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正統1442》第15章 南方戰起
  深夜時分,朱祁鎮在自己的寢宮查閱今早的奏折,這其中還有二位閣老和工部諸位大臣,對於他提議建立一個勘測地質,尋找金銀部門的意見。

  這樣一來諸位大臣們也都懂了皇帝的意思。

  目前大明朝的金銀礦洞就那麽幾個,也都是前朝留下就原本發現的。

  但是就這麽幾個地方,根本不夠金銀的消耗的,金銀無外乎兩種來路,一種自己發現再自己鑄造成貨幣,也就是流通的銀子。一種呢,就是和其他國家做生意,和外面的人做生意,吸收外來的貨幣金銀。

  發現金銀,要麽是熔煉金銀器皿,要麽就是尋礦。

  這一直是戶部和工部合作的事情,而且一般都是當地的承宣布政使司來主持的。

  哪裡有金銀礦洞,該地的承宣布政使司就主持大局上報朝廷。

  但是這樣的積極性就很低,而且金銀根本就不能直接流入到中央。

  大明朝的毀滅,其實也是經濟的崩潰。

  光靠收稅?不能增加大明朝的金銀源流,大明的商稅......

  而且這其中一收,最後到國庫的肯定就得少一半。

  這其中不單單是大明朝有些官員吃了,而且還有地方的世族們盤剝了不少。

  大明朝覆滅時,江南一帶依然醉生夢死,好不舒服。

  可每年從江南收到國庫的稅收那是一年比一年低。

  朱祁鎮打開楊閣老的奏折,裡面的票擬說了一個大體的方法,具體上是讚成的,但是卻打算交給皇莊來做這個事情,而不是交給工部或者是任何一部。

  具體的理由很簡單,朝廷不該入那商道,更不應該與民爭利。

  朱祁鎮合上奏折。

  士農工商是中國的傳統,這個是華夏幾千年的問題,任何人不能動。

  這是楊溥閣老對引入糧食作物的看法。

  楊溥閣老是讚同的。

  不過還是地大物博的說法。

  不過二楊為首的這些老臣們都站在他這邊。

  雖然有點反調,但是總體也都是讚同,並且還拿出了辦法章程的。

  朱祁鎮對於這些臣子,他還是覺得十分滿意的。

  你反對歸反對,但是也得認清一個道理不是,有好處那就得大家一起努力不是。

  朱祁鎮對於二位閣老的票擬都批閱了意見,現在就等著明天討論後,再決定下來。

  之後就是沒問題,他這個當皇帝的同意了,直接交給司禮監披紅下發各部門照做。

  大明朝這套君主集權的內閣體制,是讓皇帝很舒服的。

  但是他也知道,這些也都是因為他這一朝的官員們大多數都是幾朝老臣。

  這些老臣們有一個算一個,不論是文武,都是有能力的老臣。

  哪怕是沒有土木堡之變,這群老臣們估計也都要告老還鄉了。

  朱祁鎮對於提拔一些人上來,他開始有了一番自己的打算。

  大明還有許多人才。

  今年二十七歲,同時也是未來若是發生土木堡之變,這倆個家夥會來北京參加保衛戰的。

  這個人就是,方瑛和朱英!

  “方瑛、朱英?算是可用之才,方瑛還是讓他鎮守雲南吧,雲南也不安穩啊。”去年剛剛派王驥總督雲南軍務,保定侯孟瑛、參將冉保、毛福壽前往二征麓川。方瑛也是南征一員,朱祁鎮在自己的禦書房內徘徊踱步著,他想著日後的東南局勢。

  東南一地,江南一地,

衛所兵事問題是一個,稅收也是問題....錢都到不了朝廷,而是在各地的商賈大富和世家世族們的手裡,這可是大問題。  這真金白銀都去哪裡了?明初的大明雖然限制出海,可還沒有海禁,這些地方可都是在吸全世界的錢呀!

  想解決國庫的問題,除了開源擴大金銀礦之外,他也知道稅收更是關鍵。

  稅收可是國之根本,江南一地如此有錢,可這錢就是交不上來!

  朱祁鎮一想,自己都覺得相當的不能忍!

  這時,門外傳來一聲太監的稟報聲:“啟稟皇上,北鎮撫司都指揮使朱以擴深夜求見。”

  朱祁鎮回到身後龍案上端起茶來道:“叫他進來。”

  “是,陛下。”

  片刻後,錦衣衛副指揮使朱以擴在太監的引領下走入到了禦書房。

  朱以擴一進來躬身跪拜:“見過陛下,請聖安。”

  “起來吧,怎麽了?有何事?”

  “謝陛下。“朱以擴一起身,就從懷中取出信來道:“這是南鎮撫司指揮使鐵忠專程命人快馬加鞭送來的,微臣還未開封就給陛下送來了。”

  朱祁鎮一聽是鐵忠送來的,格外的好奇起來,接過信一拆開一看。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當真是嚇一跳!

  朱祁鎮看著信上的內容,出聲詢問朱以擴道:“靖難時期,永樂太宗最後是否尋到那建文帝了?”

  朱以擴聞言倒也很是實誠的回道:“啟稟陛下,當時太宗甚至讓鄭國公下南洋的時候尋建文帝,可是一直到最後都未曾尋到那建文帝的一片衣角,後來又有人說建文帝其實還在大明境內,只是躲在山中出家了,可錦衣衛一番全國搜尋下來,也依然沒有發現。”

  朱祁鎮一聽,倒也一笑道:“即使建文沒死如今也是六十五歲的老頭了,建文朕是不怕的,不過此事北鎮撫司多多注意,稍有火苗,即刻掐滅,無需稟報”

  “是,陛下,用派大軍麽?萬一和藩王有所聯系。”

  朱祁鎮這時也望著朱以擴說道:“不過,也不單單只是收集情報證據,最後對付這江湖勢力的時候還是給由你們錦衣衛來最合適,大軍還是得留著對付外敵,殺雞焉用牛刀,我相信你們錦衣衛肯定能替朕分憂的。”

  至於藩王就憑他們如今的實力,北京城都出不了,至於封地的幾位也差不多了,現在除了襄王手裡有幾千家奴跟隨南征,其他藩王家奴都是朱祁鎮讓北鎮撫司安排的。

  朱以擴神色一凝,無比肅穆的躬身行禮,擲地有聲的道:“請陛下放心,錦衣衛就是陛下手中對著文武對著藩王對著江湖的刀,只要陛下需要,錦衣衛定當不負聖心,別說是一省的勢力,就算整個江湖,錦衣衛也有能力屠盡了他們。”

  朱祁鎮望著朱以擴,心裡頓時豪氣叢生。

  這動不動就要替皇帝殺伐天下的勁頭,還真是只有錦衣衛有這膽氣和魄力了。

  明朝廠衛,最大的特務機構,真的是皇帝手中的利器。

  這利器會不會傷到自己。

  文官庸,武官慫的大明後期,最好用的也只是這三個部門,這三個部門卻也是一不小心就會用岔的機構,一出了岔子就是禍國殃民。

  不一會朱以擴一臉凝重:”陛下,緬甸上奏說抓住了思任發,要挾大明割讓麓川,雲南總督王驥請增派軍隊。“

  朱祁鎮眼珠都要瞪出來。

  ”哼!傳旨調回王驥,加祿米三百石,巡視延綏、寧夏、甘肅等邊塞。“

  明升暗調,這是氣暈了,陣前換將兵法大忌。

  ”傳旨,命坐鎮後方的方瑛為平蠻將軍,增兵十萬,讓孟瑛從南方各地衛所抽調,南征麓川以圖緬甸,讓內閣調兵吧,兵不多,要快。“

  估計是一邊倒的戰事。

  麓川坐大,並非起源於今日。

  乃是仁宗皇帝登基之後,大明在戰略轉向的影響。

  但是即便如此,黔國公沐晟屢屢請兵叫苦,沐晟早已病逝,沐昂也病重,南征內閣認為麓川雖然有些跋扈,但是還沒有他說的哪裡厲害,也派兵了。讓王驥南征麓川,這次又要支援,朱祁鎮這次直接讓年輕一輩的方瑛出戰。

  為什麽朱祁鎮不調邊軍南下,如果也先抓住北方空虛的機會和歷史上一樣,那就是雙面開戰,雖然這次又抽調十萬,把整個南方衛所完全抽乾,不過這也是給南方衛所換血了,把不能打的都淘汰下去,可是這樣抽乾整個南方的做法,隱患也是朱祁鎮沒有想到的。

  隨後朱祁鎮交代了一番後,他就讓朱以擴告退下去辦事了。不過朱以擴也跟朱祁鎮建議,讓錦衣衛一部分好手此時往蜀地奔赴。朱祁鎮知道他的意思,當下也就同意了,這部分過去直接解決這些江湖隱患。這個時候朱祁鎮的心思還是放在了瓦刺和大明的民生上。

  說起這瓦刺,伯顏帖木兒貌似要返回塞外了。朱祁鎮知道這一趟伯顏回去,一定會好好告訴那一位也先,這一次他來大明的收獲的。

  如此一來,朱祁鎮相信也先是一個聰明人,知道此時怎麽做才是最好的。

  也先怕的不是他朱祁鎮,怕的是大明的國力.....這一點,朱祁鎮心知肚明。

  深夜一到,朱祁鎮不禁打了一個哈欠,他覺得疲乏了。

  他沒有打擾任何一個人,早就習慣自己一個人。

  他自己滅了燭火後,便推開了禦書房的宮門,一步邁出了房門。

  外面站著伺候的太監們,本來昏昏欲睡的一見皇帝出來了,嚇得都是一個激靈。

  朱祁鎮冷聲道:“回寢宮,擺架,朕走回去。”

  ......

  永樂十一年,思任發上位。

  思任發知道朝廷的強大,故而表現的恭送之極,朝貢不絕。但是另外一方面,思任發並不甘心如此,故而永樂年間,他對朝廷恭順之余,對其他方面就不一樣了,東征西討,將西邊,南邊的土司,一個個兼並。

  到了仁宗繼位之後,大明戰略轉向,從對外擴張,變成了收縮。

  如此一來,思任發小心試探了朝廷幾次,發現他即便吞並忠於朝廷的土司,朝廷最多不過是切責而已。

  於是乎,他的膽子就大了起來。

  隨著仁宗宣宗去世,安南棄守,這一系列行為,更是鼓勵了思任發的膽子,於是從正統初年開始,他的一系列動作,就超出了朝廷容忍的底線。但是他絲毫不顧,到了而今,他已經恢復了麓川全盛時候的版圖。

  可以說盛兵三十萬。

  當然了,朝廷對西南土司的戰鬥力,從來是鄙視的。

  當初沐英用三萬士卒大破麓川。

  只是大明朝有幾個沐英。

  沐英的兒子沐晟也在正統四年去世。

  對於麓川戰和事宜,頓時成為了朝廷最大熱點。

  正統九年,正統帝命,方瑛,為征蠻將軍,襄王朱瞻墡隨軍出征,明中軍都督府署都督同知:李安、明金吾衛指揮同知:劉聚,兩人為左右副參將、明兵部尚書:王驥,暫總督軍務、戰後巡防西北,明東廠廠督:曹吉祥,總督軍務,明兵部左侍郎:徐晞,督管軍餉,輔兵十萬總共率軍二十萬轉餉半個天下,奔赴邊疆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去征剿明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司致使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境內再起戰火。

  令方瑛為將,襄王也見識過方瑛的本領,所以力挺皇帝的決定,方瑛敢打敢衝,正是陛下所需要的少年英才。

  朱祁鎮下特旨,將襄王封地改往麓川,命襄王隨軍出征,太皇太后已經病危的身體,竟有一絲轉機,她知道,她一旦此時離世自己的兒子說不定也命不久矣。

  同年冬明征蠻將軍:方瑛,進軍上江巡檢司,明金吾衛指揮同知劉聚,等將領渡河過江會兵騰衝守禦千戶所長驅直入抵達南甸宣撫使司沙木籠山,而明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則佔據高鄰險要地帶,建築城堡互為聲援。因軍隊勢力懸殊明軍大勝, 並乘勝追擊截守西峨渡,環攻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司據點,用火攻焚燒使得跳江者多達數萬人,唯獨只有明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攜帶二子逃奔到孟養軍民宣慰使司,明兵部尚書特此繳獲其印信三十枚,還焚其據點改守為攻。

  明征蠻將軍認為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可能與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司合謀已久?否則怎敢欺。

  瞞朝廷不上交罪犯?認為應該出兵征討,故此明軍進至騰衝守禦千戶所兵分五路前進,而緬甸軍民宣慰使司也聚兵以待。

  首先由木邦軍民宣慰使司統兵萬人駐於蠻江寨,明兵部尚書賜以牛酒曉以忠義,遂讓木邦軍民宣慰使司願為明軍效力。

  接著明兵部尚書聯合了木邦軍民宣慰使司各部,進軍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接連取勝,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又上奏朝廷要求將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司割讓給木邦軍民宣慰使司,而孟養軍民宣慰使司、戛裡安撫使司給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才肯交出思機發。

  這讓征蠻將軍方瑛大怒,隨後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大軍到來,明平蠻將軍方瑛,則率兵沿江而下大戰一晝夜,燒毀了緬軍兵船數百艘還把叛軍(麓川軍)、緬軍打退數十裡地,征蠻將軍縱兵打退明孟密宣撫使思機發,俘獲其妻子杜溫菲,及下屬九十多人大象十一頭,並以其地設立了——隴川宣撫使司。朝廷想詔明兵部尚書王驥還京,巡防延綏、寧夏、甘肅等西北,但明孟密宣撫使思機發卻仍然佔據了孟養軍民宣慰使司不服大明,還京之事暫緩,曹吉祥作為東廠廠督不能長時間離開京畿所以被召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