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初一,天一亮,近千殘兵就已集結在了關門後。
一夜過去竟無一人逃走。
此刻所有人臉上都帶著悲壯與決絕,耐心的等待著他們的大帥到來。
半刻鍾後,周遇吉終於緩步走來,剛剛與妻兒話別時,臉上流露出來的不舍與柔情,已全部消失。
而他身後,妻子周氏帶著兒女及一眾丫鬟,手持火把,含淚的注視著他的背影,幾人身邊早已被枯柴包圍。
顯然,周氏與一雙兒女和丫鬟們,都不願獨自偷生,選擇跟隨丈夫父親共赴黃泉。
“夫君,妾身來世還與你做夫妻…”周氏終究還是沒忍住大喊了一聲。
周遇吉腳步一頓,心如刀絞,卻強製忍住,沒有回頭。
半晌,才拔出腰間的長刀,衝著千余將士喊道:“將士們,開關,隨我殺出去與賊決一死戰!”
“決一死戰!”
眾將士也齊齊揮舞著兵刃呐喊起來,雖然明知出去,必死無疑,但眾人依然毫不猶豫的將門後的磚石搬開。
“周總兵何在?”
“山西總兵周遇吉接旨…”
正當磚石被挪開,幾名將士合力準備打開關門時,一道尖音卻從後方傳來。
眾人皆是一愣,下意識的回頭望去。
只見幾名錦衣衛護衛著一名太監氣喘籲籲的跑來,邊跑還邊大喊。
“臣周遇吉接旨!”
周遇吉沒想到這個時候天使竟然駕臨,回過神後,下意識的就拜道。
見大帥都跪下,其余人同樣紛紛跪下。
就連周氏都扔掉火把,帶著兒女丫鬟們,來到外面跪下接旨。
可見只要大明一天未亡,皇權至高無上,便牢牢的刻在這些人的骨子中,哪怕將死也不例外。
“呼!咱家怎麽說這一路行來沒見著人,原來都跑到這裡來了。”
傳旨太監來到近前一副恍然的道。
“這位公公,可帶了兵馬前來?”
周遇吉急切的問道。
其他人心中也燃起了一絲希望。
“咱家這次是來傳旨的,隻帶了十名錦衣衛隨行。”
“公公,難道陛下沒有下旨讓大同總兵薑瓖率軍馳援寧武關?”
周遇吉一陣失望,隨即又不相信的問道。
“哼!那狗東西簡直無君無父,咱家三日前便到大同宣了旨,他當時也奉了旨,說即刻就出兵。
可沒過一會兒,卻又說士兵鬧響,強行開拔,恐生兵變,要咱家給他五十萬兩響銀,安撫軍心,簡直豈有此理…”
這名太監是越說越氣憤,最後面容都扭曲了起來,可見著實被氣得不輕。
他還從未見聽過,不給傳旨天使銀子,反到索要銀子的。
眾人聞言,氣的紛紛破口大罵,同時也徹底死心,不再抱任何希望。
傳旨太監卻是沒管他們,而是掏出了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山西總兵周遇吉,忠肝義膽,武勇過人,以弱少之兵,頑強阻敵十余日,殺賊無數,重挫賊軍之氣焰,實為眾將之楷模…
今加封為忠義伯,太子少保,中軍都督府右都督,即日率軍入衛京師,欽此!”
“周總兵,哦不…是忠義伯,快接旨呀!”
傳旨太監宣讀完後,見周遇吉跪在地上抽泣不止,趕忙提醒一句。
“臣…臣…臣周遇吉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遇吉擦了擦眼角的老淚,
雙手顫抖的捧過聖旨。 然後沙啞的聲音說道:“勞煩公公轉告陛下,臣周遇吉無能,愧對皇恩,臣堅守至今,兵盡糧竭,已無以為繼,實在無顏回京面見聖上,亦無顏受此厚封,唯有與賊玉石俱焚,已報陛下聖恩!”
“周總兵,陛下是讓你率軍入衛京師,可沒讓你以身報國,與賊君同歸於盡,你可莫要犯糊塗。”
“公公,實不相瞞,本帥麾下可戰之兵,已全在此處,不足千人,且人人帶傷,即便回到京師也無甚作用。”
周遇吉一臉苦澀的解釋道。
原本他就打算以身報國,如今其心更是堅如磐石。
“周總兵,陛下可是再三交代過,無論你還剩下多少兵,都一定要讓咱家將你帶回去,難道你想抗旨不成?”
太監一急,趕緊說道。
來時陛下可是再三交代,哪怕寧武關只剩周遇吉一人,也得將其綁回京師。
“這…公公誤會了,臣並非抗旨不遵,而是…”
果然,聽到抗旨二字,周遇吉有些遲疑起來,臉上露出糾結。
“大帥,既然陛下都讓我們回京,我們就回京吧!”
“是呀,大帥,回京吧!”
“夫君!”
“父親…”
一時間所有人都衝著周遇吉跪下勸道。
畢竟螻蟻尚且偷生,若有選擇,沒人會想死,當然除極少數人例外。
而周遇吉便是這少數中的一人。
“對了,周總兵恐怕還未收到詔書吧?”
“太上皇已以十二日前傳位於太子殿下, 這封敕書也是陛下下發,而非太上皇。”
傳旨太監想了想,便又解釋了一句。
“什麽?陛下竟然傳位給了太子殿下?”
周遇吉大驚,顯然內閣根本就未將詔書發到這裡來,或者是還在走程序。
驚訝過後,確定崇禎已退位,周遇吉總算沒再堅持。
匆匆的帶著近千殘兵離開了寧武關,向北奔去,好在關中戰馬一直未損失,勉強能湊夠千余騎。
顯然周遇吉雖然忠心,卻也明白陛下刻薄寡恩。
如今他手中已沒多少兵,自然想要以身報國,不想回京被陛下問罪下獄,最後落個罪臣的身份。
所以在聽說崇禎已經退位,太子殿下正在京師整頓京營,準備死守,這才沒了顧慮,想回京再盡一份力。
幾乎是周遇吉前腳剛走,闖軍就來到了谷中,開始發起進攻。
結果一下就攻上了關城,發現偌大的寧武關早已人去樓空,竟無一人。
闖王得之後,氣得破口大罵,同時也松了口氣。
雖然不知對方何時走的,但依然派出了一支騎兵追擊。
顯然對周遇吉恨到了骨子裡。
隨即,大軍便浩浩蕩蕩的開進寧武關,宣府大同再無險可守。
當晚,大同總兵薑瓖便派人送來了降表。
次日,宣府總兵的降表亦送達。
兩鎮十數萬官兵軍民文武皆降。
如歷史那般,闖軍只是稍作修整,三月初五,大軍過朔州抵大同,初八兵至陽和,十一日開進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