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春回大明朝》第276章 死人不需要討論利益問題
南京。

 “首先,這分田是必須的。”

 楊大帥坐在遼東侯第的樹蔭下,端著茶杯很認真的說道。

 此刻坐在他對面的是趙志皋和申時行,大明朝的前兩任內閣首輔表情平靜的看著他。

 旁邊方淑女給斟茶。

 至於公主殿下……

 來就來唄!

 楊大帥行得正坐得端,問心無愧,清清白白,難道還怕她來不成?

 又不是什麽渣男始亂終棄。

 沒有始亂何來終棄?

 倒是方淑女立刻感受到了威脅,楊豐和榮昌公主的事情,可一直是這些年弘光朝宣傳的段子主角,實際上也不只是榮昌公主,這些段子裡女主角很多,就連她媽,甚至皇貴妃,統統都是有的。雖然現在相信這都是假的,但一看公主的反應立刻就明白至少部分是真的,所以到達南京後,她借口要管理她們方家在南京產業直接留下了。

 當然,也可能是不敢回家。

 雖然她被楊豐霸佔並不是她的責任,畢竟她也反抗不了,但作為一個名門淑女,出了這種事情還是很羞恥的。

 然後一到南京,那危機感反而更強烈了。

 遼東侯第還有一堆小黃鴨啊!

 話說她現在終於明白自己一路之上能保持清白,不是因為自己反抗,而是純粹因為這個混蛋認為沒到下手年齡啊!

 這種情況下索性破罐子破摔,乾脆直接住進遼東侯第了。

 反正她是被霸佔的。

 都被霸佔了,住到遼東侯第也是必然的結果。

 不管怎樣,先把窩佔了,管他什麽公主不公主的,難道還能公然搶男人。

 所以現在她已經儼然遼東侯夫人,甚至外界都已經默認她就是遼東侯家的女主人了。

 “遼東侯,難道就不能有別的可選?畢竟那些地主的田地,也不都是強取豪奪而來,多數其實都是祖上勤勞,一代代辛勤積累,既然遼東侯事事以公平為準則,那分田對他們可公平?他們難道非大明之民?老朽記得,遼東侯最初並非全部分地,而是千畝以下者不分,順天府就是如此,為何在江南改了規矩?”

 趙志皋微笑著說道。

 千畝以下不分的話,只要提前做好準備還是很容易對付。

 畢竟都是大家族,無非就是趕緊分家,然後給那些子孫一家幾百畝,萬畝良田也不過是分幾十份。

 最後還是自己家的。

 “不行。”

 楊豐很乾脆的說道。

 順天府的確就是千畝以下者不分,楊豐最初實力還不是很足時候,的確就是這樣乾的。

 不過那是順天府。

 那裡就不缺可以開荒的地方。

 他就算千畝以下不分,那些佃戶也無所謂,因為士紳不給他們減租,他們就直接出去開荒了,事實上大多數佃戶都會開荒的。

 順天永平兩府都有的是可開荒的,光一個南苑就是大片稻田,更別說天津那邊減河已經挖通,整個天津沿海數十萬畝可開墾荒地,還有那些裁撤的原本皇莊土地,原本養馬場……

 只要願意到處都可以開荒。

 新開荒地永不起科,也就是不需要交田賦,就算畝產低也劃算,更何況還可以通過水利建設變成真正良田。

 但這不適合江南。

 這裡的人口密度可以說順天永平兩府的三到四倍……

 大明朝那個沒什麽實際意義的官方人口數量這兩府加起來九十萬,而南直隸是一千多萬,就算一半在江南,那也意味著從蕪湖到上海的這片人口稠密區至少有相當於三四個這兩府的人口。

 但這兩塊區域面積差不多。

 能開墾的荒地早就開墾了,而且還得減去更多的居住土地,甚至繁榮的工商業也要佔用土地,這就意味著不全分的話,那些佃戶們最後其實還是擺脫不了地主。

 楊豐限制地租也沒什麽用,地主們有的是招對付。

 他們過去又不是光收租。

 節牲,年肉,新米,大鬥進小鬥出,桶面,送倉等等,他們對付佃戶的招數多得是,只要土地所有權在他們手中,他們就總能找出盤剝的辦法,對一群連佃戶嫁女兒都得給他們交錢的,不能報任何幻想。而因為附近沒有可開墾荒地,佃戶就算想開荒也得背井離鄉去鳳陽,而一般來說很少真有人願意背井離鄉,那麽他們就會習慣性的默默忍受這些剝削。

 同樣地主還可以要挾佃戶推選他們,最終各處鄉村官員和民兵軍官,都變成地主的人。

 然後基層組織也被他們控制。

 那時候鄉賢們可就真的又卷土重來了。

 所以楊豐乾脆一步到位,根據人口數量給那些地主保留可供自己耕種的,剩下的統統給他們分了。

 “濲陽公,我其實對你們抵抗分田反而很不理解。”

 楊豐說道。

 “遼東侯請示下。”

 申時行趕緊說道。

 “經商賺錢多還是種田賺錢多?”

 楊豐說道。

 “這個,若說起來,自然是經商賺錢多。”

 申時行說道。

 “開紗廠賺錢多還是種田賺錢多?”

 楊豐說道。

 “開紗廠。”

 申時行很乾脆的說道。

 “好吧,開紗廠和經商都比種田賺錢多,我取走對你們來說賺錢最少的,保留甚至扶持你們搞賺錢多的,那麽你們為什麽要反對呢?更何況分田之後,那些農民都吃飽飯,手中有余錢,他們會買更多東西,你們會賺更多錢,你們可以去各地看看,那些分了田的地方夏糧下來之後,幾乎所有人都在做新衣,甚至還有人在蓋新房。

 過去他們連飯都吃不飽,根本買不了多少東西。

 但現在他們吃飽飯的同時有了余糧換錢,那麽他們就會去買各種東西。

 蓋新房,穿新衣,甚至娶新婦,所有民兵區都在乾這些,甚至都影響到了蘇松的紡織廠。

 布匹價格都在上漲。

 整個民兵區都在要更多布做新衣,更多鋼鐵做新農具,更多木材蓋新房,甚至他們也可以喝茶了,他們也能吃肉了,吃糖了,就是一家添一個茶壺,也讓那些陶瓷工廠供不應求。可以說所有商品他們都想買,因為小孩都進小學,連文房四寶都供不應求,宣城士紳投降時候都很委屈,現在都顧不上委屈了,他們都在忙著賺錢。”

 楊豐說道。

 這是必然的結果。

 江南這片土地的畝產量太高,一個五口之家就算種十畝地,一年也是四五十石的收入。

 秋收三石,夏糧一石五。

 這是江南這些地方基本平均畝產。

 然後交出十分之一的田賦,剩下吃飯有三十石足夠,剩下十幾石就算以目前的糧價也是近十兩銀子,如果再有點額外收入,一年吃飯之余還能剩下十兩以上可支配收入。

 消費能力就有了。

 手中拿著銀子誰不想做身新衣服?房子太舊的也想蓋新的,原本喝不起的茶吃不起的糖,用不起的鐵製農具,現在統統都可以入手了,消費能力的暴漲讓目前完成土改的超過兩千萬人口,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陡然增加的需求讓所有工商業者都驚喜的發現自己做什麽都賺錢。

 這就是內需市場的形成。

 大明那點海外貿易,在內需市場面前屁都不是,這個時代海外消費能力加起來估計都不如南直隸。

 海外誰能消費大明的商品?

 歐洲底層百姓吃糖都得去藥劑師那裡當藥品買。

 整個歐洲加上俄國一億人口,能消費起大明商品的不超過十分之一,剩下印度那堆亂七八糟國家人口也超過一億,能消費大明商品的不超過二十分之一,剩下還有哪裡能消費?

 非洲的黑奴?

 海外貿易唯一的價值是引入白銀作為貨幣。

 但貨幣本身並非必須白銀,朱元璋拿紙幣一樣玩的很好,相反白銀流入過多反而是有害的。

 因為這些白銀並非流入政府手中,而是全都落入士紳的口袋。

 而政府沒有貨幣控制權意味著什麽就不用說了。

 “遼東侯,田地是枝乾,其他只是花葉,縱然繁花似錦,還是長在枝乾上的,閣下抽去枝乾,花葉豈能獨存?”

 趙志皋說道。

 “濲陽公,你可以明說的,枝乾在我手中,我要花葉凋零就凋零,我要它們繁花似錦它們就繁花似錦,可這難道不就是我想要的?難道我會允許有脫離我掌握的人?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利益問題,那我可以明白的說,只要願意在我的控制下,那麽分田地不會造成地主的真正損失,因為他們都有資本,他們可以轉為工商業者賺錢。

 如果不想在我控制下,那這個問題也就沒有意義了,因為我會砍了他們的人頭。

 死人不需要討論利益問題。”

 楊豐說道。

 兩位前首輔全都沉默了。

 “二位可以回去告訴你們的鄉黨,接受我的控制,我可以保證他們不但不會受到損失,反而會比過去更有錢,不接受那就沒什麽可說了。”

 楊豐說道。

 兩位首輔長歎一聲。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我這次在浙江和蘇松走了一圈,感覺那裡的百姓更需要我去解放。”

 楊豐笑著說道。

 兩位首輔瞬間就坐直了……

 “遼東侯,還是去山東抓捕逆黨更重要。”

 申時行乾笑著說道。

 “可是我真的覺得更應該去解放浙江和蘇松的百姓啊,我都看到那些工廠主逼著八歲小孩乾活了,這種行為簡直喪心病狂,我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真的看不下去他們這樣剝削百姓,”

 “這個可以改,老朽這就回去讓他們改。”

 “算了,改了一樣有什麽用,他們有太多苦難,還是我去解放吧!”

 “遼東侯,他們的歲幣可是已經交了,做人不應該只有良知,還得有誠信。”

 申時行說道。

 “遼東侯,有什麽要求可以提,讓八歲小孩做工的確過分,逼著那些老人上街乞討也有違聖賢之道,老朽都可以讓他們改,就是歲幣太少,也可以讓他們再增加些。遼東侯也說了,要給他們個機會,就算要他們醒悟,也總得等老朽回去曉諭他們,得給他們些時日。”

 趙志皋也說道。

 “也不是不行,不過他們得給我做件事。”

 楊豐說道。

 兩個前首輔趕緊等著。

 “如今平秀吉暴斃,我擔心朝鮮的倭軍逃回,此輩在朝鮮殺人無數,又勾結建奴入侵遼東,斷然不能讓他們就這樣回去,更何況我要去山東捉拿逆黨,萬一浙江和吳淞水師進長江襲擊怎麽辦?再說我還得向山東海運,他們的水師在海上襲擊我的運輸怎麽辦?

 所以為了表示他們的誠意,必須把他們的水師派出去。

 我會讓李昖派人來當向導,然後浙江水師和吳淞水師共同組成聯軍,到朝鮮去切斷倭軍退路,不能讓一艘倭軍戰艦返回。

 如果浙江和蘇松士紳能做到這個,那我就可以放心去山東了。

 如果他們做不到,那我是肯定不能就這麽去山東,為了確保安全,還是先解放蘇松和浙江吧!”

 楊豐說道。

 好吧,截斷對馬海峽這種事情用不著自己動手。

 浙江水師和吳淞水師加起來,目前擁有四十艘炮艦,其中甚至包括四艘實際上已經達到歐洲戰列艦級別的大型炮艦,雖然使用的木料不行,但卻擁有四十多門大炮,這個實力去對馬海峽,可以說輕松完成封鎖。就倭國那些連真正的大炮都沒有,全靠弗朗機和鐵炮的戰艦,擋不住這些炮艦隨便一發炮彈,後者上面千斤紅夷大炮都是最低等的。

 最大的都到二十四磅級別了。

 他們建造這些戰艦,本來就是為了和鎮江的岸防炮對轟的。

 “可!”

 申閣老毫不猶豫地說道。

 “這倒是應該的,朝鮮國王事大明如子事父,如今國土淪喪,我大明理應助他復國。”

 趙閣老同樣點頭說道。

 “那麽我敬候二位閣老佳音?”

 楊豐笑著說道。

 二位閣老隨即起身告辭。

 楊大帥將他們送出門外,然後看著他們登上馬車離開。

 “傳令給第三軍和第四軍,立刻向無錫和湖州,得給他們點壓力。”

 他笑著說道。

 楊虎立刻行禮離開……

 (村裡的檢查站又重現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