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春回大明朝》第282章 大明之招核男兒
沂水。

 縣城南門人山人海,初冬季節的閑人們,全都像看猴戲般看著眼前一支畫風詭異的隊伍。

 “除妖衛道,以血護教!”

 “除妖衛道,以血護教!”

 ……

 混亂的吼聲在他們中間響起。

 發出這些吼聲的是本地縣學的那些士子,由本縣教諭親自帶領。

 他們正在迎接從沂州北上路過的士子請願團,然後那些騎著馬的,坐著轎子的,騎著驢的,坐著驢車的,甚至還有乾脆是坐著手推車的士子們,就這樣在他們的目光中浩浩蕩蕩而來。最前面的赫然是楊大帥,穿著青衫的他就像一隻披著羊皮的狼,混在那些士子裡面口號喊的最響。

 不過這時候他的隊伍已經迅速壯大,主要是沂州州學的生員們也加入,另外還有沿途幾個小鎮的……

 甚至還有得到消息專程從那些鄉村趕到路上和他們會合的。

 必須得明白一個事實,以邢玠為首的官僚們,還有山東那些耆老鄉賢們在青州組成的議事會,並不能真正代表山東士紳,他們都是些頂級世家,一個個位高權重,很難有和楊豐不死不休的決心。

 邢玠為什麽要和楊豐不死不休?

 為田地?

 邢家那點田地和他目前的地位比起來,真的不值一提啊!

 他已經是位極人臣,右都禦史,總督兩省軍務,因為目前局勢,他這個總督是真總督,兩省因為南方官員的大撤退,地方官員都是地方士紳商議後,給他幾個候選名單然後他確定,再交給京城吏部任命的。當然,他不是軍閥,相反他是一個對萬歷很忠心的老臣,這一點必須得明白,而他的目的就是盡力在目前局勢下,維持這兩省的穩定,協調地方士紳之間的關系。

 甚至他還給京城送稅收。

 不多。

 但也的確還送。

 邢玠是萬歷最信賴的大臣之一,也是主要負責為萬歷解決軍務的,一個他一個葉夢熊,過去都是萬歷真正信賴的。

 那麽他為什麽要和楊豐拚命?

 雙方再鬥本質上也依舊是同殿稱臣,給自己先留好退路,盡力做好一個裱糊匠,至少還能給萬歷維持住名義上的統治權,現在被楊豐逼急了,也只是想雙方掰一下手腕,如果這次打不過楊豐該屈服時候就屈服吧!

 議事會的耆老鄉賢們也差不多都是這種心理。

 他們都是山東幾個主要世家的,大家手中都不缺銀子,地方上工商業基本控制在手,就算真到了被逼無奈時候也就忍了。

 世家嘛!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田地沒了還有銀子,還有商號工廠,沒到絕路上。

 哪個世家不是在一次次亂世中忍過來的,山東士紳忍過了女真人,忍過了蒙古人,也忍過了朱元璋這種暴君,為什麽不能再忍,不就是幾十年嗎?朱元璋又如何,五十年不戰而勝,五十年給他安排的妥妥的,衍聖公說的對,不行咱們可以內部下手嘛!

 只要楊豐一死總是能回來的。

 可是……

 那些全靠土地為生的,可以說佔士紳絕大多數的普通士紳不行啊!

 大明又不是真正晉級資本家,說到底資本家才是極少數,絕大多數都是純粹的封建地主。

 他們沒了田地就什麽都沒了,更別提什麽忍耐,忍耐五十年這種普通士紳早就完蛋了。

 熬過一茬茬亂世的是頂級世家。

 普通士紳在這一茬茬亂世裡面,一樣也是命如草芥的。

 那些頂級世家投降楊豐,還有銀子和工商業控制權,可以確保家族勢力延續甚至更好,可這些普通士紳投降後田一分,就只能變成泥腿子,說不定他們連泥腿子都不如,畢竟他們已經不會種田了。

 他們真的忍不了。

 重新變成泥腿子會讓他們生不如死的。

 同樣因為楊豐不考科舉,拋棄儒家治國,這使得那些全指望科舉來實現發簽打板子夢想的,傳統意義上耕讀傳家的純正儒生,還有那些已經有了生員甚至舉人功名,距離功成名就還差一步之遙的年輕俊秀們,他們也根本就忍不了啊。

 這些人本來就是最激進的抵抗派,畢竟他們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幻想著可以做下一個熊廷弼,要不然就不會出現他們跑到沂州去,把邢玠搞得需要找人看著他們了。

 邢總督是英明的,知道這些家夥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好在他也知道這些家夥真的成事不足,所以對他們並沒有真的太過於重視。

 然而他卻沒想到楊豐這個不要臉的,居然自己跑來帶頭除自己,不得不說邢總督還是低估了自己的對手,或者說他那顆相對傳統的頭腦,根本沒有楊豐這種詭異的想象力。結果現在一個混進士紳隊伍的階級敵人,一個扛著儒旗反儒家的家夥,就這樣儼然忠臣義士般帶著沿途加入的士子們到達沂水。

 “除妖衛道,以血護教!”

 ……

 沂水城門前本地士子同樣亢奮的吼叫著。

 他們在等待著加入。

 而他們後面那些土財主們一個個表情激動,甚至還有激動的流下眼淚的。

 他們早就看不慣邢玠的綏靖。

 信息上的差距讓他們很難和邢玠一樣真正認識雙方差距,邢總督知道真打合兩省之力也打不過楊豐,他只是想在楊豐不能全力對付北方情況下,盡可能給楊豐的偏師造成重創,顯示自己有能力討價還價,可是在這些鄉下土財主,很少關心外界的地方讀書人看來,邢總督真就是個懦夫廢物啊!

 他們用他們憂國憂民的情懷,幻想著忠義蜂起,力挽狂瀾的勝利。

 現在忠義終於出現了。

 “哪位是楊茂才?”

 教諭高喊。

 實際上教諭還兼職本地鄉賢會會首,倒是知縣是個外地的,所以現在知縣反而躲著。

 楊大帥趕緊下馬上前行禮……

 “晚輩楊信,字守誠!”

 他說道。

 “好好,果然是少年俊秀,拿酒來!”

 教諭扶著他喊道。

 旁邊家奴趕緊捧著托盤過來,上面放著酒壇子和酒杯。

 “請滿飲三杯,以壯行!”

 教諭喊道。

 然後他倒上一杯酒端起。

 楊豐接過……

 “上敬我儒家諸聖先賢在天之靈!”

 他很嚴肅地一邊往地上倒酒一邊說道。

 教諭茫然了一下。

 “好!”

 隨即他大喊一聲。

 然後他後面那些土財主和士子們一片叫好。

 緊接著他捧上第二杯。

 楊豐故技重施。

 “下敬我大明為除妖戰死的英靈!”

 他喊道。

 然後再往地上倒酒。

 “好!”

 教諭再次帶頭叫好。

 然後他就要倒第三杯,楊豐把雙手一伸,教諭迅速明白,直接把酒壇子給了他。

 楊豐抱著酒壇子仰頭就灌……

 “好,果然豪氣乾雲!”

 教諭喊道。

 楊豐灌完一壇子酒,很是霸氣的摔碎在地上。

 “諸公,今日楊某北上,若不能使議事會舉義,則以死相謝,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他裝模作樣的喊道。

 “果然聖賢故裡就是不一樣,忠義!”

 旁邊突然響起一聲讚歎。

 楊豐和教諭一起轉頭望去,然後就看到一個商人打扮的,帶著幾十名應該是夥計的,站在那裡讚歎,不過這些夥計看著都很彪悍,這也是正常,山東各地本來就匪患嚴重,這幾年士紳盤剝越來越嚴重,匪患也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向北還得經過穆陵關這些險要山區,經商的都得是好身手,全副武裝,實際上這些夥計腰上都插著短槍。

 “閣下是?”

 楊豐說道。

 那商人趕緊行禮。

 “小人是往青州運貨的商人,剛從青州回來,不想遇上諸位義士,小人就是從淮南來的,那妖人在淮南殘害忠良,無數士紳遇害,小人也是讀過幾天書,向慕忠義,早就想為除妖盡一份力,若茂才不嫌棄,小人願帶著這些夥計,跟隨茂才一同去青州,此去路途艱險,也好跟隨保護。”

 他說道。

 “好,我大明就不缺忠義,以後再到沂水,有什麽要幫忙的,就找老夫,老夫劉勵,找城南劉舉人家就是老夫!”

 那教諭捋著胡子讚許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跟著吧!”

 楊豐說道。

 那商人趕緊招呼手下夥計,然後他們加入了忠義的行列,這個家夥走到楊虎身旁互相看著,同時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 而他那些夥計們,也和楊豐的那些護衛互相看著。如果這時候有人真的關注他們,就會發現這些家夥氣質差不多,甚至腰間的短槍樣式都是一樣的。

 然而根本沒人注意他們。

 而就在同時……

 “除妖衛道,以血護教!”

 “除妖衛道,以血護教!”

 ……

 又是一陣吼聲遠遠傳來,眾人目光轉向後面一條向東南的岔路,那裡一支差不多同樣的隊伍正在走來,甚至數量並不比他們少,浩浩蕩蕩一時間竟然看不到隊伍的尾巴,隊伍裡面一個個青衫的身影。

 “莒州的同志也到了!”

 單明詡欣慰的說道。

 好吧,這是從莒州趕來會和的士子們,很顯然這場北上請願活動,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