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堡宗別鬧》第29章 拿捏!
  這話何其無禮!

  雖然驚駭莫名,一些心懷鬼胎的大臣心裡又松了口氣。

  太子殿下頑劣,敢假傳聖旨斬了教坊司晉榮和鍾鼓司陳義,敢直呼天子名諱,敢在陛下跟前自稱老子,也敢向武清侯臉上吐口水。

  陛下病重後,太子殿下忽然就拿捏出氣勢了。

  成熟穩重得一批。

  石亨、徐有貞等人,剛才心裡就惴惴了許久。

  現在故態複萌了。

  這才是正常的太子殿下。

  就說嘛,九歲的娃娃能有什麽城府心機,之前的裝腔作勢,必然是杭皇后教的,什麽生而知之者,都是張鵬那群人的忽悠。

  而於謙、胡濙等人心裡則暗暗搖頭。

  如此太子,可章國乎?

  難!

  話雖然難聽,但杭皇后卻像沒聽見一樣,根本沒有出來圓場的意思,就想看孫太后出醜丟臉,反正大家都知道太子的秉性,何況小孩子說話本來就“童言無忌”。

  怪不到她這個當娘的頭上。

  年近六旬的孫太后當然沒有篡位的想法。

  也沒這個能力。

  她要有這個能力,當年當皇后的時候,也不會被太皇太后張氏給拿捏得死死的了。

  聞言氣了個七竅生煙。

  武則天是女帝沒錯。

  但武則天的風評在後世並不好,禍亂國家就不說了,關鍵武則天服侍了唐太宗和唐高宗兩父子,篡國為周後,又豢養眾多男寵,還和女兒共享。

  淫亂得很。

  朱見濟說她想當武則天,這幾乎是指著鼻子尖在罵娘。

  孫太后怒極反笑,“太子在文華殿讀書多年,暗說早該清理明性,卻如此口無遮攔,是東宮養了狗麽,看來張鵬徒有虛名,配不上帝師之名。”

  眾臣暗呼一聲,薑還是老的辣。

  孫太后沒有在武則天這個事情上糾結,也沒解釋她有沒有這個心思,卻隻說太子讀書的事情,言下之意,太子不懂禮,這麽多年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張鵬也不配當帝師。

  今日若是孫太后贏了,張鵬的仕途也到頭了,搞不好還得掉腦袋。

  朱見濟也覺得棘手。

  之前有便宜老爹在前面遮風擋雨,覺得日子好是愜意,現在第一次牽扯進政治鬥爭的漩渦中,才發現步履維艱,也難怪便宜老爹會覺得壓力大,用醉生夢死來逃避。

  老子要是沒上帝視覺,也情願躺平當老朱家豬圈裡的大肥豬。

  想也不想,直接笑道:“皇祖母說的是,張先生雖然才華灼灼,但確實皮相不好,皇祖母看不上他很是正常。”

  這就有點胡攪蠻纏了。

  好聽點是說孫太后以貌取人,難聽點的理解,就是孫太后像武則天一樣喜歡美貌的男子,所以這話也就朱見濟這個年紀能說。

  小孩子嘛。

  不過這個小孩子是太子。

  所以這話有一定的分量。

  孫太后氣得臉色發白。

  但她出身官宦,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又不可能像朱見濟這樣,沒臉沒皮的瞎胡說,知道再這麽和朱見濟鬧下去,太后儀態盡失。

  而且你越是爭辯,越容易引起懷疑。

  也便不想爭了。

  沒意思。

  爭下去,倒是顯得自己毫無素養,以後流傳史書,敗了名聲。

  起身,拂袖而去。

  小兔崽子監國理政,沒有哀家給你聽政,我看你能不能鬥得過那群官場老油條!

  朱見濟對即將出門的孫太后笑眯眯的道:“皇祖母,

張先生雖然皮相不好,但兒臣以為,先生之忠心,可比王艮。”  這話一出,群臣又是臉色大變。

  孫太后卻倏然止步。

  回頭看了一眼朱見濟,微微頷首,“哀家知道了。”

  小兔崽子,算你有點良心。

  知道贏了要見好就收。

  大明朝有點名氣的王艮,有兩個,一個是王陽明的弟子王艮,還有一個則是太宗陛下靖難時的江西人王艮。

  很明顯,朱見濟說的後者。

  王艮,洪武三十三年江西鄉試第一名,解元。

  洪武三十五年殿試策對榜眼。

  但王艮其實應該是狀元,只不過長相著實有些寒磣,朱允炆覺得狀元長這樣有點損傷朝廷形象,於是把第二名胡廣提為狀元,王艮降為榜眼。

  後來太宗靖難,李景隆開金川門迎聖駕,朱允炆自焚於奉天殿。

  當夜王艮、胡廣、解縉、吳溥四人聚會。

  胡廣、解縉慷慨陳詞,唯獨王艮哭泣不語,四人各自回家後,吳溥的兒子吳與弼認為胡廣和解縉會自殺殉國,但吳溥認為胡廣和解縉只會講空話,真正忠君愛國的是王艮。

  話還沒講完,聽到住隔壁的胡廣大聲對斥責妻子,說外面兵荒馬亂的,小心看好豬。

  吳溥說他連一隻豬都舍不得,難道舍得生命?

  果不其然。

  太宗登基,胡廣、解縉歸附。

  尤其解縉,連夜“馳謁”,還搶著去寫登基詔書,很是諷刺。

  反觀王艮,回家便自殺殉國了。

  建文帝以貌取人,王艮卻未以勢取國。

  太宗和後人雖然不承認朱允炆那一朝,但私下裡說,提及王艮,還是認可他的忠君愛國,只不過為了保持靖難的政治正確性,一直沒給他追賜而已。

  朱見濟此刻把王艮提出來,其實就是在給孫太后找補,告訴群臣,和孫太后的爭論,僅僅是針對禦史張鵬有沒有能力是否忠君愛國而已。

  維護了孫太后的形象和名聲。

  人心都是肉長的。

  孫太后雖然氣得心口疼,但聽到朱見濟這麽說,心裡舒服了不少,出了乾清殿,對禦馬監掌印太監劉永誠道:“去幹西宮。”

  還是自家孫兒好。

  東暖閣內,群臣都有些無語,太子殿下你這也太那啥了,不按套路出牌啊。

  王艮是建文的臣子。

  而你是太宗的後人。

  你公然稱讚王艮,讓太宗在九泉之下情何以堪。

  朱見濟內心有點飄。

  大獲全勝!

  不過當下大意不得,還有一群老狐狸要應付,胡攪蠻纏把老妖婆孫太后氣走後,接下來就是老子的主場,收斂笑意,大馬金刀的往椅子上一座,沉聲道:“孤監國理政,諸位卿家可有異議?”

  眾臣看得頭皮發麻。

  怎麽一瞬間的功夫,太子殿下又像換了個人一樣……

  太詭異了。

  就他現在這氣勢拿捏,沒個幾十年的人生閱歷根本做不到,可太子殿下才九歲。

  他哪來幾十年的人生閱歷來拿捏這樣的氣度。

  胡濙畢竟是六朝老臣。

  心思電轉,太子監國是既定事實,可他年幼,需要人輔佐也是事實,但胡濙又深知皇室的忌憚所在,立即出列道:“老臣並無異議,不過殿下年幼,尚無治政經驗,老臣鬥膽,還請皇后娘娘聽政!”

  皇后聽政,就沒於謙什麽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