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起居注》大周列國志――天下國勢
  天下局勢

  (春秋末年—齊桓晉文爭霸時期)

  諸夏

  周國天下第一,國力強盛。

  據有雍州全境、冀州全境、梁州北部(白馬)、豫州三河之地(河洛、河內、河南)、共一百八十八城。

  ……

  梁州南部,天府之國。

  東西兩分,東邊是巴國,西邊是蜀國。

  (蜀中二十城,巴中十八城)

  巴蜀世代交戰,周嬉王時就開始了。

  一直到周孝王元年,雙方都無法完全吞並對方,所以只能提出和談,之後陷入長久的平靜。

  孝王十三年,蜀王杜廷被他國刺客暗殺,在廣都宮崩死,因事發突然,又未立儲君,所以後來爆發儲位之爭,宗室三公子刀兵相向,國內陷入長期的內亂。

  巴王得知此事後,決定趁亂偷襲,令三萬巴軍兵分兩路出擊,一舉拿下了川東的閬中、充邑、蜀中三城。

  孝王十六年,蜀國朝廷擁護南安君杜洽入廣都複興蜀室,旋即登基,是為蜀清王。

  蜀王統一國中,調集六師蜀軍東出,誓要光複失地。

  蜀王憑借軍力和糧草都略勝巴國的優勢,順利奪回了失去的三城,順勢還反進巴中,拿下墊江、褻江兩城,向北阻擋來自武勝方面的巴國北部軍,向東直接威脅巴國首都—巴邑。

  孝王二十年到二十五年之間,蜀巴兩國大戰數十次,你來勿往,在蜀中—墊江一線來回拉扯,城頭的旗幟一年一變。

  經過五年的對峙,戰果幾乎沒有,只是在白白丟失兵將的生命和空耗國力。

  孝王三十一年,難得認真一回。

  雙方在蜀中—江陽一線開戰,又打了兩年多,各自折兵三四萬,巴國敗了,退回墊江。

  在這之後就沒有什麽大動靜了,雙方都在暗中較勁,在外交上,以刺殺活動為主。

  孝王三十七年,蜀國換了新王,推行幾年的新政後,蜀軍的實力又強大起來了。

  次年,十萬蜀軍東出,揚言要大打。

  在下半年,11—12月份,巴國在墊江、沱江大敗,主力盡失。

  (巴國戰敗主要是因為巴王病死,儲君年幼,致使國中大亂,宗室裂地相攻)

  孝王三十九年以後,巴國勢力徹底退出川中地區。

  闊別二十余年,蜀軍奪取川中全境。

  後來蜀軍包圍首都巴邑,攝政無奈投降。

  目前就是巴國正式向蜀國臣服,成為其附庸。

  而北面的昔國早就投奔到大周那邊,成為後者的附庸以及同盟,與蜀國關系一般。

  昔國以東是褒國,褒國據有漢中東部和中部地區。

  褒國曾是合縱大周的幫凶,一直都是大周的眼中釘,實力很弱,但國中的士兵尚有兩萬,國力比昔國強盛。

  昔國佔據了整個西漢中以及小部分川北地區,剛好是堵住了蜀軍北伐和褒國西進的方向。

  (昔國首都在南鄭,是蜀軍北伐的咽喉要道,是懸在褒國頂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又是大周南征軍團的大本營)

  所以,在大周的注意力和主力兵團都放到關東平原時,昔國就暫時充當了大周西南地區的門戶。

  蜀國東部是賨國,此國為蠻族國家,與巴國互為表裡,共同抵禦蜀軍東出。

  (巴國雖為蜀國的附庸,但是在霸主紀元之下,同樣有著向宗主國發起挑戰的權利,所以它也是對蜀國邊境最具威脅的敵人)

  所以,

現在就是蜀國被多方勢力合圍,動彈不得,發展空間已經到頭了。  第六代蜀王是杜伯糜,沒有進取的能力,現在也不想打了。

  ……

  荊州。

  南方的楚國是天下第二強國,勢力橫跨荊、豫,虎步江漢,是名副其實的南方霸主。

  但是近些年都沒有什麽動作

  除了孝王十年,北伐了一陣,後面跟周國結盟。

  之後更是親上加親,跟孝王結了姻親

  然後北方基本就沒有駐兵了,

  孝王十五年,東征蠻族,敗了

  後面就徹底沉寂下來。

  按理說,楚國為天下第二,又有這麽廣大的疆域,理當要常年保持著十五萬的野戰軍才行

  但是不知在什麽時候,楚王解散了部隊,沒有預備役,現役的軍隊也只有五萬多

  還一直放在中部的江陵、選城等地,不知道防著誰。

  或者是有著孝王這個姨夫幫襯,北邊沒有威脅,而西邊的益州內戰不休,這麽多年都沒有東出的跡象。

  楚蜀中間還夾了一個庸國,但此時也是擁兵自保,沒有進攻的能力。

  東邊的蠻族被吳國、陳國牽製著,動彈不得

  所以楚國的位置反而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安逸的

  也許是楚王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就解散了多余的軍隊,隻保留了一小部分,還有一些城防軍保護國家

  將國政丟給朝臣和宗族,自己埋頭后宮苦力耕耘去了。

  孝王二十年之後,老楚王沒了,新楚王登基。

  本是年少輕狂,就有治理國家的熱心,但是一陣亂搞,把國家搞個支離破碎。

  反而是不如之前老楚王的放養政策。

  幾年之後,南邊的楚民終於是受不住楚王的“仁君”行為,連同周圍兩座城的人一起反了。

  (洞庭、汨羅、羅邑反叛,以洞庭為主)

  但楚王像沒事人一樣,什麽也不做,就在坐視不管。

  而朝臣沒有領導者點頭,也不敢有什麽舉動。

  楚軍幾萬人窩在中部,數年沒有挪過地,將領沒有得到指令,也沒有出兵去平叛。

  一直僵持到孝王二十五年,那夥叛軍依舊是存活著,儼然是正式裂土獨立了。

  就是沒有名分,以叛軍自居。

  楚軍打了五年的仗,都沒有把它打下來,就一直在邊境耗著。

  楚國朝廷完全擺爛。

  一直到了孝王三十三年,楚王死了,是病死。

  (公元643年5月,楚襄王熊蔽崩於郢都)

  他的十來歲的大兒子熊季邪,接過了王位,因其年紀尚幼,由宗室熊叔柏代為攝政。

  同年,庸國趁火打劫,出擊楚國。

  而東邊方向,楚軍還在與陳國交戰,陳軍勢強,連下應邑、蚩陽兩地,楚國的將領不能當。

  孝王四十年,楚王季邪親政三年,提拔了很多人才,也實行了仁政。

  楚國的國力也慢慢回升,恢復到了二十年前的國勢和軍力。

  但是楚國的周圍環境依然很惡劣,還是四面著火,楚軍雖四面出擊,但也只是勉力支撐罷了。

  孝王四十五年,局面終於好轉過來。

  楚軍有了十一萬人的軍力,國力沒有消退多少,反倒有所增強。

  楚王先是采取穩扎穩打的策略,避重就輕,平定了洞庭叛軍,在西邊也止住了庸國的進攻,失地陸續被收復了。

  遠交近攻,與東南面的蠻族國家—揚越國簽訂和平協議,互不侵犯。

  在東邊方向,與黃、鄖、鄂等三國對壘,楚國在期思、弦城布置了了六支部隊,十萬人的兵力。

  楚王悉發國中兵,深入擊敵,有定鼎中原之意。

  不出意外的話,一年之後就可以分出勝負了。

  可以預見,未來十年之後,周、楚兩國會在中原相遇。

  ……

  孝王三十年到四十年間,楚國曾多次派遣外交使節出使大周,揚言是想與大周實現“和平分手”

  理由是,兩國盟交,於楚不利。

  (孝王二十一年,周王遣墨碟入楚,刺探楚廷軍情。二十三年,刺殺楚成王,欲發起楚公子內亂,事敗;二十四年,煽動朝臣亂政,事敗;二十六年……)

  但都遭到大周單方面的“物理”拒絕。

  (派遣刺客半路截殺楚使)

  與楚國斷交,弊大於利,絕對會將大周的南方戰略全盤打亂,並且楚軍也有理由在大周全師東征之時,在荊北水陸發起突襲,直接威脅到河洛平原。

  河洛一帶乃是四方通衢之地,易攻難守。

  且連年混戰,民丁銳減,幾成白地一片,實力大不如前。

  周國又與東方諸國交戰,分心乏力。

  所以,這種情況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

  因此,大周對外宣稱,周王與楚王結姻親之好,已達數十年之久,兩國相處是多麽融洽,多麽和睦……

  況且雙方永結同盟,數十年來相互扶持……

  於感情上,大周不接受……

  大周表示,如果楚王誓要違背“良心”和“民意”,至少還需要二十年的冷靜期給到我國……

  ……

  揚州。

  東南方,蠻族淮夷、於越、邗越跟諸夏吳國、巢國、舒國、徐國這些江漢一帶的強國周旋,處於戰略相持階段。

  但隨著東海蠻族的實力越來越大,吳國、巢國勢頹,舒國不出,徐國又被魏國拉去跟大周對壘。

  諸夏勢力連年混戰不休之下,反給了東海夷人喘息的機會,

  在短短十多年的穩定發展中,東海夷的人口數量達到了十萬眾,已經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蠻族的崛起

  ……

  東北方,兗州、北徐州一帶。

  燕國稱大,與長狄、甲氏等蠻夷爭鋒,地域上西連代國(蠻族國家),南接齊國。

  沒有什麽地理優勢,而且周圍有一些小型的蠻族小部落環繞,還有遼東的肅慎一直牽製著燕軍,使燕國一直不能盡全力南下

  多方勢力形成犬牙齒互的態勢。

  (燕國的局勢較之蜀國來說更加嚴峻,蜀國的體量比燕國大,有三十八座城池,燕國僅有七座;蜀國的戰略縱深大,據有險峻的地勢和蜿蜒曲折的國道,在漫長的國境線上,可以做到重點防禦與集中力量,燕國地處平原,乃四方通衢之地,易攻難守,兵力分散。所以這也注定了燕國永遠無法像蜀國一樣,成為地域強國。)

  ……

  青州。

  東方平原,齊魯相抗,齊國背靠北海,但實力比魯國弱小,魯國佔盡優勢。

  在這個位面,這個春秋中後期的時間點,齊國本是主角。

  原本應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齊恆公薑小白,在大周崛起的同時,“主角”的風采反而變得黯淡無光。

  薑小白在政事上頗有建樹,十幾年來都維持著齊國朝廷內外的相對穩定,國中的叛亂也屈指可數,算得上是合格的君主。

  但是在軍事上,可是說是非常憋屈。

  薑小白一直堅持著擁兵固守的方針,戰略上是被動防禦,從不主動出擊。

  在前期,東方諸國大擴張的同時,他因此沒有把握住時機,將周圍那些弱勢的小國拱手相讓。

  執政五年後,蠻夷實力興起,主動向齊國宣戰。

  齊國軍力強盛,但薑小白並沒有讓將領帶兵出擊,反而是坐等蠻夷攻城。

  後來蠻夷攻城失利,隻得退兵,齊軍及時出師追擊,但追擊部隊兵少,在後面的圍城戰中全軍覆沒。

  最後的結果是議和,邊界如初。

  之後五年,齊國與周邊國家頻繁交戰,由於地處平原,隨時接受著北、西、南、東四方的進攻。

  齊軍本就兵少,不過三萬之眾,並且邊境常年戰亂不休,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訓練增強,再加上國內生產停滯不前,沒有多余糧草去供應犒賞,導致齊軍的整體實力偏弱。在這多種劣勢之下,卻要同時迎接多方進攻。

  (因為兵少且弱,戰爭前期的齊國將帥戰損率很高,基本上每次出征之前,都要寫好遺書交代後事。到了戰爭後期,齊國的軍隊已經是要到宗室上陣才能繼續戰鬥的可怕地步了。但眾所周知,在這個平行世界中,宗室的能力水平是非常堪憂的)

  部隊分散開來,無法集中力量。

  齊軍疲於奔命,國力不斷被消耗,國家根本發展不起來。

  孝王三十二年,停戰多年之後,齊國的國力漸漸恢復過來了。

  但隨後又因為戰略錯誤,齊國被迫與南部的魯國開戰。

  魯軍勢如破竹,齊軍節節敗退,被殺得丟盔卸甲。

  孝王三十四年,齊國接受了魯國的一些條件,承認了兩座城池的歸屬,換得齊魯停戰。

  孝王三十八年,薑小白在臨淄宮病逝。

  身為諸國之中能力最強的君主,他的一生中都在為齊國奉獻,但總是受盡旁人詬病。

  (薑小白是邦士,只在聖賢之下。

  偉大如孝王,也只是儒家中士而已,比他還差了兩個等級)

  在位十九年,他在危如累卵的局勢之中,使得齊國能夠存活下來,並在臨死之前,將齊國君位平安地轉移到儲君薑無詭身上。

  但十分遺憾的是,他終究還是沒能實現原來歷史上的最高目標。

  他以齊恆侯,周朝諸侯的身份離世。

  (而在徐州的魯,兗州的衛、刑,遼東的燕,成為除大周之外,北方的中夏霸主,取代了齊國的歷史地位)

  ……

  北豫州、南徐州。

  魯國的東面還有杞、萊、州、向、呂這些小國,皆不成氣候,多則兩城,少則一城。

  刑國,衛國是地域強國,在魯國與大周的中間位置,目前是大周的同盟國。

  商國、宋國、陳國、項國、魏國、蔡國等一些零散勢力積聚在楚國以北,魯、衛以南的地帶,關系時好時壞,貌合神離。

  經常合縱對大周發起突襲,實力不強,但能動用的進攻部隊比大周多,很棘手。

  ……

  周國的國力日益鼎盛,已經是天下無敵

  西南面,有孝子昔國頂住來自益州的壓力,孝王一直忍著沒有除國,就是為了這個目的,現在也已經發揮效用了。

  北面,自孝王繼位之初,就一直都有蠻族入侵的戰事出現,而且每年次數也越來越頻繁,甚至有的時候,是合縱聯結,多方出擊,總是打斷周王的統一大業。

  因為蠻族佔據了很多諸夏的城池,組建了很多國家,有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很難被剿滅。

  (三十年前,幽王留下的爛攤子)

  所以,在孝王前二十年中,一直都深受其害,邊境城池也丟了不少。

  孝王二十年到三十年,孝王收攏兵力,從中原退兵,決心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掉這些煩人的蠻夷。

  於是征發國中兵二十萬,出師北伐。

  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終於是物理上消滅了地圖上的夷人。

  而對那些逃回草原,或者是流落在外的蠻夷。

  孝王對它們采取了先撫後剿的國策。

  在兩年之內,每個季度都定時給蠻夷提供糧草救濟,得到它們的好感度。

  然後就溫水煮青蛙, 逐步把戎狄的精壯吸納到國家的軍隊裡面,最後派到前線消耗掉。

  到了第五年,等戎狄快死絕了,再派軍團主動圍剿,前後清剿了三次。

  到孝王四十年之後,戎狄的部落也只剩下一千多人,已經沒有威脅力了。

  南面,這邊反而是最穩定的,早年與楚國結了盟,後來也連了姻親,所以周楚邊境一直維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實屬難得。

  東北面,與刑國、衛國、燕國結盟、交好,

  早在十年之前,孝王就有借著滅北虜(蠻族國家)之余威,順勢鏟平東北三國的心思

  但是又被關南和隴右的戰事耽擱了兩年,後來朝臣聽了建議,暫且與之結盟

  導致現在孝王沒有出兵的名分,動不了他們

  目前只能暗中對其下手,派墨家說客去挖大臣,從上層建築方面去瓦解他們

  但效果不是很大,也就是讓燕軍沒了厲害的高級將領,逼得燕王用宗室領兵,在前線吃了幾次“小敗仗”,遼東方面的叛軍一直打不下來,僅此而已。

  東面,與魏國、陳國、蔡國等摩擦不斷,特別是在滅了鄭國之後,領土矛盾更為激烈

  一直到孝王四十五年,東方諸國還在與大周對壘

  大周的軍團也數次出擊,斬獲不斷

  ……

  但孝王已經五十八歲了,人老了,沒有年輕時的雄心壯志。

  現在一心撲到處理內政方面上,時而也耕耘后宮。

  顯然是將天下重任,交給到太子子徑的身上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