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奴牙郎》第一百一十九章 哈刺巴喇哈遜
  騎馬行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前世從未去過漠北的周鈞,算是真切體驗了一次『天蒼蒼野茫茫』的景象。

  朔方軍出使回紇的隊伍,扮做了大唐的馬商,共計九十五人。

  行在路上,周鈞一邊迎著撲面的煦風,一邊向孫阿應詢問著回紇的風土人情。

  孫阿應告訴周鈞,回紇人乘高車、逐水草,過著衣皮食肉、植帳彎廬的遊牧生活,主要以畜養馬、牛、羊、駱駝等為生。

  其中鄂爾渾河和色愣格河的中上遊流域,是回紇最為繁榮的地區。

  但是,回紇人與突厥人一樣,在畜牧業的同時,也會經營著另一種見不得光的營生。

  那就是掠抄和販奴。

  回紇人除了發動戰爭來『抄寇』之外,更多的是以部落或家族為單位,進行小規模的非公開性的抄掠。

  他們會摸清其它部族或者王國的防禦兵力,乘著節日、婚嫁、祭祀等特殊時機,舉族抄掠。

  倘若被抄掠的是一個小部族或者小國,那麽回紇人就會將其連根拔起,把能帶走的財富通通掠走。

  至於俘虜,由於回紇是以放牧為生的遊牧族,牧業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且回紇人自身也沒有固定的城池來防止奴隸逃跑。

  所以,男子大多會被當場屠殺,而女子則會被蓄作奴婢。

  聽孫阿應說到這裡,周鈞也不禁想起後世史書中的一段話。

  遊牧民族受生存的自然環境、以及相對落後的生產力限制,導致他們對於戰爭的看法不同於定居的農業民族。

  遊牧民族更加喜好掠奪,正如恩格斯所說:“掠奪在他們看來,是比創造的勞動更容易甚至更榮譽的事情。”

  孫阿應繼續說道:“倘若回紇人面對的一個大部族,甚至是一個帝國。”

  “他們就會事先打聽清楚某個富裕的家族,或者是地方長官,接著擄走對方的子女,再索要贖金。”

  周鈞聽著一陣搖頭,回紇人的這種行徑,和土匪綁票有何區別?

  哪知道孫阿應接下來的話,更是讓他憤怒。

  孫阿應:“成功擄走人質之後,會有專門負責用刑的鳩師,在人質身上尋找特征,可能是一塊胎記,也可能是身上的劄青。”

  “他們會用小刀將那塊皮膚割下來,附在索要贖金的信中,丟到人質的家門口。”

  聽著眼前這個十六歲左右的小郎,說出如此殘忍而又暴戾的習俗,周鈞不寒而栗。

  周鈞沉默片刻,又問道:“倘若人質家中,湊不出或者不願意支付贖金呢?”

  孫阿應:“每隔幾天,鳩師就會割下人質的一些皮膚,或是砍下一根手指,再丟到人質家門前。”

  “倘若真的要不到贖金,人質將在百般折磨中死去。而那具受盡折磨的屍體,最後會被掛在一個顯眼的地方,用來羞辱人質所在的家族或是部落。”

  騎在馬上的周鈞,聽到這些,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一件事情。

  當初,身為呼羅珊行省官長家的女兒,畫月為什麽寧可裝聾作啞,假裝染疫,也不願向突厥人表明身份。

  她或許知道,倘若亮明身份,不僅無法回家,說不定還要遭受到非人的折磨,前途反而更加凶險。

  就這般,周鈞和隨行的朔方軍士,一邊說著話,一邊朝西北方的鄂爾渾河中上遊行去。

  隊伍行了半個多月,中間經歷了酷暑、暴雨、沙塵暴還有盜匪,

最終抵達了哈刺巴喇哈遜(如今蒙古國的額爾登特市附近),一片被稱作『千年萬日』的廣闊牧原。  沿著鄂爾渾河一路向北,沿途的帳篷和牲畜,逐漸變多起來。

  長時間來不及打理自己的周鈞,嘴邊生著短短的絡腮胡,身上的衣服也滿是泥汙和塵土。

  看著雖然略顯狼狽,但周鈞的興致卻是頗高。

  一路上盡是些大漠和草原,有時候連續走上三天,都看不到一個人影,這樣的日子,周鈞真是苦不堪言。

  而眼下,這回紇部的哈刺巴喇哈遜,雖然依然是地廣人稀,但比起那些荒涼之地,卻不知強上多少倍。

  周鈞又向前騎行了一段距離,瞧見大片大片的牲畜和馬匹,聚集在眾多帳篷中間,又聽聞那裡人聲鼎沸。

  孫阿應瞧了一眼,對周鈞說道:“前面是集市,再往前便是葉護大帳。”

  周鈞點點頭,驅馬從集市上走過。

  才走到半途,周鈞突然聽到一個呼聲。

  “那位大唐的子民,以主之名,求你把我從這裡救出去!”

  聽著這不太標準的大唐官話,周鈞朝聲音的來源處看去,只見一個滿身破亂的年輕修士,被關在一個木製奴籠之中,正在拚命伸著手,乞求著幫助。

  抱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周鈞調轉馬頭,繼續向前行去。

  那位被關在牢中的年輕修士,見周鈞走遠,急的大喊道:“我是義寧坊經教寺的僧侶,把我救出來,大唐的皇帝會獎賞你!”

  周鈞聽到經教二字,驅馬折返回來,看著奴籠中的年輕修士,開口問道:“你可認識羅含?”

  那年輕修士聽聞此言,先是一愣,接著連忙點頭道:“當然認識, 他是長安教會的長老,也是經教寺的寺主。”

  周鈞皺著眉頭朝修士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修士急忙說道:“我叫做伊斯。”

  周鈞揉了揉額頭。

  所謂經教,又被稱作波斯經教。

  它在天寶四年將會更名為大秦教,而到了晚唐時期則會再次更名為景教。

  這個景教,在大唐歷史上,和道教、佛教一起,被並稱為中唐三宗。

  其真身實為基督教的聶斯脫利派,源自希臘正教(東正教),由君士坦丁堡的牧首聶斯脫裡於公元428年至431年之間創立。

  而這景教傳道士伊斯,周鈞在史書中倒也記得此人,倘若不是同名同姓,他在日後應是大唐景教的最高牧首。

  但是讓周鈞頗感疑惑的是,根據史書記載,伊斯是波斯人,早年在王舍城教會裡工作,直到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才來到大唐長安。

  當時,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重用朔方節度使郭子儀。

  由於伊斯頗有能力,得到唐肅宗的賞識,便在郭子儀軍中效力,為平定安史之亂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是,面前這伊斯,卻身處於回紇的哈刺巴喇哈遜,而且還被當成奴隸給抓了起來,這又是怎麽回事?

  見周鈞猶豫,孫阿應小聲問道:“如何處置此人?”

  周鈞看了一眼伊斯,後者雙手合十,一臉的乞求。

  “找到奴主,先把這人贖出來。”周鈞朝孫阿應說道:“給他弄點吃的,再找幾個人看緊他。”

  孫阿應點了點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