫戰功,也好步步高升,位極人臣,因此他極力去破壞我們議和,必然要對殿下不利。此處都是殿下近臣,殿下將此人就地處決,不為外人知道,自有我給殿下作證。倘若殿下一時動了婦人之仁,讓此人有機會回去說三道四,只怕高恕就不會跟殿下講和了。”

太子想了想,命令道:“忠靖王,此人交給你了。”

張念夫如何秘密處理掉高恕心腹愛將,

暫且不提,且說楊顯明,見太子依言行事,這才說道:“臣為殿下分析眼前的局勢,前有宛人如狼似虎,後有小皇子,正在集結兵力,準備借宛人之手,鏟除殿下,以保他的皇位穩定。天下之勢未定,四方之臣難決,皆持觀望之心,殿下孤立無援,若再這樣對峙下去,必有殺身之禍。”太子道:“孤早已經決意與此城共存亡,你不要枉費心機,還是回去吧。”

楊顯明道:“殿下眼中若只有此一城,自輕性命,中原必亡矣,此社稷之災難也;殿下若胸懷天下,忍辱負重,複興中原大業,百姓之福也。臣觀小皇子為人,暴戾無德,非治世之君,若殿下不保重自己,將來偌大中原,何人主持?群雄無首,禍亂無窮,亡國事小,滅種之危,近在眼前,殿下豈不是千古罪人嗎?”

太子不知楊顯明出於何意,說這番話來刺激他,一時陷入沉思,難以決斷。楊顯明是大宛國師派來的人,但他所說的這番話,又與齊怪相似,到底他是可信,還是不可信呢?或者是齊怪那裡有什麽變故嗎?人心難測,這麽多年杳無音信,誰知齊怪又是安的什麽心呢?

太子忽覺得一股熱血直湧上心頭,他是儲君,是未來的天子,肩負天下使命,不可輕信任何人,其他人的意見不過供他參考而已,最終的決定權在他手裡,他也要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起一切後果。天下興亡,也就是他的生或死。

太子重新整理一下思路,便豁然開朗,不看人情,單以事理論,齊怪說得不假,眼前這個楊顯明,不管他的立場如何,本意怎樣,但他說的也是至理名言,太子下定了決心,要與宛人講和,卻對楊顯明說道:“孤殺了高恕的心腹,已經把跟他講和的路堵死了。”

楊顯明聽太子這樣說,便猜到他想要講和,卻不想將底牌示人,於是說道:“殿下可以先封鎖這個消息,派個人過去試探一下高恕提出來的條件。”

隻這一句話,太子就明白了楊顯明的意思,掃視在場的人,問道:“此行九死一生,何人願意為孤以身涉險?”

張念夫道:“此事必得微臣去走一趟了。”

燕無意連忙說:“忠靖王不可。守城重任,全系忠靖王一身,若忠靖王有什麽閃失,城池不攻自破。就算高恕原有議和之心,看到忠靖王孤身入敵營,此時也會動了殺念。還是我去闖一闖高恕的大營,探一下高恕的虛實,摸摸他的底牌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