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哥哥重生黑化後,被團寵小公主萌翻了!》第二百四十章 1頭小辮子還敢讓咱哄
最新網址: 盛明麟挑了挑眉:“什麽事?”

 秦江白道:“如今外頭有好多人在罵江浙官員,說江浙官員沒一個好東西,很多人都說跟這本書有關。”

 盛明麟訝然:“可是這本書裡,並沒有提江浙不江浙的啊!”

 他怎麽可能提到朋黨這麽敏感的話題,這本書主要就是公子復仇,然後告禦狀,明君在位為他昭雪沉冤什麽的,非常偉光正的一個故事。

 秦江白道:“看過的知道是沒寫,但沒看過的卻人雲亦雲了。不知道這個流言是哪兒出來的,反正是傳得沸沸揚揚,聽說有些江浙小官兒,出門采買,一聽他們的口音,就會有人暗中議論。主要是這個人叫青城先生麽,青城山一聽就是蜀州那一邊的,所以很多人說是別的地方的官員,借機打壓南方官員的聲譽。”

 盛明麟:“……”

 體會到了謠言的離譜,明明一看書就知道的事情,睜眼說睜話,也有人信。

 也體會到了他爹的英明,果然,筆名什麽的,就是會被文人們翻來覆去的琢磨啊,多難猜的也能被他們猜到。

 但他也明白,這件事的關鍵,不在於流言從何而起,而是下一步要怎麽做,好在這種事情,也輪不到他來操心,他也不太在意。

 而此時,宮中。

 大皇子終於找到了三大殿之事的知情人。

 是一個工頭,他招認,是劉管事下的命令,他們當時只是聽他的命令,又按著圖紙把殿頂蓋成了那個樣子的。

 這個工頭,和他手底下的工匠是一個地方的,又審了審工匠,有幾個工匠在封頂的時候,確實發現裡頭多了東西,但事後都被劉管事威脅了,並不敢說出來。

 而這個劉管事是什麽人呢?

 他叫劉光,是大皇子的奶兄,也就是大皇子乳母的親兒子。

 這其實算是很親近的關系了,當時大皇子初次辦差,身邊肯定要帶幾個自己人,這位劉管事就是大皇子的自己人之一,本來是專門幫大皇子盯著一些細節的。

 但此事過後不到兩年,

大皇子發現他有些貪財,私下收錢為人說情辦事,就把他趕回家去了。

 等這邊查出來再去找他時,就發現他已經逃走了,他最後出現時是在萬壽聖節後,也就是三大殿的事情剛暴露出來之後。

 有不止一人看到他傍晚慌慌張張上了馬車離開,這會兒還沒抓回來。

 大皇子是真的挫敗。

 雖然這件事情,不管查出來是誰,都是他沒本事,可真的查出來是他自己人,才是真的坐實了他沒本事,且沒有識人之明。

 大皇子過來請罪。

 明熙帝隻道:“繼續查吧。”

 劉光一個尋常人,是絕沒膽子也沒必要在皇宮這種地方搞事情的,所以他背後還有人。

 大皇子低頭應下,便要告退,留下的錦衣衛指揮使王舒志猶豫了一下,還是稟道:“皇上,曾有人看到,劉光離開那一天,在四殿下府邸後門處停留了約摸兩刻鍾。”

 明熙帝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這其實才更能證明,劉光背後有人!

 這是還想順便挑撥一下兄弟兩人的關系呢!

 可蓋皇宮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那時四皇子才十二,還在念書,沒出宮開府,沒上朝辦差,沒成親,沒人手,他上哪去搞這麽大的事情?

 明熙帝沉吟了一下,忽然道:“你們最近,有沒有聽過什麽流言?”

 兩人都遲疑了一下,王舒志咳道:“皇上是問,關於江浙官員的?”

 明熙帝點了點頭,道:“仁兒知道嗎?”

 大皇子道:“兒臣也聽說了一些。”

 明熙帝問:“你怎麽想的?”

 大皇子有點遲疑,但還是道:“兒臣認為,江浙官員雖然結黨,但,也確實有能力,且人數眾多,宜穩不宜動。楊顯榮四人正在被清算,江浙派已受重擊,余下的人也受牽扯,此時應適當安撫提拔,平穩且快速過渡,方能確保政令通達,不至於因為朝堂動蕩,影響百姓……”

 明熙帝深深地看著他。

 仁厚嗎?

 他心系百姓,顧念朝臣,確實仁厚。

 可,正確嗎?

 正確不正確,還真不好說。

 雖然有珠珠的先知在,明熙帝心中已經偏向於順應天意,立四皇子為儲,可對於佔嫡佔長的大兒子,深心裡,也實在是不願也不忍放棄的。

 可是今天,他第二次,深深感受到了這種執政理念的南轅北轍。

 要知道,治國並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時常需要壯士斷腕。

 國力有限時,沒法讓每一處都能正常運轉,那就只能忍痛放棄一部分利益,來求得更大的回報。

 如今之事也是一樣。

 問題的關鍵,從來都不是江浙派啊!!

 黨爭是永遠避免不了的,什麽派全都無所謂。

 江浙有什麽錯呢?江浙不過是有錢,生活富足,所以更有余力追求思想上的東西,會有更多人念書,文風愈來愈興,才子愈來愈多,科舉入仕的自然就多。

 把同樣的條件換到什麽地方,都是一樣的。

 可對於朝廷來說,一處富足與百處富足,肯定是不一樣的啊!是一兩銀子香還是一百兩香?

 都不說人才不人才了,就隻說,能多讓一方百姓吃飽飯,帶來的連瑣反應就是巨大的。

 要是照大皇子這麽說,哦,我把江浙派領頭羊給嘎了,立馬再從你們江浙派挑幾個人來,坐這個位置,熟門熟路,平穩過渡,看起來是挺好的。

 可他們損失了什麽?

 我身為一個皇帝又得到了什麽?

 只是四個家族的家產嗎?

 嗯,雖說這個數字也確實挺大的,但我是皇帝啊!

 我在這個時候,應該拿出厭極了江浙派,恨不得把所有江浙派連根拔起的架勢,才好讓他們讓一步,讓十步,讓百步,好最大限度地出台政令,讓南北早日趨於平衡啊!

 他們不樂意?不樂意又能如何?

 他們不好好乾?

 頭頭我都殺了,你猜我介不介意多殺幾個小嘍囉?

 只要表露出我的決心,那夥人絕對乖覺得什麽似的,乾完手頭的事還恨不得多乾一點表現表現。

 這才叫利益最大化。

 可是呢,你要說大皇子錯了,也未必就是錯。

 他這種辦法,操作好了,就是君臣相得,一段佳話。

 為什麽呢?

 因為楊顯榮四人肯定是要死的,在死之前,會吐出什麽消息,余下的這些人,肯定心裡有數,誰也逃不過。

 在這個時候,若君王不追究而是安撫,那對他們來說就是死裡逃生,會十分感激,而對於君王來說,就是使功不如使過,更容易控制。

 這種辦法更紆回些,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事情辦出來會顯得很漂亮,會有仁君之名。

 可這對明熙帝這種武皇帝來說,呵,你都一頭小辮子了還敢讓咱哄你,給你臉了?!

 所以才說不在對錯,就是路子不合。

 他太保守,太遷就朝臣,若真選一個這樣的繼承人,他真怕他一死,他立馬就把都城給遷回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