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長隨》第239章:淘沙
但是孔士傑、王子騰與其他人不同,作為文淵閣大學士,孔士傑實際上是宰輔的人選,也是天下士子的代表之一,他既然上書,他的意見,泰寧帝不可能不考慮。

 而王子騰代表的則是軍中一派,九省統製,統製九省兵馬,力量不可小覷。

 這一文一武上書,份量不可謂不大!更為關鍵的是王子騰最近在白河灘一站中大勝,殲敵萬余人,收白河、玉屏、翠橋三地,可以說是自朝廷西南用兵一來最大的一場勝利,據傳泰寧帝得知這這消息後欣喜若狂!

 李桂明白俞圖話裡這兩個人的含義,也明白俞圖的擔憂——忠仁王之事有可能反轉,他可能將處於險地,甚至俞圖、趙沐陽等都有。

 只是忠仁王的這次起落李桂早已知道了,而且知道因為這次圈禁,忠仁王如驚弓之鳥,急於擺脫泰寧帝的控制,也就是急於上位,因此沒過多長時間又再次被罷黜。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內,忠仁王根本沒時間考慮他們這些螻蟻,大事他都做不完呢,而且也不會有這個心情去考慮他們。

 但是這些事情是沒法向俞圖名言的,因此,李桂故作沉思了一下,隨即歎道:“盈虛之變,我輩凡人焉能盡知,桂不才,僅能謹守本心耳。”

 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立場不變,以俞圖的學識自然能聽得出來,只是聞言他還是微微思索了一下,然後才歎道:“大象萬千,我輩之人怎能勘透,也罷,我且學你固守本心。”

 而他話音剛落,一陣匆匆的腳步聲傳來,下一刻趙沐陽的聲音就響了起來:“後庭,後庭……”

 ……

 老曲重彈一陣子之後,時到中午,李桂留客四海樓。

 ……

 到了傍晚時分,如同李桂所猜測的一樣,裘安過來了,所談也是忠仁王可能東山再起的事情。不過和俞圖與趙沐陽不同的是,裘安並不怕太子的打壓,畢竟裘世安現在抱著泰寧帝的大腿,忠仁王有一點腦子就不敢,而他,或者說景田侯府所慮著在於長遠——萬一忠仁王以後真的身登大寶……

 而對此李桂只是把上午的話重新對裘安講了一遍,而因為景田侯府的地位和現在的立場,和俞圖、趙沐陽相比,在以後如何對待忠仁王這件事上,裘安更是沒有什麽騰挪的空間,因此聽了李桂的話後,裘安,以及以後的裘良、裘世安內心俱是大定,鐵了心的站在了忠仁王的反面。

 和裘安說了陣子之後,李桂留客,吩咐卜世光去請俞圖與趙沐陽,相聚四海樓。

 ……

 李桂、俞圖等人四海樓小飲之際,紫禁城、禦書房中,泰寧帝一身輕裘坐在龍案後,龍案上擺著三份奏折。

 這三份奏折分別是孔士傑、王子騰與忠禮王的,孔士傑的折子上說國之大事在祭在祀,廟堂香火一日不可斷,其意昭然。王子騰的折子說往事猶在眼前,惜乎他多年心血;忠禮王的折子上說,忠禮王以前溫敦爾雅,今如此乖僻,或為身邊小人蠱惑。

 這三個折子概括了家國、人倫、手足三個方面……

 而實際上對於忠仁王,即使把忠仁王圈禁,最終如何處置忠仁王,泰寧帝的心也是遊移的,原因其實就包含在孔士傑和王子騰的折子中,太子乃國之儲備君,意義重大,也因此泰寧帝對忠仁王是花了一番心血的,而如果把忠仁王圈禁到老,對泰寧帝而言,就是一腔心血白費。

 同時泰寧帝好大喜功,但如果沒立對儲君對他而言就是他帝王生涯的一大敗筆,而到了他這個年紀,心裡是本能的拒絕這個敗筆的!

 但是忠仁王所為卻讓他那口氣依然咽不下……泰寧帝慢慢在龍案前踱著步,心裡躑躅著,不知過了多長時間……

 “再給他一次機會,看他能不能改過……”

 泰寧帝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理智的,終於,對完美帝王生涯的追求,不願心血白流的念頭在他心裡站了上風。

 隨即他說道:“擬旨,忠仁王乖僻無行,著回東宮自省,王子騰升九省點檢,加太子太保,授齊國公,回京受爵,另裘世安你去徹查仁王身邊善於蠱惑之人。”

 泰寧帝最後一段話有著兩層有意,一是總要為忠仁王開脫罪行總要找一個理由,受身邊人蠱惑就是一個很好的理由,另一方面也是斬斷忠仁王的手足。

 說道這裡突然間他更看中忠禮王了,畢竟他這幾個兒子裡只有忠禮王這麽看中兄弟之情,其余幾個都恨不得他立刻賜死忠仁王,而他卻不願自己死後忠仁王他們兄弟殘殺,以致他子嗣凋零。

 而對於裘世安來講,忠仁王復出是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方法,不過從泰寧帝的話裡他也聽出了泰寧帝欲弱化忠仁王的意思。

 這倒是他極為願意的,而且他知道只要弱化了忠仁王,那麽一切就變的可能,所以弱化是關鍵。

 “老奴遵命。”泰寧帝說完,裘世安恭恭敬敬的回道。同時腦海裡已經開始翻騰些名字、陰伊、胡明等等,這些人他覺得不可留。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太子忠仁王乖僻無行,喪盡東宮之德,但顧念其為儲君多年,喪無大錯,故……”

 第二天一早,陰冷的禁宮裡就傳來了戴權尖銳的公鴨嗓。

 而在空曠的禁宮院裡,忠仁王為首,緊跟著是他的妻妾、子女,衛若蘭等人,跪在地上聆聽著聖旨。可能是對未來感覺莫測,也可能是冬天寒冷的緣故,忠仁王花白的頭顱微微顫抖著。

 是的,雖然只是四五個月,但從一人之下的儲君淪落到如牲口般的被圈禁,這其中的落差太大,再加上這期間的憂思,已足以讓他白頭。

 而同樣的,因為不知道聖旨的內容,忠仁王的妻妾子女也如秋風中的雛雞,栗栗發抖者,衛若蘭也是如此。

 不過當聽到“但”字的時候,忠仁王以及他的妻妾子女都猛的抬起了頭……而當聽到“著回東宮”之時,地上頓時響起了一片哭聲,否極泰來的哭聲,喜極而泣的哭聲……

 而這等大事,隨後沒過多久便傳到了三省六部,京師上下……

 而泰寧帝這番做派,也給眾人留下這樣一個錯覺——忠仁王不可替代,在泰寧帝心裡極為重要。

 因此泰寧帝此舉之下,在眾人心裡,忠仁王地位得到了鞏固,當晚東宮大門人流如織。

 而在當晚賈政也把李桂叫了過去,向他敘說了這件事,言談間詢問李桂是不是該和忠仁王舒緩一下關系,去忠仁王那裡一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