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生活在農村的鹹魚明星》第250章 《水滸傳》
客人們聽到“水滸傳”三個字,都有些不解。

不明白“水滸”二字是什麽意思?

而這個問題,李閑魚也無法給出準確的解釋。

只能說大概、或許是水邊、在野的意思。

沒辦法。

因為在前世,“水滸”二字的確切含義就一直存在爭議。

“水滸”二字出自《詩經·大雅·緜》中,“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一句。

這句話說的是,周部族的祖先古公檀父,也就是周文王的祖父。一大早趕著馬,率領族人沿著這條西來的河水之岸,走到岐山腳下。

這是周朝興盛的開端。

因此,有人認為施耐庵用“水滸”做書名,是為了將宋江等人的起義,和周朝的興起作類比,以肯定起義英雄們,反抗統治的鬥爭精神。

但這種說法一直都存在爭議。首發網址ps://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水滸傳》的原名叫做《江湖豪客傳》。

當時,施耐庵完成了作品《江湖豪客傳》的創作,對於書中的情節,施耐庵很滿意,只是覺得書名欠佳。

施耐庵學生的羅貫中,便建議將書名為《水滸傳》,施耐庵一聽,十分的欣喜。

“水滸”,即水邊的意思,有‘在野’的含義,且合《詩經》裡‘古公檀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的典故,實在是非常妙哉。

於是,施耐庵將《江湖豪客傳》正式改名為《水滸傳》。

當然,這種說法也同樣存在爭議。

“水滸”二字的真正含義,是一個永遠的未解之謎。

至於這個世界到時候會如何去解讀“水滸”二字,李閑魚決定不去管它。

反正有人問他,他就說大概、或許是水邊、在野的意思。

就像現在這些客人問他一樣。

客人們聽了李閑魚的解釋後,沒有再繼續追問,只是相當的興奮和激動。

他們不僅確認了李閑魚新書的類型,還知道了李閑魚新書的名字。

這也太爽了吧?可以好好在網絡上裝一裝逼了。

於是,和李閑魚告辭之後,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在網絡上裝逼了。

“哈哈哈!已經親口向閑魚先生確認過了。新書的確是英雄傳奇類型。而且,書名叫做《水滸傳》。我說的絕對是真的。不信的話,等著看筆點小說網的官方公告。應該快要公告了。”

這些話一出,讀者們琢磨一陣後,信了一大半。

感覺的確像是真的。

如此一來,李閑魚的新書叫做《水滸傳》了。

好奇怪的名字。讓人有些難以理解其意思。

不過,這不重要。只要知道類型是英雄傳奇就行了。

一個英雄的傳奇故事,這非常讓人期待。

無數人在網絡上議論紛紛。

然後不久,筆點小說網果然發布了關於李閑魚新書的官方通告。

書名的確是《水滸傳》,也的確是英雄傳奇類型。

相關話題的熱度,很快變得更高。

田一生、斷筆、落葉無聲、琴生武俠小說四大家,也在討論李閑魚的新書。

他們原本以為李閑魚會繼續再寫一部武俠,沒想到會是什麽英雄傳奇類型。

不知道這種類型和武俠會不會有些關聯?

這個問題到時候要好好注意一下。

其余讀者們也同樣在想這個問題。

他們也以為,李閑魚會再繼續寫一部武俠。

結果不是。

看來,李閑魚那廝的確不會連續兩部作品寫同一種類型。

當然,不管是什麽類型,對讀者們來說都不重要。

反正只要是李閑魚的作品,

肯定就會很好看,他們就會去看。唯有飛石小說網的編輯們,非常高興李閑魚的新書不是武俠。

一部《七種武器》真的讓他們驚出了一身汗。

這要是再來一部武俠,質量不在《七種武器》之下,甚至是更高,那就會非常麻煩了。

現在李閑魚的新書不是武俠,他們長長松了一口氣。

但願那廝以後都不要再寫武俠了。有一部《七種武器》足夠了。

……

龍門村。

凌小月正式開學了。李閑魚也決定了,他要把《水滸傳》的結局適當的修改一下。

原著的結局是真不爽。

數天之後,《水滸傳》正式發布。

讀者們期待了幾天,現在終於等到了。

都在第一時間點了進去。

開始閱讀。

一開始是說,在北宋嘉佑三年。

首都開封瘟疫盛行,民不聊生。

當朝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上奏書,希望仁宗皇帝“釋罪寬恩,省刑薄稅,以禳天災,救濟萬民”。

於是,仁宗皇帝就專門派遣殿前太尉洪信到了信州龍虎山,宣請天師張真人到朝廷來祈禳瘟疫。

洪太尉到了信州貴溪縣後,在遊覽上清宮伏魔殿時,不聽勸阻擅自打開了伏魔殿的殿門。

然後還掘開了大石龜壓著的一塊青石板。

石板底下,是一個萬丈深淺的地穴。

一道黑氣從地穴裡衝出來,直衝上天,在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向四面八方去了。

據說,這就是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一百單八個魔君的來歷。

這樣一個開篇讓讀者們看得有些疑惑。

背景是北宋時期,但又出現了神話傳說。

這是歷史背景下的神魔小說?

但如果是《西遊記》那樣的神魔小說的話,那類型就應該是神魔小說才對。

看來應該不是神魔小說。

只是以一段神話傳說開篇而已。

繼續往下面看。

時間又到了宋哲宗時期。

開封府。

汴梁宣武軍有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喚作高二。

高二自小不成家業,隻好刺槍使棒,最是擅長蹴鞠。

蹴鞠也被叫做踢氣球。

因此,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球。

後來,高球發跡, 便將“球”字去了“王”旁,添作“立人”,改名為高俅。

高俅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些詩書詞賦。

但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只在東京城裡城外幫閑。

……

這是一段高俅的發跡史。

在這個世界,宋哲宗、宋徽宗時期並沒有一個叫做高俅的人。

而在前世,高俅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

不過,真實歷史上的高俅,與《水滸傳》裡的高俅,或是其它文學作品裡的高俅,有著很大的區別。

在正史中,關於高俅的記載非常少。《宋史》裡面,甚至沒有任何關於高俅的記載。只是在《徽宗本紀》裡面,有一句關於高俅的記載,“高俅,在政和七年正月被任命為太尉。”。

正史中既沒有對高俅進行讚美,也沒有說此人是一個奸臣,或者作惡多端的人物。

高俅在真實歷史上,並不是一個出名的人。

不過,隨著《水滸傳》等文學作品,以及坊間百姓不斷的加工,高俅漸漸升級成為了,影響力能夠和童貫、楊戩、蔡京、梁師成等著名權臣相提並論的人物。

高俅就這樣成為了一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

但事實上,真實歷史中的高俅,並不是一個奸臣。

或許說,沒有證據證明高俅是一個奸臣。

正史中,宋徽宗時期的“北宋六賊”,分別是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和李邦彥,沒有高俅。

甚至還有人評價高俅“大節無汙”。

所以,高俅其實也是被文學作品以及民間傳聞醜化了的歷史人物。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