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有一個聚寶盆》第23章 孔孟騎士團
  其實楊豐就是要玩湘軍化。

  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算日暮途遠了。

  無論想搞什麽更先進的東西,他都已經沒有時間了。

  嚴格來說他總共還剩下二十個月。

  崇禎十七年八月底,清軍進駐沂州完成對魯南的控制。

  二十個月。

  除了湘軍化他還能完成什麽?

  這是一種最簡單,見效也最快,而且事實證明,也的確有點效果的民間武裝體系。

  畢竟基礎本身就是存在的。

  現在的地方就是以這些鄉宦和科舉世家子為核心,然後加上其宗族做為骨乾,以其家奴為打手,最終控制各自佃戶形成地方豪強。無非就是過去因為制度限制,沒有解禁武力而已,只要解禁武力,分分鍾形成軍隊,而戰鬥力至少比目前明軍體系下的炮灰強。炮灰是沒有任何戰鬥力的,他們的作戰原則就是臨陣掉頭逃跑,能開三槍都屬於對得起皇帝了。

  這樣的軍隊已經爛到地板了,但凡層次高一點的都比他們強。

  湘軍化的確僅僅是強一點。

  但強一點也比這樣爛著強,楊豐倒是有更強的,但他沒那麽多時間啊!

  就這二十個月裡,他還不知道得遇上多少危機也解決呢!

  但湘軍化需要一杆大旗。

  山東境內還有誰比衍聖公更適合這面大旗呢?

  當然,其實關鍵是銀子。

  那麽山東境內還有誰比衍聖公更有錢呢?

  至於後果……

  什麽後果能比原本歷史上更壞?

  “只是,如此的話,於朝廷多少有些……”

  莒州張秀才欲言又止。

  當然,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

  雖然大家嘴上喊著扶明滅清,以血衛道,但實際就是在搞地方團練化,崇禎也不是傻子,更何況就算他的確腦子不怎麽好使,朝廷袞袞諸公們也不是傻子啊!

  人家都懂。

  這麽玩其實已經犯忌了。

  別說地方士紳,唐王這樣的最後還不是幽禁鳳陽高牆?

  “諸位,你們覺得如今朝廷還能保我等家業?別說家業?如今我等性命這朝廷都保不了,自建虜入山東,諸位可曾見朝廷一兵一卒?山東數十城為建虜所屠,各地百姓罹難者百萬,其中多少士紳豪族?朝廷可曾保住一個?鷺磯公悲劇猶在眼前,算算咱們這周圍,還有哪裡士紳未遭難?

  蒙陰士紳死了多少?”

  楊豐說道。

  眾人一片黯然。

  “公家老四被建虜擄走,生死不明。”

  趙秀才說道。

  他說的是蒙陰士紳之首,朱常洛老師之一公鼐的孫子。

  當然,公鼐已經死了多年。

  “看看,這就是現實,自從今上登基以來,建虜五次入關,整個北直隸與山東死了多少士紳,濟南城破時候多少世家被屠滅?孫承宗以帝師之尊,最後還不是一樣滿門被屠?

  別說咱們,連藩王還不是一樣被屠戮?

  這是建虜殺的。

  那李自成,張獻忠殺的又有多少?

  家父就是為其所害。

  各地士紳血流成河,連福王都免不了一死。

  朝廷已經保護不了我們了。

  但咱們不能等死。”

  楊豐說道。

  張兆聖長歎一聲,這個事實很讓人悲涼。

  “我承認我就是想與諸位一同搞團練自保,而且此事無論朝廷如何,咱們都必須得做,

朝廷能對我們怎樣?咱們山東多少在朝為官的,他們若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到,以後也別回桑梓了。朝廷就算不同意,最多也就是下個旨,讓咱們散了,咱們不用管就行,那建虜的刀又沒砍在他們頭上。朝廷是什麽,不就是咱們養著的,咱們交稅養著他們,他們就得保護咱們,他們如今保護不了咱們,咱們就自己保護自己。  他們就不反思一下,他們吃著喝著咱們的,盡到了他們職責嗎?

  此事朝廷同意,咱們得乾。

  朝廷不同意,咱們也得乾。

  不然下回建虜再打進山東,亦或流寇打過來,咱們伸著脖子等死嗎?”

  楊豐說道。

  眾人面面相覷。

  “看來此事非衍聖公不可了。”

  杜李說道。

  眾人紛紛點頭。

  “咱們先扯個大旗,到曲阜後就對衍聖公說,這是為了保孔聖陵寢,咱們都是儒家弟子,這次建虜入寇驚擾孔聖陵寢,咱們這些儒生有護教之責,故此請衍聖公奏明朝廷,由我等山東士子組團護聖。

  我等皆士人,為護聖不得不暫時放下聖賢書拿起刀槍,騎上戰馬,故此可稱騎士。

  我等以孔孟為尊。

  故此可稱孔孟騎士團。

  咱們就在曲阜文廟大成殿正式成立孔孟騎士團。”

  楊豐有點亢奮地說道。

  孔孟騎士團……

  沒毛病。

  人家聖殿騎士團在耶路撒冷聖殿成立,大明儒生們在曲阜孔廟大成殿組建孔孟騎士團,然後以大成殿為團部,各地士子都是孔孟騎士。

  既然是孔孟騎士,那一個騎士配數量不等的扈從也很合理,像楊騎士這樣的,最少也得三五千扈從,同樣地方上有實力的士子,都可以根據自己能力招募扈從,實際上就是團練化。而楊豐需要的,就是在安東衛打造自己的扈從軍團,只要他打造出足夠自保的武裝,剩下就容易操作了。要知道山東可是卡在運河側翼,清軍要南下就必須解決山東的抵抗,同樣江南要不想被血洗,也只能養著山東。甚至有可能的話還可以把崇禎或者崇禎他兒子弄來,玩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送到江南,自己扮演大明孤忠。

  他鎖斷運河清軍就沒法南下。

  他在一邊看熱鬧,清軍就能兵臨長江。

  江南士紳看著辦吧!

  當然,此刻他面前這些家夥,還沒有他這麽長遠理想,他們現在想的就是自保而已,畢竟事實已經證明,崇禎保護不了山東了。

  清軍都五次入關了。

  第六次是必然。

  不想辦法自保,難道等下次他們再入關時候殺自己全家嗎?

  就在楊豐蠱惑這些家夥時候,他們這場大捷徹底落幕,追殺潰逃清軍的楊大勳率領騎兵,帶著清軍的首級和繳獲的戰馬陸續返回。到天黑時候,他們一共帶回三百七十多顆清軍首級,這個數字基本上也就是逃走的絕大多數了,就算還有逃過的也不會超過五十。不過他們的戰鬥很輕松,因為清軍的戰馬實際上已經兩天兩夜沒吃過東西,在沂水城裡時候都餓得啃樹皮了,這個季節城裡就連雜草都沒得啃。

  逃出城的清軍,也就跑了三四十裡,他們的戰馬就已經紛紛癱倒。

  剩下就是楊大勳帶著騎兵追著徒步逃跑的清軍玩射兔子遊戲。

  至此沂水大捷落幕。

  當然,給朝廷的奏報還得編。

  最終經過包括景淑范在內一幫人的徹夜編造,一份由莒州知州景淑范,安東衛指揮楊大勳聯名的奏報完成。

  建虜大軍自贛榆北上,安東衛掌印指揮胡然嶽,指揮王宗,楊大勳,衛學生員楊豐,蘇敦生等兵分兩路,水陸並進要擊於龍王河,生員楊豐有萬夫不當之勇,與楊大勳,蘇敦生率領騎兵擊潰建虜前鋒,胡指揮等大軍側翼登陸,兩萬建虜潰敗,丟棄物資無數,然後向莒州而逃。楊大勳,楊豐,蘇敦生三人奉胡指揮軍令率精騎千人北上,與日照知縣孟嘉士招募之鄉勇聯軍西進,搶在建虜到達前進入莒州。莒州知州景淑范等地方官員,及生員杜李,武舉宋之美率領兩千青壯與援軍固守莒州,與建虜血戰多日,沂水,蒙陰,及莒州本地士紳莊鼐,曹吾生,張兆聖,高鉁等紛紛集結青壯救援莒州。

  最終決戰莒州城下。

  期間生員楊豐奮勇殺敵,於敵陣三進三出,再次擊潰建虜。

  建虜大軍逃散。

  楊豐等追擊於管帥店,俘斬無數。

  建虜一部約兩千西逃,張兆聖等率沂水及蒙陰青壯追擊,並將其圍困在沂水,而後楊豐等大軍回師,聯軍攻破沂水全殲建虜,楊豐於戰場生擒建虜大將鑲黃旗護軍參領鈕鈷祿.陳泰。

  這就是最終戰報。

  敵人數量,斬首數量,俘敵數量通通沒有任何虛構……

  這已經很不真實了。

  話說朝廷和清軍打了這些年,什麽時候有過斬首數千級的大捷?

  這次可是真真切切地斬首數千級。

  總共連莒州,再加上安東衛,還有於裡戰場上清理出來的,總共斬首三千五百余級,全都是有人頭的。

  俘虜更是做不了假的。

  就這再誇大已經沒有任何必要了。

  至於楊豐的那些亂七八糟,在他的要求下大家都忽略了,實際上大家都願意忽略,畢竟加上這些,他們的功勞成色銳減。哪有什麽泥頭車,哪有什麽法術,都是大家奮勇殺敵的結果,沒有任何玄幻成分,都是大家憑著對大明的一腔熱血,對皇帝陛下的赤膽忠心,奮勇殺敵換來的。

  俺們沂蒙山區自古忠義,都是山裡人環境不好,都擅長打獵什麽的。

  自然能打仗。

  楊生員也是祖傳武藝。

  太祖時候他祖宗就是為大明征戰沙場的。

  話說他爹可是為大明殉職,他也算是滿門忠烈了。

  然後這份最終的奏報,由莒州知州景淑范上奏朝廷……

  其他也沒有更高的官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