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元末種糧食》第76章 雙季稻
  蔡家位於江都城中心地帶,距離鎮南王府不遠。

  府門雖不如鎮南王府華麗氣派,卻予人一種古老厚重之感,是座百年老宅。

  蔡恆得到通報後,親自迎到府門口,微笑道:“不想上午剛剛與張千戶和兩位寨主認識,三位下午就來拜訪,實令鄙宅蓬蓽生輝!”

  秦苓思叉著腰,哼道:“我們不是來找你說閑話的,我隻來問你,許一毛是不是賣給你田產了?”

  蔡恆目光在她身上打量了一會,也不生氣,微笑道:“正是如此。”

  秦苓思道:“他在北郊共有八千畝田,賣給你多少畝?”

  蔡恆奇道:“自然是八千畝都賣給了在下!”

  秦苓思勃然變色,急道:“其中三千畝可有田契?”

  蔡恆也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鄭重道:“他說那些田契弄丟了,請了呂太公為公證人,當著面重新立了一份白契!”

  秦苓思氣呼呼道:“你被他騙了,他已經把這些田賣給我們了,這是田契,你瞧!”把田契遞了過去。

  蔡恆接過一看,面現憤怒之色,道:“好大膽的狗賊,多謝幾位相告,我這就找他算帳去!”

  張陽泉忽然道:“他已經失蹤了,我正派人四處找他,不過未必能夠找到!”

  蔡恆愣了一下,道:“那也無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他若是不現身說清楚,伱們可以拿他家產抵債!”

  秦苓君寒聲道:“蔡公子說笑了,是我們先買的田,要拿家產抵債也該是你們。而且,他的產業已經都出售了!”

  蔡恆強笑一聲,道:“此事晚些再議不妨,咱們還是先發動人手,找到這奸賊為好!”

  蔡家當即撒出大量人手,全城搜捕。

  蔡恆還去找了黃伯燕,北門軍和南門軍一起全城搜捕,結果連個人影都沒找到,甚至沒人看到許一毛出城。

  千戶所大堂內,秦苓思捧著杯茶發了會呆,忽然道:“軍師,如果許一毛就這樣失蹤了,蔡家會怎麽辦?”

  張陽泉靠在椅背上,慢慢道:“他們絕不會輕易把這些田讓給我們,只怕會有一番爭端!”

  秦苓思低著頭,自責道:“都怪我,要是當初留個人盯著許一毛,就不會出現現在的局面了!”

  秦苓君皺著眉道:“此人究竟逃到哪裡去了,若是出城,為何沒有人看見?我就不信一個大活人,能憑空消失了不成!”

  張陽泉腦中一閃,道:“除非他出城時藏頭露尾,所以沒有人看到他!”

  “怎麽可能?若是打扮成可疑模樣,城門衛又不是瞎子,肯定會攔下來問個清楚!”秦苓思嘟囔道。

  張陽泉站起身,眯著眼道:“若是城門衛幫他遮蔽行藏呢?”

  秦苓君動容道:“有可能,除了咱們北門,其他三門、甚至碼頭的守兵都有可能受他賄賂!”

  張陽泉沉吟道:“城東是薛家的地盤,我相信他不敢走那邊!碼頭由總管府親自負責,檢查極嚴,他也沒那個膽子,就剩下南門和西門!”

  “南門軍正在幫忙搜捕他,也不可能,只能是西門!”秦苓思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張陽泉一字字道:“他一定是通過鄭永恩,讓他找張明鑒說話,放他從西門離去。”

  秦苓思急道:“軍師,讓我帶人去追吧,保證把他抓回來!”

  “好,二寨主一路小心!”

  秦苓思當即帶了幾個人,從北門出城,繞到西面官道,

趁夜追趕。  張陽泉和秦苓君讓士兵整裝待發,在大堂內等候,又派出哨馬盯著西門,以防張明鑒插手此事。

  三更左右,秦苓思終於回來了,臉上沾了些血跡,滿臉怒色,身邊拖著一人,五花大綁,正是許一毛。

  “阿姐,軍師,我回來了!”秦苓思把許一毛擲在地上,走到桌邊咕嚕咕嚕灌了一口茶,道:“真是氣死我了!”

  張陽泉走到許一毛身邊,見他昏迷不醒,疑惑道:“他怎麽了?”

  秦苓思撇嘴道:“這個傻蛋,投了一家黑店,差點讓人做成了肉饅頭,幸虧我及時趕到,救了他一條狗命!”

  秦苓君檢查了一下許一毛狀況,點頭道:“嗯,中了蒙汗藥。”

  張陽泉笑道:“人抓回來就好,把他送去蔡家吧。”

  秦苓思走到許一毛身邊,踢了他一腳,哼道:“這家夥身上的錢都被那些蟊賊偷走了,我追了一陣,被他們逃了。這家夥身上一點錢都沒有了!”

  張陽泉淡淡道:“他在杭州一定還有產業,這些咱們不必再管,讓蔡家自己想法子把騙去的錢撈回來!山豬,派人把他送去蔡家!”

  次日中午,三人回到山寨,與郭念生商議一番後,決定讓一千三百名寨民去西面的村莊落戶,七百多寨民去東面村莊落戶。

  這次遷徙的寨民中,楊姓人最多,故而兩個村落分別起名為西楊莊和東楊莊,各留一個百人隊駐守。

  眼下已是一月,三月便可種植早稻。

  自宋朝引來佔城稻後,早稻品種越來越多,江浙一帶開始實行雙季稻栽種制度,揚州一帶的百姓也都是種植雙季稻。

  其實宋朝之前,也有早稻品種,只是種植面積不大,沒有在全國推廣。

  宋朝時期也是因為江南大面積春旱,原有稻種無法種植,這才種下了耐旱的佔城稻。

  從這之後,佔城稻在江南大量普及,形成兩季稻制度,提高了糧食產量。

  張陽泉手中有十幾種早稻,其中大部分是雜交稻,因為雜交早稻產量高,賣得貴,利潤比較大。

  然而,雜交品種後代會不斷降低產能,不值得大量繁殖,他手中又沒有雄性不育株的種子,無法大量培植新的雜交稻。

  於是,他選擇了一種產量較高的常規早稻——科秈12。這種早稻並非用來推銷給農民,而是當做反面教材,襯托其他超級雜交早稻的高產量和優點。

  不過跟佔城稻相比,科秈12的產量卻要高得多,可以當做替代品。

  晚稻的選擇比較多,張陽泉根據兩稻種植時間,選了一種叫“綠銀佔”的常規稻種,與科秈12搭配。

  早稻種植時間在三月中下旬,眼下還有兩個多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建村備耕的工作。

  龍潭寨最不缺的就是人力,修複村莊並不需多少時間,然而當張陽泉去西楊莊田區看了一圈後,卻發現一個問題。

  此地地勢比附近的河流高,之前這片田區種的都是佔田稻,需水不多,故而農人們在田區周圍打了水井,利用井車或者桔槔取水。

  若要種植科秈12號,僅憑水井的水完全不足,直接引渠又因地勢原因,無法灌溉水田,需得搭建水車,方能將水引入田區。

  憑借龍潭寨的勞動力,這也並非難事。

  然而這裡田區極大,共有萬畝以上,他們買下的兩千畝都在最西面,河流卻在東面。

  若是挖渠引河水灌溉自家田,必須經過別家田。

  人家種的都是佔田稻,比科秈12栽種時間要早,若是一不小心渠水滲入人家田裡,很可能毀了人家的稻子,怎麽也說不過去。

  張陽泉想來想去,最好的法子是再買下一片田,一直連通到東面,挖的渠就不需經過別人家的田,絕不致壞了人家稻子!

  然而,這片田最少得買兩千畝,憑山寨現在的財力,若是全買下來,再無任何盈余,他一時難以做下決定。

  “要不然,我們再用對付許一毛的法子,低價強買下來?”議事堂內,秦苓思見張陽泉愁眉不展,提議道。

  秦苓君駁回道:“這種法子用多了,別人會怎麽看我們?”

  秦苓思聳聳肩道:“那就買下來唄,反正寨子裡還有糧食,實在周轉不過來,賣些糧救急!”

  “你這樣一說,倒確實是個法子,不過沒必要賣糧,可以先賣馬。”

  “阿姐,你怎麽老跟我的馬過不去?”

  “馬賣了可以再買,又不會漲價,糧食可是隔幾天就漲一次!”

  “那也不行,賣一次再重新養熟,你知道有多困難嗎?”

  就在兩姐妹爭論時,猴子忽然進入議事堂,說道:“大寨主,二寨主,軍師,寨子裡有一位何太公求見。”

  張陽泉微微一愣,奇怪道:“何太公?咱們寨子裡什麽時候多了這樣一個人?”

  猴子道:“是上水莊的人。”

  張陽泉想起來了,是有這樣一位老人,他還有一位挺水靈的女兒,道:“請老人家進來吧。”

  “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