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皇上您該去搬磚了》九百一十.扶蘇為人仁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並沒有刀槍入庫。一方面繼續開疆擴土,另外一方面加強對外族的防禦。

 當時大秦足有百萬雄師,秦始皇分了三份。

 第一部分是負責京畿重地防禦的十萬人,直接由京師管轄。

 第二部分是派去南征百越各地的五十萬大軍,先後由屠睢、任囂、趙佗等人率領。

 第三部分就是蒙恬這支三十萬的部隊了。

 那麽這三支部隊戰力如何呢?

 戰力最強的是京師部隊,這一點幾乎不需要懷疑。

 而北伐和南征軍相比如何呢?種種跡象表明,蒙恬軍高於屠睢軍,且高出的應該不止一個級別。

 這就需要從敵我態勢、主將任命、軍隊組成等綜合因素來分析。

 地處南方的百越是一個統稱,並非某個族群的共同體。

 百越部落屬於部落性質。大體分為東越(又稱東甌或甌越)部落、閩越部落、南越部落、西甌部落、雒越部落等幾個部分。

 從政權角度來說,百越並不像齊楚等諸侯國一樣,有著統一的集權。

 還有,南方各地在那時候是瘴癘之地,人口並不多。所以無論是軍隊人數還是戰鬥力,都和正規軍有一段差距。據相關史料記載,百越聯軍最高時也不過五萬人。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是正面作戰,百越軍很難與虎狼之師的秦軍抗衡。

 但問題在於,百越佔地太廣且居處分散。按照後世的劃分,涵蓋了浙江沿海、湖南南部、江西東南部、福建、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

 所以征百越最大的困難並不在於正面戰場,而是對南方氣候的適應和佔領之後的管理。從戰略態勢上來講,與“剿匪”的性質更加接近。

 在這種情況下,對部隊在正面作戰尤其是集團作戰方面的要求也就沒那麽高了。

 北方的情況則完全相反。

 從周開始,北戎一直都是中原政權的大患。

 自西周起,戎族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犬戎部落攻陷鎬京,迫使平王東遷。

 戰國時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驅逐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辟的地區設置了雲中等縣,築趙長城。林胡、樓煩北遷融入新崛起的匈奴。

 從社會結構來看,雖然匈奴和百越一樣,原本是部落或部落聯盟形式,但卻已經發展到奴隸製國家的社會階段。

 當時匈奴統治結構分為中央王庭、東部的左賢王、和西部的右賢王。按照後世劃分,他們控制著從裡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中亞北部、中國東北等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無論是秦、燕、趙,只要和匈奴接壤的諸侯國都修建長城抵禦匈奴。

 從“抵禦”這個詞中,充分可以看出雙方的攻守態勢。

 故此,北上抗擊匈奴的部隊不管在戰鬥力、戰鬥意志、軍隊管理方面,都必須是強力組成。

 再從統帥任命的角度來對比。

 南征百越的第一任主帥是屠睢,副將是趙佗。

 在相關記載中對屠睢的介紹就是從秦始皇拜其為國尉,領軍五十萬去征百越開始的。而屠睢之前打過什麽仗、有何戰績卻隻字未提。

 給他配的副將趙佗,之前只是秦始皇的一個內廷侍衛,在征百越前更加沒有過統領軍隊作戰的經歷。派他去輔佐屠睢,大體上是兩個原因。一方面因其是嶺南人熟悉南方環境,另外一方面就是起到“監督”的作用。

 而派往北方去的蒙恬,於始皇帝二十六年被封為將軍,和王賁一起大破齊國。

 要知道,齊國可是一個“老牌強國”。從總體綜合實力來看,除秦楚外,就要排到趙國和齊國了。“滅齊”的戰功含金量可不低,蒙恬也是憑此役之功被拜為京城最高行政長官“內史”。

 秦始皇給蒙恬配的副將,是王離。

 王離是四大名將之一王翦的孫子,滅楚魏燕趙齊五國的統帥王賁的兒子,妥妥的“帥三代”。而他本人,也不是只會吃爺爺老爹老本的庸才,在滅六國的戰爭時就已經被封為武城侯,拜上將軍了。

 如果從“履歷”來看,蒙恬的副將都比征百越主帥屠睢高至少一個檔次。

 通過這個對比就可以知道,南北兩路軍官的差異。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原因可以說明。

 征百越派出了五十萬之眾,甚至超過了全國總兵力的一半。難道秦始皇就沒有一點擔心嗎?

 其理由只有一點,秦始皇知道這支部隊的力量不足以推翻自己。

 再結合“合六國之力”的相關記載,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征百越的軍隊,屬於是“二線部隊”。其大致組成大概是滅楚之後留守在楚地的“中央軍”融合楚國降卒“地方軍”,再補充其他幾國征調而來的“雜牌軍”三個部分。

 那麽從“野戰軍”角度來說,精銳部隊就是蒙恬這一支。

 蒙恬對賜死詔書表示懷疑並規勸扶蘇的那番話,其實隱隱就有這層意思。

 盡管他本人和扶蘇都不會也不敢反叛秦始皇,但從秦始皇的角度來說,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按照常理來說,即便是要殺他們二人,也是先卸了軍權之後再動手。不然的話,很可能出現兵變。

 以秦始皇的手段,怎麽會做出這麽低級的操作呢?

 這裡就又有個疑問了:公子扶蘇的做法。 www.uukanshu.net

 《李斯列傳》: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複請!”即自殺。

 也就是說,對扶蘇的選擇,司馬遷用“為人仁”三個字做出了解釋。

 實際上,這種做法和“仁”有半毛錢關系嗎?很多人把這裡這個“仁”理解為“傻”,也就是出於這個理由。

 因此,每每看到這裡的時候,會有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地歎息一聲:扶蘇這個傻瓜啊……

 扶蘇真是個傻蛋嗎?

 持這個觀點的人才是真的傻,沒有半點邏輯思維。

 如果扶蘇真是這麽幼稚的人,秦始皇會派他監軍嗎?如果扶蘇真的這麽軟弱,之前為什麽會對秦始皇的政策公開反對?還有,蒙恬蒙毅都是深受秦始皇重用的大臣,如果秦始皇真的不喜歡扶蘇,兩兄弟會和他走得這麽近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