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春回大明朝》第519章 皇帝陛下的快樂生活
,最快更新春回大明朝最新章節!

 大元皇帝的選擇很乾脆……

 當然是要銀子啦!

 雖然作為蒙古大汗,大元皇帝,居然被每年區區一萬兩銀子引誘,這的確有些羞恥,但是……

 他有的選擇嗎?

 這些年在李成梁的持續打擊下,左翼蒙古各部全都損失慘重。

 炒花投降就是因為走投無路了,內喀爾喀各部目前總共還能湊不到兩萬騎兵,這是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男人都加起來。卜言台周稍微強些,曾經號稱控弦十萬,實際上到他孫子林丹汗時候,大概能湊起四萬騎兵的察哈爾部,目前能拿起武器的男人也就兩萬出頭而已。

 雖然蒙古各部聯合起來,的確還有不弱的實力。

 但是……

 不可能聯合起來啊。

 右翼蒙古各部全都已經成了楊豐的忠犬,一旦楊豐解決左翼,他們會毫不猶豫的為王師前驅。

 而左翼裡面外喀爾喀根本不管南邊的事情。

 他們在漠北,才沒興趣管漠南,反正明軍也不可能去漠北,他們知道自己那破地方的吸引力。

 科爾沁同樣自己玩。

 甚至他們還和炒花打過,後者被李成梁趕到東遼河以北,引起嫩江一帶的科爾沁部警覺,雙方還發生過交戰。

 真正面對明軍的就是察哈爾和內喀爾喀,然後他們正面明軍,左邊臣服大明的女真各部,右邊臣服大明的右翼各部,背後是不準他們北上搶奪自己牧地的科爾沁,兩家總共加起來其實也就四萬能拿起武器的男人,面對這個局面無非投降或者逃跑而已。

 炒花已經投降了,剩下卜言台周還能有什麽其他選擇?

 最終蒙古大汗卜言台周向大明皇帝投降,另外也是以大元皇帝身份,雖然他們其實早就不用這個稱呼了。

 大元北逃之後恢復了蒙古國號,此後一直以蒙古國號,但被永樂連續打擊之後完全崩潰,之後就是自相殘殺,混亂的自相殘殺,直到達延汗重新恢復對漠南蒙古的一統。但他死後因為那個一代代分家的分封方式,最後重新歸於一盤散沙的,不過蒙古大汗的繼承幾乎沒斷,就算很多大汗其實就是個名號,而且多數還是被當傀儡的。

 但他們這個大汗的確自始至終延續著,一直到卜言台周,最多中間有過短暫的空缺期。

 這個也是東蒙古各部承認的。

 哪怕俺答汗把大汗攆到遼西自己玩,他也只是自稱為護衛汗庭的小汗。

 卜言台周就是東蒙古各部公認的共主。

 以這個身份投降的他被大明皇帝陛下封為寧王。

 因為他選擇了要銀子而不是封地,而其所部牧區又已經封給遼東王,所以遼東王慷慨的準許其在自己封地世代放牧,而且親自為其劃分牧區,並為其修建寺廟,而寧王只需要每年向他交一百頭牛就行。包括察哈爾各部的首領也同樣被封以不同的爵位,同樣被遼東王劃分牧區,安排在自己的封地世代放牧,至於俸祿當然也必不可少。

 最終察哈爾各部確定的俸祿加起來每年大概五萬兩銀子。

 加上炒花那裡的五萬,楊豐用每年十萬兩銀子,徹底解決了察哈爾和內喀爾喀。

 此外還有給女真各部的加起來,大概也就每年十萬兩。

 每年二十萬兩。

 廣州。

 “每年二十萬兩,加上四順王及所部的四十萬,每年六十萬兩銀子,他每年花六十萬兩銀子,就把整個大明邊患全解決,朕過去每年為九邊投入一千多萬兩銀子,結果到他每年就花六十萬。”

 皇帝陛下幾乎咬著牙說出這番話。

 當然,他也明白,首先是這些人打不過楊豐才接受這個結果。

 如果打的過,誰會接受這個俸祿,直接搶難道不行嗎?

 其次……

 他那每年一千多萬兩,能有十分之一真落到士兵身上,估計也早給他解決這些邊患了。

 九邊一年的確投入一千多萬兩。

 但出京少一半是規矩,然後各級官員將領再接著分,最後還得把養家丁的拿出。

 剩下點渣給官軍。

 說白了楊豐就是去掉了中間商而已。

 還有,楊豐也不僅僅是花這些,畢竟他還要在草原修廟,這些修廟的成本也不低,另外還得養著大師們,要讓大師們聽他的,這每年的銀子也不能少,雖然不可能真的全他負責,但終究他要掏一部分。但無論如何他每年在草原上花的都不會超過兩百萬,不過這些錢就是去草原走一圈而已,那些大明的商人會再拿回來的。

 教那些蒙古王公們各種享受,讓他們學會各種新鮮的玩法。

 喜歡美女?

 西域胡姬喜不喜歡?

 喜歡抽煙嗎?

 有最好的香煙喲!

 喜歡珠寶?

 看看這顆寶石,一千兩銀子一點都不貴。

 然後世子該到應天見識見識花花世界吧,那到了應天,恐怕一年一萬兩都不夠花的。

 最後不但這些銀子全都會拿回來,而且還會讓他們逐漸學會用更殘酷的壓榨來對待屬民,畢竟世子們真要是喜歡在應天享受人生,那各種好東西還不是大把往外掏銀子,一萬兩撐不住,真得壓榨屬民才行。

 不用怕屬民造反。

 他們的屬民敢造反,朝廷會幫他們解決。

 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安心享受,就像印度的土王們一樣盡情壓榨,把咱大清的種種手段全用上。

 完美的草原。

 對付土司都得這樣,不需要改土歸流,為什麽要改土歸流,讓他們自己壓榨屬民不好嗎?屬民不願意可以出來,然後找朝廷編戶齊民,不想出來的,那土司們就是把他們榨油都不用管,左右他們榨出的油,都會通過那些奸商流出來。

 要尊重土司們的生活方式。

 “卿就沒什麽可說的?”

 他緊接著將威嚴的目光轉向趴在地上的李成梁。

 “老臣愧對陛下!”

 李成梁小心翼翼的說道。

 他還能說啥?

 只能在心裡罵楊豐無恥唄!

 他在遼東拚死拚活,最後讓這個混蛋在後面摘果子。

 卜言台周和炒花之前和他打了可是半輩子,炒花他哥哥就是他殺的,過去他的確養寇,而後面這十年李家可是絲毫沒有放水養寇,那是實實在在帶著遼東軍和女真,用了近十年時間把兩家的血放乾,把這兩家打的已經失去了抵抗下去的勇氣,這才讓楊豐白撿,現在反而成了他養寇自重的鐵證。

 “一句愧對朕就算了,朕不想跟你糾纏太多,帶著你的部下去雲南,為朕解決緬甸,打下東籲,以後你們李家富貴依舊,打不下東籲,別以為朕不敢抄你的家。”

 皇帝陛下喝道。

 “老臣遵旨!”

 李成梁趕緊說道。

 然後他長出一口氣,趕緊告退了。

 打緬甸而已,多大點事,就他帶來的那些騎兵別的不會,就是個個手上都得百十條人命。

 “陛下,恐怕還得找個人看著他。”

 熊廷弼說道。

 他已經結束安南之戰,鄭松在明軍追擊下一路南逃,最終被阮潢派人引誘到順化直接砍了,然後以人頭獻給皇帝,安南境內抵抗基本上結束,畢竟皇帝陛下照舊封那些地方豪強為官。他們的利益基本上沒受影響,最多也就是以後需要交稅而已,但稅率也不算很高,不過既然已經是大明的直轄之地,那大明商人們在安南就不受任何限制了。

 另外朝廷還向各地派出地方官員……

 土司那裡也有地方官。

 土司只是地方自治,但朝廷官員是朝廷官員,安南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派駐各地的分守道,兵備道,驛傳道這些都得有。

 驛站得有。

 駐軍得有。

 甚至包括各地學政官員也得有。

 以後安南士子也可以到朝廷考科舉,既然可以考科舉當然要有學官。

 大明祖製,土司的兒子是必須入學,這是強製性的,然後一起去讀四書五經,倒是女兒不用,所以明朝後期土司們家族出了一堆女將,反而男人們一個個開始寫詩了。

 安南的土司們也要入學。

 總之大明的安南之戰已經勝利,目前劉綎總督安南軍務駐交州,和安南巡撫傅宗龍一起負責剩下的掃尾。

 然後皇帝陛下立刻將下一個目標選定。

 “不用,李家養寇歸養寇,忠心還是有的,如今就是給他們個機會而已。”

 皇帝說道。

 緬甸交給李成梁就行。

 主要是沐叡水平有限,防守雲貴是沒問題,但南征就很難讓人放心,而且緬甸交戰適宜騎兵,那個地方雖然是亞熱帶,但實際上包括曼德勒,仁安羌這些地方在內的上緬甸地區,是優質的馬場。莽應龍能打就是因為他大規模使用騎兵作戰,所以就讓李成梁的遼東鐵騎,去教教緬甸人什麽才是真正騎兵吧!

 雖然這時候李成梁已經七十多了。

 但是……

 這個老東西在遼東快樂了七十多年,撈的銀子光船就裝了一串,他就算死在緬甸也是他的本分。

 話說皇帝陛下一想起李家那一船船的銀子就上火。

 想來這裡繼續富貴榮華可以,先去給他賣個命吧!

 熊廷弼沒有再說什麽,趕緊同樣告退……

 “對了,西班牙人的罰金交了嗎?”

 皇帝陛下問道。

 “回陛下,他們已經交了一百萬,剩下一百萬實在沒有,得等他們的船從阿塔普爾科運來。”

 熊廷弼趕緊轉身說道。

 “他們懂事最好,不懂事連呂宋都別想待。”

 皇帝陛下滿意的說道。

 西班牙人跟著倭寇襲擾大明,被遼東王的水師擊敗,作為大明皇帝當然不能就這樣放過他們,所以皇帝陛下再次派出水師,到馬尼拉找他們要罰金,很顯然西班牙人已經徹底沒脾氣了,既然這樣就讓他們繼續在那裡做生意吧!畢竟這也是上門送錢的,對於上門送錢的,應該保持一些寬容。

 熊廷弼緊接著離開。

 “朕這皇帝做的越來越快活了。”

 皇帝陛下在他的寶座上伸了伸懶腰,明顯很愉悅的說道。

 而此時遙遠的京城,楊相國正在誓師。

 德勝門外。

 “恭迎皇后殿下!”

 楊相國一身銀甲,做躬身行禮狀。

 “恭迎皇后殿下!”

 在他身後是整齊的喊聲。

 此刻的德勝門外五萬大軍雲集,全都是騎兵,寧王,順寧王,順義王率領的蒙古騎兵,續順公等人率領的女真騎兵,還有楊相國的警衛騎兵,京營騎兵第一軍,可以說整個就是一片騎兵的海洋。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戰馬,而且多數騎兵都是不只一匹馬,所以此刻在這片秋色中的是超過九萬匹馬。

 他們前方是皇后殿下的馬車,因為皇帝和監國都不在這裡,所以就由皇后殿下來代替。

 馬車上的皇后殿下身穿最高等級的禮服翟衣,頭戴無數珍珠寶石的翟冠,一臉莊嚴的坐在裡面。

 旁邊跟著騎馬的廢太子……

 雖然是廢太子,但這些年悔罪之後,也已經被解除禁錮,雖然沒有得到封爵,但終究也是皇子,實際上皇子剛剛成親,娶了一個姓王的普通女人,畢竟這也是大明祖製,而且因為身份特殊,也沒多少人家願意把女兒嫁給他。

 “有勞相國,陛下南征,這大明全賴相國輔佐監國。”

 皇后娘娘緩緩說道。

 “臣當鞠躬盡瘁,以報聖恩。”

 楊相國很有諸葛孔明風采的說道。

 “哪位是寧王?”

 皇后說道。

 楊豐趕緊回頭,示意卜言台周上前,後者已經被賜姓朱,現在的名字是朱元。

 當然,不會列入玉牒的。

 “臣見過皇后殿下。”

 卜言台周說道。

 “大王可有未嫁之女?”

 皇后說道。

 “有!”

 卜言台周一臉驚喜的說道。

 “陛下皇子尚未娶妻者亦有,哪天送到京城來看看,若是合適就奏明陛下。”

 皇后說道。

 “臣遵旨!”

 卜言台周笑著說道。

 這意思是要結親家啊!

 皇后微笑著一頷首,然後馬車繼續向前,倒是楊相國有些意外的看著她,很顯然皇后這是得到什麽人授意了,這時候皇帝陛下的旨意肯定還沒有,估計是宮裡哪個老太監教的。很顯然老朱家的忠臣還是有的,這是想用聯姻拉攏這些蒙古王公,然後到時候以防萬一啊。

 當然,楊相國對此唯有一笑而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