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107章:可有天降神兵,救我大漢!?
最新網址:

“城上請!”徐晃出來之後,一眼看到典韋,心中莫名生出敬佩之意。

或許和其名聲有關,兗州曹公敗呂布時,曾在去年將戰報送至長安。

天子為其表功,封侯拜將,自然也將戰事之中,建立功名的事跡傳揚出去,以振奮軍心。

呂布此人,雖說威名赫赫,但是在西涼軍中還是有不少人不恥其行為,對他恨之入骨,但又苦於無法復仇,當時聽聞後暗暗覺得大快人心。

到破敗的城樓內,三人也不拘束,找了合適的石階坐下,徐晃面貌頗為豪邁,對方才黑袍騎兵的勇猛讚不絕口,對聲東擊西之計更是欽佩。

末了,張韓拱手淡淡道:“將軍繼續守此城,耽擱李傕軍程,據我估計,他糧草被燒之後,斷難久持,弘農的百姓已經逃難出去,境內人丁已十不存一,而羌胡騎軍南下作亂,連狗大戶都被搶空了。”

他口中狗大戶這個詞匯,讓徐晃啞然失笑,對張韓的好感頓生,這儒生說話,不像那些世家子弟那般自命清高,倒是很親和隨意。

“是以,將軍守住此地,我們騎兵快速,可去追逐天子,我八百騎到此,人馬折損不過十余人,仍舊還有余力,可退胡賊。”

“好,好!”徐晃一連說了兩個好,乃是肯定眼前年輕人的勇猛果敢,他根本無懼交戰,也不怕失敗,區區八百人,竟然敢從函谷關穿越到弘農戰場,現在要趕去安邑。

這一路行軍,光是戰馬都要疲憊不堪,難以發揮其能。

但他所領兵馬,似乎總能有充足的補給,這份應對行軍途中的膽識,已經非常人所能及了。

“將軍,”張韓起身抱拳,此時休息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也已差不多可以再次起行了,古城裡沒有草料,戰馬不必補給,還需要再次前行。

念及此處,張韓鄭重的說道:“你只需死守,李傕無糧,其兵馬一定會作亂。”

“畢竟,失道者寡助,道義盡失者,若是別人連追隨的利益都已看不到了,只會離他遠去,你曾是李傕軍舊部一支,或許可以嘗試招降。”

徐晃鏗鏘有力的抱拳,躬身道:“多謝先生,晃記住了。”

他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此人本是謀臣,竟敢也不怕戎馬艱苦,跟隨典韋孤軍深入,當真是少年英豪也。

典韋此人,也是膽大妄為的狂徒,竟然裹挾軍師走到這裡來,應當是鬥敗呂溫侯之後,眼中已無天下英雄耳。

不過,正是如此豪放,方才是真狂雄,如此氣度如何不令人心生敬佩。

……

安邑。

天子、公卿車駕逃到此之後,暫且在城中歇息,楊奉引兵前去護衛。

但,李傕雖被徐晃止住,郭汜卻一直在後跟隨,率領一千多騎兵,五千余步卒緊隨其後,隨時有血戰而攻的可能,此時天子身旁護衛的將軍已經分派了出去。

唯有楊奉的親兵心腹跟隨,也只是幾千人馬,但是軍備上,卻差了郭汜太多。

“陛下,郭汜麾下兵馬屬西涼精兵,多年征戰,全都是其心腹,堪稱是自家兄弟,不會輕易的背叛,他若是窮追不舍,我們很難逃走。”

楊奉精瘦,臉型像是倒三角一般,面頰無肉,故而棱角分明,雙眼狹長,魚尾般的眼角微微上揚,有鋒銳、陰險之相,此時將天子扶下馬後,由衷而言。

“愛卿,辛苦……朕,一定不會忘記愛卿護衛之恩情。”

劉協眸子晃動,緊盯著楊奉。

看到他因為自己的話微微露出笑容後,方才稍稍安心了些。

這些護衛周圍的人,

要的是事成之後的封賞與名望,大漢現在分崩離析,諸侯混戰,還能有人在身邊護衛是好事。劉協自小時就十分聰慧,又經過大儒太傅的教導,知書達理、博學才高,但見識十分短淺,因為這些年就像是籠中金絲雀一樣,被各個人物養在深宮之內。

對於天下大勢,他只能聽取,並不能做出任何決議。

但是察言觀色,已經成了活命的本領,他這些年需要看董卓的臉色,後要看王允等公卿的臉色,再後來,要看李傕郭汜的臉色。

現在,則有可能是楊奉。

呵呵,帝王之位,竟然流落至此。

劉協覺得,家國崩碎,諸侯彼此交戰並不是最悲哀的,他認為自己最悲哀的是一名帝王,居然學會了諂媚侍人,察言觀色。

而今年,他才十四歲。

“那,末將就先到城外駐守,陛下先行休息,令宮人到城中尋一些吃食。”

“好,好,”聽到這個,劉協連忙抬頭看向左右宮人,揮袖輕微的喊著:“快快去,為朕尋一些吃食,乾糧也行,若是有肉糜更好……”

“水,朕還要水!”

楊奉聽罷,從自己的腰間取出了水袋,交到了劉協的手中。

而就在這個時候,門外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公卿之中的大臣盡皆慌亂,每一次這樣來報,則意味著又有敵軍趕來,而這次,來的是董承和韓暹。

兩人一到,當即和楊奉說道:“南匈奴去卑作亂,劫掠百裡,又殺來了。”

眾人為之一驚!

頓時議論紛紛,慌亂不已。

當初,在春日時乃是因為李傕郭汜大戰,東歸時眾將迎擊。

楊奉、董承兩人的兵馬合兵抵擋,但被李傕殺得敗退連連,讓天子只能露宿荒野,不得入城。

後來,乃是董承等,假意求饒,一邊和李傕議和,一邊星夜派兵去河東郡招納韓暹、李樂、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賢王去卑,因此得了數千騎兵來救援,方才亂李傕兵馬陣腳,而後逼退。

但後來,卻因無法滿足這些外族,他們便趁著大漢羸弱,兵馬不齊,而中原諸侯鞭長莫及的時候,趁機劫掠,楊奉、韓暹又盡力去驅逐,最終趕走這些胡騎,誰知道現在又卷土重來,企圖再擄掠糧食。

他們要奴隸、金銀,還有大漢的各類珠寶財物,這些到了塞外去,都可遊走於牧民販賣出價格,來換取牛羊或者糧食,南匈奴諸多貴族,都在這幾年插手了大漢。

曹操也曾在匡亭擊潰過南匈奴的遊騎。

還因此繳獲了不少戰馬。

此時眾人難以決斷,都是議論紛紛。

“安邑小城,難以久守,我看不宜久留啊,我們若是繼續留在這裡,恐怕遲早要被李傕追上。”

隨王的車駕之中,公卿也在其列,其中廷尉正鍾繇善斷局勢,常被人倚重,此時他力主撤離,其實不是害怕被劫掠,而是擔心這些南匈奴的外族反覆無常。

是不是又得到了李傕、郭汜的重禮許諾,卷土重來,想要兩面掙錢!

楊奉眼睛一眯,心中思索不斷,而後又有鍾繇相熟的舊臣支持其言,不斷站出來相勸,楊奉、韓暹依舊沒能做出決定。

倒是董承一直在著急,想要先行攻出去。

此刻,又有探報快速飛奔而來,在入門前跑起了大量的塵灰,當堂大喝:“陛下,不好了!郭汜的西涼兵又殺來了!”

“又殺來了!?”

“快快,護駕,護駕!!快快帶朕出去!!”

“果然又來了,”鍾繇深深地歎了口氣,看著舉棋不定的楊奉滿眼失望。

而後朗聲道:“或許,南匈奴賊人不過是見此時機,再來劫掠,意圖得金銀而走,又或者是得了郭汜的暗中許諾,轉而來抓陛下回去,楊將軍不該如此猶豫。”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應當立刻棄安邑,東去太谷,唯有過了函谷關,才可得安寧!之前我們派出去請河東張楊的騎兵應該已經到達,若是我沒記錯的話,也許張楊、曹操、袁紹、袁術等諸侯,都已在救駕的路上!”

楊奉聞言腮幫猛然鼓起,心中滿分不悅,但形勢所逼又無可奈何,他麾下的兄弟已經是疲憊不堪。

接連大戰如此之久,又沒有糧草補給,沒有錢財犒軍,勞師動眾如何能繼續行戰。

現在又要交戰,而且郭汜、李傕,近月來已經連連得勝……

讓楊奉軍中士氣低落,不敢與之相鬥,現在又有南匈奴劫掠在先,只能護衛逃離。

他當機立斷,不可力敵,而且若是據城,很可能連城池都出不去,於是對左右將軍道:“眼下,只能護送天子再次出行,向東而去。”

“若是能過函谷關,方才能安歇。”

“諸公,立刻起行,不可再逗留!”

天子座駕在城中待了不到半日,若是沒有那些繁文縟節的話,他早已能休息半日,奈何光是商議,都要擺出儀度,而且進言也都是一人一言,拋磚引玉、徐徐推及。

這些公卿就好像是習慣了似的,誰也不肯立刻將話說全,都要半遮半掩,生怕說錯了話,判斷錯了局勢,當然,眼下狀況如此,天子不能決斷,其余人肩負護衛天子的重任,當然要慎之又慎。

就是謹慎,才慢了不少。

出來之後,走動不到十裡,立刻被南匈奴的兵馬追上。

而楊奉等將,已經派兵到後方去抵擋郭汜襲擊,此刻分出來護衛車駕儀仗的不過五百人。

“駕!!”

“喝!!”

遠處,迅速接近的騎兵,身著匈奴服飾,頭戴布帽,手持彎刀與短弓。

奔騰似濤濤江水鋪陳而來,其勢何等的浩大!

放眼望去,喊著奇怪號子的匈奴兵舉刀奔襲時,姿態誇張,聲勢浩大,約有千人。

“完了完了……大漢完了!”

“陛下,若為匈奴所擄,當屬滅國之災!”

“李傕郭汜賊也!殘害我大漢國體!祖宗憐佑,可否天降神兵以擋外寇也!!!”

“蒼天為何不助我大漢呐!”

噠噠噠。

“哈哈!!!”

此刻,又自另一側的山體小道之中衝出了一支整齊劃一的騎兵,為首的乃是一名持槍將軍,英俊不凡,精壯迅猛,正仿若天降一般,坐下黑神駒飄逸似風,奔跑時宛如殘影拉長,全速直奔匈奴賊寇。

他身後,一名雙戟將體型壯碩,其勢如猛虎。

又有一將,黑袍寒鐵著身,面容冷肅,巋然如山嶽。

再之後八百軍,踏灑沿途水潭,攜無數戰馬嘶鳴,滾滾而來。

“救兵來了?!”

“來者是何方騎兵,哪位諸侯的將軍?!”

“看其軍備,定是袁紹的精銳騎兵!”

“如此精良,耗子巨甚!”有知曉養兵之難的公卿頓時大喊,乃至在戰馬上立身而看,仿佛舍不得錯過這般美景,那小將之威勢,宛如天神下凡。

近乎所有人都同意這個說法,短時間內也無法再去多想。

因為看到精良騎兵,第一反應便是用金銀堆砌,且不斷尋馬買鐵,還要找到工藝上佳的鐵匠,而後日夜操練騎術,才能出這整齊劃一的風貌。

這等兵,都是金玉所養,但能否在當世打出赫赫威名,需要無數此浴血奮戰來證明!

此刻,所有人在遠處看到兩軍奔襲,都攥緊了手,緊張非常,他們不求能夠全殺匈奴軍,只需要擊退便可,若是可以擊退,便足以拖延時間,等楊奉來救。

劉協更是從馬車之內出來,雙眸瞪大看著這一幕,他方才也在馬車之中暗暗祈禱,能有人從天而降來救駕,有冥冥之中大漢祖上榮光所護佑,不要讓自己如此悲涼。

若是又被擄劫回去,不知還要經手李傕、郭汜多少摧殘, 而且,一旦被捉回去,是否也就意味著大漢氣數真的已經盡了,恐怕人心期待將會盡失。

但現在卻不是,此將領兵出現,讓劉協感覺,大漢氣數未盡,依舊還有人心中向漢,前來解救!

“喝!”

片刻後,兩道洪流激撞於一,砍殺聲頓時響起,刹那間血肉橫飛,那小將直接衝入了重重包圍之中,身後騎兵隨行而至,盡力拚殺。

而天子身旁的五百人圍到近前,牽住了他的戰馬,繞行而走。

不少公卿都在懇求,“陛下,不可再看了,我們速速離去。”

“此軍若是能贏,肯定會追上來繼續護衛,到時候陛下再引見便是。”

“此騎軍沒有旗號,定是前哨先鋒,老臣料定袁紹的大軍一定正在西來的路上,我們速速東去!”

“好,好!”劉協看著戰場廝殺,方才那年輕英俊的騎士統帥卻已經被人潮所淹沒,早已看不到了身影,他無奈之下進入馬車之內,隨著五百將士護衛,繞行而走。

此刻公卿盡皆上馬,沒有戰馬者則是步行,遠離了這片戰場。

匈奴軍中有從空隙中殺出來追者,都被箭矢射殺。

“英雄,真英雄呐。”

“大漢有救,大漢有救了,袁公真乃是我大漢忠臣,他袁氏不愧是世受皇恩……”

坐在寬大馬車內的劉協,此刻聲音都在瑟瑟發抖,他鼻頭算楚,眼中飽含熱淚。

方才那黑袍騎兵為他衝殺的場景,在幼小的心靈裡揮之不去,宛如銘刻一般。

“我大漢,還有救,還有救!”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