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長隨》第338章:責任


 什麽叫皆識大體,眾屬官聽了簡直惡心到吐!

 而這時李桂已經繼續講道:”為保障此事順利進行,本官決定專事專辦,特成立市容整頓司,由本官親任司長,下面本官把整頓司都部門組成和人員安排給大家宣布一下……”

 說著李桂從袖中抽出了昨夜寫好的底稿,緊接著就念道:“市容整頓司司長為本官,副司長詹光,主持整頓司日常公務,整頓司下設以下幾組,第一組宣課組,宣課組分兩組,第一組組長艾文山,第二組組長余金鬥。

 第二組課稅組,課稅組分五小組,第一小組組長乾植雲;第二小組組長董福威;第三小組組長施知武;第四小組組長候呐;第五小組組長高審首。

 庫銀組組長卜固修。

 工組組長墨即、孟敬儒。

 拆遷組組長:呼勞

 稽查組組長蘇見著,下領兩小組,暗查組組長闞守;執行組組長胡一刀。

 其中宣課組負責向青樓畫舫宣傳市容整頓的必要性,刻稅組負責讓青樓畫舫催繳銀子,庫銀組負責收點銀子;工組負責學監的建造;拆遷組負責綠柳廟處商鋪、人家的拆遷。

 稽查組負責稽查此次行動中惰工、貪墨、違規等行為。

 而本官也知此事辛苦,故決定事成後拿出些銀兩犒賞諸位同僚,而課稅組由尤為辛苦,故本官決定課稅組課百銀抽一,收到銀後上交庫房時即可抽取。

 諸葛有雲,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本官醜話說在前頭,此事中若有怠工者、使絆子者、暗中搗鬼者,本官定讓闞首、胡一刀的板子重重落下,如若不該,天子之劍在此。

 不過本官知道金陵文風鼎盛,諸位又是人中翹首,定能與本官凝成一股繩……”

 李桂侃侃而談,恩威並施本質上卻是後世中管理的那一套,總之就是要有辦事的,要有催著辦事的人,要給辦事的人動力。

 當然其中人員都安排李桂是話費了一番心思的,比如宣課組的人員安排,這個時代宣課就是通知商家交稅,一般都是強勢人物擔任此職,比如徐金鬥就是這樣的人,而之所以安排艾文山這樣機巧會說的人又擔任此職,主要是這樣一文一武,有回環余地,畢竟做此事的目的是銀子,不是紛爭。另外這樣也能讓兩人競爭。

 再比如把孟敬儒插進工組,則是李桂為防學監建造過程中,如果出事,好有人背鍋。

 再比如稽查組,那個胡一刀實際是儈子手,平時人見了,怕沾染晦氣,都要躲遠遠的人物,誰願意被他打板子,用他就能震懾很多官員中心存不良者。

 而在這個時代做事也是講究個方案的,方案在這個時代叫做條陳,但是螚做出像李桂這樣周密細致,又最大程度調動人員積極行,且又讓反對者不敢怒不敢言,又不敢不做的卻是少之又少。

 實際上由於時代與知識、認識所限,各級官員所做的條陳往往漏洞百出,給了官員貪墨都機會。

 而這種露洞即使如王安石也不能幸免——《青苗法》可以看作是解決農民問題的條陳,待還是被執行者找出了漏洞,以致實行過程中走了樣!

 但李桂的這套不會,因為這樣為做事而設置的管理框架結構是經過後世檢驗的。

 也因此眾官員都有一種屁股被小鞭子抽打的感覺,特別是聽到蘇見著、闞首、胡一刀的名字,他們都是心頭一寒。

 蘇見著可是巡捕房的主事,審訊人那是一等一的,闞首是巡捕房有名的捕快,破了不知多少大案!胡一刀砍人隻砍一刀!

 這些人本來是對付不法之徒的,現在卻背李桂拿來對付他們!

 “這人好生厲害!對了,他是探花出身,才名滿天下……盛名之下,豈有虛命!”

 “這樣有章有法的……貪墨!哼,老夫不服,看老夫專折奏他一本。”

 ”巧立名目,狠力搜刮,如此胡作非為,金陵只怕是要完了,哼,老夫不能任由金陵敗落於爾手……”

 “不知道怎麽收銀子?看樣子不會少,我的香花舫,不行……”

 李桂的恩威並施聲裡,下屬官僚很多人怨氣徒生,只是礙於李桂手裡的尚方寶劍,他們敢怒不敢言,但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當然這裡面也有興奮的,比如課稅組,除原來的課稅大使高審首外,乾植雲其余人等都是李桂從刑房、司獄司抽調的,個個都是正當年、喜銀子的狠人,而李桂的話再他們聽來,簡直像是給他們送銀子!

 “現在宣課組、課稅組,稽查組,庫銀組留下,其余人暫且散去。”隨後李桂說道。

 他要與這些人商討具體的執行方案,特別是課稅與庫銀組的對接,票據的發放,稽查組的稽查方式方法,總兒言之不能讓課稅組的趁機中飽私囊。

 ……

 李桂與詹光、卜固修、艾文山、蘇見著等人在府堂裡議事暫且不提。

 而其余人等出了府堂之後,性子直的便忍不住了,行走間便議論紛紛:

 “什麽玩意兒!沒見過汝瓷無恥之尤!”

 “金陵的天要高三尺了!”

 “此人赫赫才名,沒想到如此貪墨!”

 “等著瞧吧,他好不了!”

 “噤聲,小心他天子之劍。”

 “唉……”

 ……

 具體的操作方法李桂與詹光、卜固修等人一直商議到中午,隨即李桂宴請眾人於煙雨樓。

 而到了下午,艾文山與徐金鬥便各帶著叢刑房抽調的三班衙役,分別從秦淮河南北兩岸,敲鑼打鼓的宣傳起來。

 鑼鼓、吆喝是這個時代的主要宣傳方式。 當然艾文山、徐金鬥以及抽調的三班衙役很努力,往往回上門解說。

 只是這幫跨刀的大爺門不可避免驚擾了來客的小心臟,同時青樓畫舫也招待了不少茶水、乾果。

 這是正規的經營場所,而對於不正規的場所來說,這樣的宣傳責讓他們又驚又喜,驚的是這幫大爺上門了,喜的是這交了銀子就能鄙視你的正規了。因此這些人殷勤招待之余,還會小心翼翼的詢問艾文山、徐金鬥等人,要交多少銀子。

 也因此經過李桂這一番操作,收取煙花稅的事情算是步入了正軌。

 當然一石掀起千層浪,李桂的所作所為立刻引的金陵各界議論紛紛。

 不明內裡,聽了宣傳的人,正直的人,特別是士子對厲鬼的做法是很讚成的!娼妓居華屋,生員居寒舍,這簡直是有辱斯文,想想他們就來氣。

 當然明白內裡的也有氣,特別是參與青樓生意的官員。他們並不知道李桂這麽做是為軍餉,還以為李桂以修建學監之名,行搜刮之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