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春回大明朝》第292章 孔孟騎士團,殺敵去也!
“泰西有一國曰陰厄利亞,南宋嘉定年間其君無道,為約束其權力,其國諸侯,士紳,僧侶,共同逼迫其簽訂約法,約法內容包括不得在未經此輩會議同意之前提下征收新的賦稅,不得任意剝奪臣民私有之土地財產,保護商人經商之自由,此約法稱之為大憲章。

 其君及後代之君必須遵守。”

 楊豐說道。

 士子們立刻議論紛紛。

 “不想蠻夷之地竟然也有如此壯舉!”

 旁聽的東昌鄉賢會會首,因為立儲之事激怒萬歷,不得不辭官在家隱居的前禮部尚書,帝師之一於慎行歎息道。

 他其實之前被推舉為山東議事會會首,但因為自知家族實力和王之垣差距太大,故此沒有接受,而且他也沒去議事會,他的身份去了之後,王之垣就身份尷尬了,所以只是在東昌本地充當鄉賢會會首,不過他在東昌府是真正說了算的。

 “無垢公,蠻夷之地有賢能者非止於此,泰西又有一國曰尼德蘭,南洋土人稱之為紅毛國,原為佛郎機國之屬地,共分七省,但孤懸於外,佛郎機國君奴役之,其民不堪忍受,七省聯合互保,各省以省議事會為尊,七省議事會另外推選賢能,於其最大城市設立聯省議事會,效法共和行政,自稱聯省共和國,軍隊共擔,各省自治。”

 楊豐說道。

 “無君?”

 於慎行驚愕的說道。

 “無,倒是有一原本佛郎機國諸侯為首,然其領地只是七省之一城,威望不足以為君,故退而稱執政,權力受聯省議事會限制。”

 楊豐說道。

 “如此可行?”

 於慎行說道。

 這對他這種傳統儒生來說無疑很誇張。

 “其立國已三十年,三十年間佛郎機國多次試圖剿滅,但始終未能成功,甚至目前尼德蘭水師已經可以反攻佛郎機國,據那些傳教士所說,佛郎機國為剿滅尼德蘭耗盡財力,已經無法繼續維持戰爭,正試圖談判停戰。而尼德蘭商人甚至已經到達南洋多年,並在南洋繼續攻擊佛郎機國據點,佛郎機國被打的幾無還手之力,此前濠鏡之佛郎機人多次違令私自修築城牆,就是為了抵禦尼德蘭人可能之進攻。”

 楊豐說道。

 當然,半真半假就行了。

 而那些士子們已經聽呆了,他們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大憲章,這不就是古代盟約嗎?

 有這樣的盟約就完全不怕皇帝胡作非為,如果敢胡作非為,直接把盟約拍他臉上然後天下共逐之。

 王政複古啊!

 還有聯省共和國……

 這不就是士紳夢寐以求的嗎?

 當然,沒有國君這個是不對的,蠻夷終究是蠻夷,大明儒家弟子們還是離不開皇帝的,但這種治理國家的方式真的很完美了,同樣這也是目前年輕士子們對老朽們不滿的,明明可以用議事會和鄉賢會治理地方,為何還要非得得到京城的準許……

 連蠻夷都不如。

 “故此,我們的理想國應該是這個樣子。

 第一,我們需要大憲章,當然,什麽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皇帝簽一份世代遵守,永世不得違背之盟約,違背盟約即背叛天下,天下萬民不再承認其為君,那時候就算殺了他也不是弑君。

 聞誅一夫紂也,未聞弑君也!”

 第二,我們需要地方自治。

 議事會,鄉賢會皆保留,甚至要在京城設立全國議事會,皇帝一切政令都必須得到議事會核準,地方官員一切政令,同樣必須得到鄉賢會核準才行。但鄉賢會,議事會選拔,必須重新設計,也就是從各處書院,考中秀才者,即縣鄉賢會鄉賢,再由鄉賢會推選府鄉賢會,府鄉賢會推舉省議事會。

 考中舉人者,直接進入府鄉賢會。

 考中進士者,直接進入省議事會。

 京城,省,府官員,由朝廷吏部任命,但需經全國及本省議事會同意,各州縣官員由省議事會,從本地籍進士舉人中推選。

 第三,有功名者不交稅。

 第四……”

 楊豐一副智者姿態,跽坐高台上儼然大儒般,在那裡扯淡。

 可他面前的士子們,卻都聽的如癡如醉,也不能說他扯淡,實際上這種思想本來就是明末趨勢,最終結果就是黃宗羲那套地方自治,書院議政的政治設想,他作為可以說明朝最後的大儒,代表著的本來就是明末士子們思想的潮流。

 這個處在變革前夜的時代,儒生們都在思考改變。

 楊豐只是把從這時候開始到未來大半個世紀的思想變革匯總,然後揉出個所謂的理想國,並且用這種可以說讓人向往的盛世,誘使這些士子們堅決抵抗……

 必須得明白,這些家夥現在一個個義憤填膺都是沒用的。

 到時候投降也會毫不猶豫。

 但那樣的話未免沒意思,沒法放開手。

 所以給他們個理想,讓他們學會為理想而奮鬥,有理想的人抵抗程度和沒有理想的是不一樣的,先給他們設計一個他們心中的完美國度,這樣就能讓他們真正為此而奮鬥。

 然後在奮鬥中被他踩死。

 有些殘忍。

 有些太壞了。

 可楊大帥就喜歡這樣啊!

 實際上不只是士子,就連於慎行都聽的很投入。

 這些老人們這時候也在思考,現在可以說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他們也在尋找一條出路,這時候就算楊豐死了,大明也不可能回到過去了,北方藩鎮已經做大,地方士紳已經嘗到了權力的滋味,土改區的刁民們實力強悍,大明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回到過去了。

 就算楊豐死了最終也得建立一套新的,各方勢力都能接受的體制。

 而楊豐或者說楊信現在講的這些,無論是對是錯,至少的確也是一個真正系統東西。

 這也是目前第一個提出未來制度的。

 雖然很多地方過於天真,但有些東西是真值得考慮。

 尤其是那個大憲章。

 畢竟未來無論最終變成什麽樣子,限制皇權應該是各方一致的目標。

 正在全神貫注聽著的他,突然間身旁多了一個人,他有些意外的抬起頭,是東昌知府逯中立……

 “確齋,一同聽聽,守誠倒是頗有些想法。”

 他說道。

 “無垢公,先別聽了,滄州派人來報信,駐大城的京營騎兵第二鎮突然南下要來山東,要咱們趕緊想辦法,他們正在青縣拖延,但拖不了多久,不出意外明後天就得到滄州了。”

 逯中立焦急的說道。

 於慎行臉色立刻變了。

 “李化龍沒派人來說他準備如何對付?”

 他說道。

 這時候的保定巡撫是李化龍,播州之戰時候的總督軍務,實際上他之前就被任命為總督接替邢玠,但卻被沐昌祚逼回來,後者這兩年做大,實際上已經是雲貴川三省之首,朝廷派去的官員不少被他逼走,也不用做的太難看,直接衙門失火,手下家奴遭遇盜殺什麽的,這些官員自己就明白了,反正這時候他們背後沒有文官勢力了,留在那裡不走等著哪天不明不白被弄死嗎?

 不過沐家的做大,也導致了另一個意外,就是楊應龍沒反。

 不但沒有造反,反而老實了很多。

 說到底他也清楚自己打不過沐昌祚,別引起沐昌祚警惕,到時候殺雞儆猴先弄死他威懾那些土司。

 後者坐擁整個雲南衛所,而且還得到川貴軍戶支持,隨時能在雲貴川調動數十萬大軍,而且還有四川士紳的財力支持,西南那些土司在這樣一個軍事集團面前全都是渣渣。

 沐昌祚本人也不是那種世襲幾代的廢物,相反這家夥文才武略都不低。

 逯中立搖了搖頭。

 楊豐立刻停下他的演講。

 “確齋公,您在說逆黨南下?”

 他說道。

 “守誠,的確如此,滄州知州派人來報信,京營騎兵第二鎮從大城南下,試圖進犯山東。”

 逯中立說道。

 楊豐瞬間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同學們,如今逆黨南下,滄州危在旦夕,若滄州不保,則山東必然遭其荼毒,如今山東危難之際,我等當如何?”

 他吼道。

 下面瞬間一片尷尬的沉寂。

 “北上,禦敵於省門之外!”

 張至發懂事的讓人心疼的喊著。

 “對,禦敵於省門之外,同學們,我等既為護教騎士,此時正是以血護教之時!”

 宋繼登高喊。

 然後又有部分護教騎士和本地士子加入。

 “那還等什麽,孔孟騎士團的騎士們,跟我殺敵去也!”

 楊豐仿佛沒看見絕大多數騎士都在面面相覷著,反而拔出劍吼叫著。

 “以血護教!”

 “以血護教!”

 ……

 張至發趕緊帶頭附和。

 大家終究是讀書人,都是要臉的,剩下那些護教騎士和士子們,無論是否真心實意,也都隻好拔出劍跟著高喊。

 於慎行看著這一幕露出欣慰的笑容……

 “集結東昌民團,跟隨孔孟騎士團北上救援滄州,派人立刻給李化龍送信,不想被假途滅虢,就讓滄州堅守,他手下那些還鄉團也該出動了。”

 他對逯中立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