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奮鬥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第7章:上任就遇大坑
  府谷縣城很小,周長也就四五裡,城牆不少地方都已經裂開,胡亂地用泥土做了些修補。

  這種城牆擋擋剛揭竿而起、沒什麽火器的暴民還行,遇到現在越打越強的農民軍精銳,估計就夠嗆了。

  城牆外三五一群地躺了不少流民,餓的面黃肌廋,有的已經奄奄一息,絕望地伸著手,向進出城門的人討要一點食物。

  進入縣城才稍稍有了些人氣,街上的人多了一些,也有個十來家的店鋪開著,店裡的夥計在有氣無力地吆喝著。

  總之,整個縣城從外而內,就一個突出的氣質——窮。

  來到了縣衙,同樣也是破舊不堪。古代有“為官不修衙”的傳統,府衙不到快塌了,是沒人管修的。何況府谷這樣的窮縣,更不可能修了。

  門房一聽是新任的縣丞來了,並沒有表現出什麽熱情,公式化地查驗了下憑證後,竟也不管林峰等人,自管自進去通報了。

  “靠,連個門子都敢不鳥我這個新來的縣丞,看來這丁典史在衙門還真是一手遮天啊。”林峰心裡暗想。

  府谷縣衙典史公房內。

  “右堂大人,那個姓林的縣丞來報道了,小人把他晾在門口了。”門子諂媚地請功道。

  明代縣衙一般尊稱知縣為縣尊,稱縣丞為左堂或二尹,稱典史為右堂或少尹,也可以稱為大老爺、二老爺、三老爺。

  府谷要新來一個縣丞的文書前些天已經到了,本來以為升遷毫無問題的丁典史狠狠地發了一通火,大罵朝廷瞎搞,所以手下都知道他的態度。

  “胡鬧,林縣丞來了還不趕緊請進來,我去請縣尊大人。”丁典史畢竟是個官員,雖然不入流,但基本的臉面還是要的。

  “是!小的馬上去請。”門子一聽典史的語氣,就知道他不是真罵,剛才那個馬屁算是拍對了。

  縣衙底層大多都很勢利,有奶便是娘,覺得新來的縣丞是個外鄉人,肯定鬥不過丁典史這個地頭蛇,怎麽選擇也就很明顯了。

  不一會兒,門房就換了副臉孔,連聲說急於去稟報慢待了縣丞大人,並引著林峰往縣衙大堂走去。

  到大堂門口,門子稟報了一聲後,請林峰進去,並把林家康等帶去了偏房等候。

  林峰邁進縣衙大堂,裡面已經坐了兩個人。主位上坐著一位身穿正七品官服、年約四旬的官員,身材頗為消瘦,正在撫須喝茶,應該就是府谷縣令張英傑了。

  林峰上前一步拱手道:“府谷新任縣丞林峰見過縣尊大人。”

  “林縣丞無需客氣,早就盼著你來上任了啊。來這邊坐,我給你介紹,這是縣衙丁應奇丁典史。”張縣令滿臉帶笑地說道。

  這時,坐在張縣令左手位置的丁應奇才站了起來,皮笑肉不笑地說:“見過林縣丞。”

  林峰打量了他一眼,這丁典史身材頗為壯實,臉上一副凶相,看著就不好相處。

  縣丞是知縣的佐貳官,相當於副職,正八品。而典史是縣衙首領官,屬於九品之外不入流的官。

  看到林峰這個縣丞進來,不僅沒有站起來,還堂而皇之地坐在了古代以左為尊的縣令左手位,這是壓根沒把林峰當回事啊。

  “張縣尊,不知我該坐哪裡啊?”林峰沒有搭理姓丁的典史,含沙射影地問了一句。

  “哈哈,坐哪裡都一樣,來來,快到我邊上來好敘話。”張知縣不是官場小白,自然知道林峰之意,不過他也不想得罪丁應奇,

於是打哈哈說道,親自拉著林峰坐到他右邊。  張縣令在縣令裡年紀算偏大了,也沒有太大抱負,一心想調離陝西這個險地,一向奉行不得罪人,也不想管事,所以縣衙實權慢慢就落到丁典史手中,也養成了他目中無人、專斷獨行的毛病。

  看著縣令出來打圓場了,林峰也忍著沒有發飆掀桌子,來到了張英傑右手邊坐下。主要是剛來沒有根基,掀了桌子也沒法收場。

  “林縣丞,我們府谷是個小縣,就配置了我們三個縣衙官員,你和丁典史都是我的左膀右臂,可要精誠團結啊。”張縣令當然看出了苗頭,不管有用沒用總得勸一勸啊。

  “那是自然,我沒到任前,丁典史一個人協助縣尊,確是辛苦了,我也希望能早日熟悉公務,幫縣尊多分擔縣衙事務啊。”林峰接著說道。

  林峰這話意思也很明了,我這個縣丞才是正兒八經的佐貳官,縣裡的二把手,該是我的職權還得我來乾。

  “這個,林縣丞剛來,還是先安頓一下,公務之事不著急。”張縣令還在打哈哈。

  縣衙公務分給誰他到不在意,只要保證他的利益就行。兩個副手互爭一下對他還更有利。不過他知道丁典史根基很深,不想跟他撕破臉。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可不想光領俸祿不乾活,那可沒法向朝廷交代啊。”

  林峰一聽也不客氣了,意思就是我這縣丞是皇上任命的正八品官,你們真要架空我,那對不起,只能跟朝廷反應了。

  縣丞為知縣的副手,平時輔佐縣令處理日常事務,分管糧賦、稅征、治安等事務。

  在明代,縣丞的權力達到了頂峰,有和縣令一樣的簽字權,甚至還可以越級反映。到了清代,縣丞的權力就越來越弱化,基本就是擺設了。

  這些縣丞的權力都是明朝大誥續編明文規定的,所以林峰也不怕他們明著架空自己。

  張縣令一看林峰也不是好拿捏的人,這搞不好就得影響他謀求升任調離的大事啊,於是也不打馬虎眼了,對著丁應奇說:

  “丁典史,以前林縣丞沒到任,縣裡的事務大都由你承擔了。現在林縣丞到任了,那就把一些工作交接交接吧,你也可以輕松點。”

  “縣尊大人,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征收上繳朝廷新加的剿餉,州府催得很緊。林縣丞竟然這麽勤於公務,要不就先請他負責征餉事宜吧。”丁應奇接話道。

  “這征餉,林縣丞剛來,恐怕不好辦吧?”明代吏部考察縣官政績首列催科,就是催繳糧稅完成情況,張縣令到自然是擔心完不成任務,影響自身考評。

  “縣尊,這糧賦、稅征本就是縣丞職權,林縣丞來上任了,這一事務自然是要交還給縣丞的。

  考慮到林縣丞剛來,夏稅征收的事,我就幫著再打理打理,以後也要交給縣丞的。”丁典史一臉嚴肅道。

  林峰一聽,又是楊嗣昌造的孽,剛上任兵部尚書,就說動崇禎帝開征剿餉,總數兩百八十萬兩,主要也征自土地,每畝加征兩厘。

  看著數量不多,一百畝地也就加征2兩銀子。但是明末土地兼並嚴重,士紳官員均以各種辦法不納稅,各級府衙層層盤剝加稅,最後這些稅賦都壓到百姓頭上,就導致了百姓不堪重負、官逼民反。

  這幾年陝西連年大旱,田地收成很差,百姓正稅都交不出,此時再無加征剿餉,難度可想而知,這是挖了個大坑給他啊。

  但這坑不跳也不行,征稅確實是縣丞的職責,這次他要是拒絕了,以後那個丁典史就是可以名正言順拒絕移交職權了,自己也就別想在府谷縣有所作為了。

  總不能乾工作還挑三揀四,好乾的就乾,不好乾的就推脫吧,何況對手還是丁典史這樣的老狐狸。

  於是,林峰對張縣令說:“縣尊,收稅之責我作為縣丞別無旁貸,但靠我一個人可不行,我也剛到縣裡任職, 縣衙書吏、衙役若是不聽號令如何是好?”

  “若有不聽號令的,盡管告知我,耽誤收稅大事定當嚴懲不貸。”張縣令斬釘截鐵道。

  主要也是朝廷對征收剿餉考核十分嚴格,不能如數上交必然挨板子。關系自己前途的大事,張大縣令也不可能不認真對待。

  “這就好,有縣尊正確領導,丁典史鼎力支持,我有必能完成好加征剿餉之事。”已經到這個份上了,林峰肯定不能慫,先答應下來再說,有困難再想辦法,人還能讓尿憋死啊。

  “林縣丞真是勤於任事啊,上任第一天就勇挑重擔,但這任務很重,我就不耽誤你時間了,還是盡快安頓一下去了解情況吧。”

  張英傑既著急征稅之事,也有些不滿林峰今天剛到任就咄咄逼人要回職權,讓他不得不施壓丁典史,連慣常的接風宴也免了。

  林峰自然也不想去吃什麽接風宴,剛上任就遇到了收稅這個大坑,還不得抓緊去了解情況,想辦法應對去,哪有時間吃飯啊。

  辭別了張縣令,林峰跟丁應奇一起走出了縣衙大堂。

  “林縣丞真是年輕氣盛、勇氣可嘉啊,那我們就等著你的好消息了。加征剿餉的文書和有關情況都在縣衙戶房,林大人自己去找他們就行,下官就不奉陪了。”丁應奇說完也自顧自走了。

  “丁典史自便吧,分內之事我自然得辦好。”林峰自是不會理會丁應奇的嘲諷,不客氣地回應道。

  走出縣衙大堂,許東讓林家康和張鐵竹先去縣丞署整理住的地方,自己則徑直去了縣衙戶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