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沉默的目擊證人》第128章:很滿意
“我爸是常德容,我叫常智勇。”

 好像沒有什麽敵意,蕭正放松下來,“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來吧,這裡的石子兒可漂亮了。”常智勇很高興地邀請蕭正。

 河邊沙灘上的石子兒真的很好看。有圓圓的、有橢圓的、有紅色的、有綠色的、金色的、黑色的、還有的一半是黑色,一半是黃色……雖然形態各異,但是都很光滑,五顏六色,很是惹人喜歡。

 小孩子們在一起很快就混熟了。蕭正之前的猶豫一掃而光並在玩耍中認識了文燁煜、盧月悅、柯含蕊、陶星宇……

 蕭正他們一起見證了池塘裡的魚,從水裡躍出水面的精彩瞬間。

 有一條魚像表演一樣,頭剛剛鑽出水面便飛速的側身遊起來,魚尾快速的抽打著水面,魚鱗在陽光照射下泛起銀色的光暈,遊了兩三米,突然一頭扎進水底,水面上泛起一條波光粼粼的痕跡,一會兒又慢慢恢復了平靜。

 還有一條魚從水裡突然跳出來,在空中劃了一個完美的弧線,一頭又扎進水裡,泛起的水花和波紋一圈圈的蕩漾開去。

 蕭正想起了二狗子說的“鯉魚跳龍門”,問他們幾個是什麽意思,他們都說不知道。

 撿了滿滿一兜子的石子兒,哪一個都舍不得扔掉。摸摸這個,捏捏那個,都是寶貝,愛不釋手。

 家離的近,飛也似的跑回去,把兜裡的石子兒一把一把的抓出來扔到家外面的窗台上,撒腿就跑,生怕隔壁育教室的阿姨看到,把蕭正抓住。

 時間還早,去哪呢?環境是陌生的,一個人又不敢亂跑,於是又回到小夥伴中間,有了一點點安全感,還是找一下方向吧,面對四周的大山蕭正的敬畏和好奇油然而生。

 蕭正他們幾個人離開了河邊,順著上山的路往家屬區走去,山坡很緩,路是筆直的,也是山裡唯一一條筆直的大道。

 大道東面半山腰中間有兩排整齊的一半是石頭、一半是紅磚的瓦房,掩映在青山綠林中間,很富有詩意。

 每一排房屋是四棟,每棟房子住著五、六戶人家,房於房之間相隔五十米左右,前後都有院子、園子,用整齊的木籬笆分隔開來。

 每一家都是木板做的對開門,對開門的比例大約是三七分開,門做的既統一又別致,顯得既協調又美觀。

 場區最東邊還有獨立的兩棟房子,也住著人家,其中的一棟有柯含蕊家,她家住在房子最西側,是房頭。

 大道的西面還有兩棟紅磚房,一棟在最北面,從東到西依次是學校、診所、電影院、大隊部和小賣店。挨著學校的邊上還有一個牛棚,牛棚是常智勇爸爸蓋的。

 常智勇的爸爸常德容因為牛棚的事被傅屬記批評好幾次了,“一個牛棚離學校這麽近,夏天蒼蠅太多,影響孩子們上課,趕緊給我拆了,再不拆就把牛都給殺了!”

 常德容知道,這是傅屬記的氣話,也是在嚇唬他,屬記怎麽能舍得殺牛呢。

 常德容之所以在這裡建個臨時牛棚,裡面隻圈了一兩頭牛,也是為了喂牛、乾活方便。因為馬號和牛棚在坡下的鳳凰山邊上,離場區要一公裡的路。

 如果在門頭山和鳳凰山邊上乾活去牛棚牽牛正好順路,但是如果去北邊地裡乾活,來回牽牛、牽馬那真是很不方便。

 正對著學校南面的一棟房子比其他房子要寬一些,高一些,那是糧庫和倉庫。

 大道西側南、北兩棟房子之間是一個很大、很寬闊的場院和操場,這兩個地方隔著一條小排水溝緊挨著。場院很平整,是水泥的,上邊空空的,打掃的很乾淨。

 站在場院中間往南看去就是門頭山了,門頭山是一座比較獨立也比較雄偉、挺拔的山峰,緊挨著它西邊僅有一座小山,好像依偎在它懷裡的孩子。

 通往山下的路就環繞著小山的山腳蜿蜒向前。門頭山腳下的池塘就是山上的泉水一條條匯聚成的。

 鳳凰山要矮很多,連綿起伏,層層疊疊,相互依偎和聚攏在一起。山與山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分開。這些山峰就象個頭差不多,手拉手一起玩耍的孩子。

 要衝山離得很遠,極目望去微微的泛著藍色的煙幕,山峰和天空連在一起,山尖鑽進了雲層裡面,讓人覺得好像有神仙住在那裡一樣。

 北山就更遠了,有的山峰高聳入雲,有的遠遠望去山頭依然有隱約的白色,可能是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吧。

 順著大道再往北,走過家屬區最後面就是北坡了,坡很陡,下坡的山路也是筆直的,一直交匯到一裡地外處的一條小河才變得曲折起來,那是通往小七林場的路。

 順著大道往回走,來到大隊部。可以趴著窗戶或隔著門縫往裡面看,只要不被司機二狗子看見就可以在那裡玩耍,如果他看見了就會大喊“誰家的小孩?!沒人管,一會兒開車下山,賣了孩子買酒喝……”

 孩子們每每聽到他的喊聲便呼啦一下四散奔逃,蕭正會找個地方躲起來,等他不注意又回來了。

 大隊部裡,分場的幹部們正在開會。會議室的一面牆上掛著的大畫像,還有一面牆上掛著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

 所有的幹部都圍著一個長條型的方桌坐著,桌子是用木板做的,是劇裁的很厚實的那種椴木板子,沒有刷油漆,保持著木頭的本色,木紋清晰可見,桌面光滑,上面擺著水壺和水杯,還有一部電話機,是那種帶手柄搖信號的老式電話機。

 桌子四圈擺著木頭長條凳子,凳子也是木頭的天然顏色,只不過和桌子不同,是用柞木方子做的,顏色要更深一些,因為經常有人坐,被磨的更加有光澤。

 潘建柏隊長從總場開完會回來了,他長方臉盤,大耳朵,眉毛又濃又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一米七左右的個子,身材魁梧,給人一種很威嚴、很幹練的感覺。

 爸爸和會計邱星暉已經去各個地號轉了一大圈,調查和了解了一些土地的基本情況,現在會議的主要內容有三項,一是潘建柏傳達上級會議精神;二是研究各個地號分別種植什麽作物;三是研究大幫和副業隊負責人的事。

 會議氣氛很熱烈,大家對即將開始的春播工作熱情高漲,潘建柏隊長介紹了上級春播動員大會的主要精神。

 他說,“上級要求我們一定要在穩產、增產上下工夫,領導答應我們,下一步去農場科研所種子站領取種子時,一定發給我們最新培育的優良品種。”他的講話引來大家一致的熱烈掌聲。

 上級會議精神傳達完了。幹部們對各個地號種什麽的問題又開始了熱烈的討論。

 邱星暉說,“我的意見是全部都種上黃豆,一是便於田間統一管理,二是對肥料及農藥的使用也便於規范操作,三是倉儲、運輸也方便,不用再分門別類了。”

 管理員丁泰華說,“這個恐怕不行,我覺得上級不會同意咱們都種黃豆,總場每年分配給各個分場的種植任務不可能就單獨的一項,肯定還會要求我們種苞米或者小麥等其他作物。”

 傅屬記說,“華剛說的對,總場每年要求各個分場種植項目要多樣化,避免單一和重複種植。雖然我們的地大多數適合種黃豆,但是如果全部都種黃豆,恐怕科研所、種子站也不會給我們那麽多種子,就更別說什麽優良品種了,所以我們的中心思想是科學合理的安排土地,盡量均勻地分配種植任務。”

 隊長潘建柏說,“蕭景同同志昨天剛來,今天一早就和邱會計去各個地號轉了一上午,很辛苦,屬記和我溝通了一下,對蕭會計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態度很滿意。怎麽樣?老蕭,你有什麽想法說說吧。”

 爸爸在凳子上往前探了一下身,直了一下腰,“謝謝潘隊長,傅屬記的評價,我剛調過來, 有些工作還需要進一步了解,也請領導和同志們多多幫助,有不對的地方盡管提示、批評。

 今天邱會計領我去了各個地號看了看。我的建議是這樣的,門頭山的地塊兒比較平整,地壟呈東西方向,最長的地壟達到兩公裡多,短的也有近一公裡,周邊沒有比較高的樹木,日照時間長,適合機械化播種和收獲作業,比較適合種黃豆。

 鳳凰山和要衝山情況差不多,都是零散地塊,大小不均、坡度不一,在田間統一管理上不如南邊,可以考慮種葵花子和玉米。北坡的地坡度大,常年比較乾旱,隻適合種小麥,我聽邱會計說這幾年也都是在種小麥,這就是我的看法。”

 傅屬記說,“蕭會計分析的很透徹,也很科學,我同意他的意見。要衝山就全部種苞米吧,鳳凰山種一部分苞米,一部分葵花籽,鳳凰山有蜂場,種葵花籽也是為了照顧蜜蜂能更好的采蜜。”

 傅屬記又說,“另外一件事兒是大幫和副業隊負責人的事兒,我看這樣吧,大幫還是由潘隊長負責,副隊長還是讓柳承運來當吧,小夥子踏實肯乾,是個好苗子。

 副業隊就交給馬意智——馬電工吧,畢竟他對水、電、農機修理、基建等各個方面懂得比較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