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161章:勝負不會因此傾斜,但人心會!
最新網址:

“你這話說對了,仁義之君,在交戰後,至少會讓百姓撤離,有的人甚至若要棄城,都會帶著百姓而走,去別處安家。”

“我聽說春秋時有這樣的仁君記載,如今不少人站於高處俯瞰,可斷言那是攜民而走,以圖日後有耕,又有說以百姓為盾,擋身後追兵者……”

“可,你再看眼前此景,無論那些言談如何不屑,卻不可否認眼前所見,我認為那樣,為不棄百姓之仁君。”

“而此樣,”張韓伸手將眾人引向了城內此景,沉聲道:“我竊以為,乃是暴虐自私,隻謀私利之小人!”

“何以為君上!?”張韓震喝,怒目凶視遠處的守城軍士,那些人本在後退待逃,此刻被一句痛喝,已是鼻頭酸楚。

俄傾,有人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大哭著跪倒匍匐於地,雙手撐於頭頂,竟是嚎啕大哭起來。

一人如此,很快這些士兵便接連而跪伏,所有人的心性都已在城破之時崩塌。

他們本就心神俱疲,被張韓這一聲爆喝問到了心坎裡。

這樣的人,何以為君上?

我們竟然還為了他,折損同袍、殘害百姓,劫掠鄉裡,連同自己性命也犧牲於此。

亂戰時,日夜都是蒙頭混沌,仿佛天有濃鬱烏雲,直至當下方才有雲霧破開,得見光明清朗之感。

張韓一言,便是振聾發聵。

他們心中堅守一旦崩塌,便不可能再支撐死守,因為已沒有了死戰的理由。

是以,其余將士隻支撐不久,南面守軍盡皆而降,而內城守軍依舊極多,且更為精銳,但內城的城防不如外城,已不算太過絕望。

或者說,此刻張韓等人的憤怒,大過了此刻局勢的焦灼。

任誰也不是鐵石心腸的冰冷劊子手,面對此等煉獄般的慘狀,若是沒有氣血翻湧自然不可能。

“典韋,收容戰俘!”

張韓一聲令下,將在場已無戰意的敵軍全部驅至一處,令紀伯驍來看管,其余精銳跟隨張韓上了戰馬,疾馳於街巷上,向主城內城而去。

不多時,同樣看見曹軍同袍,仔細辨認可知乃是於禁。

兩人迅速策馬馳近,於禁抱拳躬身道:“君侯,北城已經攻破,但袁術將大部分兵力都收進了內城,在內城之中築起一座皇城為兵堡,囤積數月之糧,無數錢糧,方才讓我們得以攻破城池。”

“主公說,他是將城外街道上近十萬殘存的百姓,都丟給我們。”

“對!主公所言,深明其理!”張韓的眼睛一亮,終於想通了最後一點不明之處。

之前他聽賈詡說,袁術可能是心態崩了,想要困住自己當鐵王八。

但是卻還是有一點想不明白,這樣放棄外城,豈不是棄地利之便,縮入內城之中?

沒有人之堅,城牆不會令人絕望也,張韓在蔡琰的幫助下熟讀不少兵書理論,經常與她深入交流討論。

認為令人絕望的從開不是高山險阻,還應是人心之固。

心齊則凝,即便能攻下一地,但若是地方願意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那麽死傷將會幾何?

無可估量也。

但是現在看到此狀,便能理解袁術心中所想了。

他已經承受不起人心變故,而且這些百姓,會每日耗損大量的錢財,若是將人直接驅趕出外城,那麽混亂之時便容易產生騷亂,讓我軍有機可乘。

只有,用羸弱、精銳參半的兵馬守城,收其余部眾到內城。

同時把百姓拋在內城之外的街巷上,讓他們和殘破的城牆建築一起歸於曹氏。

曹操遠征而來,若是也不養這些百姓,漢室也沒有什麽可值得留戀的。

若是養民,則會消耗巨量的錢糧,甚至會讓軍中染上疫病,而袁術則在內城以逸待勞,用充足的糧食儲備來抵擋,贏得數月時間。

數月,可以進入嚴寒,在天寒地凍時更加不易於攻城作戰,那個時候再攻堅,難上加難。

只需一場冬雨,便能讓城池更加兼顧,道路濕滑。

張韓忙問道:“主公如何打算?”

於禁搖頭:“這,末將就不知曉了,只是讓我們先行佔據要道,將內城再圍困起來。”

“荀軍師說,若是繼續攻城,恐怕還需幾日苦戰。”

“不錯,文則幫我收容戰俘,歸置一處,我去見一見主公。”

“好,君侯放心。”於禁拱手應下,策馬向張韓軍中去。

他對張韓十分尊重,不止是因為張韓這些年的功績和才能。

主要原因還在於鮑信一直將張韓當做自己兒子看待,而於禁又是鮑信一手帶出來的將領。

他自然也對張韓也有感恩,對他的話也頗為聽從。

壽春北大街上,曹操親自領兵入城,卻見遠處有一騎飛奔而來,周圍宿衛都有戒備,但曹操卻立即抬手止住。

因為他一眼就看到了所來的那匹馬,是自己當初視若珍寶的絕影。

現在被張韓天天騎奔,很少得有休息,曹操看著都覺得暴殄天物,但是絕影好像樂此不疲。

很難測。

“是君侯!”身旁有人驚呼,“許久不見,君侯依舊是這般風采,青年神俊也。”

“呵呵,”曹操乾笑了兩聲,也沒去尋是何人開口,甚至下馬來背負著手略顯自豪的等著。

不多時,張韓翻身下馬,抱拳行禮:“主公,別來無恙!”

“南城已降,如今袁術兵馬均在內城之中。”

“嗯,玄德,”曹操回頭去喚了一聲,此刻一名雙手較長,身姿挺拔,面容堂正的中年儒將笑著走了過來。

張韓才發現,原來劉、關、張三人也在,均與他點頭示意。

“玄德,這是我的乘龍快婿,張伯常,你們此前已經見過,伱也去過他的婚宴,現在再認識一下。”

“玄德公,”張韓拱手行禮,劉備還之一禮。

兩人均是微笑,劉備感慨道:“少年英豪,今日再見伯常風采依舊,此次廬江取功,又是聲名大振。”

“玄德公才是勇猛,忠於漢室,不與賊寇共存於世,這份大義與心志,令人敬佩。”

“好,伯常此番趕來,可是許久不見,想來與我相見?”

曹操滿意的笑著,嘴角微微上揚。

張韓點了點頭,道:“對,小婿思念嶽父極甚,擔憂您的安危,所以一破南城,立刻來見。”

劉備聞言面色動容。

可惜,他們的關系竟然已經到了如此融洽的地步……

想當初,剛剛見伯常的時候,還只是主臣關系,現在卻已經親如父子。

曹操聽到這個回答,當然也是非常滿意,臉上笑容可謂喜形於色,難得的展露輕松悠閑之意。

張韓接著問道:“嶽父打算如何處置這城外的流民?”

曹操笑容幾不可查的一僵,哦,原來是為了這個來的。

當然,思念安危也定是其中一環,伯常豈能不念我之好??

他只是從不會因私廢公罷了。

“這些被袁術迫害的百姓,足有十萬之數,若是分糧食與他們,則軍中糧草耗損巨甚,不可久持,袁術便是看準此節,方才收縮於宮牆、內城之中。”

“伯常來見,應當是有話要說,你直說便是。”

曹操凝目望向張韓,他現在也拿不準主意,主要是深知想攻下內城仍然需要精力耗損。

但若是不收這些百姓,則又會令餓病災疫從此蔓延,而且名聲定然也會受損。

曹操知道若是不收治,則百姓對漢室的信任會更加塌陷,可現在卻管不了這麽多。

戰勝揚名,還是收治流民後再去焦灼此戰局,他已有些難以抉擇。

甚至,曹操內心深處更加傾向於不顧這些將死之人,立刻加緊攻伐內城,一鼓作氣將袁術斬殺,以大勝歸朝,否則,時日越久,許都那邊的隱患也會更加滋生。

而至於聲名,曹操有辦法有手段,在世上將此事抹去,因為本來就不是他的錯,大義所至,篡漢自立的袁術才是罪魁禍首。

這時候,劉備以及荀攸等人的目光也都不自覺的看向了曹操,他們內心更加期盼他下令將百姓保住,這些都是國之根本,若是易主歸附之後,仍然是流離失所,不知死於何野的結局……

或許,所傷到的應當會是天下民心才是,此事若廣為流傳,有人刻意引導宣揚之下,或許大漢反而會真的亡了。

袁術此舉,毒害極深,用心之狠令人防不勝防,他要的是漢室真正消亡。

或者,曹操救民而失去戰機,讓他在皇宮還能得以苟延殘喘。

將戰事拖延到冬日,這麽做,有何好處呢?

無非是,向遠在冀州的袁紹求援,以拖延讓曹操後方空虛逐漸顯露出來,袁紹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張韓拱手鞠躬,起身後面色鄭重,死死地盯著曹操,仿佛回到了當年初見之時,他沉聲道:“主公,一定要救。”

“收治百姓於淮汝,以征糧而救民,均衡境內糧食儲藏之差,而後在數年之內,逐漸以陛下名義,減免當地賦稅,”張韓認為現在的問題就是缺糧。

但只需要解決此事,救百姓並非難事,他們本來就是瀕死散亡之日,哪裡需要大量的糧食,能每日得兩餐飽腹,或是讓家中幼童、老人得以進食,便會感恩戴德。

畢竟,我曹軍從根本上來說不是當地之軍,反而是破城的敵軍。

“征糧以救民?”

曹操眼眸晃動,已在沉思。

這時,劉備站到了曹操身側,神情同樣懇切,且嘴角帶有欣賞的笑意,輕聲道:“曹公明鑒,百姓其實最能體會百姓之苦。”

“壽春之民遭難,廬江、淮南、汝南等地,何嘗不是飽受戰亂之苦,未曾得一日清寧,而曹公兵馬奉行仁義,對百姓家戶秋毫無犯,所到之處無不是被奉為義軍。”

“若是曹公以救民為主,征三地之糧,百姓不會覺得苦,反而會更加忠心追隨於曹公,為何呢?”

曹操舒了口氣,笑道:“因為我今日不放棄壽春難民,今後也絕不會放棄三地之民,感同身受,他們定會感動而不是痛恨。”

“不錯,”劉備在不經意間偷偷瞥了張韓一眼,眼中那神色,竟然是絲毫不吝嗇的欣賞與感激。

而後,他向曹操躬身而下:“備,懇請曹公納張少卿之言。”

“在下附議,”荀攸本在一旁不曾開口,只是審時度勢,暗中觀察,此刻他也決定推動一把,朗聲附議,但卻接著笑道:“夫戰義勝也,司空若行此善舉,未必就對戰局毫無作用。”

眾人目光看向荀攸,包括郭嘉在內,因為荀公達此時之言,可謂鞭辟入裡,若非深諳兵法已到極高的境界,又怎麽可能頃刻之間有奇思妙想?

曹操面露狐疑,點頭追問道:“請先生明言。”

“其一,袁術麾下將士,知其困獸之鬥,不過無奈之舉,未來必不會如之前般光耀奪目,即便今時能逃過,日後也難以再起。”

“此為軍心渙散也。”

“其二,袁術貪婪無度,犧牲過大,其令多殘暴不仁,定會遭臣下所懼恨;而司空仁義,以收治百姓為己任,奉漢室之名,行救民之壯舉,將一時勝負拋諸腦後。兩者相比,人心皆顧。”

所謂皆顧,其實就是城上的守軍也會看在眼裡, www.uukanshu.net 他們自然會明白大義之所向。

“如此,勝負或許不會因為司空之仁而傾向我方,但人心會。”

“好!”曹操雙目微凜,油然而起一股豪情,“人心會。”

他沉吟片刻,當即下令全軍守住各處要道,收治城內難民,先將軍中糧食運往城內,供給與食,再下令汝南、淮南、廬江以及徐州廣陵,送醫者至壽春。

救治殘病的百姓。

又以令調四地之糧,運往揚州,且向當地百姓說明緣由而征糧。

同時,嚴令兵馬入村寨、鄉亭時務必清靜而為、闡明緣由,不可強征,若是百姓不願亦可。

若願奉征,則記錄於籍,日後可多加減免賦稅奉還。

這等態度,已不是在向百姓征糧,這是在借糧食!

荀攸一一記下,著人立刻去通傳三軍,辦理此令。

張韓這時候又上前,先對荀攸深鞠一躬,而後向曹操道:“如此,當更進一步,再行一計。”

“將老太爺與主公定下的家規《內戒令》傳揚而開,之後可用強弓射入內城之中,讓守城將士可觀。”

“如此,他們既能親眼看到主公不惜一切,救民於危難,又可知曹氏家風如何清廉正直。”

“袁氏,便不過徒有虛表也,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此言一出,荀攸、劉備皆是陷入了短暫的沉默,而曹操則是笑容越發燦爛。

“好!”

曹操哈哈大笑,心中甚感寬慰!得子如此,夫複何求!!

此時傳揚,錦上添花也,而意義卻不可謂不重大!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