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管兩國之間互送國書的事宜,對於孫秦高層和孫可望留下的那幾個兒子該如何處置,朝廷也有著許多不同的聲音。
部分大臣認為,孫可望是徹頭徹尾的亂臣賊子,他又曾經謀害了前明的昭宗皇帝,應該將他的屍首送回江寧,當眾鞭屍,挫骨揚灰,他的子嗣也應當悉數斬首,以此彰顯朝廷的威嚴不可侵犯。
而另外一部分大臣則是反對如此殘酷的對待,他們認為孫可望雖然劣跡斑斑,但他也在抗擊滿清的戰爭中出過一份力,而且他也是前明承認的秦王,應該給予他身為秦王該有的尊嚴,將其父子二人屍首都安葬在貴陽城郊,他的子嗣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可流放呂宋,永不允許返回中原。
當然,支持前者的聲音隱隱有些高過後者,畢竟中國人講究的是斬草除根,若是赦免了孫可望的幾個兒子,他們始終牢記著父仇,暗自積攢實力伺機反抗朝廷,那可不是什麽好事。
這股爭論的聲音最終還是在皇帝出面後徹底結束,蘇言沒有同意將孫可望挫骨揚灰,他下令以秦王待遇將孫可望和孫征淇二人的屍首安葬在貴陽城郊,而他的幾個兒子,蘇言明面上為了彰顯朝廷的寬厚和皇帝的仁德,下旨赦免了他們的罪行,將其發配呂宋,但實際上,他命李元胤派出錦衣衛以護送的名義跟隨,將其在海上勒斃。
這就和當初那些被發配西南的朱明皇室同樣的死法,當初負責下手的王元用乾的又隱蔽又漂亮,到現在都沒人知道那些朱明皇室已經橫死了。
李元胤對孫可望並沒有什麽好感,準確來說,孫可望謀害永歷皇帝的行為讓他深惡痛絕,他在接到蘇言的命令後,懷著為永歷皇帝報仇的想法,讓自己的親信做好準備,只等孫可望的那些兒子回到江寧後再行動。
……
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受傅鼎銓舉薦,被皇帝召回京師覲見的貴州按察使傅興華終於抵達江寧,船隻穩穩靠岸後,他在那船家恭敬的問候聲中緩緩下船,踩在繁華忙碌的下關碼頭。
下船後,傅興華伸手彈了彈自己衣袖上落下的浮塵,整理了一番身上的衣冠,與他一同前來的侍從低聲說道:「老爺,江寧已至,是要先入宮面聖,還是先去傅侍郎的府上探望?」
「自然是先入宮面聖了。」傅興華語氣平淡的說道,「陛下召我覲見,怎能讓陛下久等呢?」
說罷,他雙手負於身後,道:「走吧,去尋一輛馬車,這京師城中複雜,我們這兩個外地人徒步行走,只怕很快就要迷失在城裡了。」
侍從聽了連忙連連應下,並主動前去尋找可以雇傭的馬車。
與此同時,幾乎在傅興華下船的同一時間,蘇言就從錦衣衛口中得知了此事,除此之外,在他的禦案前還擺放著一份對傅興華的詳細的調查資料。
這份調查資料若是被那傅興華看見,他一定會為此感到驚訝,因為這份資料中的許多內容甚至連他本人都不甚記得,這還是錦衣衛前去他的家鄉,從他的鄉裡鄉親口中旁敲側擊得來的。
上面的一條文字吸引了蘇言的注意——這傅興華居然是傅鼎銓的遠房表親,不過這條關系已經疏遠了好幾代,在傅鼎銓的曾祖父那一輩時,傅興華的祖輩就已經遠居他鄉,從此基本是斷了聯系。
蘇言並沒有因為二人之間的親戚關系而對傅鼎銓產生猜忌的想法,他不介意傅鼎銓任人唯親,準確來說,只要這個人的確有能力,那他就能默認下來。
接下來,一直到傅興華入宮求見的這段時間內,傅興華主仆二人在城中都幹了什麽,都被錦衣衛詳細的匯報給了蘇言,見他沒有傻到入京後先去找自己的表親,蘇言暗自點了點頭,等待接下來的談話。
沒過多久,傅興華就被宮人帶到了禦書房內,站在
了蘇言面前——這位按察使看起來三十來歲的模樣,身上自帶一股成熟穩重的氣息,身材高大,不符合傳統羸弱文人的形象。
「臣貴州按察使傅興華,拜見吾皇萬歲!」
傅興華躬身行禮,口中說道。
照例一番問候,蘇言便讓他平身說話,待傅興華直起身後,蘇言手中拿著那份關於他的資料,語氣淡然地說道:
「傅卿是如何為那孫可望所用,出仕官場的?」
傅興華身軀微震,還以為是皇帝不喜自己的背景,他連忙回答道:「回稟陛下,臣曾是崇禎十六年的舉人,胡虜入關荼毒中原,臣為躲避戰端返回家鄉,永歷五年時孫可望以朝廷名義命人征辟微臣,微臣這才接受,受任貴陽同知。」
他的回答倒和資料上的沒有多少出入,蘇言將資料放下,道:「朕召你進京,你可知曉原因?」
「臣不知。」傅興華回答道。
「吏部右侍郎傅鼎銓曾在貴陽為朕辦事,他向朕舉薦你,說你曾經幾次為他出謀劃策,挫敗土司叛軍的進攻,朕向來不會埋沒人才,既然他如此誇讚你,那朕就給你一個機會。」
蘇言說到這,頓了頓,看了看傅興華的反應,見他神態淡定,又繼續說道:「你在回京師應該從朝廷邸報上看到了,朕欲於漠北設置漠北都護府,由臨國公出任首任大都護,對此你有何想法?」
來了。
傅興華知道,這是皇帝準備考問自己,來試探自己的能力了。
他的腦筋飛速轉動起來,思考該如何回答皇帝的詢問,隻過了數十息,他就有了腹稿。
「回稟陛下,臣大膽猜測,漠北蒙古四部已臣服許久,循規蹈矩,突然設置漠北都護,其目的恐怕不僅是為了穩定漠北蒙古,更是有其他原因吧?」
傅興華如此說道,朝廷邸報上並沒有說明設置漠北都護的目的,更北邊的羅刹國也只在京官中廣為人知,傅鼎銓也沒有告知他此事,因此身為外官的他對此知之甚少。
能夠在什麽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想到這,他倒是有點能力的,蘇言因此稍稍驚訝了一瞬,但他很快就恢復如常,道:「那你說說,背後的原因是什麽?大膽暢言,不必顧慮什麽。」
有了蘇言這句話,傅興華的膽子頓時大了起來,他思索了一陣,試探性地問道:「可是防備漠西蒙古?據臣所知,漠西蒙古雖然分裂,但其中有一汗國名曰準噶爾汗國,其實力日益強大,且喜愛擴張,想必是準噶爾汗國屢屢在邊疆挑釁挑起戰端,朝廷才不得不防。」
蘇言搖了搖頭,道:「繼續說。」
傅興華雖然沒有猜中真正的原因,但他能夠說出這番言論,也著實讓蘇言感到驚訝。
見皇帝搖頭,傅興華又開始思索起來,既然漠西蒙古不是目標,那也必然不可能是已經穩定下來的東邊的女真諸部和南邊的蒙古各部,唯一可能的,就是更北邊的未知地域的因素了。
不過他對更北邊的情況一無所知,他只知道漠北蒙古更北邊是遼闊的小海(貝加爾湖古稱),蒙古諸部時不時會前去那一片放牧,而其他的,他就完全不清楚了。
想到這,他也隻好無奈的說道:「陛下,請恕臣孤陋寡聞,臣對極北之地知之甚少,不過既然並非為了漠西蒙古,那就只能防備小海以北的未知敵人了。」
「的確如此。」蘇言點了點頭,他耐心為傅興華解釋道:
「小海以北乃無盡廣袤的冰天雪地,其地常年寒冷,都為凍土,不利耕種,在萬歷年之前都只有三三兩兩的土人部落遊牧,萬歷年後,從極西之地殺來一國,名曰羅刹,羅刹人形似西夷,但身材高大,野蠻好戰,佔據極北之地,又侵佔黑龍江上遊,修建
堡壘,意圖染指東北之地。」
三言兩語,就將極北之地的敵人為傅興華解釋清楚,傅興華聽後眉頭微蹙,道:「如陛下所言,那羅刹人的確為北疆大患,不過臣有一疑問,彼羅刹***備與我朝相較如何?」
「羅刹人軍中大多裝備馬刀火器,與我朝步軍相比,我朝步軍略勝一籌,但關內至小海以北路途遙遠,調動步軍北上勞師動眾,得不償失,僅能以騎軍攻之。」蘇言語氣有些凝重,如此說道。
的確,他若是要與羅刹人開戰,那廣袤的蒙古高原雖然無法擋住步軍北上,但補給線將會拉得特別長,從關內調撥物資送往漠北,沿途消耗的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所以蘇言立即就否掉了調遣大股步軍北上的念頭。
不過這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俄軍在西伯利亞的統治主要依靠各地修建的堡壘維持,若是步軍無法北上作戰,攻打堡壘的任務就只能落在騎兵肩上了,三個騎兵旅裝備的6磅騎兵炮磅數、威力較小,強攻堡壘不便,只能嘗試以炸藥包開路。
蘇言沒有將這些問題說出來,不過傅興華卻自己想到了這些,他同樣神色凝重,思考了許久,緩緩說道:
「陛下,漢地到漠北路途遙遠,運輸多有不便,朝廷只能在漠北部署少量兵馬,主要還是依靠當地蒙古各部,臣鬥膽諫言,可在蒙古各部中就地征募軍士,操練騎馬步軍,驅使蒙古兵攻打羅刹,這樣國朝只需要付出一些必要的錢糧,就能讓蒙古兵與羅刹人相互消耗,讓蒙古各部無暇反叛朝廷。」
高速文字手打 全面戰爭之伐清章節列表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