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城內,袁術已經面對著眾叛親離的場面。
就連閻象也自請離去。
此刻已經午時,滿身酒氣的袁術聽到這個消息後,搖搖晃晃地從床上爬起來,踉踉蹌蹌的朝著朝堂走去,口中更是呢喃不清:
“叛徒!逆賊!一個個都要離朕而去!”
“走吧!都滾!”
謀臣良將,侍衛宮女,都已經蕭瑟發抖。
閻象玉樹一般屹立在台階下方,巋然不動:
“主公,在下並非背主求榮。”
“主公剛起事之時,在下便已經跟隨您,戎馬倥傯,不曾離棄。”
“只是不想您背信棄義,妄自稱帝!”
“我閻家世代食漢家之祿,如若繼續跟隨您,怕是百年之後無言面見祖宗!”
“主公,你我……”
“放肆!”袁術用力睜大迷蒙的酒眼:“叫我陛下!”
“我是仲家天子!”
袁術近乎絕望的嘶吼,發出低沉的咆哮。
“主公!”閻象卻像是沒有聽到,而是飽含熱淚,由衷地勸解: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時機未到,怎能稱帝!”
“大漢王朝數百年的基業,怎能被如此顛覆?”
“朕說能就能!”袁術一把拍在欄杆上:“朕有雄兵四十萬,江南土地無數!雄踞江南,無人可比!”
“為何朕不能稱帝?”
“曹孟德,閹賊之後!孫伯符,敗將之子!他們一個個算什麽東西!”
“孫伯符這個白眼狼!竟然敢反朕!若不是朕給機會,讓他活命,讓他拿回孫堅舊部,他能有今天?”
“呂奉先這個賤家奴!竟然敢不理朕!若不是朕在他走投無路時給了他一絲活路,他能有今天?還想跟我攀親!現在竟也來反我!”
“還有那個郭譽,他最可恨!若不是他將天子迎回許都。”
“這些逆賊!賤民!”
袁術罵著罵著,突然沒了生氣。
一把癱倒在了椅子上,累得氣喘噓噓,隻頹廢地看著地面,半晌,才揮揮手:
“走吧!你們都走!都走吧……”
袁紹不抬頭,大殿中的人見狀,也是默契地退出,逃走。
閻象看著昔日的主公滿是將死之人的頹廢不堪,心中不忍。
他走上前去,深深給袁術鞠躬行禮:
“閻象在離開之前,還想給主公獻上最後一計。”
“壽春城現在還能死守,曹軍糧草不足便會退去,如此在明年春日,主公可棄城轉投北方袁紹。”
“袁紹,謀臣上百,良將上千,門生故吏皆投於麾下。主公若是從徐州境內出泰山到青州見到袁譚,就可以投身袁紹麾下,留下一命!”
閻象說完,深深拜下。
袁術聽了,卻依舊沒有反應。
隻半晌,才吩咐近侍道:
“送先生出宮吧!”
“務必安全送他離開壽春,歸隱山林。”
……
此刻的壽春城外,戰爭還在繼續。
曹操如今依舊集齊兵馬十五萬之多,連續攻城十余次。
壽春城高高的城牆下,滿是血肉模糊的屍體和廢棄的武器。
曹營之內,郭嘉正和曹操說著什麽:
“主公,當日吾弟說攻陷壽春當以內部著手。如今壽春城內軍心渙散,民眾激憤,只是被兵馬震懾,如今只等那內誡令了。”
但是對於郭譽的處事方法,曹操還是放心的:“奉孝,
你且說說,到底如何做?” “夫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壽春,城高百尺,兵馬十萬,卻是強弩之末,不堪一擊。”
“壽春外城百姓饑寒,缺衣少食,城牆之上軍心渙散,不敢抵擋,皇宮之中夜夜笙歌,酒池肉林,這樣的壽春城,還能撐幾日?”
“這城門,他袁術不開,自然有人開。”
“在下記得在主公曹氏之中,老太爺有一家令:凡曹氏宗親不可鋪張浪費,需節儉善用,由此正德行。”
“確實如此,”曹操點頭到:“是老太爺回鄉所推。”
這不是什麽秘密,曹氏一家皆推行此令。
哪怕是老太爺的小妾,不按照此等行事,都會被懲罰為下人。
更有甚者掃地出門,沒收所有財物。
“這就是內戒令。”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曹操哪裡還能不明白郭嘉的意思:“按照你的說法,是否要讓這曹氏內戒令傳入壽春城內?”
“不僅要傳,還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城內的軍民都能以此投降,打開城門?”
郭嘉聽了頓時點頭:“就是如此!”
“務必要廣為傳播,細為傳播,讓大家都能知道。”
說到“廣”和“細”,郭嘉還著重加深了語氣。
曹操點點頭,很快也思索道了其中要領,吩咐下去:
“著所有文官前來!”
軍營中馬上行動起來,短短一炷香的時間,無數文官已經聚集在了曹操面前。
此次曹操帶出來的文職也有二三十人,加上行伍之中識字能文的,也有數百。
曹操吩咐讓人將能寫的布匹書簡都聚集起來, 將家中的內誡令寫下。
從第一條開始,每一條都帶著解釋。是在內誡令的旁邊將家中何人違反此條,受到何等處罰寫在旁邊。
緊接著又寫下在此等家訓之下,曹操的生活行事,是何等的節約有度,從不縱情聲色犬馬,更不敢鋪張浪費。
每有美食美酒,曹操都是拿分享給將士和有功之士。曹軍在他的管理下,更是從不拿民眾一針一線。
等等。
這些事情有真有假,有誇大,也有捏造。
條條框框都是為了打動人心。
甚至於曹營裡的曹軍看了,都對自家主公更加敬佩。
一時間,軍營上下都有了不少人私語:
“原來主公這麽節儉是有原因的!”
“原來曹氏一族竟然如此嚴格!”
“主公確實是有酒同喝,有肉同吃,什麽都喜歡和我們一起!”
“是啊!原來是遵循家規!”
“咱們有這樣的人做主公,又何必擔心咱們的士氣和軍心呢?”
“對啊,咱們有主公這樣的人帶領!以後不用擔心吃穿!不用擔心像袁術那邊一樣被餓著!”
“對對!跟對主公是咱們的幸運啊!”
……
寫得越多,對比越強烈。
待到文官們寫完,幾乎是全軍上下都感覺得到,自己這邊和壽春城簡直是天差地別。
“壽春城內,袁術在后宮中酒池肉林,紙醉金迷;壽春城外,曹公和我們同甘共苦!”
“我們現在就將內誡令抄錄,投入壽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