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167章:以退為進,好1個以退為進!
最新網址:

“嶽父這就有些小看人了,難道我是為了要點什麽,才如此悍不畏死挺身而出,不惜以自身性命,保全嶽父安全的嗎?”張韓面色堂正,義正言辭。

而且好幾次差點喊成義父,他每次喊“嶽父”的時候都非常別扭。

這事有可能是呂布的鍋。

張韓的話,曹操半個字都不信,所以靜靜地看著他,等他把話說完。

“這,都是忠孝所致,方才肯不顧性命,以保全嶽父。”

張韓堅定有力的抱拳道:“至於所謂功績賞賜,韓,從未放在心上,還請主公看著給吧。”

曹操:“……”

“那晚上帶憲兒回家裡來吃頓飯,家人溫情,便是最好的賞賜了。”

曹操輕描淡寫的說著,讓張韓的臉色一下急了,忙慌亂道:“呃,給點實質性的也行,我這人比較俗,嶽父您是知道我的,我出身微寒。”

“呵呵,”曹操抬手指向了門外。

張韓連忙點頭道:“好好好,我自己去領。”

“滾蛋!”

還滾蛋!我回去就讓你女兒搗蛋!你女兒就是我的小搗蛋鬼。

張韓先行離去,不與曹操一同進宮面聖,等他走後,荀彧和戲志才說起了對此刻來路的猜測。

其實都已經不算是猜測了,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董承、伏完等人,國戚們知道天子信任曹操過甚,所有人應當都非常焦急。

而且在之前的黨爭之中,所有的手段都幾乎全敗給了曹操。

導致現在並無半點優勢在朝,很多人都已經被調離退出了朝堂之上,而留下的,都是立場不堅,不一定會與他們同氣連枝的人。

這種情況下,訴諸於刺殺、伏擊等斬首之行,就是既無奈,又不得不行之事。

若是能刺死曹操,則可暫且扭轉當下局勢。

估計,這樣的暗中攻勢,在接下來數年之內還會接連不斷。

因為只要臣子還有向漢之心,士人依舊與宦黨深仇大恨,那曹操就永遠得不到他們的認可。

隨著曹的勢力越發擴張,這些人會像是被逼得狗急跳牆一般,不斷的冒出頭來。

主要是解決之法。

荀彧還是主張,不要逼急,將現下許都的安寧毀去,應當徐徐圖之。

戲志才和曹操都是默不作聲,如此不符合他們兩人的作風和性情,不過荀彧這麽說,而且是搶先而言,其心迫切也,他們也都不願就立刻就駁斥其心。

曹操暗中和戲志才相互使了個眼色,微微舒了口氣,暫且不曾作聲,過了許久之後曹操才道:“文若不必著急。”

“此事,終究還是茲事體大,對我大漢重臣暗中伏殺,並不是小事,應當交給陛下決斷才是。”

“是,司空所言極是……”荀彧想了想,沒有想到反駁的理由。

“故而,你也不必急著勸我,伱我相交極深,我豈會不知你心中所想,你想要的不過是境內清平和諧,不過這仇怨卻不是你我能夠化解。”

“夫樹欲靜而風不止,不止說於孝道,此時正可說明,並非我欲清士黨於朝,而是他們要置我於死地,幕後之人是誰,你我心中皆清楚,又何苦裝作不知?”

曹操苦口婆心的盯著荀彧,讓他更加愧疚的低下頭去。

這話,半點也不假,這他們所組織的一場刺殺行動,如果不是司空命大,又或是身邊宿衛足夠戒備,現在應該總會進入危險境地。

荀彧每每想到此,便心中愧疚難當,甚至有頹敗之意不敢回絕。

這邊荀彧陷入沉默,那邊曹操和戲志才自然是略微有些振奮起來,兩人再商議了一番,準備將此行的刺殺伏擊,全數告知天子陛下,至於如何定奪,當是由劉協自己來決定。

如此說,連荀彧也沒有意見。

準備妥當之後,曹操先行令軍中主簿將功勞錄事全數交托尚書台,在謄抄整理後,同時拿到宮中交托給內官,再呈天子,同時曹操自己手持一分重要人物的功勞名錄,乘坐車馬進了皇宮。

百官並不在皇宮之內,而是隨著宗正按照此前的行程,前往南門去迎接。

一來一去,至少需要一個時辰。

此一節,同樣也在曹操的算計之內,在他看來,若是有其他的官吏在旁提點,劉協未必能有好的判斷,如此很多事不可決斷,曹操若是提前去,剛好可以將一些事情闡明。

不多時,曹操到了皇宮長樂殿,沿著寬厚精雕的階梯上行,有黃門立刻到來為他脫去靴子,而劉協此時也早早的從華貴的位置上走了下來,一路迎著曹操而來,滿臉都是笑意。

“司空,你終於回來了。”

“朕,一年未見愛卿,實在是心中思念!”

劉協神色略微動容,抱住了曹操的手臂不肯放松,此刻誰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緒是無比真誠,曹操一向對劉協沒有太大的好感,但此刻也是舒了口氣。

點頭道:“陛下不必擔心,區區揚州壽春,袁氏嫡子,並不是所謂天命所歸,而他袁術,也只是塚中枯骨罷了,我給了他一個體面。”

“所謂仲氏,如今已成為了歷史,甚至算不上歷史,不過是一縷浪花罷了。”

“愛卿,在年中之時,戰事不順,前線傳來的戰報似乎說我漢軍進攻不利,壽春極有可能守住,而冀北袁紹,幾次派使者到來,想要將朕接引到魏郡鄴城……朕百般不願,幸有太尉楊彪,大理寺寺卿鍾繇等,於殿上勸說百官,因此作罷。”

“時至後來,傳出司空攻陷壽春的消息,朝堂局勢方才穩固,朕以為,百官恐袁氏久矣,而袁紹本來對朕的詔令便是向來不曾如何奉行,卻在此時肯迎朕去鄴城,朕怎能不知,他這是趁亂而劫。”

劉協說到這,深深地歎了口氣:“朕若是真的去了,其一會令在前線作戰的愛卿心緒不寧,其二則是會落入他袁氏之手,日後豈不是任由他人拿捏?”

曹操聽完,大為震動,整個人都變得十分愕然,他盯著劉協看了許久,點頭道:“陛下,當真是越發明智。”

“如今,已是明君了,如此局勢可瞬間判斷清楚,日後定然會令我大漢繁盛。”

這孩子,真挺好!居然這麽為我曹操著想,若是他非要去冀州魏郡,那朝堂的局面將會完全不一樣,想必要壓製下來,還需要花費不少工夫。

可誰能想到,他自己本來就不打算去。

如同拔河一般,最重要的一環,便在我方,那別人又如何能將大勢扯過去呢?

“臣進殿,前來覲見,除卻要向陛下複命之外,還有一事要告知。”

“何事?”劉協見曹操的臉色嚴肅起來,心中也一凜。

按常理,現在大事已畢,得勝歸來,應該是非常開懷才對,但曹操卻有一種十分擔憂的感覺,讓劉協感到不安。

曹操後退了兩步,拱手而下,道:“臣下,想要請辭。”

“日後可做一閑官,在府邸之中養老,或是歸於田園之樂,將政事與權柄,全都歸還給陛下,讓陛下來真正統領這大漢江山。”

“朕?!”

劉協嚇了一跳,整個心都仿佛被人揪住一般,這是什麽意思?!

朕,朕現在還處於觀學的時候,司空之能事,樣樣都不曾精通,只是了解,國庫數目、山川領土,都只是一知半解,有太傅在教,但卻還需數年,方才能得成。

正是要能臣輔政的時候,怎麽此刻要走?

他真心覺得曹操這樣,內可以收治千萬百姓,惠及四州之地,將中原治理得井井有條;而外則是功績蓋世、威名傳於海內,攻必取、戰必勝的名將,若是不能在身邊輔佐教導,實在是太可惜了。

他為何要離開,是累了嗎?

劉協心中略微有些委屈,又或者,是嫌朕待他還不夠信任?

要知道,如今整個朝堂之上的權力,朕幾乎都不曾過問,若是如此這位曹愛卿仍然還覺不滿,那就不對了。

想到這裡,劉協的臉色已有些委屈的慍怒之意,也嚴肅的看向曹操,沉聲問道:“司空,何出此言?”

“可是,覺得朕有何不對之處?”

曹操臉色一苦,悲涼的歎道:“臣,在外殺伐,乃是以命相搏,為的是大漢之名,收治我漢室子民,功績臣下不敢妄論,但卻自問頗有建樹。”

“揚州一戰,雖然最終得勝,但折損六萬精兵,損耗了無數輜重,足足是數年所儲的家底,光是遣散與撫恤之財,便有數萬金之數。”

“可謂,慘重也。”

隨著長歎,這些傷亡的數字進入了劉協的耳朵,讓他歎為觀止、心神震動。

六萬之數,這一年竟然如此慘烈,死傷竟有六萬余人,如此還能得勝,那揚州死去又有多少,這位愛卿竟是在前線經歷了起碼十幾萬人的傷亡……

怪不得,心灰意冷。

由此,劉協的態度也稍稍柔和了些。

曹操話鋒一轉,接著又道:“如此,我們仍舊得勝,可再歸來的途中,於潁陰之外,臣下遭到了伏殺。”

“什麽!?”

劉協猛然轉身回頭,不可思議的看著曹操,他本來還以為曹操是因為戎馬殺伐太多,導致了心性已經有些不穩,方才提出要休息。

可他如何能想到,居然在,在許都之南的潁陰,遭到了刺殺!?

何人敢刺殺我大漢的功臣!?

“是何人?!”

劉協狐疑的看著曹操,即便是從曹操嘴裡親口說出,但他仍然不敢相信,看似祥和安寧的許都之內,竟然有人敢如此膽大妄為!

“臣下已經查明是何人,但卻不敢與陛下言說,臣,隻覺得心灰意冷,還請陛下憐憫,背叛,出自身後,日後又怎能再放心征伐。”

“對此漢之忠情,終究是臣錯付了。”曹操冷笑了起來,這笑容無比慘淡,直接刺痛了劉協的心扉。

此刻,就好像有一隻無形的大手,猛然間抓住了劉協的心口,將他整個人都壓得喘不過氣來。

曹操這話的言下之意,不就是說明暗中設計了伏殺的人,就在朝堂之中,而且地位還屬於是漢籍之中較為重要之人,再聯系之前的幾次爭鬥,便不難猜出是那一撥人。

“司空,你可有證據在手?”

“陛下既然問了,臣下只能說沒有。”曹操負手而立,語氣冷淡,仿佛並沒打算去追究,隻想要立刻離開這是非之地,任誰剛剛經歷了一次刺殺,都不可能心胸寬廣毫無動容。

現在曹操還能不怒隻悲的站在這裡請辭,已經是很有氣度了。

劉協感受到了他的一股頹唐之意,好似風中落葉,已沒了心氣。www.uukanshu.net

“愛卿,倒是不必如此悲觀,”劉協走到他身前,伸手放在曹操的肩膀上,柔和的笑著道:“宮殿之內,有二心者,可查出之後懲處,若是身份有所不便,可貶黜或調離至偏遠之地。”

“朕,可離不開愛卿。”

這句話,是由衷之言。

現在,內廷之中的廷尉、大理寺、校事府全都屬曹操直隸,而執金吾同樣也是曹操推舉上來,八位校尉,有一位乃是曹操的心腹的宿衛統領,也就是典韋。

其余七人,雖說和曹操的關系不是特別親密,但是卻也沒有太過敵對。

這還只是宮廷周圍的官吏,許都之中,還有更多內治的官吏,譬如尚書台、太尉等,立場都與曹操相同,若是他一走,這些人全都發難。

不,別說全部了,哪怕只有三成的人發難,整個許都就會瞬間垮台。

劉協不能放棄曹操讓他辭官回鄉,再說,軍中將士幾十萬人,都聽從曹操調遣。

“司空,朕知曉,你得勝歸來本該是百官相迎,但是卻有人在暗中設計伏殺,導致愛卿心緒不寧,朕……以功績,先賜愛卿劍履上朝、讚拜不名。”

“再廢三公,請愛卿為丞相,總領軍政大事,掌控皇城內外,杜絕伏殺之隱患,如何?”

曹操沉默不語。

依然還是拱手低頭,但實際上,在劉協看不到的地方,他已經咧開嘴笑了起來,若非是現在就在長樂殿上,只怕已經忍不住笑出聲了。

啊,以退為進,好一個以退為進。

原來伯常當時說的善用以退為進是這個意思!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