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沉默的目擊證人》第136章:真的是這樣
馮其茗在爸爸勸說下,堅定了進一步專研林業技術的決心。“橫嶺莊”給他提供了這麽適宜研究林業的環境,他怎麽能不好好珍惜呢。

 馮其茗每天起的很早,然後就去離場區比較近的東山和門頭山,去觀察各種動、植物,一邊觀察一邊寫記錄,就這樣他寫下了大量的動、植物觀察筆記。由於有了自己的目標和追求,每天也是忙忙碌碌,馮其茗兩口子打仗的次數又減少了。

 天氣逐漸轉涼,一轉眼又是一年的秋天到了,“橫嶺莊”四面的群山披上了彩色的盛裝。層林盡染、五彩斑斕、景色宜人。

 門頭山更是疊翠流金、絢麗多彩。一群群的大雁,一會兒排成一字,一會兒排成人字,襯托著門頭山的背景,面向廣闊的藍天,展翅向著南方飛去。還有一群群的綠頭野鴨,會在南飛的途中停下來,落到“橫嶺莊”的池塘裡遊弋,夜晚就棲息在河心的蘆葦蕩裡……

 田裡的莊稼成熟了,豐收的莊稼也引來了山中的麅子、馬鹿和野豬。這些動物趁著夜色,潛入莊稼地偷糧食吃,每到這個季節大隊的幹部和宿舍的年輕人就會組成夜間巡邏小分隊。潘建柏隊長、高凌風和巡邏隊員們帶著獵槍,在還沒有來得及收割的莊稼地裡來來回回的巡邏,驅趕這些貪吃的家夥。

 臨近西河的莊稼被糟蹋的最嚴重,那裡已經成熟的大豆,成片、成片的被馬鹿啃食,這種動物極為敏感,警惕性也極高,每時每刻都會轉移地方,不容易發現他們的行蹤,等到發現時,它們已經吃飽喝足,逃之夭夭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快收割速度,用最短的時間搶收完畢。

 秋天的早晨,天剛剛蒙蒙亮,人們就進地了,直到天徹底黑下來,才收工回來。只有當所有的糧食全都收回到場院,秋收才算結束,幹部和職工家屬才會長長的舒一口氣。

 收下來的糧食像小山一樣堆放在場院晾曬,東一堆、西一堆整齊的分著類,場院中間有一盞廣場燈,徹夜明亮,照的場院像白天一樣。

 倉庫每天都安排有人值班,守護著金燦燦的大豆、黃澄澄的玉米、黑白相間像寶石一樣的葵花籽……

 人們把晾曬好的糧食裝上袋子,一袋一袋碼整齊,裝上車全部送往總場糧庫。送糧的日子裡,二狗子和戶先進每人開著一輛膠輪拖拉機,每天下山往返一次,送走的是大豆、玉米、小麥和葵花籽,拉回來的是大米、白面和豆油。

 分糧的日子裡是幸福的,每家每戶來領糧食的人們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容,丁泰華和會計秦林也迎來了一年當中最忙碌的時刻。

 送走的糧食要出庫、計秤;拉回來的糧食也要入庫、計秤;分出去的糧食還要計秤。丁泰華和秦林每天忙的不可開交。可看到大夥高興地拿著米袋子、面袋子、拎著豆油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幸福樣子,丁泰華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橫嶺莊”糧庫裡的糧食實行配給製,職工一類每人、每月大約分三十六斤糧食,二類能分到三十二斤,家屬三十斤,孩子比家屬減半。

 這樣的數量基本也就是解決了溫飽的水平,每家、每戶都沒有多余的糧食。即使這樣年年豐收的日子裡,也還有個別的人家依然要領救濟糧,生活還是非常困難的。

 張豐守家就是一個例子,他們兩口子只有老合一個人是職工,媳婦是家屬,家裡有六個孩子,老大是男孩已經十八歲了,由於小兒麻痹後遺症,依然沒有處對象。中間四個都是姑娘,最小的也是個男孩。

 孩子們都是正在長身體的年齡,隊裡分的糧食根本不夠一家人吃。每次分糧的時候管理員丁泰華都會按照潘建柏隊長的吩咐,找機會偷偷地多分他家三斤、五斤的糧食,又生怕被別人看到有意見。老合每次領到潘建柏隊長給特批的糧食心裡都是熱乎乎的,可是這樣也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總場糧庫給的救濟糧是玉米面,老合就會把領到的救濟糧換成黃豆,回到家裡把黃豆炒熟,他家每天吃飯之前,先要每人分一小把炒黃豆。吃完炒黃豆以後一家人再圍坐在一起吃飯。在他家這樣的生活已經成了一種習慣,雖然不一定會吃的很飽,但一定不會餓肚子。

 老合嘎嘣、嘎嘣地嚼著炒熟的黃豆,一股濃濃的豆香味在空氣中飄散開來,很香很香。可是再香的味道,老合咽下去的滋味都是苦澀的,這是來自內心深處的苦澀,一種無可奈何、心有不甘的苦澀。

 雖然老合在隊裡很能乾活,有一身的力氣,一個人頂得上兩個好勞力,可是乾的再多也沒有用,一個一類勞動力最高工分就能換每月三十六斤糧食,多幹了也不會多分。

 他認為這個分配方式對於他家來說不是很合理,憑他一身力氣,如果自己單乾,讓孩子們吃飽飯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怎麽才能這樣呢?那可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啊!面對現實他真是沒有辦法,無可奈何。

 老合常常因為害怕孩子們吃不飽飯而苦惱,他經常去大隊部找傅屬記,談他家的實際困難。傅屬記總是勸他,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可是什麽時候才能讓這些吃苦耐勞,真正付出辛勤勞動的人們好起來呢?傅屬記有時候也會陷入深深的沉思。

 這一天,輪到張豐守和黃朝舉在場院值夜班,看到場院堆得高高的糧食,他常常想,如果把地都分給每家、每戶單獨去耕種,這裡的糧食可能還會堆得更多。

 夜晚,老合依靠在廣場燈杆下,借著明亮的燈光,他一邊抽著旱煙,一邊想著自己的心思。張豐守多麽渴望,能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種啊,但是在那個年代,土地都是國家和集體的,單乾是堅決不允許的,這是很危險的想法,有時候他也會被自己的胡思亂想給嚇到,禁不住打個寒戰。

 正當老合沉迷於胡思亂想之際,突然,他覺得有什麽東西打在自己臉上,而且越來越多,劈劈啪啪的落在臉上、身上,他不停地用手撲打著,順手捉起兩隻,一看是蛾子。

 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蛾子,嚇得他從地上軲轆一下子蹦起來,大聲地喊黃朝舉,“朝舉,朝舉!來蛾子了!你在這裡看著,蕭正去屬記家報告去!”說完撒開腿飛快的向傅屬記家跑去。

 接到張豐守的報告,傅屬記、潘隊長和所有的幹部都來到了場院,場院裡廣場燈下,大道兩邊的路燈杆下,伴著明亮的燈光,成群的蛾子撲棱撲棱的上下飛舞著,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傅屬記緊鎖著眉頭,這麽多年來,他和大家一樣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蛾子,而且集中爆發的這麽厲害,大家議論紛紛,你看看蕭正,蕭正看看你,都無奈地搖著頭。

 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了,如果不及時撲殺,後果可能不堪設想。人們用驚恐的眼光看著傅屬記,希望他能想出好辦法。

 傅屬記的臉上本來就長滿了麻子,現在陰著臉,更加難看。他很嚴肅地問馮其茗,“馮其茗你是搞林業的,你看看,這是什麽蛾子?有什麽好辦法進行撲殺嗎?”

 馮其茗仔細地觀察著,他捏著蛾子漲的鼓鼓的肚子,對在場的人說,“大家看看,注意一下,這蛾子肚子裡面全部都是蟲卵。”

 大家也都認真觀察著抓在手裡的蛾子。果然,有的蛾子趴在人的手上還不停地抖動翅膀,蠕動著大肚子在產卵,產出的卵象深褐色的高糧米粒一樣大。

 馮其茗對屬記說,“傅屬記,如果蕭正沒記錯的話,這種蛾子的學名叫天蠶蛾,它的主要特點是體型短粗,翅展十二到十五公分左右,翅膀呈濃豔的褐色,大家看一下,蛾子各翅中央的擬眼紋有鮮豔的桃紅色。”

 大家仔細一看, 果然和馮其茗說的一模一樣。

 馮其茗接著說,“這種蛾子喜好夜間活動,晚上有趨光性,這也是為什麽在燈杆下聚集了這麽多的原因,不過它們產下卵後就會死亡。天蠶蛾主要分布於中海拔的山區,咱們‘橫嶺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就很適合它生存,但是在通常情況下這種蛾子的棲息量比較少,這麽大規模的出現是極為罕見的現象。”

 有人問到,“那可怎麽辦呢?這麽多蛾子,要是吃起樹葉來,兩天不就把咱這兒的樹啃光了啊。”

 馮其茗又說,“這個不用擔心,蛾子破繭後就不再進食了,這種蛾子的主要危害不在成蟲,而是幼蟲,成蟲產下的卵會在第二年春季孵化,幼蟲在地下會啃食樹根,鑽出地面後爬到樹上啃食樹葉。對森林的破壞性很大。”

 大家聽到馮其茗的講解,更加害怕了,那不就是說,明年春天就會鬧蟲災嗎。這可怎麽辦呢?大家議論紛紛。不知道從哪飛來這麽多該死的蛾子,大家不停地咒罵著。

 馮其茗又說,“天蠶蛾的產卵期很短,一般也就是三到五天左右,最好的辦法是用殺蟲劑,高濃度大面積噴灑,爭取三天之內,全部撲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