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春回大明朝》第477章 衣冠西行,儒教遠征
士紳們的罵聲毫無意義,楊相國照舊載著他的大炮,帶著他的艦隊沿著長江浩浩蕩蕩西征。

 下一站蘄州。

 不過蘄州士紳肯定不會再出來歡迎他了。

 但是……

 不歡迎更有罪啊。

 所以駐防的紅巾軍迅速出動,把蘄州士紳拎出來。

 然後楊相國大發慈悲,考慮到這蘄州終究不是個府,雖然科舉昌盛但也要區別對待,所以勉勉強強送了五個升天順便抄家。

 他這種陰險惡毒的手段,把地方士紳之間的信任徹底毀了,畢竟只要別人罪行比自己重,那就可以保住自己一切,既然如此那當然要發動全家族力量去搜集別人罪行。

 死道友不死貧道嘛!

 士紳們之間視如仇敵。

 姻親不敢信任了,好友互相提防了,就是同族都被撕裂了……

 楊豐又不是抄九族。

 他的抄家一直都是很尊重大明律的三族。

 可士紳也沒能力反抗啊!

 這一帶土改都快完成了,他們能反抗個屁啊,再說楊豐又不是誰都禍害,他就要在他作亂之前,在朝廷做過七品及以上官職的。

 他的理由很簡單。

 就是從那開始天下亂起來,這些過去都是朝廷命官的,有責任有義務為皇帝盡忠,既然他們沒有為皇帝盡忠,反而朝秦暮楚,誰來就投降,那這就是有負皇恩。他們不但沒有盡到身為人臣之責,反而還跟著逆黨,就算現在投降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如果投降能抹去一切罪行,那些為皇帝陛下盡忠殉節的,豈不是死不瞑目?

 所以就算為了讓這些人瞑目,為了讓正義得到伸張,為了讓忠義得到彰顯,也得要讓他們受到懲罰。

 就算不能全都炮決,也必須得將其中罪行最大的那些正法。

 這才是人間正道!

 至於沒做過七品及以上官職的完全不用擔心。

 更不需要反抗。

 那擺明了就是要滅那些地方頂級世家,而這些人也就剩下逃跑一個選擇了。

 可是跑……

 跑和抄家有什麽區別?

 楊豐抄家又不是滅門,就是把家產抄沒,然後女眷扔回娘家,男丁押往外地民兵區安置。

 逃跑一樣也是家產拋棄,跑到外地謀生。

 有什麽區別?

 反抗沒能力,逃跑沒必要,剩下也就只有拚命搜羅別人罪行和在家裡抱頭哭了,倒是還有些自知罪孽深重不想被轟上天,所以乾脆自掛的,不過這並不能改變什麽,因為那個邪惡的妖孽緊接著就發現這個疏漏,所以又補了個時間線,就是他西征開始,敢在此前死的,一律由兒孫代替。

 所以自掛也不行。

 他們的兒孫會盡一切努力,避免他們偷偷自掛。

 哪怕已經病得快死了,也要趕緊高價買人參之類吊著,左右這銀子以後也不是自己的了。

 總之一定要確保楊相國的大炮不會缺人……

 他們不想當替補啊!

 就這樣在一路上士紳的哭聲和百姓的歡呼中楊大帥到達武昌。

 他在武昌略作休整等待後續各軍到達,或者說等待秋收結束,最終在這一年的十月底,西征的大軍浩浩蕩蕩殺向荊州。

 一路之上摧枯拉朽……

 準確說全投降了。

 連炮決世家豪門都阻擋不住士紳的投降熱情啊!

 實際上楊豐的惡行,反而解決了那些士紳的後顧之憂,畢竟只要算算自己不是罪大惡極,人人得而誅之,或者家族沒有在萬歷朝做過七品及以上官員,那麽就不用擔心會被大炮轟上天。尤其是對地方的小地主們來說,都到這種時候,只要還能保住性命,分田不分田的已經不是關鍵,江西士紳都投降了,他們又何必再做傻事?

 至於世家豪門不肯投降……

 那是好事啊!

 正好殺了他們,然後提著人頭去找楊相國投降。

 所以各地士紳在楊豐到達前,都拍著胸脯表示血戰到底,還有集體到文廟向孔夫子發誓的。

 但楊豐到達後都是毫不猶豫地殺了堅持抵抗的世家然後投降。

 浩浩蕩蕩的西征大軍最終用了一個月,從武昌逆流而上到達荊州,然後荊州無血開城。

 張家帶頭投降的。

 楊相國為了體現對張居正的尊重,特意對荊州寬大處理,就往長江裡面射了十個耆老鄉賢。

 雖然也是府,但荊州府可不是九江府能比。

 這裡是湖廣僅次於黃州和武昌的第三大科舉重地,就這種科舉昌盛的府,怎麽著也得射二十個,現在就看在張居正面子上射了十個,已經算是寬宏大量,這荊州的士紳們也是托了張居正的福。

 感恩吧!

 而荊州在無血開城之後,湖廣被分割開,面對四面受敵的處境,長沙士紳最終做出了明智選擇,他們迅速把吉王抓起來然後向紅巾軍投降,就這樣拉開了湖南士紳大投降的序幕。在接下來的短短一個月裡,衡陽,常德,辰州等府紛紛投降,還沒等到春節,長江以南各府就全投降了,搞得楊豐都有些措手不及,一時間炮打活人的日程安排的滿滿。

 以至於都不得不考慮再鑄造一門了。

 同樣也讓承天的小朝廷傻了。

 承天。

 “這些狗東西!”

 初冬季節清冷的大殿內,李長庚憤然說道。

 其實他也不能怪人家,本來他們也沒給人家支援,已經改元紹隆的榮王小朝廷手中可戰之兵就十萬。

 其中七萬原本的定勝軍,另外三萬是從河南撤回的。

 這十萬大軍都被梅國楨抓在手中,用於防守承天,而荊州,長沙等府,真正主力只有三萬原本的蕩寇軍,後者本來就是偏沅巡撫的新軍,就這點新軍面對洶湧而來的十幾萬紅巾軍,除了投降還有什麽選擇?這仗打到現在,結果如何早就一目了然,更何況楊豐也就是分田地,最多再炮打幾個地方頂級世家,大家完全沒必要跟他血戰到底。

 明末湖廣的確抵抗激烈。

 但問題是,他們到現在已經抵抗了八年。

 八年了!

 這八年裡他們的精力和意志早就已經耗盡!

 話說就是他們抵抗咱大清,那也沒抵抗八年之久啊!

 八年裡他們耗費了無數財力人力,從一群儒家士紳硬生生被逼成了資本家,從一群純粹的聖賢子弟,被逼出了思想啟蒙,從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被逼成了佩劍帶槍的新青年。

 然後卻把楊豐抵抗到自己家門口了。

 然後發現他比起大明皇帝來,居然看著還更眉清目秀了。

 趕緊拉倒吧!

 有那銀子留著賺錢多好啊,何必非要往這個注定沒有結果的無底洞裡填?

 “當初一個個信誓旦旦,嘴上喊著血戰到底,結果全是謊言,全是騙子,都是一群騙子,騙子!”

 另一個指揮李之皞憤怒的拔劍砍在桌子上。

 後面禦座上的榮王嚇了一跳,趕緊用驚慌的目光看著身旁老太監,後者默默向他擺了擺手,示意不用管他們,在這裡看著就行,可憐的紹隆天子如今還不如他之前做榮王,這些年做藩王雖然也挺困難的,可至少不用擔驚受怕啊。現在被強行架著登基後,每天都是以淚洗面,半夜都經常被噩夢驚醒,以至於年紀輕輕都有白頭髮了。

 當然,這是心憂國事。

 這才是聖主明君的表現啊!

 “說這些有何用,如今承天危在旦夕,我等縱然投降也免不了一死,戰亦死,降亦死,難道就這樣坐而待斃?”

 指揮朱士龍說道。

 “若承天不保,還可退守襄陽。”

 指揮柯維蓁說道。

 他家就是襄陽的,還是襄王護衛籍。

 “若襄陽不保又如何?”

 李之皞說道。

 “襄陽不保就退入河南,總之不能投降!”

 指揮劉廷柱說道。

 紹隆小朝廷以梅國楨為首輔,但實際上就是這些指揮說了算,畢竟他們手下都是有軍隊的,這些指揮則是湖廣或者說湖北世家子為主,這裡面劉廷柱,李長庚幾個都已經沒有後顧之憂,或者也可以說他們家都被抄了。而剩下幾個則是家即將被抄的,比如李之皞家在潛江,而且他家屬於世宦,怎麽算都是要被楊豐炮打的。

 真的都很苦悶啊!

 連投降都不能投降這算怎麽回事啊!

 為什麽要這麽絕情,為什麽不讓我們投降呢?

 還有偏沅各府的士紳,你們為什麽不血戰到底呢?你們為什麽要投降呢?說好一起血戰到底,你們卻不戰而降,做人的誠信呢?

 “河南,河南怕是已經在連夜繡紅巾軍的旗幟了?”

 李長庚幽幽說道。

 然後一幫指揮無言以對,突然間劉指揮啜泣了一下……

 “父親,孩兒不能為您報仇啊!”

 他緊接著嚎啕大哭起來。

 他又想起武昌之變被那些刁民打死的爹了。

 一時間寒風瑟瑟的大殿上,悲傷的情緒迅速蔓延,一幫指揮們無言相對,陰霾籠罩大殿。

 只有紹隆天子在那裡守著爐火昏昏欲睡。

 “哭就能哭死楊豐?我等抵抗至今,難道就是為了一己私利?若為私利,老夫當年就投降楊豐了,何苦支撐至今?老夫所捍衛者,乃儒家道統,楊豐欲滅儒家道統,我等儒家弟子欲存儒家道統,此所以戰者,又豈是為一己私利?如今承天的確必然不保,河南亦非可去之地,倒是關中群賢可依。”

 梅國楨喝道。

 “大同國?塚中枯骨而已,若楊豐一統南北,大同國又能苟活幾時?”

 李之皞不滿的說道。

 “若大同國不保,咱們就繼續向西,我等所存者道統,道統不絕則何處不能為樂土?”

 李長庚說道。

 “繼續向西,隴右?”

 朱士龍驚愕的說道。

 “隴右又如何?隴右亦儒家教化之地,隴右進士何科無之?”

 李長庚說道。

 “那要是隴右亦不保又如何?”

 柯維蓁說道。

 “那就再向西,河西亦儒家教化之地,我等如今並非文弱書生,懂得兵法,習得銃炮,礦冶之術亦精通,更何況手中有兵馬,無論到何處,都能開創一番天地,而後行儒家教化,延續儒家道統,以待天時。五胡之亂,中原丘墟,張氏尚能以河西之地延續道統,李氏起家之地敦煌,如今更是已然在嘉峪關外,但使道統不絕,又何論中原西域?

 聖賢之道難道惟中原之地?

 儒家教化又豈有山川異域之隔?

 據我所知,縱然倭人亦推崇儒家,可見聖賢之道亦可教化蠻夷,我等若能以聖賢之道重新教化西方,存儒家道統於異域,豈不強於在此坐以待斃?

 諸位也不是過去,那地圖也都看過,這天下並非只有大明,向西列國無數,泰西更是不輸大明,我等縱然到死,恐怕都走不完,這湖廣的確是桑梓,可如今桑梓已為異域,難道沒了聖賢教化的湖廣還是咱們桑梓?我等皆聖賢弟子,唯有儒風熏沐之地才是桑梓。”

 李長庚說道。

 一幫指揮們都傻了,一個個面面相覷。

 這時候一個軍官匆忙跑進來……

 “閣老,敵軍攻陷潛江,前通政使劉道隆迎降,但被楊豐以罪大惡極炮決。”

 他驚慌的說道。

 李之皞冷然一笑……

 還是他聰明,早早就把他全家接到承天,沒有蠢到對楊豐抱什麽幻想。

 “諸位,還有什麽可說?”

 梅國楨說道。

 眾指揮們毫不猶豫的搖頭。

 連劉道隆迎降都被炮決,他們這些有一個算一個,統統都是被楊豐裝大炮裡轟上天的貨,既然這樣那還等什麽,趕緊撤吧,先去襄陽再說,襄陽守不住就去陝西,陝西守不住就去隴右,反正不能被楊豐抓住塞炮口。再說李長庚說的也沒錯,現在他們這些都不是過去的腐儒,會練兵,會造軍火,會開礦,走到哪兒不能開創一番天地。

 何必在這裡等死?

 然後一幫人匆忙離開大殿,甚至都沒人回頭看一眼他們的皇帝陛下。

 那老太監看著他們離開,這才長出一口氣,然後趕緊推了一把皇帝,後者茫然睜開眼……

 “呃,人呢,怎麽都走了?”

 紹隆天子愕然道。

 “別管他們了,趁著他們還沒想起咱們,趕緊換身衣裳出城去找相國投降吧!”

 老太監焦急的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