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鄭森的野心
“啟稟太后,東番島一事家父確實有失職之嫌,學生也曾多次勸諫過家父和一眾叔父,將此事上奏給朝廷,請求出兵收復東番島,驅逐西夷人,保我大明東南海疆…”
鄭森說道這裡,停頓了一下,然後一咬牙,繼續說道:“奈何叔父們一心只顧享樂,毫無報國之心,學生人微言輕,也是無可奈何!”
在座的都是人精,聽完這話幾乎都明白了鄭森的意思,也明白了他的目的。
見這家夥竟然想踩著父親和一眾叔父們上位,左良玉也是鄙視不已。
馬士英卻是眼睛一亮,若是這鄭森願意大義滅親,不但極大的有利於解決這件事,還能徹底解決鄭家集團的隱患,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畢竟比起鄭芝龍等一眾老海盜們,這年輕的鄭森確實要好掌控多了。
至於什麽子不言父過,功利心太重,這在馬士英看來,都不是問題。
年輕人想要揚名立功,有爭心,有大志,再正常不過了,以當今陛下的胸襟,絕對會唯才是舉。
然而,張嫣卻是眉頭微皺,對鄭森的好感已經蕩然無存,顯然認為他雖有才華,品性卻是不行。
“啟稟太后,學生自知不該言長輩之過,但自古忠孝難兩全,學生雖有私心,想要為陛下為大明建功立業,洗刷同窗好友的鄙夷,可更多的還是想要保全家父和一眾叔父們,畢竟他們以前的所作所為,若沒有蓋世之功,實難以洗清。”
鄭森顯然也看出來太后對他產生了惡感,也理解,畢竟大明以孝治天下,但他也是沒有辦法,所以索性將心裡的話直接都說了出來。
“你的心意,和對朝廷陛下的忠心,哀家已明了,此事哀家會上報陛下,由陛下定奪,你且先回去吧!”
張嫣沉思片刻,便揮揮手,決定將此事上報給烺兒,至於烺兒用不用這鄭森,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謝太后,學生告退!”
鄭森隻得無奈的告退離去。
他要的是太后能支持他回福建,掌控鄭家,然後為朝廷建功立業,收復東番島,這無論是對他個人和鄭家,還是對朝廷都是最有力的。
所以心中非常的失落,暗道太后終究是一介女流,缺乏決斷,若是換做陛下,恐怕會毫不猶豫的支持他。
馬士英同樣也有些無奈,在他看來此事太后完全可以先做主再上報。
給鄭森一道旨意,讓其回福建接管整個鄭氏水師,將鄭芝虎一家押到南京來受審,然後收腹東番島。
“啟稟太后,此子野心勃勃,賣父求榮,絕不可信,朝廷想要收復東番島,未必要依靠他鄭家的水師。”
左良玉卻和馬士英的想法恰恰相反,想將收復東番島的功勞搶下來。
張嫣覺得也確實不能完全依靠鄭家水師,但東番島肯定是要收復的,想想便命人將江南水師提督,和龍江造船廠的管事太監招了過來。
對於水師和造船廠朱慈烺一直都很重視,走的時候也做出了相應的安排和交代,所以張嫣也十分的上心,時不時就會過問一下,甚至還會派人前去視察一番。
奈何南京水師早已腐朽不堪,大明的造船業,也衰退的十分嚴重。
兩年來,雖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畢竟時間太短,南京水師經過整頓,倒是擴充到了兩萬多人,精氣神也不錯,可戰船卻只有上百艘,還都是一些小船,能真正出海遠洋的幾乎一艘都沒有。
而造船廠雖然也招募了數萬工匠,卻由於缺乏造大海船的老工匠和經驗,所以兩年來也一直在積累經驗,造出來的幾十艘戰船,都是兩三百擔的小船,和那些海商的商船差不多,與西洋各國的千擔大海船,根本就無法相比。
至於當年堪稱海上巨無霸的寶船,甚至是小一號的福船,由於圖紙被燒毀,製造工藝早已失傳,如今根本就無法複製出來了。
一番了解,左良玉也是大失所望,知道短時間內,想要依靠南京水師裝載著步卒,去收復東番島恐怕不現實。
原本張嫣還打算等錦衣衛將鄭芝虎殺官一事,徹底調查清楚後再上報朱慈烺,可這件事情的影響力,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接下來的幾日裡,各省的奏疏如雪花一般飛往了南京,所有的吏員竟然出奇一致的團結了起來,選擇暫時罷工,等待朝廷的裁決。
而各省的新政也一下陷入了停滯狀態,同樣各省的士紳大戶也紛紛抗義朝廷新政的不公,官吏的盤剝勒索。
無論是各省士紳大戶的抗義,還是吏員們的罷工,都讓馬士英和內閣八部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張嫣同樣有些慌了神,但也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朝廷必須盡快給所有吏員一個說話,也必須安撫住各地的士紳大戶,否則矛盾持續激化下去,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會引起大規模的騷亂和民變。
吏員們之所以全心全意的給朝廷辦事,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朝廷賜予了他們官身,給了他們一個保障,至於俸祿和晉升倒是其次。
而十幾名吏員去丈量茶山,被當地的豪族鄭芝虎殺害,無疑是觸動了所有吏員最根本的利益和最敏感的神經,若是朝廷輕飄飄的接過,那今後誰還會將他們這些吏員當做官?
同樣各省的地主大戶們也想借這次的事件,發泄心中的不滿,其中最讓他們無法忍受的就是,被各地吏員敲詐勒索又不幫忙一事。
“太后,此事萬萬不能再拖了。”
“好吧!”
張嫣也知道,烺兒讓她來南京就是為了應對這些突發狀況,也不再遲疑和顧忌,立即就拿出了兩道空白聖旨,讓內閣起草,然後明發天下,以安人心。
第一封聖旨自然是處置鄭家的,福建總兵官鄭芝龍馭下不言,革職查辦,遊擊將軍鄭芝虎,阻撓新政,殺害官吏,罪不容誅。
第二封聖旨,則是嚴令各省官吏在丈量土地時必須嚴格執行朝廷規定, 不得少報瞞報,也不得多報亂報,更不得敲詐勒索土地所有人,違者將嚴懲不貸。
若是以前,這樣的聖旨發下去根本沒什麽用,各地的官吏肯定會陰奉陽違,該怎麽乾還是怎麽乾。
可如今卻不一樣,朝廷有著大量的巡查禦史特使,各縣衙門口也有舉報鐵箱,敲詐勒索一事根本瞞不過朝廷,只不過內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加上也沒影響到新政的實施,張嫣這才沒有過問。
現在張嫣下旨了,那肯定是要嚴懲不貸的,所以各省的官吏也都不得不收斂,不敢再張嘴亂抱了,起碼不敢再像以前那般500畝的茶山,硬是翻了幾倍說成2000畝。
而最終在馬士英的建議下,為了福建的穩定,張嫣也再次將鄭森招入宮,給了一道密旨,讓其返回福建,並派了兩百禦林軍和東廠番子隨行。
鄭森接過密旨,渾身都激動的顫抖,立即就大表忠心,當天就火急火燎的殺往福建,準備大展拳腳。
有了太后的這封密旨,哪怕他隻身回到鄭家,也會有無數的人站在他這邊,讓他老爹和一眾叔父們乖乖退休去養老,將大權交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