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潭花一現》第69章:奪命3劍 第五節:2難
李殊瓊長出一口氣,嶽別枝沒有性命之憂,他總算少一點愧疚之意,不過,崔隱與假面人之間,到底要有怎樣的一場打鬥呢?

李殊瓊雖然好武,卻只是喜歡切磋武藝,並不喜歡血腥的廝殺,相比之下,他更關心這個假面人跟嶽別枝的孩子有什麽關系,而不是這場比武的結果。

這個假面人會連環三奪命,而連環三奪命,是崔家祖傳的絕學,非崔家子孫不傳,這說明假面人很有可能是崔家的傳人,他與崔隱的恩怨,也許是家族內部,爭權奪利的結果。雖然崔家敗落,不過到底是曾經風光過的,還是有許多的積累,凡是大家族,必有爭奪。

李殊瓊又轉念一想,似乎哪裡不對,假面人關心嶽別枝的孩子,質疑這個孩子的死,懷疑嶽別枝殺害了親生的骨肉。說明他與嶽別枝的孩子或許有某種關系。

如果這孩子是崔隱的,那就是崔家的,假面人又有何可質疑之處呢?人家崔隱還沒說什麽呢,輪不到他來說三道四的。

若這個孩子是假面人的,又不像。李殊瓊隻閉了一下眼睛,就睜開了,他看到假面人挑落嶽別枝的面紗,臉上現出驚愕的表情,說明他以前沒見過嶽別枝長什麽樣,只是聽說過她是美人。

難道,他們是偷情,沒看到嶽別枝長什麽樣嗎?李殊瓊越想越覺得此中必有蹊蹺,只是繞來繞去,怎麽也繞不出個合理的解釋來,也就不再去費腦筋了。

李殊瓊胡思亂想的時候,崔隱已經與假面人打起來了。

崔隱雖然出生在武學世家,卻不喜歡習武,從小就是一心讀書,頗有成就,只是後來遇到嶽別枝,才改變了他的命運,因此,崔隱急於求成,雖說是武學天才,但根基不牢,功底還是有些欠缺。只不過他武藝實在太高,這些微小的不足之處,就被掩蓋了。

崔隱對這個陌生人不敢小瞧,他小心翼翼的試探此人的功底,熟悉這個人的出招習慣。

假面人卻不懂得試探,當然,崔隱在江湖上鼎鼎大名,他早已經如雷貫耳,也不需要再去試探什麽虛實了。

二人一開始打,假面人就拿出十分本事,而崔隱卻隻拿出四成本領,假面人自然處於絕對的優勢,群俠都替崔隱捏著把汗。

不過,崔隱越戰越勇,形勢對崔隱也越來越有利,群俠這才放心,不停的替崔隱喊“好”,假面人面對如此聲勢浩大的啦啦隊,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李殊瓊都不得不佩服此人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李殊瓊是行家,尤其是經歷過多場打鬥之後,可以說是經驗豐富的老江湖了,再加上他日夜閉上眼睛觀察那日老道留下的水痕,已經對“甩水神功”有了一定的認識,再看崔隱的招式、步法,以及呼吸的節奏,運用內力的習慣,便能從中瞧出門道,崔隱武藝雖高,但根基不牢,有些“飄”的感覺。

既然“飄”,就有些失於把控,手中的長劍,不能將他心中所想、眼中的所見,完全準確的體現出來,若是遇到普通的對手,還不會吃虧,若遇到高手,勝負只在毫厘之間,這點“飄”所帶來的偏差,就可能會給崔隱帶來致命的傷害。

不過,李殊瓊從崔隱的“飄”之中,也悟出一點道理來,他眼前再次浮現出雲鼎的“翻雲覆雨”,緊接著,老道“甩水神功”也呈現出來,重疊在一起,無法分辨。

雲鼎的槍尖是“飄”的,

老道的水痕,若都混雜在一起,也是“飄”的,只不過這種“飄”是外在的,別人眼中的“飄”,而崔隱則不然,他是自己手中的“飄”。

“飄”在別人眼中,就讓對方無法把控;“飄”在自己手中,就讓自己無法把控。無論是自己能精準把控,還是讓對方無法把控,都可以佔據主動,處於優勢地位。

李殊瓊雖然從小就不認真練武,但曹柱給他打下的基礎還是很牢固的。他只是沒有學那麽多套路,不會那麽多變化,而他對羅漢劍的把控,還是特別精準的,隻練一套劍法,也有好處,那就是能讓手、眼、心充分的協調統一。凡事有利必有弊,李殊瓊貪玩偷懶,倒成全了他,相當於他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來打基礎,自然根基牢固。

老話講,熟能生巧,而熟,就是練出來的,巧呢?又必須在熟的基礎之上,才能穩固。李殊瓊想到這裡,恍然大悟,練習套路,那是形式上的變化,是人為做作的“巧”,而不是從內心而生出來的“巧”,只有嫻熟到一定程度,能隨心所欲的變化,不受套路的約束和影響,那才是真正的“巧”啊。

李殊瓊想得出了神,崔隱和假面人是如何打的,他根本就沒有注意,不經意間一撇,嚇了一跳,崔隱果然吃虧在一個“飄”字上!

原來,假面人正是狄主圖賴,他上次與崔隱匆匆而別,未能盡興的去比試,甚為遺憾,因此為了了卻平生心願,他帶著袁仙師冒險來到中原,參加武盟大會。

圖賴回去之後,仔細的回憶與崔隱的對戰過程,發現崔隱勝在“以不動應萬變”之上,崔隱擺出可攻可守的姿勢,只等圖賴出招,無論圖賴的招式怎麽變化,崔隱都能輕松化解。

化解一處危機,必須立即調整到可攻可守的姿勢,以待對方下一次攻擊,並在對方的攻擊中,尋找他的漏洞,給予致命的打擊。

崔隱這一應對策略,與李殊瓊的“舍己從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此一來,崔隱令圖賴陷入被動的境地,而要破解這種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崔隱放棄可攻可守的姿勢,與他對打。

圖賴利用嶽別枝來激怒崔隱,他果然中了圖賴的計策,陷入險境,別人還未看出危機,李殊瓊卻已經拔劍相助。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已經成了江湖人的習慣,李殊瓊拿眼睛的余光,不經意間一掃,就看見了李竹因,緊接著,李殊瓊看到了讓他感覺有些怪的婦人,這婦人緊盯著李竹因,似乎有所企圖。

李殊瓊猶豫了一下,若救崔隱,李竹因很可能遇到麻煩,若要去救李竹因,崔隱可能就會喪命。

喜歡潭花一現請大家收藏:潭花一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