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第132章 劉備獨家的“仁義”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你死我活的鬥爭,而在朝堂上亦是如此,無論是在那一國,

  畢竟在權力面前很難有人能抵禦得了這些誘惑,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權力是能衍生出世人所需要的一切東西,創造秩序,是尋常世人都夢寐以求的、趨之若鶩的………

  就像此刻的益州李氏的族長李豐亦是代表了他們益州李氏對權力的渴望,畢竟他們已經遠離蜀漢權力中樞十八年了,自他父親由輔政大臣被貶為庶民開始,這個蟄伏的時光亦是有些久了,

  雖說他們世家是很能等時機的,不斷耗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王朝,可是如今是逼死自己父親的荊州士族仇敵的後代近在眼前,等復仇的時機等了十八年可謂是很久了,

  俗話說得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這都已經等了快兩個十年了,原本在諸葛匹夫、自己父親相繼離世之後,李氏族中的一些長輩便開始群情激奮的要求向荊州士族復仇,討回益州本土士族的“臉面”,

  不能再讓這些“外來戶”再騎在他們益州士族的頭上,之前有劉備、諸葛亮二人在他們還會有所忌憚,

  可是到了現在這以外來戶身份成為益州之主、力壓荊州士族的這二人都已不在,荊州士族的根基荊州也早已經丟了,一個後主劉阿鬥則是不足為懼了,

  畢竟就算是之前的昭烈帝劉備雖是很忌憚益州本土士族,害怕一不留神便成為益州士族的傀儡,也無法拒絕、不接受益州本土的投效以及支持的,

  在益州這片土地上若是沒有這些地頭蛇的支持,那就算是他帶來的外來戶北方、荊州士族勢力再強,那也無法長期支撐他們在益州立足,畢竟古話說的好強龍還不一定壓得過地頭蛇,

  尤其是士族這樣將自身勢力延伸到一個地方方方面面樹大根深的勢力,論治民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地方的民情了,外來的士族剛來肯定是沒有他們了解民情的,

  若是再有這些本土士族給民眾以利益來私下煽動,那可有這些外來戶苦頭吃了,所以就算心中有再多的戒備、再多的不情願,劉備、諸葛亮等人也是在表面上做足功夫,

  “假裝”高高興興的接受他們,若是一來就不接受士族給的好意,那益州本土士族亦是會在第一時間翻臉的,徹底撕破臉皮,不會再有所顧忌,那他們進入益州也會困難重重的,

  畢竟在當初若是沒有以李嚴等人為首的益州本土士族的幫助,拿下益州將會是困難重重的一件事情,少不了流血犧牲、損耗自身實力,讓虎視眈眈的曹魏、孫吳漁翁得利,

  這也是一向以仁義自居的昭烈帝所不情願看到的,即使是現在已經擁天下九州之一的荊州一州之地,也不願撕去自己身上仁義的標簽,

  這個招牌在之前用得很好,而現在他也想繼續用下去,畢竟像劉皇叔仁義這樣的招牌一旦丟棄,就永遠再也找不回來了,只能像曹操一樣被世人冠以梟雄的稱謂了,而東吳孫權素以狡詐著稱,也沒有什麽仁義之名,

  這個仁義在此亂世便是隻為他劉皇叔獨有的稱謂,隻仁義這一塊金字招牌,可以吸引很多能人來投奔,在之此之前便為他的大業增添了不少助力,

  熹平四年(175年),劉備十五歲時,母親讓他外出行學。劉備與同宗劉德然、遼西人公孫瓚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盧植為師學習。

  劉德然的父親劉元起常常資助劉備,將他和劉德然同等對待。

此舉招致劉元起妻子的不滿,劉元起說:“我們宗族中有這樣一個孩子,不是個平常人。”  公孫瓚與劉備結交為好友,公孫瓚比劉備年長,劉備將公孫瓚視作兄長。劉備不怎麽愛讀書,喜歡狗馬、音樂、美衣服。

  身長七尺五寸,兩手下垂等到膝蓋,能看見自己的耳朵。不愛說話,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喜歡結交豪傑,當地豪俠都爭著依附劉備。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攜千金,販馬來到涿郡,見到劉備,於是給其資助,劉備得以用來集結到很多人。

  初平二年(191年),劉備與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抗冀州牧袁紹,劉備因為累次建立功勳而升為試守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

  劉備在外禦賊寇,在內則樂善好施,即使不是身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會有所揀擇。

  劉備當平原相時深得人心,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

  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

  興平二年(195年),陶謙病重,對別駕麋竺說:“非劉備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謙死後, 麋竺率徐州人民迎接劉備做太守,劉備不敢接受。在陳登、孔融的再三勸說下,劉備遂領徐州。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

  劉表病重時,準備把荊州托付於劉備,並對劉備說:“我兒不才,荊州諸將又相繼凋零。

  我死之後,就由你來攝政荊州。”劉備回答道:“您的諸位兒子當然是賢明的,請您安心養病。”

  有的人勸劉備應該聽從劉表所言,備曰:“劉表待我不薄,如果我取代他的兒子,人們必定會認為,我待劉表甚薄,所以,我不忍心這麽做。”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率大軍南下,而此時劉表病死,劉表次子劉琮代立,遣使者投降曹操,劉備屯兵於樊城,不知道曹操軍的突然到來,到了宛城才知道狀況,隨即率軍離開,路經襄陽時,諸葛亮建議劉備攻打劉琮,可佔據荊州,但劉備因和劉表同宗,不忍相奪。

  劉備於城外喊劉琮,劉琮因為害怕不敢出來,劉琮的部下以及很多荊州士人投靠劉備,到當陽時,竟有十余萬眾,輜重數千輛,日行十余裡,劉備另派遣關羽乘船數百艘,讓他和自己於江陵會合。

  有人勸說劉備:”現在應該迅速保住江陵,我們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有士兵太少,若曹操來了,我們怎麽阻擋?“

  但劉備說:“想要成大事必須以人為本,現在這麽多人背井離鄉跟著我,我怎麽忍心拋下他們!”至此劉大耳的仁義招牌更加名動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