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南劍俠傳》149 太極神劍(二十二)
一秒記住【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玉峰等人都靜靜看著他拆信的整個過程,連一聲咳嗽都沒有。李相如展開信紙,但見信上的字跡蒼勁挺拔,氣象宏偉,和封面上的字跡一樣,正是玉樹道長手書。只見這封信寫得極長,至少有十多頁的樣子,拿在手中厚厚一遝。內容是這樣寫的:

“相如孩兒:

如果上蒼垂憐,大明光複有望,你便能看到這封信。”李相如心想:“師公這話是什麽意思?”又接著往下看:“回想舊事,恍如大夢一場。我本前明舊臣,明朝滅亡後,我不願與韃子為伍,於是來到武當出家入道。人雖遁入玄門,可無時無刻不思反清複明,無奈時機未至,條件不俱,故遷延至今,以致一事無成,引為畢生憾事。可天不亡明,便在二十年前,我竟探得明朝皇子朱三太子尚在人間,並在南方建立後明,於是我便假借雲遊為名,一路尋至廣西,尋到了朱三太子,並傳授了他武當功夫,一傳數月。我與三太子雖有師徒之實,但無師徒之名,他乃我明朝之君,我是臣子,身份地位不同,因而不能以師徒相稱。但三太子是仁義淳厚之君,對我尊重有加。後來我因武當有事,與三太子暫別。可回到武當後不久,便聞三太子被人出賣,為清兵圍剿,生死未明。我雖多四處暗訪,但仍杳無音信,多年過去,我便以為三太子已經不在人世。”

李相如心想:“師公和我說這些作甚麽,什麽朱三太子,我連聽都沒聽說過。”這時朱三太子已經被康熙殺了十余年,已經慢慢被世人遺忘,加之清政府為了掩人口舌,生怕引起漢人思念舊朝,故明令不許百姓談論前朝人事,一經發現,便治於重罪,多重原因使然,因而李相如到武當後也從未聽人談論過。

李相如再看信上接著寫道:“不料便在十年前的一天,我到西北辦理本門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卻聞聽江湖傳言,朱三太子尚在人世,在雲南昆明被吳三桂擒獲,正在押往京師的徒中,欲交給康熙皇帝處置。我聽後又驚又喜,喜的是多年未有消息,不期三太子尚在人間,反清複明大業便有了主心骨;驚的是他既為賣國賊吳三桂擒到,吳心狠手辣,恐怕凶多吉少。想到此節,我心急如焚,急急從西北趕回武當,將派中事情作了交待,便馬不停蹄地起到京城,營救朱三太子。”

“到了京城後,我密加探訪,得知朱三太子被關押在刑部的天牢之中,已經定了擇日問斬,和他一起問斬的還有他的王妃。於是我便潛入牢中,終於在牢中見到了朱三太子夫婦,此時他已經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四肢的筋脈早被吳三桂挑斷,成了廢人。他的王妃卻身懷六甲,即將臨盆。這出乎我的意料,如果在牢中救出他們任何一人,都不是件難事,可他個一個殘,一個孕,要想將兩個都從守護森嚴的天牢中解救出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後來三太子作了艱難的取舍,央求我帶走他即將分娩的妻子。他們雖然夫妻情重,但為了保住朱家骨血,再不舍也只能分開了。”

“可王妃真是個烈性的女子,當她和我走出牢房不遠,回頭看到了三太子一個人孤單淒慘戀戀不舍的神態,但決定與他同生共死,一家三口生死與共,死也死在一起,我苦勸無果。便在這時,守牢的大批清兵已經趕來抓我,情勢十分危急。當我要離開之時,三太子最後求了我一件事情。”

李相如看到這裡,已經被朱三太子夫婦的堅貞和玉樹道長的仁義所打動,迫不及待地要知道後面的情節,

後面的內容又寫道:“三太子說他當年在廣西兵敗逃亡到了昆明,裝作平民百姓,化名李仕元,娶了當地一個老秀才的女兒為妻,那姑娘名為吳青鸞。”李相如看到這裡,心裡面“咯噔”一下,覺得這倆個人的名字好熟,仿佛在哪裡聽過似的。可他到武當後失了憶,以前的事情什麽也記不起來,不知怎的,讀到這兩人的名字,覺得好像和自己有莫大的關聯。言念至此,拿信的手不禁微微有點顫抖。只見信中又寫道:“三太子說,我和吳青鸞生了一個兒子,那孩子的名字是她姥爺取的,名喚李相如。”李相如讀到這裡,全身不由一震,“哎喲”一聲便叫了出來。荀玉鶴等人看到他臉色突然變得唰白,卻又不便出聲打擾,隻心中暗暗奇怪。

李相如隻覺口乾舌燥,咽了一口口水,又一行行瞧將下去:“那孩子至今十歲,早在我夫妻為吳賊抓前已經失了蹤,那孩子腰間有一塊月牙形的胎記,最易辯認。他若在人世,我請求道長幫我將他尋到,撫養成人,為我朱家留一脈骨血,慈炯在九泉之下,必會感念你的大恩大德。”李相如讀到此處,伸手攬起衣襟,看到自己腰間那塊月牙形的胎記,和這信中所說的一模一樣,心想:“莫非我便是信中所說的朱三太子的兒子,這不是做夢吧?”伸指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火辣辣生疼,心中一時間又是驚訝又是難過。

信中又道:“我當時一口應承,還立了誓言,目的便是好讓三太子夫婦放心,這也是我唯一能夠為他們做的事。三太子最後又說,如果孩子還在世上,萬望我不要教他武功,不要告訴他的真實身份,讓他一輩子平平安安做個普通人。三太子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那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身世後,便想著為父母報仇血恨,為大明奪回昔日江山,便一輩子不得安寧,一輩子過著刀口舔血、顛沛流離的日子。我當時不忍拒絕,隻得忍痛答應。可要守著這樣的承諾是何等艱難和痛苦,我自問無法做到,所以我還是留下了這封信。”

李相如越往下看心中越驚,信中又道:“當年三太子夫婦在京城被斬首示眾,行刑的當日,人山人海,百姓聞之三太子將被處死,均前來圍觀,得知即將分娩的王妃將被吊死,一屍兩命,觀者無不落淚,無不痛恨訾罵清廷的殘忍暴虐。此時,我已查明三太子遺孤便是相如你尚在人世。於是趕到了菜市口,快要行刑之前,這時突然有人來劫法場,場面頓時大亂,混亂之中,清兵為了防止三太子夫婦被劫走,便拚命放箭射殺,當場的百姓死傷無算。混亂之中我看見一個十歲左右衣衫破舊的小男孩拚命向刑台前擠去,看身形年紀便與三太子所說的遺孤李相如相訪,當即便將男孩從人群中救起。便在此時,清兵趁勢將三太子人頭斬落,將身懷六甲的王妃吊死。”

李相如讀到這裡,不禁全身發抖,眼淚撲簌簌掉落下來。信中描述的景況雖然他並無記憶,可實在過於淒慘,覺得人間慘劇,莫過於此。

那信又寫道:“我將你救起後,捋起你的衣服看到了腰間的月牙形胎記,確定了你便是明室後裔李相如。當時的你,可能由於親見父母慘死,受了嚴重的刺激,便昏死過去。我將你帶回武當,你清醒過來後,便忘記了以前的一切。”

李相如心想:“之前的事,我都不記得了,莫非師公所說的竟是真的。”抹了抹眼中淚水,又往下讀:“當時我想, 你忘記了前事倒好,以前的經歷太過於痛苦和離奇,試想你一個孩子怎麽能經受得住如此沉重的打擊,我也不再糾結是否要將你的身世告知於你了。如果不如實相告,我心難安;如果相告,又違背了我答允三太子的諾言。我處於兩難之間,恰好你失憶了,這件事情,我便一直埋在心底,誰也沒有說。因為你的身世太過於特殊。消息一旦泄露,不論是你還是武當將會有滅頂之災。可有一點我還是違背了三太子的囑托,那就是我命玉鶴收你為徒,教你武功。因為你是一棵練武的好苗子,浪費了實在可惜,如果練就一身好武藝,說不定有一天能派上用場。”

“不料天有不測之風雲,你卻掉下了山崖,我派人拚命找尋,還是沒有絲毫發現。數年過去,我想你已經不在人世了。可我還是不甘心,仍抱著那麽一點點希望。希望你有一天能夠回來。否則將來我到了九泉之下,有何顏面去見三太子。為此,我每天都在內疚和自責,都飽受心靈的煎熬。”

李相如看到信上的字淚痕猶在,應該是玉樹道長邊書寫邊流淚,以致打濕了信紙。李相如也是淚流滿面。玉峰、荀玉鶴等人見狀更加驚異不已。

那信最後寫道:“我將不久於世,實在不忍將如此重大的事情帶入地下,如果你回不來,便當一切都沒有發生過。如果你能回到武當,便會看到這封信,你的身世,決定了你的命運,也決定了你的責任。以後的路如何走,由你自己決定。

寫出這些,我心稍可安慰。武當玉樹謹拜。”

信的最後落了年月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