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第436章:鄭國渠,通渠!
秦王政八年,孟夏望六日,即六月六日,嬴政攜百官立於涇水東岸的一座高坡之上。

 高坡因其勢狀如尖嘴,故涇陽百姓謂之“尖嘴坡”。

 而這座高坡,則是關中渠東端的的終點。

 “通渠!”

 站在高坡上的嬴政一聲高喝,聲音在內力的加持下傳向遠處,高坡上號鼓齊齊作響。

 號鼓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向了遠處,每隔數裡便有一隊號鼓接力,奏響號鼓將聲音傳向遠方。過了許久,位於尖嘴破上的嬴政及文武百官就連接力的號鼓聲也聽不見了。

 而渠道兩旁站滿了百姓,對著這條關中渠指指點點的,並非是帶著惡意,而是他們作為涇陽縣當地的百姓,實在是想知道這座耗費了秦國無數人力、武力,修了八年的水渠究竟有著怎樣的作用。

 遠在關中渠西端起點瓠口處,隨著傳遞接力了三百裡的號鼓聲傳入耳中,二十余名赤膊著上半身的壯漢轉動著建在水渠兩岸的四座如船舵一般的輪軸。。

 輪軸之中有著鏈條與齒輪,阻擋著涇水向東南方向奔騰的水閘在輪軸的轉動下緩緩升起。

 驟然得到釋放的水流從水閘的縫隙中衝出,在人工挖掘的渠道上奔湧著向著東側的水渠。

 關中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三百余裡。

 而位於關中渠兩岸旁觀禮的百姓們見到從遠處奔騰而來的大水,紛紛鼓掌喝彩,不僅是為這條水渠的絕妙構思,也是為接下來的好日子而連連呼“彩”。

 涇河從關中北部群山中衝出,流至禮泉就進入關中平原。平原東西數百裡,南北數十裡,形成西北略高,而東南略低的地勢。

 鄭國便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地形,關中渠自瓠口始,沿北面山腳向東伸展,很自然地把乾渠分布在灌溉區最高地帶,不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積,而且由於地勢的高低差異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統。

 整條關中渠運轉十分順利,也不需要如何維護,只有作為西端起點的瓠口需要再多新開幾條渠口。

 涇水之中含有泥沙,也許數年後,泥沙有可能在瓠口淤積,將渠口填高,使得涇水無法自瓠口入渠,因此需要多準備幾個可以代替瓠口的入水渠口。

 “韓非兄,不想輾轉近八年,你我竟然又有機會同朝為官。”鄭國穿著一身黑色的秦國朝服,笑盈盈地看著身旁這位穿著與眾不同的紫色華袍的青年,忍不住出言調侃著。

 “造化弄人啊。”

 韓非搖頭輕歎著。

 想當初,鄭國是韓國的水工令,作為韓非的至交好友,鄭國選擇了來到韓國這個無法發揮出他多少才能的國家效力,但韓非卻又不得不將他推給了秦國,而且還是以間人的身份。

 以修關中渠為由,行疲秦之計,卻不想秦國熬過了最困難的時期,還重創了合縱聯軍,等到了這條關中渠修成之日。

 而他,則是從韓國的九公子,一躍成為了韓國交給秦國的人質,嬴政還打算給他這個質子在廷尉府安排一個官職。

 忽然,韓非苦笑的神情一滯,神情凝重看向鄭國:“鄭國兄,這條關中渠究竟能有多大成效?”

 “我希望鄭國兄能說實話。”

 韓非當然清楚,當年鄭國在張開地面前形容的關中渠效果絕對是打了折扣的,否則以鄭國這位堪輿家高徒的傲氣,不可能會屈身為間人入秦行疲秦之計的。

 而且這些時日他跟在嬴政身邊走訪涇陽縣,雖然他對治水之術不甚了解,但他能隱約感覺到這條關中渠的效果遠不止鄭國所形容的提升兩萬頃之地三倍的畝產。

 常年在烈日下暴曬的鄭國早已不複當初的俊秀青年的模樣,那黝黑的面頰上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間接驗證了韓非的猜測。

 “反正韓非兄早晚也會知道的,告訴你也無妨。”

 “這段時日,我與治粟內史一同勘測,若是我們勘測的數據無誤,那麽這條關中渠將灌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

 “至於畝產……若無天災,畝產平均也就能勉強達到一鍾吧。”

 鄭國輕撫著頜下須髯,一副不過如此的模樣,但韓非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鎮定下來。

 畝產一鍾,也就是將近畝產六石半(大約為一百七十斤出頭),這是什麽概念?

 這個時代普通田地畝產只有一石半,下田一石,上田二石,而畝產六石半也就是比上田還肥沃三倍多!

 畝產一鍾的例子,其實早已有之。

 西門豹治鄴之時,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其所修的“引漳十二渠”也能使得那些土地從下田成為畝產一鍾的肥沃土地,但所灌溉范圍不過十萬頃。

 管仲治齊之時,也有過以河淤灌溉土地,使得土地畝產一鍾的例子,但也不過數十萬頃之地。

 而鄭國所修築的關中渠,竟然能將四萬余頃的無法耕種澤鹵之地(鹽鹼地)變成畝產一鍾的沃土。

 現在想來,恐怕當初他們還以為對不起鄭國,讓他一介堪輿家高徒為間,卻想不到人家早就想好了在秦國施展抱負。

 因此,明知是疲秦之計仍敢下場一賭,不僅沒有處死作為間人的鄭國,反而給予了鄭國更多的權力來修築關中渠,並在通渠後為關中渠賜名“鄭國渠”。

 這便是嬴政的魄力。

 嬴政的魄力,也為秦國一統天下徹底打好了基礎。

 有了這條鄭國渠,除非是遇到蝗災,否則秦國絕不會再出現缺糧的問題。

 如果再有一次長平之戰,秦國將能動員出百萬大軍,並且無需憂慮後勤壓力。

 強大的國庫,配合著悍不畏死的秦人,以及一位位名將的輔佐,秦國就是耗也可以生生耗死其余各國一統天下。

 而隨著秦鄭國渠通渠的消息傳遍天下的同時,一則來自魏國的消息也引得天下震撼。

 魏王圉三十八年, 王卒,諡為安僖,太子增立,是為魏王增。

 (司馬遷的祖父名叫司馬僖,所以他在《史記》中把所有的帶“僖”的諡號全部避諱,改為“釐”)

 這位比歷史上多活了四年的魏安僖王,被韓非在《韓非子》一書中讚譽為“攻燕救趙,取地河東;攻盡陶、衛之地;加兵於齊,私平陸之都;攻韓拔管,勝於淇下;睢陽之事,荊軍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荊軍破;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安僖王死而魏以亡。”的中興之主,終歸還是倒在了中興魏國的道路上。

 而遠在淮南的楚王完,他的生命也即將走到盡頭。

 一場圍繞著楚王完、太子悍和李園以及春申君之間的陰謀,也在楚國的王宮中醞釀著。

 (2236字)

 (本章完)

 
高速文字手打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章節列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