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長隨》第39章:規矩
  元春省親不僅僅是榮國府的事,也是寧國府的事!為了迎接元春,榮寧二府把他們的後花園都打通了!

  而實際上元春省親也不僅僅是榮寧二府的事,也是賈氏一族,四王八公一系的事!

  而元春省親也是榮耀之事!

  因此在封了銀子,送走戴權一行傳旨的太監之後,賈赦、賈政、賈珍、賈璉並沒有離開,而是趁著興頭,商議起接待元春的事宜來。

  隨後四王八公等聽到消息,次第來道喜,兼或提些建議。

  而這其中,賈赦老不中用,賈政隻對他感興趣的感興趣,不喜歡俗事,對這些卻不熱心,當然也是不懂的緣故,因此以後迎親地址的設計,用工請人,原料采買、工程督建等等事宜,絕大部分都落在了賈珍和賈璉的身上,賈珍忙的腳不落地,暫時沒心思打秦可卿的注意了。

  而李桂也知道榮國府因為修建大觀園而貧困,他本來有心告訴賈政不要這麽奢侈的。但轉而一想,別說現在以他的身份告訴賈政他聽不聽的進去,即使聽進去,賈政也不會這麽做,其余人也不會同意賈政這麽做,因為這牽扯到了皇家的顏面……

  破破爛爛的迎親不是對皇家的侮辱嗎!

  想到這裡,李桂突然感到勳貴世家的衰敗其實真是必然!

  ……

  隨後的時間,榮國府客來客往,熱鬧非凡,當然這一切與李桂無關,小門一閉成一統,他大多數時間都是背書、練字,手酸之時調撥一下七弦琴,這當中他只是出去了一趟,買了些書。

  ……

  第三天是到學監報道的日子,因此一大早,吃過早飯之後,拿了十來兩銀子,李桂便打算出門。而李桂剛邁出遠門就見王榮匆匆的迎了上來。

  “王大哥你這是到哪裡去?”李桂抱了下拳,隨意的打了個招呼。

  而王榮唱個諾後,剛硬的臉上湧出了笑意笑嘻嘻的說道:“大秀才,二老爺剛才讓伴鶴傳話了,以後我就跟著你了。”

  李桂:“……”

  ……

  學監和應天府衙門一條街,在考場的西側,斜刺著對著應天府衙門。當李桂來到時,路兩邊的榆樹上已經栓著五六輛馬車,路上有零散的考生正往貢院裡走,觸目所極,或布或綢都是一身新袍。

  進入貢院,迎面是一尊孔子像,孔子像後是三間青瓦小房,一個長案排在小房前,長案前則是一長隊生員。

  這種場面李桂很熟悉,自覺的排在了後面……額而一個綠袍官員從小屋裡走了出來,大聲喊道:“凡報備完備者到聖像前聽候。”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生員才報備完畢,而當李桂報備,遞上那塊號牌時,那書寫的教諭抬頭看了李桂一眼。

  大約半個時辰報備完畢,然後那綠袍官員做了自我介紹,乃應天府學正劉子山。隨後便是流程:劉子山帶領眾生員拜孔子像;然後劉子山宣讀生員學習事項,最後是生員的福利待遇。

  大虞朝學監的情況和明朝差不多,原來的生員需要在學監學習,並有月考,歲考等平時的檢測生員學習情況的手段,不過自從學院興起之後,學監便不組織生員集體學習了,原因很現實,學院裡的教習要麽是三殿學士,要麽是名儒,甚至學正都是他們的學生,比如劉子山就曾拜在西山西溪書院院長沈正陽的門下,他們現在開院教學,他劉子山還搬什麽門弄什麽斧!況且有他們講學,生員們自然願意去他們那裡,也因此漸漸的學監隻保留了月考、季考和歲考。

  也因此劉子山在學習的注意事項中特別強調生員們平時可隨意去西溪書院、東亭書院、嵐山書院讀書,只是月考、季考、歲考時必須來書院。

  考試的內容月考是《四書》習文一篇,也就是用《四書》裡的一句話或一段話作一篇文章。

  這個看似簡單,實際上想寫好並不容易,因為要寫好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熟背經書,這樣還能引經據典;第二是正確的禮節經書,這樣還能引用的正確。

  而季考與歲考則加上了表、策等實用性文體。

  至於生員的福利待遇,除了見官不跪,免除徭役之外,廩生與增生有月米六鬥,可每月在應天府衙門庫房領取,也可年終一起取。附生則沒有。

  李桂成績乙字第二十八名,正好屬於增生。

  講完這些之後,劉子山大手一揮,設宴太白樓。

  隨後眾生員三五成群、歡天喜地的往太白樓而去,途中互相攀談結交,互相吹捧熱鬧非凡。

  李桂是不願意主動和他們攀談的,以他的心裡年齡已經不願意把精力浪費在這些可有可無的事情上。不過這期間也有幾個生員與他敘同年,他們都是先自報姓名,但聽到李桂的名字後往往會愕然一下,然後隨意交談一下,問下去哪個書院讀書,三言兩語之後,便拱下手離開了。

  這樣的態度帶著明顯的冷淡,有著很深的不願結交的意思,李桂明白之所以如此可能與他出身為仆有很大的關系。

  畢竟大虞朝也是講究出身的, 而且和其他一樣,娼妓子孫、仆役、罪犯以及其後代是不允許科考的,他雖然沾了賈政的光,但卻揮不去其他生員心裡的暗影,他們是有點不屑於與他為伍的!

  不過對於他們的態度,李桂並不在意——他也過了在意別人態度的年齡,很清楚我就是我!

  ……

  時光回溯……

  因為要上朝點卯的緣故,三更天時賈政就起來了,這不僅是因為榮國府距離紫禁城有一段距離,更是因為從紫禁城到乾清宮還有一段距離。

  這段距離是不短的,從東華門的下馬碑開始,經過文華門,過了內水河的小石橋,到了箭亭廣場,再經過景運門,才到乾清宮。

  而這段路程只能步行。

  賈政起這麽早,目的還有一個,那就是蹭燈!

  皇宮內嚴禁煙火,但內水河的河水也不是吃素的,特別是天寒地動之時,自大虞朝立朝以來,腿腳不好的老臣掉進去,掛了好幾個!

  泰寧帝登級以後便特許年紀大的幾個重臣可以掌燈。而其余人自然跟在了後面。

  一般來講眾大臣只需在冬天蹭燈,但相伴而行,久而久之的養成了習慣。

  當賈政來到紫禁城的東華門時,天色依然漆黑,東華門還沒開,幾個燈籠紅彤彤的刺眼,看了眼前方裡側的燈籠,賈政習慣性的走到了首輔趙文重的身後。

  而他剛剛站定,耳邊就響起了梅知孚的聲音“存周果然慧眼如炬,佩服佩服。”

  感謝鵬十,黃權波等的打賞,感謝各位的投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