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238章:想多了,君侯就是這種人
最新網址:

“打聽?這些事有什麽好打聽的?”典韋倒是滿不在乎,“就丞相的性子,還有曹夫人的身份,怎麽可能會真的重罰?”

“再說了,丞相不是應該知道此乃是計策嗎?”

張韓低下頭,有點不自信的怎舌了一聲,而後滿臉糾結的輕聲道:“這倒是,但現在我主要是怕他假戲真做……”

“萬一真把我給撤了,豈不是一夜回到參軍前?”

典韋眼睛一圓,樂道:“嘿,俺覺得這倒是有可能,那君侯真要是以後都不能入仕了,準備去做什麽營生?”

“呸,”張韓不耐煩的抬了抬下巴,“去你的,我發現你現在說話這麽氣人呢。”

“嘿,現在不也挺好的嘛,若是有別的將軍來接受這河內戰局,也省得俺們去拚命了,之前在荊州的戰局多好,你在南陽繼續治理穩固,給丞相一條退路,其實也並非不可。”

這種局勢,典韋都看得明白,雖說他也不懼怕上戰場立功,但在張韓身邊呆的久了,別的事不說,就是受不了失利,已經很多年沒有在戰場上失利過了,這次更是被張郃直接埋伏。

“嗯……你不懂……”張韓摸了摸下巴,荊州南陽的治理,其實只需要穩固就好,隨著流民不斷被收容在內,只要治理得當,便可以源源不斷的產生收益。

系統義父的收益,在來年肯定會開花結果,是以現在最好是可以來開拓冀州的功績,同樣此次官渡大戰也足夠讓曹氏的地盤更進一步,以後生存也就更加舒適了。

張韓歷經多年,已功成名就,但天下局勢隨時會變化,他到如今來也不知道會有什麽改變,畢竟從他到來開始,原本歷史上的很多進程也都不會按照本來的路線滾動。

“去不去!?”張韓瞪了一眼,趴著催促起來,“順便再打聽一下,最近軍中將士對我的風評好點了沒有!?要是他們不罵了,我就出去走走,特娘的,現在天天在營帳裡窩著,你以為這地方享受啊?”

悶在大帳篷裡,久了空氣不流通,男人的臭汗味道就會變得十分濃鬱,張韓睡個一兩日還可以,久了還是想出去走走。

“去就是了,”典韋嘟囔了幾句,起身往門外去,叫上了紀伯驍一同在軍營裡找熟人來打聽,找了半天問不出個什麽詳細的消息,索性典韋就去找了曹洪。

此時的曹洪,正在沙盤上看官渡的地形,以及兩條河流渡口被袁紹佔據之後,他們能夠布兵的區域,說來也是慚愧,這沙盤都是張韓力主興起的,自己在用著他的便利,卻把張韓罰了二十軍棍。

見到典韋到來,曹洪也不知說點什麽,招手讓他進來,在左側坐下,叫人上了酒水和菜肴,打算招待一番再說,他聽聞典韋的話後,大概知道張韓此刻處境不佳,也想知曉軍中將士的看法。

於是等上來酒菜之後,他笑著收起了手中的情報,和典韋坐到了一起,聊起了當下的狀況。

“軍中將士,到今日,士氣振奮,均是因為當日陳元龍正義凜然。”

“至於許都,丞相並沒有送來特殊的命令,只是以書信告知,他知曉此事,說伯常在軍中休息一段時日即可,不必過於操勞軍務。”

“是這樣啊!”典韋喝了一口酒,忙起身來拱手而下,咧嘴一笑道:“行,俺這就回去稟報君侯,讓他自行休息,不必操勞。”

“至於戰事,典校尉不必著急,”曹洪抬起了一觥酒,大有相請之意,對典韋露出笑容道:“日後或許還有不少用得上典校尉的地方,若到時調任,還請典兄弟不要拒絕。”

“誒,再說吧,”典韋抱拳而去,很快消失在了正堂,這一餐席他都是不打算吃完的,只不過是來打探消息,聽聽口風而已。

等出來時,在路上剛好遇到了同樣也是在打探消息的賈詡,典韋停馬車在他身前,之後拉著他直接上了馬車。

“你打聽得怎麽樣?”典韋直接了當的問起了情況。

賈詡輕笑道:“計策很不錯,全營均已當真了。”

“何以見得?”典韋撓了撓頭,仿佛非常疑惑,“君侯難道真這麽不受待見?”

這家夥,全營沒有一個人關心他的嗎?俺不信!

賈詡輕笑道:“這是好事,畢竟此乃是苦肉計,若是自家將士都不信,又怎能讓他人信呢?”

“但是,為何這麽多人會願意相信呢?”典韋不理解的便是此節,畢竟君侯這些年在軍中的威望也不算差。

賈詡依舊笑著,解釋道:“這個,和君侯平日裡的做派是分不開的。”

“尋常時,君侯懶散、囂張,但有功績傍身,早年將士均佩服,不敢多言,但是近幾年,將士們都在各地駐軍,主公也沒有大軍征討,是以各個宗親將軍麾下的將士們,就會逐漸淡化那些功績和威名,同時因君侯不斷出謀劃策,又會讓人謹記他其實是一位謀士。”

“再加上多吃多佔、好吃懶做、花錢如流水、不尊軍令,其實很多人都看君侯不順眼,有點名不副實的感覺。”

“又或者,是認為他居功自傲,因而如此囂張,該是有人站出來懲治的時候了。”

“剛剛好,此時爆發,一切都恰如其分,誰又會不信呢?”

“可以說,”賈詡頓了一頓,又道:“君侯平日裡的做派,剛剛好為現在的計策,做足了鋪墊。”

“這麽說,他尋常是故意如此?!”典韋眼睛猛然瞪大,甚至快要放出光華。

這也太老謀深算了,他真的三十歲都不到嗎?哪兒來的這種心思見地,一個人文武雙全的同時,還能擁有如此品性和遠見,怎麽可能!?

典韋這輩子敬佩的人不多,曹操一個,張韓一個,但他始終認為曹丞相才是真正遠見卓識的大人物,君侯還不及也。

但若現在這一計,乃是他數年以來埋下的伏筆,這個人也就太可怕了。

賈詡眼皮一抬,怎舌道:“典校尉想多了,君侯本性如此,只是巧合罷了。”

“怎麽可能有人從幾年前就預見到之後要發生的事?即便硬要扯,也只能說君侯知道日後遲早要和冀州大戰,留了一手給自己洗白,所以能放心大膽的囂張幾年。”

典韋一聽這話,眼中光華瞬間消失,連忙點了點頭:“對對對,這個極有可能。”

“還得是先生,一眼就看穿了本質,那現在,呃……下一步是做什麽?”

賈詡摸著胡須,不斷沉思,過了許久才道:“不必著急再戰,現在君侯被重罰的消息,應該正傳到冀州去,他們定會再加派細作,繼續收集情報。”

“我們已等了十幾日,但袁軍都沒有動靜,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們已經識破了君侯的苦肉計,並且不為所動;二是冀州文武各派正在激烈鬥爭,未能得出決議。”

“若是第一種,那君侯此次就可謂是損失慘重,丟了聲名,還不能建功。”

“但,老夫認為是第二種,冀州如今一定是在激烈交鋒,就看是主戰一派說動袁紹,還是保守一派更勝一籌了。”

“這又是,何以見得呢?”典韋虛心求問,畢竟這其中門道實在深遠,他的思緒好像只能到自家門口,走不出這麽遠的地方。

賈詡道:“君侯深諳人心,冀州如今大功將畢,隻此一戰,而他們麾下所聚名流、將士,可自認為遠超許都。”

“許都雖有天子,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歸附。”

賈詡其實想說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歸附於天子,以往靈帝在時同樣是如此,不知從哪一年開始,士族的性子已經變了。

原本是輔佐君王以仁孝忠君之儒道傳承於世,到後來已成了隔在帝王與百姓之間的重要樞紐。

繼而,又變成了隱隱可以把控朝堂的、盤根錯節的龐然大物。

舉主恩情甚至重於君恩,便可見一斑。

但是,這些事之由來太久遠,其中人心演變也極其複雜,古文今文派系又有所不同,賈詡懶得和典韋一一去說了。

畢竟假如激起了典韋的興趣,他一直問“為什麽”,那就完蛋了,今天怕是走不了。

賈詡最近也感覺到了,典韋自今年以來,就變得有些不對勁。

不知為何有點好學,對儒學經典以及戰策的一些思維,非常有興趣,甚至行軍布陣他都想學。

至於這興趣的由來,無人知曉,反正他就是愛問,問完晚上喝一頓酒,第二天就忘了,下次又接著問。

賈詡猜測他就是想了解點“熟悉”的學識,好去和某個人攀談。

“先生這意思就是,其實名氣較大,家底較深的人,都在冀州,咱們這裡看起來顯赫,有陛下在,但都是草根出身。”

“對咯,”賈詡滿意的點了點頭,“許都冊封的官吏,爵位,都是自丞相而下,以天子名義,抬起來的,即便有名流在朝,也並非有深厚的家底淵源。”

“而冀州那些名流,雖然只是袁紹身邊的參軍、主簿、功曹、長史……但他們本就出自顯赫的家族,暫且不需要此時的官吏來抬身。”

“我們兩方交戰,所圖乃是截然相反,我們需要以戰勝之後的功績,來充實如今所得的官吏地位;而他們則是需要在戰事之中,爭得相應的功績,來匹配日後的官位。”

典韋這麽一聽,登時恍然大悟,“這麽說俺就明白了。”

“意思是咱們是空麻袋,裡面沒東西扯得再高也站不直;他們就是一堆黃金白銀,但是沒有麻袋裝點,露在外面太凡俗!俺們是去搶了真金白銀來裝麻袋裡,他們就是要搶俺們去裝點自己!”

“呃?”賈詡一愣,旋即哈哈大笑,拍手稱讚:“對對對,就是這個道理!!典校尉也能說得出這等哲理之言,其實比之名流也不差了,人需識理即可,所謂儒雅風流不過是裝點在外的麻袋。”

“誒,那俺是不是也算文人了?”典韋興奮的問道。

賈詡面色一正,苦思了很久,不確定的道:“大概,算吧……”

“好好好……”典韋好像很高興,賈詡在旁想勸,但是也不知怎麽開口,想了想還是算了,以後再找機會教吧。

回到軍營,張韓已經從榻上起來了,在主位的蒲團上……以一種相對接地氣的姿勢,蹲著。

兩人匆匆一進來,腳步馬上就停住了,看到張韓這姿勢,一時有點接受不了。

“君侯這姿勢,有點不雅……”

“怕什麽,”張韓一撩右臉垂下的頭髮,甩到了腦後,蹲著上下蕩著腰臀,咧開嘴輕聲道:“怎麽樣,軍中將士、河內文武、許都之中可有什麽消息?對此事又有何看法?”

賈詡和典韋對視了一眼,如實告訴了他眼下的狀況。

張韓聽完後滿不在乎的看向案牘,咀嚼曹操的那番話,自顧自喃喃道:“讓我休息一段時日……”

“這番話,耐人尋味啊……”

賈詡輕笑道:“應當是讓君侯你不要再折騰了,www.uukanshu.net 靜觀其變。”

“我在來的路上,聽聞了一個好消息,”這番話說出來,典韋立馬投來了疑惑的目光:“誒,不對啊,什麽好消息?剛才在路上俺倆一起來的,怎麽你不告訴我?”

帳內沉默了一會兒,賈詡平靜的道:“典校尉,這是密報,只能說給君侯聽。”

“喔。”

這個回答很令人滿意,典韋也不再糾纏。

張韓湊了過來頗感興趣的看著賈詡,“說來聽聽。”

“孫乾送來消息,華中丞在荊州已說動了劉表,以天子身份調停了孫劉兩家的戰事。”

“在江夏劃下界,相隔而治,彼此對峙,可在秋收之後讓兩家均得修生養息的空閑。”

“由此,劉表送上了今年的朝貢,並且遙祝天子安好,又調撥六萬石糧草,以及布匹、金、鐵與南陽。”

金是黃銅,黃金是金。

金和鐵,這兩樣都是民生鑄物的主要材料,至於木材,只要有人丁可以就地去山林取材。

張韓摸了摸下巴,輕笑了一聲,道:“這可真是好消息。”

“如此說來,南方安定,皆是在等待兩方搭台唱戲了。”

“這個消息,傳到冀州去了嗎?”他急切的問道。

賈詡笑得和善了許多,拱手道:“君侯放心便是,這個消息,將會和接下來的上百封書信,一並傳到冀州去。”

“伱的計策,一定不會落空,冀州文武主戰、主治兩派,恐怕也會很快分出勝負。”

這已不是人為相逼的決議,而是形勢所逼,會追著袁紹盡快下決定,他再優柔寡斷,也該心急如焚了……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