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春回大明朝》第44章 當面罵皇帝的感覺真好
  讓楊豐意外的是,萬歷已經在雲台門的小閣子裡等著他了。

  “草民楊豐,見過陛下!”

  他很敷衍地躬身作揖說道。

  “大膽,為何不跪?”

  旁邊一個老太監怒目圓睜,厲聲呵斥。

  “那個,草民胸前掛著大誥,應該用不著跪吧?”

  楊豐說道。

  說話間他還用詢問的目光看著萬歷。

  皇帝陛下的確挺胖的,但和肥胖症晚期還是有區別,只能說是個比較普通的胖子,白白淨淨,相貌倒是還算儀表堂堂,實際上別說他祖宗肯定不可能是鞋拔子臉,就算真是鞋拔子臉經過這麽多年一代代美女的衝淡,也足夠長的相貌堂堂了。

  帝王家族只要不是近親繁殖,越往後越好看是必然。

  至於不能人道者是另一回事,畢竟他們的選妃范圍狹窄,看看那些晚清宮女照片,就知道能長成他那樣其實已經不錯了。

  但大明後妃可真是全國海選。

  萬歷面無表情地看著他,楊豐也毫無避諱地看著皇帝……

  “不跪就不跪吧!”

  皇帝緩緩說道。

  楊豐立刻直起了腰,本能地向兩旁看看,卻發現居然沒準備坐位,不過平台召對的確沒座,一般都是皇帝坐著大臣站著。

  “你是遼東商人?”

  萬歷說道。

  “回陛下,那是騙人的,草民其實是個逃戶。”

  “你倒是坦誠。”

  “在陛下面前不敢欺枉,不過草民祖上是跟著太祖打天下的軍戶,而且也的確是遼東軍籍,草民幼時祖父曾言,乃是三萬衛籍,但苦於將領欺凌壓榨,實在活不下去就逃了,之後棲身山林,靠著從開原向野女真貿易為生,故此草民自稱商人。

  但並無商籍更無路引之類,沿途皆憑著一身好武藝潛越關隘,因擅長學各地口音,故此很少遇上查驗的。”

  楊豐說道。

  路引這東西百裡內不用,所以只要語言能對上的確不會查。

  這個故事……

  無非就是隨口編唄,萬歷還能去調查是怎麽著?

  再說查也不會有問題。

  三萬衛是有的,就是開原,三萬和遼海兩衛都在開原城,三萬衛軍戶大量逃亡是真的,開原城因為是關內和女真貿易的主要商業中心,那些在軍官盤剝下活不下去的軍戶本來就大量逃亡,然後混入到周圍的女真部落裡面。

  總得活下去啊!

  大明的將門,尤其是遼東這種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是真敢把軍戶往死裡折磨啊!

  他們目的就是把軍戶逼走,然後衛所土地直接侵吞,再向朝廷重新要從關內過去的新軍戶,新去的沒有土地,或者說沒有產量能養活自己的土地,就只能去給他家當佃戶。而且新去的根本不知道過去是什麽樣子,他們想怎麽壓榨就怎麽壓榨,也不用怕這些人會告他們,那麽活不下去的舊軍戶除了去投奔女真部落還有別的選擇嗎?

  不只是遼東這樣,西南雲貴也一樣,奢安之亂時候奢崇明部下超過一半將領全都是漢人。

  他們來源是哪裡?

  全都是周圍衛所裡活不下去,逃亡到他手下的軍戶,這些人跟著他還都忠心耿耿,一大堆為他死戰的,就大明將門對軍戶的壓榨之殘酷,還真沒法指責他們背叛大明。

  楊豐編個這樣的身份那是絕對合理也絕對沒法查的。

  “因此你就想著恢復太祖制度?”

  萬歷緩緩說道。

  “是的,草民祖上跟隨太祖,就念太祖的好。

  以前草民不懂,但如今看了太祖大誥,才知道草民祖上說的的確是真的,草民這些年在關內關外遊蕩,見的事情也多了,如今再看這大誥越發覺得這天下沒有太祖的規矩鎮著是真不行了。

  陛下可知草民為何非要陛下出去見草民等人?”

  楊豐說道。

  “說。”

  “草民是要陛下出去問問那些跟隨草民前來的纖夫,問問他們遭遇了什麽才落到如此地步?

  他們難道不知道跟著草民前來,是要冒殺頭的危險?

  可他們還是來了,他們也想來問問陛下,為何要讓那些貪官汙吏土豪劣紳把他們害得人不人鬼不鬼,就像野草般卑微的掙扎求生?您應該去那些纖夫村裡看看連衣服都沒有,哪怕冬天也只能赤身露體的女人,看看那些每年冬天餓死掩埋荒野的小孩。

  她們不想活的像個人一樣嗎?

  可您的這江山,沒有讓她們活的像個人一樣的地方啊!

  您在這皇宮裡歌舞升平。

  可您的人民在吃草。

  他們真的在吃草,那些窮人誰不是在吃草活著?

  啊,或許有人會說那是野菜。

  可野菜與野草難道不是同樣的東西嗎?

  而那些有錢人在吃什麽?

  揚州鹽商辦一桌酒席需要幾百隻羊,這幾百隻羊只是其中一道菜,因為這道菜隻用羊嘴上一小塊肉,他們認為其他地方的肉全都是無法下咽的穢物,只有這一塊肉才是可以吃的。

  所以他們就用幾百隻羊來置辦這一道菜滿足他們的口味。

  一邊在吃草,一邊在一席百羊。

  這就是您的江山。”

  楊豐說道。

  “這些又豈能怪萬歲爺?商人經商致富,也不是殺人越貨搶的,自己賺的錢吃些好的,這難道還要萬歲爺去攔著?”

  那老太監怒道。

  “那麽陛下之前首輔叫張四維,大明最大鹽商叫張四教,這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嗎?各地士紳頂著功名,謊稱太祖制度不交稅,卻逼著貧苦農民交各種苛捐雜稅也是他們的本事?各地將門把軍戶當奴隸也是他們應該的?京營裡面將領放高利貸逼著老兵退役都得借高利貸才能退役也是合法的?邊鎮將領克扣軍餉打點從督撫到尚書,為滅口不惜屠殺有功士卒也是對的?兵備道因為收了錢,不但不檢舉,反而主動誣陷士卒兵變,然後調動軍隊試圖繼續殺人滅口也是對的?”

  楊豐說著很乾脆地舉起了胸前掛著的那套大誥……

  “陛下,那麽現在您覺得使天下至此,您就真的沒有一點責任?身為天子放任官紳魚肉庶民,隻管自己在宮裡歌舞升平,無視外面洪水滔天,您敢說自己有臉面對這大誥?”

  他冷笑著說道。

  (感謝本書第一位盟主宇智波斑°的打賞,加更先欠著,今天可能我弟弟回來準備上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