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春回大明朝》第185章 讓地主老爺嘗嘗工農的鐵拳
徐巡撫渡河與邢玠會談的結果是緊接著雙方就休戰了。

 當然,邢總督的說法是打不過黃河……

 不是臣等不努力啊!

 實在是逆黨的黃河防線太堅固了。

 那紅夷大炮一炮糜爛數十裡,杜松等部騎兵雖然勇猛,但終究無法飛越那黃河天險,所以只能暫時在清河駐軍等待時機再進攻。

 反正就是停下了。

 南下的兩萬騎兵,還有同行的三萬山東軍,全都在他們的統帥,總督山東河南軍務邢玠帶領下,在黃河北岸停下,然後無所事事的騷擾地方,不過詭異的是漕運居然暢通,從淮安北上的漕船依舊在渡過黃河,只不過肯定不會到京城。而同行的京營騎兵則轉往臨淮浮橋,直接在鳳陽過淮河南下,然後在浦口渡江到達了南京,這支騎兵的到達也讓南京終於有了真正的騎兵。

 “這是把魑魅魍魎們都炸出來了嗎?

 杜松呢?

 他不想撈銀子了?”

 得知了這個消息的楊豐說道。

 “回大帥,杜松等人在第一次試探進攻時候,就死了兩百多人,而且還被俘了五百多,守軍的紅夷大炮和斑鳩銃的確厲害。

 尤其是那些紅夷大炮,只要被打中的漕船幾乎必沉。

 他們也有些退縮。

 徐成位承諾只要他們按兵不動,每個月給他們那兩萬騎兵二十萬兩銀子,還放回了被俘的那些,連之前死了的都一人給一百兩。杜松幾個不想拚命死自己的親信,每個月二十萬也滿意,邢玠還保證他們的正常糧餉不變,由他負責在山東河南等地籌措。

 這樣杜松等人一個月近三十萬,他們自然按兵不動了。”

 南下的京營騎兵第一鎮總兵張彪說道。

 他是原本神樞營千總。

 楊豐對京營的改編就是把佐擊,遊擊,參將這些統統踢出去,然後從千總把總這些裡面,再篩選提拔起部分有能力的作為主要將領,而步兵裡面混入大量戚家軍老兵當主要軍官,但騎兵裡面就只能是原本京營的那些了。畢竟騎兵專業性更強,戚家軍的那些步兵並不擅長這個,最終他把京城的京營整編成兩個騎兵鎮和四個步兵鎮。

 加上天津的一個鎮,實際上就是七個鎮。

 這次南下他帶來了騎兵第一鎮,實際上總兵力一萬騎兵,而且是真正全都有馬的騎兵。

 他的編制還是按照這時候的傳統。

 鎮,就是總兵所轄,下面是協,一個鎮前後左右四協,然後再加上總兵自己的中軍所轄各營,實際上就是後勤輜重醫療這些,真正作戰的一個協也就一千五百人左右,而協之下就是營了。

 一個營三百多點。

 和建奴的牛錄差不多,實際上騎兵作戰就是幾百人一個作戰單元。

 再多就不容易在混戰中有效指揮了。

 總之一個騎兵鎮的戰兵輔兵加起來就是一萬,其中最強的是總兵直轄的具裝騎兵營。

 一千重甲騎兵。

 至少短期內,這種騎兵還是很有用的。

 “他們這是玩寇的死性不改啊!”

 楊豐說道。

 這個結果也很正常。

 杜松那兩萬騎兵堪比十八路諸侯,就是各大將門拚湊,他只不過是在後面各大總兵委托下,作為一個帶隊的而已,而這些家夥全是玩寇玩慣了的,不走臨淮浮橋只是為了去打開淮安搶劫。這些混蛋南下的目的就是搶劫,而搶劫的主要目標就是淮安和揚州,畢竟這兩地都是淮鹽中心,隨隨便便搶一個,基本上就不虛此行了。

 但現在他們卻發現淮安並不好打,不拚上大量死傷連黃河都過不了。

 而淮安這邊徐成位又這麽給面子,直接一個月給二十萬兩,那這個數字也足夠他們滿意了。

 他們跟著楊豐南下的心理預期,也不過是撈個兩百萬。

 兩萬騎兵。

 撈個兩百萬真的已經不少了。

 更何況還有邢玠給的。

 這樣只要他們在淮北保持進攻姿態,就能不用死人直接不停收銀子,簡直就是美得很,不怕這樣一直在淮北待著。

 至於這邊……

 打仗哪有一定會打開的?

 對方的紅夷大炮一炮糜爛數十裡,而且還有黃河天塹,他們這些北方士兵本來也不擅長水性,短時間打不開淮安也無可厚非,這種大規模戰爭打個一兩年還不是平常的很。再說他們的主帥是邢玠,這種做解釋的事情又不用他們管,他們隻管把責任甩給邢玠就行。

 而邢玠是絕對支持他們玩寇的。

 尤其是萬歷的聖旨發出後,邢總督就更不會讓他們渡過黃河了。

 哪怕用銀子栓,也要把杜松這些人栓在淮北。

 絕對不能打通向南京的通道,就是確保淮東這一塊在弘光朝廷手中,這樣北方士紳就可以繼續苟安下去,快快樂樂看著楊豐在南方折騰了,畢竟這樣就等於南北隔斷了。

 他們有足夠的理由。

 至於萬歷的聖旨連理都不用理,大家的確都收到聖旨了,抗旨不尊當然是不行,比如廢除藩王的俸祿什麽的,這個肯定是要執行的,而且要認真執行。但收二分的火耗,這個是肯定不能執行,反正皇帝在江南,朝廷也不可能監督他們執行,他們的確接旨了,他們會遵旨的,但是他們也照樣收百分二十的火耗。

 怎麽?

 不行啊?

 你皇帝在南京,難道還能來山東盯著我們?

 至於士紳的地租……

 那個其實直接無視就可以了。

 不過為了面子上好看,可以給皇帝陛下發個告示。

 至於士紳不聽,那地方官員也沒辦法,這種事情只能是督促,但要逼著他們去做也不可能。

 地方官員哪有這樣的執行能力。

 總之,只要皇帝在南京,他的一切聖旨就全當放個屁,歌照唱舞照跳,快快樂樂在北方繼續苟著,吃著瓜看著南方的惡鬥,如果南方士紳能夠圍攻皇帝陛下成功,那這大明的天空也就晴朗了。這麽好的事情,完全值得普天同慶,至於誰當皇帝反而不值一提,是萬歷也罷,弘光也罷,甚至京城的太子也罷,都是不值一提的,但如果萬歷打敗了南方士紳……

 那就很尷尬了。

 所以他們絕對不能讓杜松這些人南下。

 “你去告訴杜松,就說我這裡有五百萬兩,他想要就帶兵過來,如果一個月內他們到不了南京,那這些銀子就沒他們的份了。”

 楊豐說道。

 “屬下這就去見他!”

 張彪笑著說道。

 說完他趕緊告退離開了。

 “玩銀彈攻勢,難道欺負我沒銀子嗎?”

 楊大帥恍如光頭佬附體般,摸著他並不禿的腦袋傲然說道。

 當然,杜松這些人能不能來,其實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他之所以帶著杜松這些人南下,就是為了捆綁住九邊將門,然後確保九邊的防禦,而這一點靠的其實就是銀子。目前九邊基本上藩鎮化,這些將門不存在玩寇這種事情,他們玩寇楊豐也不會多給銀子,但他們想要守住地盤,卻必須要有足夠的銀子,畢竟九邊早已經無法自給自足。

 糧食,鹽,軍火這些統統都得買。

 這樣帶著杜松等人南下,讓他們再撈一筆銀子,基本上短期內就不用擔心九邊各鎮缺錢了。

 實際上他們防守九邊並不難。

 過去時不時搞個西虜犯塞,其實只是為了讓朝廷繼續掏銀子而已。

 至於他以五百萬引誘杜松,其實就是為了看戲而已。

 他這邊揮舞銀子讓杜松過來,那邊卻要拚命拉住杜松,那就得看邢玠和徐成位能再掏多少了。

 五百萬喲!

 就是這樣便宜杜松這個混蛋了。

 他這屬於兩頭吃,能怎麽玩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哈哈哈哈……”

 楊大帥仿佛戲台上的奸臣般大笑著。

 緊接著他走出了他的伯爵府。

 這裡實際上就是閱江樓平台,雖然這時候南京城內有的是可供他選擇的,但他還是對這裡情有獨鍾,所以讓人給他在這個可以說俯瞰長江的製高點上修建了座小木樓,作為他的伯爵府。

 當然,真正原因其實是夏天快要到了,而這南京城裡就這個地方風大。

 而且這裡不僅僅是他的伯爵府,還是未來的炮台,他正在鑄造八門三十二磅級別的巨炮。

 銅的。

 這一波抄家,還抄出了大量銅錢,甚至很多都已經鏽蝕,估計還是明初積攢下來的。

 那時候銅錢就是好東西。

 畢竟朱元璋強製使用紙幣,銅錢甚至很多地方禁止流通。

 但現在這些東西都不值錢了。

 另外再加上軍火庫裡還有不少碗口銃之類銅製老式火器,楊豐直接全拿來熔了鑄炮,他甚至連寺廟裡的大鍾都搜刮一空,統統重新熔煉然後鑄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八門炮彈重達二十四斤的巨炮。

 然後把這些巨炮架在這裡。

 將整個江面完全覆蓋在射程以內,畢竟短時間內這場戰爭還結束不了。

 那麽接下來南京就必然要面對上遊下來的進攻,就像當年朱元璋在這裡面對陳友諒的大軍一樣,或者又像太平軍在這裡面對清妖一樣,實際上目前他的局面倒是很像太平軍。鎮江一帶是包括兩萬多義勇隊,現在已經改稱團練了,甚至還在紛紛起一些好聽的名字,比如常勝軍之類,總之那邊是這些團練再加上狼山鎮總兵,吳淞總兵等部六萬多募兵。

 儼然江南大營。

 北邊是以揚州為核心的一萬團練和三萬被將領帶著倒戈的新軍。

 再加上駐儀真舊江口的水師,儼然江北大營。

 真的有了清妖的味道。

 倒是上遊目前只是那些地方官員組織的團練,不過弘光已經到達武昌,楚王暫時讓出自己的王宮給他當行宮,興都那邊正在給他整理宮殿,未來皇帝陛下將以興都為皇宮……

 幸虧大明有四個都城。

 因為不用考慮北方的防禦問題,所以鄖陽巡撫董裕率領五萬大軍南下,很快他就會與湖廣江西的各軍會和,然後順流直下剿滅前皇帝,不過為了照顧皇家體面,所以弘光朝廷至今不承認萬歷是真的。他依然是他的替身,是楊豐謀害了萬歷皇帝,然後弄了個替身荼毒江南,真正的萬歷已經死了,弘光朝廷為了一了百了,甚至給他連廟號都起了。

 神宗。

 而且昭告天下。

 因為這邊萬歷的聖旨也在昭告天下,所以兩相對比之後,原本就尊奉弘光的各省統統毫不猶豫地繼續尊奉弘光。

 沒有一個理睬他們前皇帝的。

 甚至包括江西,湖廣境內的那些藩王。

 而周圍的兩廣和雲貴川,是否會明確選隊站,這個還得等一等。

 因為時間太短,還不足以讓這些地方知道一切,不過他們就算知道了,很可能也不會立刻做決定。

 畢竟……

 可以不交稅啊!

 不知道該交給哪個皇帝,那還交什麽稅啊!

 各省稅款留著自己用不香嗎?尤其是廣東,市舶司的一年四萬兩銀子關稅,留在自己手中不香嗎?

 好吧,這個數字真有點侮辱人。

 總之未來的大明,正在向著北洋化大步邁進。

 走下那道長長台階的楊豐,緊接著登上了他的專用戰車,這輛四匹馬拉的戰車甚至還是四輪的,站在車上的他直接拔出插在地上的紅色旗幟,然後在頭頂很招搖的揮動著,在他身後跟著的另一輛戰車上,鼓手不斷敲擊著戰鼓,伴隨他的戰車向前,他的吼聲也在鼓聲中響起……

 “紅巾軍集合, 該讓地主老爺們,嘗嘗咱們工農的鐵拳了!”

 他的聲音在城市中回蕩。

 然後那些居住在城北軍戶區的紅巾軍們,紛紛從他們的住處湧出,一個個亢奮的拿著他們的武器,跟隨在楊大帥的戰車旁。

 他就這樣不斷向前。

 然後更多脖子上或者頭上系著紅巾的士兵湧出。

 很快在戰車後面,一片紅色的洪流形成,甚至還都打出了各自的旗幟。

 “紅巾軍集合,所有逆民拿起你們的武器,跟我來,跟我來,紅巾軍的戰士們,殺出城去,讓那些地主老爺們,嘗嘗咱們工農的鐵拳!”

 楊豐的吼聲繼續向前……

 (麥收,一章,我都快曬糊了,三十一度晴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