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春回大明朝》第484章 衍聖公東渡扶桑
最後增加到上百萬的河南百姓,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為楊相國完成了澧河航道的疏浚……

 這本來對他們也有好處。

 畢竟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內河航運仍然是主要運輸手段。

 實際上不僅僅是澧河,楊相國已經下令在河南全境深挖河道,恢復北宋時候發達的內河航運網絡。

 緊接著裝船的巨炮開始順流直下,然後到達下一站郾城,而當地百姓早就控制住了六個罪大惡極的鄉賢,另外臨潁,西平等附近好幾個州縣的百姓,也都押著他們抓住的耆老鄉賢趕到為楊相國裝彈。畢竟他不可能每個州縣都去,所以他經過之處,周圍百姓都可以押著他們認為該炮決的耆老鄉賢過去,然後楊相國為他們炮決。

 這尊大炮也有些不堪重負……

 畢竟這種青銅炮的壽命也就是幾百發而已。

 不過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因為緊接著新炮就從南方運來了。

 他都已經進入潁河水系了,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總之楊相國很快在西華更換了新炮。

 然後他繼續轉入沙河北上。

 而跟隨在他周圍的,已經是超過百萬青壯。

 反正這個季節剛開春,河南都是普遍的冬小麥,只不過麥收之後根據各地條件不同再種不同作物,有水的水稻,沒水的雜糧,甚至地瓜和玉米也已經開始有種的,但在麥收之前的確不算太忙。

 浩浩蕩蕩的百萬青壯,或步行,或乘船,還有趕著驢車,猶如席卷向前的洪流般跟隨著中間那尊逆流而上的大炮。

 就這樣到達朱仙鎮。

 然後再次停下,大炮登岸,重新開始鋪設軌道,緩慢向著開封移動。

 與此同時黃河以南各地百姓也在押著那些耆老鄉賢們,向著這座城市匯聚。

 淮北紅巾軍則北上接管他們的城市。

 楊大帥正式向應天監國公主奏報,他已經勝利光複河南,而監國公主則迅速向廣州的皇帝陛下奏報,楊相國已經光複河南,緊接著皇帝陛下下旨,給楊相國加官進爵……

 呃,沒法加了。

 既然沒法加官進爵,那就增加封地吧!

 不過他是遼東郡王,要加也只能往遼東加,既然如此那就加吧,左右遼東有的是地方,給他加開原以北封地百萬頃,因為之前已經加過很多次,所以目前為止楊相國的封地已經高達千萬頃,理論上現在金台吉那些女真部落,還有開原以北的蒙古部落,統統都是在楊相國的封地上。

 還給他交稅呢!

 金台吉等人每年都要給楊相國交稅,雖然就是個象征性的,比如些人參獸皮什麽的。

 但的確在向他交稅。

 至於給皇帝的納貢則是同樣必不可少。

 他們雖然居住在楊相國的領地,但他們依然是大明的臣子。

 不過同樣居住楊相國領地上的蒙古牧民,一直拒絕向他交稅,所以對這種嚴重侵犯他利益的行為,楊相國一直很惱火,多次要求遼東的地方官員幫助催討……

 武力催討。

 不過他在開封肯定要逗留些日子了。

 主要是那門大炮過黃河的難度太高,甚至就算進入黃河也很有難度。

 這個時候的黃河早就是地上河,大炮想進黃河首先得爬上去,而且上去以後還要面對很長的河灘,同樣也沒有碼頭能承受它的重量,甚至都沒有能承受它這個重量的河灘道路。

 所以想讓它進入黃河,首先得搞一套大規模的基礎建設。

 另外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向南轉入睢水,然後一路南下到宿遷,在那裡進入黃河再轉入運河,可那樣的話就又得讓河北的百姓繼續翹首期盼,這明顯也是不符合楊相國原則的。最終經過一番研究,還是搞基建最合適,也就是在黃河上找個適合的位置,然後從南岸開始用大量混凝土修一條通向壩頂的大路,讓十幾噸重的炮車可以上去。

 然後在下面挖掘河灘做出一條航道。

 在那裡同時造一艘專門的運輸船,而在道路盡頭用混凝土和巨木,製造出一個足以承受十幾噸重量的棧橋。

 大炮可以推上。

 同時用鋼鐵製造一個可以吊起它的吊臂。

 剩下就是把它吊放上去。

 而對面也一模一樣的辦法,這樣就可以渡過黃河。

 不過都已經搞成這樣,當然是順便利用這兩個基礎,直接在黃河上扯一道浮橋了。

 就這樣楊相國在開封暫時停下,在指揮修建他的渡河工程同時,不斷為各地趕到的百姓炮決他們帶去的耆老鄉賢,同時紅巾軍渡過黃河,迅速拿下衛輝和懷慶二府,然後在北岸同樣修建渡河工程。大批應天大學畢業的建築系學生被從南方調來,帶領那些民兵完成這項工程,而需要的材料也都從南方和上遊運到,而各地完成佔領的紅巾軍,則開始地方上的分田地。

 湖廣的分田地也在進行當中。

 而就在此時……

 曲阜。

 “大,大膽,你們想幹什麽,這是衍聖公府!”

 衍聖公府前,衍聖公他爹孔尚坦驚慌的看著面前的十幾名孔孟騎士。

 雖然孔尚賢被盜殺,但衍聖公還是不能少了,只不過萬歷的確沒封,現在的衍聖公是弘光封的,不過孔尚賢因為跟著楊豐做了不少壞事,所以名節已汙,他的後代也不配再做衍聖公。

 他其實有倆兒子。

 但經過弘光朝廷的商議,尤其是山東議事會的意見,最終弘光朝廷下旨封他的侄子孔胤植為新的衍聖公。

 就是孔尚坦的兒子,只不過現年九歲,所以孔家實際上是他爹說了算。

 “玄宇公,如今賊軍將至,衍聖公必不能幸免,未免衍聖公落入賊手,我等奉大團長之命,特來恭請衍聖公前往膠州。”

 孔孟騎士團騎士房可壯說道。

 “膠,膠州?”

 孔尚坦愕然道。

 他倒是也想跑,畢竟他兒子那個衍聖公是弘光封的,楊豐來了未必會放過他們。

 可去膠州就莫名其妙了。

 “如今天下淪喪,南北皆已入那妖孽之手,大明放眼皆妖氛,此地已非我聖賢子弟所居,孔孟騎士團決定東渡扶桑,重建地上儒國,此前建州衛左都督努爾哈赤為李成梁迫害,不得不東渡扶桑依附倭人,如今已經在倭國建立基業,遣使相邀。

 我等欲奉衍聖公東渡扶桑,以存儒家道統。”

 另一名騎士謝啟光說道。

 “呃?”

 孔尚坦直接傻了。

 這是什麽鬼?什麽東渡扶桑?什麽努爾哈赤?他就是想躲一躲,也用不著躲的那麽遠吧?

 不過他突然清醒過來……

 “我要看畢自肅的手令!”

 他說道。

 “玄宇公,如今十萬火急,哪裡來的手令,同學們,快,進去把衍聖公請出來!”

 房可壯揮手喊道。

 他身後的扈從們立刻衝向府門。

 “你們要幹什麽?我要看畢自肅的手令,沒有他的手令,你們不能帶走衍聖公!”

 孔尚坦焦急的喊道。

 這不是孔孟騎士團的命令,孔孟騎士團這時候的大團長是畢自肅,當年那批和楊信一起的,後來多數都離開,只是保留身份,但都在地方做官,真正主持孔孟騎士團的就是畢自肅,但他帶著騎士團反而很收斂,遠不如河南孔孟騎士團那麽囂張。孔尚坦在孔孟騎士團也不是沒有人,他知道的消息是,孔孟騎士團已經準備散夥,然後各奔東西,願意抵抗的去陝西,願意等著處置的留下,還有部分想去廣東找皇帝。

 可他真沒聽說過,還要東渡扶桑的。

 “把玄宇先生也帶上,去大成殿將孔夫子神位帶上!”

 房可壯連理都沒理他,直接招呼後面的騎士。

 後者立刻去大成殿,而就在此時,謝啟光已經抱著衍聖公走出,後者還懵懵懂懂的看著這一幕……

 “你們快放下他,我要見畢自肅,我要見王之垣,你們不能帶走衍聖公!”

 孔尚坦還在尖叫著。

 但他說什麽都沒用了,在那些扈從的槍口威脅下,孔府的奴仆和曲阜的百姓們,都好奇的看著謝啟光將衍聖公塞進一輛馬車,緊接著去大成殿的那些騎士們抬著個大箱子走出,然後一樣放到馬車上。

 孔尚坦還在掙扎,房可壯不耐煩的把槍口往他腦袋上一頂。

 孔尚坦嚇得立刻閉嘴了。

 “玄宇公,你說的對,我們就是沒有命令,努爾哈赤的使者已經在膠州等著咱們了,大明已經沒有我們的容身之地,留下要麽被楊豐炮決,要麽被那個暴君炮決,既然努爾哈赤誠心邀請,我等當然要逃離大明。不過我們也不能空著手去他那裡,衍聖公乃天下儒生所尊,努爾哈赤有了他,就可以吸引大明儒生前去投靠,故此我等就把衍聖公帶給他。

 為了儒家道統,就委屈一下衍聖公了。

 孔聖說過,有教無類,能讓衍聖公去倭國教化蠻夷,孔聖有知也會欣慰的。

 玄宇公可明白?”

 房可壯獰笑著說道。

 “明,明白,有教無類,有教無類!”

 孔尚坦看著他手中已經扣住的扳機,趕緊點著頭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