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149章:知備者,唯有曹公也!
最新網址:

曹操仍在思索的時候,張韓便在旁站著,並不多言打斷,心中卻不由得有些感謝賈詡。

也就是賈老這樣的人,尋常沒事做,看似在養老,其實他才有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研究別人,張韓就不行,張韓還得到處去玩,沒有賈詡這麽專業。

這不,昨天夜裡雖然並沒有起到什麽作用,但是今日一到司空府,竟然就有奇效,除了說運氣好,別的我咳嗽。

“其實,我已問過奉孝和志才,兩人一說暗中殺之,一說調任他處,都不如你所說的,令其發兵同去揚州。”

曹操不由得感慨起來,但其實隱隱也能感覺到,此計並不是張韓的風格,而且他一直不曾關注劉備,這一年來都未曾提及,當然不可能是他所想。

唔,估計是賈詡的想法。

看來,賈詡已經在少卿府,開始執掌暗探情報之事了,否則他也不會注意到這劉玄德。

玄德老弟,當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

梁國,谷熟縣。

劉備帶兄弟在此衙署安住,且按照各地州郡的常例,以冬水灌溉農田,保持田土水分,以防備來年大旱。

同時,在谷熟縣興修水利,建立山陂,修建溪井,這最後一縣若是完成,則全境都已修建農耕完畢,來年收成會更多。

劉備正因為不辭勞苦,不顧自身形象,日夜於民躬耕同建,並且他懂得的農戶知識極多,編草鞋、草席、簸箕、背簍等,都手到擒來。

更是添了不少親近之感,和尋常的農戶無二,在田土裡做事也都是挽起褲腿,背上鬥笠,從不言苦。

此刻,他們在衙署之內飲酒,劉、關、張皆在此列,簡雍在張飛之後,四人穿著厚實的衣裳,喝著燒酒,所有人臉上都有紅暈,漲熱驅寒。

“今年,收成極好,傳到許都天子處,應當也是一份功績,咱們兄長就是厲害,在何處都能令人敬佩。”

“三弟,言重了,這不是我之功勞,我們只是延用了曹公之政。”劉備坦蕩的笑著,和張飛碰了一碗,接著感慨道:“但,此政能讓百姓們安居樂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現在所得的功績,都微不足道,和那些在許都穩固朝堂、掃蕩賊寇的大賢相比,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劉備心裡明白,現在距離那些諸侯,依然很遠,但是戮力篤行,為民請命,可得民心也。

如此謹言慎行,總不會有錯。

“主公,前段時日在下聽聞,很多鄉裡耆老士紳,送了萬民書到許都去,他們也是為主公請功。”

“噢,那還真是,讓鄉裡鄉親惦記抬愛了……”

“我聽聞,現在許都形勢穩固,曹操已經做了司空了。”

簡雍淡笑點頭:“不錯,曹司空理政,得朝堂大半官員支持,又有陛下信任,朝堂之上一派祥和。”

劉備的眉宇之中忽然有一種失落之感,心底裡患得患失。

但也只是一瞬間,很快被他的寬心豪邁壓了下去,以大笑驅散心中陰翳,朗聲道:“我與曹公早年相識,自討董聯盟開始,我便認為他是天下英豪,與其他諸侯決然不同。”

“現在證明,果然如此,追逐漢帝,迎天子東歸的唯他一人;如今能將朝堂治理得井井有條者,亦是他也。”

“為他高興啊,只是,不知曹公在春風得意之時,能否還能想起我!哈哈哈!”

劉備豪邁大笑起來,反正這一輩子被人忽視遺忘也已經太多次了,早就習以為常了。

且,諸侯均有自立之心,不奉朝堂之意,曹公不知是否也有此意,劉備卻根本不敢完全依附於曹操,他害怕又走一條迂回彎路。

“害,這偌大個天下,不可能沒有俺們兄弟三人的容身之地。”

張飛大喇喇的揚了揚酒觥,滿臉黑紅,但仍然還是有豪氣溢出。

“三弟所言極是。”

關羽附和舉杯,面色更紅,堂內也是一派熱絡,他們這裡人雖然不多,但是三兄弟自窮苦起事便是金蘭之交,歷經生死多年,早已不分你我。

這亂世之中,一屋之間,能和對味的摯友相談,當然心中舒暢,無所不言。

劉備感慨時候,從門外有宿衛匆匆而來,是他的宿衛統領陳到,此人勇猛,膽略不凡,也是自軍中小兵而起,幾次護劉備於水火。

深得他們兄弟喜愛。

陳到推門進來,抖了抖身上寒冷的雨水,激動抱拳道:“主公,許都有令傳來。”

唰,三兄弟登時站起身來,目光盯著他,頗為期待。

這麽快就來了!

看來,鄉裡耆老和豪族的請命真有效用,至少讓曹操想起了梁國還有一位故人。

“使者在何處??可有說是誰人的命令?”劉備語氣快速的問道。

“是,司空曹操。”

劉備心裡黯然失望,但旋即又浮現出希望,至少曹公還記得我。

他本來以為是天子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政績,並在心中期待得朝堂公卿青睞。

畢竟,劉備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走到這裡來,就是為了他們青眼相看。

奈何,即便頂著漢室宗親的聲名一直行走於風口、浪尖,那些士族也只是誇讚而非有任何實質性的結交。

若是用張韓的話來說就是:我千裡迢迢的爬到和你們一樣的層次,伱們卻怎麽都不願意叫我一聲靚仔。

現在,還得是曹公。

“司空有何命令?”

“請主公出兵,一同討逆賊袁術!”

“袁術?好哇!俺早就不喜其人,看不慣他們袁氏趾高氣昂,這些年,袁紹欲篡逆,袁術攬收賊寇,根本是包藏禍心!”

張飛立刻眉開眼笑,兒郎建功立業定是在沙場之上,這些功績才夠硬。

因為他沒有登朝堂的資格,即便張飛私底下也會苦練書法,自問自己的書法比那青亭侯張韓要好看很多。

“速速去見。”

劉備收拾了衣裝,到門前見到了前來傳令之人,乃是呂布舊將張遼。

他與關羽舊時相識,降曹之後都曾在一起帶兵,相談甚歡、彼此傾心,故而是舊相識。

關羽一見大喜,連忙相迎:“某道是誰人來使,原來文遠兄弟前來傳令!快快入院,你我許久未曾痛飲,今日剛好灌冬水之事畢,明日無差事,可一醉方休否?”

關羽很少這般熱情對待一人,實在是張遼脾性他甚喜,雖暗中不恥呂布之行,卻始終忠心。

被曹操所擒時,也不曾投降,而是願意為舊主而死。

這男兒不顧自己的年華與不甘,肯為庸主而死,其實已經足見氣節了。

在關羽眼中,張遼就不算是降將,因為他是在呂布被擒死後,方才為了子弟親兵數百人的前途,歸於曹操。

“雲長!啊,玄德公……”張遼先是和關羽相互抱臂招呼,又為表尊重,面向劉備抱拳作揖,最後才是與張飛點頭而笑。

四人大步進院中時,張遼已快速說起了此事狀況,“我主公,一直未曾忘卻玄德公。”

“只因當時朝堂局勢很亂,那些公卿不少人暗通袁紹,欲密謀將天子送往冀州,故而穩固朝堂,耗費了不少精力。”

“那時,我主說過,玄德乃是天下義士,漢室宗親,不好令他卷入此等紛爭,是以就只能委屈玄德在外做個國相,積攢功績。”

“原來如此,”劉備恍然一笑,連忙點頭,“文遠言重了,曹公記不記得,備都是要恪盡職守、為民請命的。”

“方才聽聞,要下軍令調遣我等前去攻打袁術,而袁術則是篡逆於淮南,是何意?”

劉備面色堂正,深思之下表情頗為凝重,不解的看著張遼。

幾人坐下之後,張遼被請到客位首,張飛則是去另一邊和關羽相隔而坐。

張遼輕撫尖銳的胡須尖,沉聲道:“自三個月前,邊防探哨得到了軍情,袁術置十萬兵馬,陳於廣陵、南陽附近,又進舒城攻取廬江。”

“致以,廬江陸氏兵敗奔逃,讓其道與袁術,由此,他在一個月之內,將兵馬放置在了此一線上。”

關羽和劉備對視了一眼,兩人幾乎是同時反應過來,由關羽轉過身來並指而出,輕聲道:“此為……同時防備南陽、徐州、荊州。”

“不錯,”張遼輕輕點頭,笑容裡滿是讚許,“雲長還是如此善於判斷局勢。”

“袁術這般作為,正說明其心有不軌,於是我軍加派了兩千多名明探暗探,又加上鮑徐州日夜查探,得到消息,九江興建祭祀之廟,欲開壇祭天。”

“當地百姓,不得出境,而流言四起,這些流言,大多是人為所放,為袁術謊傳天命耳,不乏鬧事引言者、童謠、私傳野史等。”

“同時,淮南官吏之中多以士族身份者,有私送家眷出城之狀,但未曾有書信流出,由此可斷言,袁術欲反,不奉天子之令。”

張遼看向門外遠處,若有所思的道:“於是,一個多月前,天子下詔催其朝貢,居然至今不曾有回應,應當是拖延時機,等待大事之機。”

“原來如此,篡漢之賊,不可共安,劉備必定聽令出兵。”

劉備拱手而下,當即果斷的答應下來,不曾有半點遲疑。

他們在梁國境內養兵六千余,其中二千人都是當初跟隨南下的舊部兄弟,又新得四千左右新丁讓關羽調訓,早已無懼征戰。

若是袁術真的行篡逆之事,天理難容,此等功績等同於迎擊當年叛亂的逆賊,這可是揚名天下之功,並無人會拒絕。

只是,劉備還沒想明白曹操為什麽特意遣張遼來告知於他。

“好,玄德公果然大義,”張遼面露敬佩之色,“主公也說過,他聽聞此情後,不禁想起了當年討董之時,天下聲名在外的諸侯,門楣光耀的公卿無不是在彼此內鬥,作壁上觀,隻爭奪地盤,不顧漢室聖駕。”

“唯有三人,一直以剿滅董賊叛軍、迎回天子為任,一是我主曹公,卞水大敗而回;二是江東孫堅,堪稱猛虎,幾次追殺董卓,死鬥不休,幾乎得勝。”

“其三,便是玄德公,當時雖無重兵廣將,無海內廣傳之名聲,你們三兄弟卻居於天下一等一的諸公之前,面不改色、心不彷徨,有三英相鬥呂布的美名,自始至終未曾有過私欲之想。”

“而今,袁術謀逆,我家主公料定,當世諸侯不會來援,依然是作壁上觀,而他奉天子於許都,卻不得不戰;玄德公身為漢室宗親,亦是非戰不可。”

砰!

劉備夢然拍桌,眼色明亮不已,當即朗聲道:“文遠此言,深得我心!袁術篡逆,若是無人敢於剿賊,那漢室就真的亡了!這天下,不知要出多少新朝!”

“備,明白曹公用以,而且要感恩曹公率大軍交戰,我們才能緊隨其後,痛擊此賊!”

“文遠,還請回去之後告知曹公,劉備奉命,絕不會逃避怠惰!我知袁術有號稱五十萬大軍於壽春,但匹夫之勇鐵骨錚錚,我兄弟三人絕不會退縮。”

“呵呵,”

關羽、張飛皆是同笑,眼中毫無懼色。

“好,既如此,我直接傳司空與陛下之命,”張遼臉色大喜,“其實,早在我來之前,主公就已料定,玄德公絕不會拒絕,他深知你對漢室的忠義。”

“曹公懂我。”

劉備微笑而視。

張遼從懷裡拿出了一張寬大的布匹,上面簡易的畫了自兗、徐南部到揚州的大致地圖。

朝著圖上一指, www.uukanshu.net 說道:“先前我們已經派遣了陳元龍駐守廣陵,而現在請玄德公領兵至譙郡,再南下進廬江,攻取袁術北部。”

“好。”

劉備深思之下,點頭應了下來,此地行軍路線完好,沿途沒有艱難險阻,而且易於運糧。

“至於糧草,主公會沿途搭建糧倉,定保無憂。”

“善。”

……

時年冬月,曹氏兵馬緩緩開進,騎兵以水陸兩棲運輸,緊密趕往靠近九江之三郡。

所有出征將士,幾乎不過年關,只在軍中以交耳為食,權當渡過此日。

曹操中軍在十一月開始行進,行軍緩慢艱難,至半途,不少將士凍耳費足,不能行走。

水路河面亦是有結冰阻礙之處,需鑿冰而行。

足足一月,耗損糧草巨甚,卻行軍不過百裡,即便如此,軍心依舊穩固,在十二月底,渡過了艱難之地,張韓、典韋、高順等,率先從潁川行至汝南邊境,封住了下安豐的各處要道。

此時氣候下,商馬早已不同姓行,路上沒有行人,只有山野小道裡有不少凍死的屍骨。

安豐郡北邊多是平原地形,河流支脈不多,南邊則是山川匯流,故而袁術陳兵皆在北部。

所以到達汝南邊境,即蟄伏下來,靜待開春。

……

同月,一封書信送至了河北袁紹處,自是從淮南壽春寄來,袁術想要提前告知袁紹,他將不奉漢廷之號令,邀請河北,一同稱霸。

如此一來,曹操必敗無疑。

袁紹看此書信,思來想去,召集三派文武而議。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