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刺客紀魂》第164章:欲尋黑手月下追凶
  想要查出毒殺甘瑞的幕後黑手,身處渝州城的馬羽和佃雲勢單力薄,顯然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即便是有著打草驚蛇的可能,他們也得從甘瑞的親信們口中或多或少地打探出些許消息來。

  這天清晨,當甘瑞的親信前來為他二人呈上早膳之時,馬羽和佃雲便裝作閑聊的模樣,與他攀談起來:

  “我與甘瑞兄關系莫逆,知其向來禦下寬厚,如今甘瑞兄不幸離世,想必身為他的愛臣,你們的心中亦是萬分悲痛,還望各位節哀順便!”

  那親信長聲一歎,神情很是落寞地搖搖頭:“多謝兩位寬慰,正如所言,夏王大人向來是禦下寬厚,對待我等如同對待自己的親兄弟一般,初時起家從於宋王麾下之時,夏王便與我等推衣讓食,有什麽珍寶美食從不會落下我等,因此也引得全國各地有才之人競相前來投奔夏王,夏王尚且在世時,渝州城可謂是門庭若市來訪者絡繹不絕,甚是熱鬧!”

  然後他伸手指向殿外:“這城內之中,便有不少臣子、將帥都是新加入夏王大人麾下不久的,因感念夏王的恩德,即便是夏王大人病重逝世後,他們也甘願留在渝州,守候夏王的遺產。”

  馬羽順著的他手指的方向看向城外,口中也喟歎道:“能讓新加入之人如此忠心,想來是甘瑞兄對待新人、舊人都能夠平等視之,而不會偏袒舊人吧?”

  親信聞言卻是搖搖頭:“那倒不盡然,夏王大人對待新人舊臣,還是親疏有別的,就像那些軍陣要務,大人都會讓信賴之人執掌大權,至於新加入大人麾下之人,則留在大人身邊,待大人考校過他們的才能之後,再根據才乾的不同,予以職務。”

  “不過也正如馬大人所說,夏王大人確實能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可以說打了求賢若渴的地步,即便加入夏王麾下的人自身沒什麽才乾,夏王也會予以一定差職,讓其不至於白跑一趟,比如曾有幾人前來投奔夏王,可他們不僅不識幾個大字,軍陣上也沒什麽才能,夏王也並未趕他們走,有的讓他們當了傳令員,為夏王跑跑腿;有的則淨身留在宮中當起太監,照顧夏王的起居。”

  馬羽二人聞言,不著痕跡地相互對視一眼,感覺似乎摸到了什麽線索,也顧不上會不會打草驚蛇了,當即便有些急切地問道:“夏王麾下這麽多能人異士,可曾有在夏王生前最為接近夏王,而在夏王死後又因故離去的?”

  親信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馬羽為何會有此問,當即便不假思索地應道:“當然沒有!”可隨即卻仿佛想起了什麽似的,臉色頓時又變得有些遲疑,他仔細思索一陣,還是猶豫地改了說法:

  “呃……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夏王大人生前身邊有一個大太監與夏王大人乃是同鄉人,皆出身自湖廣行府隨州城,本身也沒什才能是個中庸之人,但在夏王大人在江湖上闖蕩出名聲之後,為了能夠依附夏王,他選擇自我淨身成了太監,加入夏王麾下,夏王對他也是頗為信任,將內務之事盡數將於他之手。然而在夏王重病離世之前,此人便已經告病辭官回故鄉去了。”

  說起這大太監,雖然一直陪侍在甘瑞身邊,可馬羽鮮少與此人打交道,也就壓根不記得此人的存在,反倒是在甘瑞軍中待過一段時間的佃雲,對這大太監還有些印象,她依稀記得此人是個唯利是圖、溜須拍馬的小人,對他頗為不待見。

  親信先前還信誓旦旦地說就連新加入甘瑞麾下之人,也沒有人因甘瑞離世而離去的,

現在卻出來這麽一個例子,親信頓時覺得有些臉面無光,像是謊言被戳穿一般,隻覺得臉上臊得慌,他兀自解釋兩句:  “為了榮華富貴,此人竟能甘願自我淨身,放棄自己身為男人的尊嚴,卻又在夏王大人重病臥床之時離去,此等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的無情無義之人,不提他也罷。”

  親信一邊急赤白臉地怒斥,一邊偷眼打量著馬羽和佃雲的神情,似乎有些擔憂馬羽二人會因此小看他夏王麾下臣子,可馬羽此時哪有閑心理會親信心中的憂慮,他雙目綻出精光,身子朝前傾,幾乎要湊到親信身前,急衝衝地問道:“那大太監先前住於何處?可否帶我前去看看?!”

  按照親信所言,大太監乃是夏王甘瑞生前最為接近甘瑞的人,專門照顧甘瑞的日常生活起居,在某種程度上,要比甘瑞的妻兒更為接近他,因此最有可能是對甘瑞下毒之人;且在甘瑞重病之後,大太監沒有在其病榻旁照顧他,反倒托病還鄉,這種種跡象都表明是大太監對甘瑞痛下了殺手,即便不是他也定然是知情之人。

  親信不解馬羽為何要去看一個太監的住所,但聽說馬羽身為甘瑞的好兄弟,佃雲又在軍中頗有威望,他二人的請求親信還真不好拒絕,隻得引著他們一路來到甘瑞生前在渝州城的寢宮旁,指著一處偏房對他二人道:

  “此地便是那大太監之前的住所。”

  那親信可沒那心思進大太監的住房參觀,將他二人帶到此地後便找借口告辭離去,這正合了馬羽和佃雲的心意,他二人當即毫無顧忌地闖進大太監那間臥房,掘地三尺般開始在屋內搜尋著任何蛛絲馬跡。

  “馬羽!”正搜尋著忽然聽聞佃雲的輕聲呼喚,馬羽扭頭回望,卻見佃雲神色凝重地從大太監的床頭一處破損的床板處掏出一個巴掌大、由一張髒兮兮的手帕包著的小包裹。

  馬羽迅速來到她的身邊,輕手輕腳地將那包裹轉移到屋內的木桌上,接著小心翼翼地將包裹打開一看,其內是一個拇指大小的小瓷瓶和一枚最常見不過的繡花針。

  佃雲接過瓷瓶打開小心一嗅,頓時面色難看地點了點頭。

  還真找到了,就是這大太監下的毒手!

  找到下毒之人,那便基本可以排除是葵月嵐刺殺甘瑞的可能性,馬羽和佃雲的臉色終於是稍有放松。

  然而以此人太監的身份,和他早早跟隨在甘瑞身邊的經歷來看,此人應當只是一個最終下手的幫凶,恐怕真正想要置甘瑞於死地的還另有其人。

  不過既然已經找到下毒之人,那便大可按照這條線索繼續追查下去,定然能夠真正的水落石出,為甘瑞之死查清真相讓他不至於死得不明不白。

  於是,馬羽和佃雲在渝州城又多逗留了幾日,親自送甘瑞下葬、入土為安,又見證了甘瑞年僅十歲的長子在甘瑞舊臣的扶持下,繼承夏王之位,執掌軍陣。

  之後,馬羽二人便告辭了甘瑞的遺孀遺子、及甘瑞昔日舊部之後,當即啟程離開渝州城,向東直奔甘瑞的故鄉——隨州城而去。

  這一行,又是兩月光景,當二人踏足隨州的土地,感受著隨州當地的風土人情時,饒是心中對於甘瑞之死,心態已經日趨平和的馬羽也不由得在心中喟歎。

  他與甘瑞昔日交好之時,在私底下閑聊,甘瑞就曾屢次邀請他,待到中原平定從而倒戢乾戈、國泰民安之時,他定要帶馬羽回故鄉隨州城做做客,盡一盡地主之誼,讓馬羽好好感受一下隨州人的好客與熱情。

  馬羽當時也笑著應下,與他相約若真能見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的那天,定要去隨州一遊,好好看看能夠培育出甘瑞這麽一個人才的,究竟是怎樣一個風水寶地。

  可沒想到,正值如今元邦王朝覆滅明皇當政,中原平定之後再也不見戰事,已然算得上是太平之年的時候,甘瑞與馬羽尚未履行當初的約定,甘瑞便已然撒手人寰,而馬羽踏足當初的約定之地竟是為了追凶而來,不得不讓人感慨一句:

  “真是造化弄人!”

  想要在偌大的隨州城找到一個人,難度也不亞於大海撈針,即便此人是個太監,特征很是明顯,但想來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馬羽二人本已做好在此久耗的準備,但讓他二人沒有想到的是,因為甘瑞生前起義反元加入義軍、官至奉國上將軍,而後又於渝州城曾自立稱王等等經歷,他在這故鄉隨州城竟是威名赫赫、人盡皆知,在他的死訊傳回隨州城後,還能在城中看到不少百姓自發地披麻戴孝、為他悼念。

  而身為甘瑞生前最接近甘瑞的大太監,又同為隨州人,那大太監在這隨州城竟也有這不小的名聲,當馬羽隨機向路人打聽那大太監的消息時,就見那路人一拍腦袋,伸手便指向城外某個方向:

  “大太監?哦!貴客是說夏王大人身邊的那個太監是吧?沒錯,他就是隨州人,不過他家裡窮不住在隨州城中,而是在城外河邊落腳,貴客只需向東出城順著河流往下遊走,不出二裡地,看到一家最破最爛的獨門獨院,那就是太監家了。他前些日子說是重病回鄉修養,現在應該還在家中,貴客上門應該就能找著他。”

  事情順利得簡直讓馬羽和佃雲都有些不敢相信,哪怕已經按照哪路人所指踏上直奔太監家中的路途,他二人都有些懵懵然,像是在做夢一般。

  他們選擇了傍晚日落月出之時,一路出了城,按照路人所說,順著城外的大江之流走出不到二裡地,果真就見到一戶獨門獨院孤立在河岸邊。

  這戶獨院看上去著實是有些不堪入目,院牆只是用些河石爛泥隨意堆砌而起,隨著風吹日曬早已經破爛的不成模樣;而那一棟木屋更是只能勉強住人,外牆上布滿青苔,肉眼所見的每一個角落都看不到一處完好的地方,甚至隔著老遠就能夠嗅到一股子發霉的味道。

  乍一看還以為甘瑞虧待了這大太監,讓這太監跟隨甘瑞十余年,卻連修葺一下家院的銀兩都沒有。

  可實際上,甘瑞為人重義輕財禦下寬厚,對待身邊的人是從不吝嗇,這大太監自然也是得了不少賞錢的,攢上個一年半載,別說是修葺舊宅了,讓他在隨州城內買一處美宅都是綽綽有余。但大太監此人見錢眼開而又揮霍無度,有點賞錢就被他花天酒地消耗一空,手上哪還有半點余財?

  馬羽二人本不欲打草驚蛇,準備悄悄潛入到大太監家中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可當他二人悄無聲息地靠近院門前,正欲進一步潛入院中之時,卻聽屋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屋內的大太監手上提個夜壺、睡眼惺忪地走了出來。

  一看到院門前的馬羽和佃雲,大太監先是一愣,繼而臉色大變,他慌慌張張地丟下手中的夜壺,臉色蒼白得像是見鬼了一般,雙腳綿軟無力地扭頭就跑回屋內,反手就欲鎖上屋門。

  此等行為可不就進一步坐實了他毒殺甘瑞、而又做賊心虛的事實,馬羽目光如炬,當即飛身躍起就是一腳,那破爛的屋門脆弱地像張紙一般碎成一地,門後的大太監哭喪著臉“噗通”跪地:

  “大人饒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