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春回大明朝》第455章 萬世之師
“算了,我還是先靜觀其變吧!”

 楊豐最終做出了決定。

 看看再說吧,反正被囚禁海島的又不是他,更何況他也很忙,整個江西的分田地和民兵化都在進行,而且梅國楨逃跑後,又加上了鄂東一帶,這是涉及超過兩千萬人口的大工程,事實上現在他連戰爭都暫停了。跑到長沙的梅國楨正在召集宗藩大會,接下來他們準備在襄陽召開宗藩大會,連北方的藩王都已經得到了邀請……

 規模很大。

 估計最後可能得十幾家藩王。

 畢竟光河南就好幾個,這些選帝侯們將推選新的大明皇帝。

 “你想等他們弑君時候,再跑去救駕,然後裝好人,一箭雙雕連皇帝再加上閩粵官員一並解決?”

 熊廷弼說道。

 “呃,有時候做人不能太直接,你可以說的委婉些。

 比如我現在還不能確定陛下安危,所以不敢輕舉妄動什麽的。

 再說我也不認為他們真有膽量弑君,畢竟他們也知道弑君就等於給我把他們抄家滅門的理由了,所以咱們的皇帝陛下短時間內應該沒什麽危險,既然這樣就還是讓他在澎湖修身養性吧。

 也讓他好好思考一下人生。”

 楊豐說道。

 上斷頭台什麽的只是他的幻想,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畢竟那些官員士紳也不傻,真要殺了皇帝,那就該他拎著大刀上門了。

 “你也想他們逼迫皇帝答應什麽條件?”

 熊廷弼依然很不委婉的說道。

 “他們的要求至少部分來講,對我其實也沒什麽壞處,甚至也是我想做但還沒做的。

 如果他們真能逼著皇帝簽了盟約,那以後我可以拿著這份盟約,然後修改修改自己用,這樣就不是我逼著皇帝簽的,相反還是我幫了皇帝,把那些對他不利的東西修改到勉強可以接受。

 你們總是說我有謀朝篡位的野心,其實這絕對是對我的誤解。

 我真的對皇位沒什麽興趣,不是什麽忠心,而是因為我認為皇權本身就是不對的。

 包括楊漣當初喊的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皇帝不過一獨夫而已,豈有一獨夫主宰天下者,這一點我也是非常讚同的,只不過我的天下人和你們的天下人這個概念有些不同而已。你們所謂的天下人無非就是士紳而已,那麽那些佃戶是不是人,那些奴仆是不是人,那些工人是不是人,那些士兵是不是人,他們是不是也該算在這個天下人裡面?

 我認為是算的。

 那麽既然他們都算天下人,這天下他們也都有份子,憑什麽要讓士紳們自己佔了天下的絕大多數良田?

 難道不是應該天下人都有份?

 不僅僅是良田,包括這天下所有一切,山林,礦山,河湖,統統都應該是天下人人有份的。

 所以這就是我們的原則不同,或者說我們的屁股坐在不是同一個陣營。

 但是,

 我們對皇權的原則是相同的。

 天下不能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國家也不能由一個獨夫說了算。

 可我也認為目前的天下,還是應該有一個皇帝,畢竟民智未開,在絕大多數人都不識字的時候,談其他東西都沒什麽用,他們不會思考那些太深的,他們世世代代在一個皇帝統治下,他們也認為皇帝的存在是合理的,如果一下子沒有了皇帝,他們反而會失去凝聚力。

 或者說沒有了皇帝的話,咱們要用什麽把整個國家捆綁在一起呢?

 土司們臣服的是大明皇帝,正是因為臣服於大明皇帝,所以他們才接受大明的統治。

 朱家天子都沒有了,還有什麽黔國公?”

 楊豐說道。

 這是明末雲南土司喊出的。

 沒有了朱家天子,還有什麽黔國公,皇帝都沒有了,他們憑什麽接受大明的統治?

 “就算不是土司也一樣,沒有了皇帝,廣東人為何要跟遼東人在一個國家?就憑都是漢人?可張弘范寫出他那名言時候,似乎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而亂世裡割據群雄們打出腦漿子時候,似乎也沒考慮過這個,至少目前來講,把這個天下所有人維系在一起的,也僅僅只是一個皇帝。我們的確可以建立新的,比如我們都是漢人,但至少目前沒有人認為這個可以讓他們在一起,我們想要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至少得需要足夠的時間。

 那麽在這之前我們靠什麽?

 還是得靠皇帝。

 至少我們建立起新的國家概念前,皇帝仍舊是讓所有人在一起,而不是四分五裂然後互相打出腦漿子的唯一原因。”

 楊豐說道。

 說到底這時候並沒有民族國家的概念。

 國家就是皇帝,大家不管什麽身份,不管哪裡,共同臣服於一個皇帝,然後就成為了國家。

 皇帝就是國家。

 想改變這一點就必須有新的國家概念,也就是接下來會出現的民族國家。

 但是……

 這不是幾年時間就能建立起來的。

 思想的改變,需要很漫長的時間,在這期間皇帝仍然必不可少。

 但是,可以限制皇權啊!

 “所以你盡管敵視儒家,但卻依然時不時提兩句孔夫子,就是因為你除了儒家之外,也沒建立起新的道德?”

 熊廷弼饒有興趣的說道。

 “也不能這麽說,至少現在我的成績已經有目共睹,新學校畢業的學生們已經都對儒家沒興趣了,他們更重視法律,科學,再說舊的道德體系也並非完全是儒家的,只不過儒家嘴大,喜歡把別人的說成儒家的,現在時間久了已經沒人能分清而已,我也隻好時不時兩句孔夫子,但就我本人而言,現在就是去把孔廟扒了也沒什麽大不了。”

 楊豐說道。

 “如此看來那些喊著以血護教的人倒也沒做錯。”

 熊廷弼說道。

 “對,他們並沒看錯我,他們的反抗對於儒家來說也很正確,我就是要摧毀儒家的道德體系。

 但是,我首先得建立起新的道德體系。

 而這個過程,也是儒家道德體系被摧毀的過程,接下來一批批新學校的學生畢業,義務教育化讓新一代人人都識字,很快不用我摧毀,他們自己就會把儒家踢到一邊,那時候任憑儒家再能吹,也不可能讓他們接受什麽三綱五常了。”

 楊豐坦誠的說道。

 “你的野心的確不是做皇帝,而是比做皇帝更大,你這是要為新的萬世之師啊!”

 熊廷弼驚歎道。

 “萬世談不上,我只是想做一個打開新世界的引路人。”

 楊豐謙虛的說道。

 而就在此時,皇帝陛下正面對第二批進諫者,之前是文臣,現在換成武將了。

 “你們也背叛朕?”

 他看著跪伏面前的陳璘和陳策,話說這可是他最信賴的將領,而且這兩人的出現就意味著,他現在連禦營都不能真正指望,要知道他在這裡堅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知道陳璘還有禦營主力在福建,而陳策雖然和他南下,但他也不信俞谘皋和李旦真就能把陳策控制住。

 後者可是之前的水師統帥,只不過調入禦營而已,舊部在水師還有的是。

 但現在……

 “你們是不是早就知道這些狗東西的陰謀?”

 他喝道。

 “陛下,臣冤枉,臣此前的確不知,臣也是被他們送到笨港後,才得知他們將陛下送到這裡。”

 陳策趕緊趴在那裡說道。

 “然後你們一看這對你們也有好處,再得了他們收買,故此就出賣朕?”

 萬歷喝道。

 “陛下,臣等豈敢出賣陛下,只是當初臣隨梁雲龍北上之時,陛下的確已經以新政昭告天下,臣等皆以為此乃陛下聖明,更何況之前數年間,閩粵兩省自治之時也的確煥然一新,無貪官汙吏之荼毒,無橫征暴斂之害民,商業興旺,市井繁榮。陛下初到廣東之時,堅持新政,隱然有中興之氣象,縱然少數逆臣作亂又何至於盡棄新政?

 陛下之後所用官員,貪贓枉法者複萌,橫征暴斂者日增,臣等雖蒙陛下之恩得以加官進爵,然目睹貪官汙吏為禍桑梓,又豈能坐視?”

 陳璘說道。

 “說來說去你們也不過是與那些狗東西同流合汙而已。”

 萬歷冷笑道。

 “陛下,臣於南洋與紅毛人多有交往,其國之法類似陛下新政,地方自治,以議會決定國家大事,數十年間由一沿海澤國一躍而成泰西海上霸主,其戰船商船橫行七海,有此可見新政的好處,若陛下堅持新政,臣等定然如三寶太監般宣揚國威於西洋。”

 李旦說道。

 “他們是不是還告訴你,他們連君主都沒有?你是不是也想告訴朕,必要時候你們也可以不要朕?那朕也告訴你們,有膽子你們就學荷蘭人,也不要朕然後自己建國,看看那時候楊豐的大軍會不會南下,又會不會把你們抄家滅門,你想學三寶太監,到時候他說不定成全你,讓你全家男人都做太監。”

 萬歷冷笑著說道。

 “呃,臣絕無此意。”

 李旦趕緊趴在那裡說道。

 “哼,沒有最好,你也是見過楊豐的,想來知道自己能不能打過他。”

 皇帝陛下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