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燕賦》一十五大燕的力量
  英武候說著心裡還直嘀咕道:“這不是你提議的嗎?禁軍拆分的行台軍由王子擔任嘛。三王子深陷戶部,已經沒有帶兵能力,也就只有你了啊!”

  而袁語林自己心裡也直嘀咕:“我這是閻王爺身邊耍刀,找死啊,沒事瞎建議,這下好了。”

  “陛下,英武候,臣不會帶兵啊,你們看燕山學宮,昭武殿這一攤子事,我也抽不開身啊!王族眾人亦可擔任統領一職啊?”

  “身為寡人的兒子,要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你的王兄們都在為這個國家在付出,你也不能例外。”

  燕王語氣已經沒有寬容,臉色也不再和藹!只是語氣平淡又繼續道:“你的七王叔,女子尚能助寡人,何況你是男兒呼?”

  “男兒呼?”

  袁語林淡淡的墨道,是啊,女子尚能助燕王安邦,更何況我還是一個男人。哦,不對!我是男子。

  “高兵宣詔”

  燕王臉色肅穆,眼睛微閉!給王階下眾人一股淡淡的威懾感。這不像是如今的燕王,而是曾經那位殺伐果斷,一詔禁酒令,曾經殺了多少人,一個月內王都西市流血不止,血染護城河,被大周諸侯國稱為燕國貴族流血月,也就是從那以後,諸侯國之中,也流傳著一句:“野蠻燕國人”

  可是這位大王不在乎!所以燕國才能維持如今的家底。

  “王詔”

  “陛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升任王五子袁語林為十二行台軍統領,實行教官製!免去王五子袁語林昭武殿行走。配合禁軍拆分為行台軍”

  “諾”

  “王詔”

  眾人以為事情搞定,接下來就是兵部,軍務院,宮內司三方協助拆分禁軍,然後把結果上報尚書台就行了,可是眼下這王詔要幹嘛?

  噗通…噗通…噗通……

  這不剛剛站起來的眾人又噗通,噗通又跪了一地。

  “陛下,玉體金安!”

  “寡人安!”

  “王詔,賜封袁語林為常羲男爵,食邑三十戶。賜封袁語社為魏伯,年奉兩百擔。”

  “…………………………”

  這位燕王有時候就是偏心,大兒子,二兒子,四兒子封候,三兒子封伯,五二子封男爵,燕國,君,候,伯,子,男!五爵位我們正主就封了男爵,食邑三十戶,和世子霸山候三千戶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

  “語林吾兒,你到了隆武郡,可劃十公裡地為常羲男爵封地。”

  燕王話剛剛說完,昭武殿內,眾位大臣,開始癲狂了。燕國立國千年,一共就封了三位有封地的王族,即孝武君,也就是後來的燕惠孝王。大院君,袁安封地大河南岸,被先王敗完了,現在封的這位,正是第三位,雖然封地只有十公裡,但是那是封地啊,在當今燕國,有爵位,都是按年奉給奉錄,從來沒聽說有封地之類的。就連食邑除了繼承王位的世子有,也就只有這位苟神啦!

  “陛下”

  軍務院,內政院,兩院大臣慌忙要向燕王進言。可是燕王抬手製止道:“賜他封地是有原因,改革軍製,建立教官制度,製止今年北方城牆修建,和提議築城為據點的想法都很令寡人聽聞新鮮。既然你提議的,那麽隆武郡就由你主政軍政大權。禁衛軍大統領瀟宇協助王五子組建十二行台軍。”

  “諾”

  禁軍大統領抱拳後領命,直接站在袁語林身後。

  意思很簡單,五殿下,給我走吧。今兒個本統領說什麽都要給松松筋骨。

  金烏西錘,懸掛在羲皇山山巔,駐軍羲皇山東邊的禁軍大營此刻,戰鼓擂,鐵甲響,五萬禁衛軍整齊劃一的行軍步伐,讓羲皇山獸驚鳥飛。

  遠遠住在燕京的百姓們開始惶恐,因為每次羲皇山戰鼓擂,鐵甲響,不是王都流血,就是敵國流血。

  “聽到羲皇山戰鼓聲了嗎?”

  “聽到了,你說眼下太平年代,咱們當今大王也不曾力主對外擴張,這羲皇山禁軍駐地今日這麽了!”

  “要打仗了吧,可能大王要禦駕親征。”

  “我們大燕可是有二十萬常備行台軍啊,什麽時候要用禁衛軍出兵了?”

  “說你小子經常跑生意的人,怎麽會不知道東胡蠻族換新首領了。”

  “新首領!”

  “對啊!老首領九步一暴斃,新首領十步一繼位,聽說老首領暴斃時就只有這位新首領陪著他。”

  “該不會老首領是被新首領殺了的吧!”

  “誰說不是呢?這位新首領可是極度仇視我們大燕啊!”

  “難道大王要禦駕親征東胡!”

  一個茶館內,幾位中年客商聚在一起私下討論著,旁邊也有幾位剛剛出城農作回來的,老人邊喝茶邊聊天。

  “唉,今年的莊家長勢還好,今年應該能過個好年了。”

  “過好年?又要打仗了!你聽旁邊那幾個客商在聊什麽?”

  而另一桌的客商也看著幾位老人。

  談不上嫌棄,但是眼神多了幾絲淡漠,這個諸侯國亂戰的年代,即時燕國這樣的大國也難免卷入戰爭之中。十五年前的燕夏戰爭,十年前的北征鬼方戰爭,五年前討伐夜郎戰爭,那一場不死上萬人。而這些老頭就是戰爭受害者。有的人可能家中已絕後。

  “店家,那幾位老農的茶錢算我帳上。”

  客商中一人豪氣道。然而老農並不買帳,輕輕把幾文燕銅錢給店家後,又道:“年輕人,謝謝你的好意,吾等雖年過花甲尚有自食能力,只是你們說東胡又要和我們大燕打仗了嗎?”

  “老人家,東胡換新王了,多半要和我們大燕開戰了。”

  “那就戰”

  老農中那位問話的老人突然間嚴肅了起來,拿起鐵製鋤頭,就出了門,身後跟著一群老人,他們沒有回家,而是去兵部征兵府。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燕國大街上,一群老人出現在征兵府轉角處,另外一群老人又出現了。

  他們唱著從中州西部傳來的《無衣》有節奏的走向征兵府。

  兩個時辰後,去羲皇山協助拆分禁軍的袁語林奉詔回到昭武殿,殿內燕王眼睛微腫,內閣大臣們紛紛抬頭望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

  坐落在王宮深處的昭武殿微微能聽見一弱弱而又渾厚,堅毅的《無衣》戰歌傳進殿內。

  兵部尚書陶大人,抱著三份竹簡站立在王階下。

  “威威大燕,慷慨就義,鐵骨錚錚,遠赴北荒,不退蠻族,誓不回轉!”

  文華閣內,幾位大人,輕輕吟唱,老淚眾橫。

  “我大燕欠老燕人的!”

  燕王說完話後起身道:“擺駕朱雀門,寡人要與諸位老哥哥們敘敘話。”

  “諾”

  朱雀門,今夜火把通明,門外廣場上,一群群粗布麻衣的老農們整整齊齊的站在那裡。

  “大王到!”

  高公公公鴨子般的聲音,幽幽響起。

  “大燕威武”

  “將軍威武”

  “大燕威武”

  “將軍威武”

  “大燕威武”

  “大王千歲千千歲”

  此刻的燕王,仿佛是十年前禦駕親征的大將軍。而袁語林眼前這些老農們猶如一個個帶甲出征的士兵。

  “老哥哥們!”

  “陛下”

  “十年了,諸位老哥哥們還好嗎?”

  “威威大燕,慷慨就義,鐵骨錚錚,遠赴北荒,不退蠻族,誓不回轉。”

  聲勢豪壯的聲音,震動整個王都,王族,公族,貴族,他國商人紛紛出門圍觀。有的老貴族身披鎧甲,加入其中。

  “原神闕軍第一步兵營千人將袁昭,見過將軍。”

  “原羲皇營第三弓弩營參將,劉武周見過大將軍”

  “原禁衛軍第六步兵營參將, 袁傑見過大將軍”

  “…………………………”

  新來的人群中,向燕王報告的聲音此起彼伏。讓站在王駕戰車上的燕王老淚縱橫。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渾厚的無衣在廣場上唱起,木擊之聲鏗鏘有力。

  一群早已卸甲養老的將軍們,紛紛向燕王報道。

  “稟大將軍,燕國護國軍集結完畢,應到十萬,實到兩萬。請大將軍檢閱。”

  一名老農,佝僂著身軀,體型單薄,步伐卻又鏗鏘有力的走到燕王面前,右臂環胸,行了一個標準的燕軍軍禮,燕王報告道。

  “歸隊”

  “諾”

  “諸位弟兄們!”

  “卑職在!”

  “十年前夜狼,入侵我北荒邊地,寡人幸得爾等力助,才退夜狼於北荒寒潭。那一戰,很多老弟兄…………”

  “寒潭老兄弟為大燕而死,那是榮耀,大將軍不必掛懷,如今大燕有危,請陛下準許我等參戰。”

  “老哥哥們,我們都老了,燕國讓兒郎們去保衛吧!”

  燕王有些惆悵的看了看自己和眼前這群老人們。

  “陛下是嫌我們老了否?”

  “我等尚能食三大碗燕麥飯。”

  “陛下,我還能來兩百擔弓。”

  “風雨十五載,才有如今太平,然故人卻在凋零,寡人知老哥哥們尚能戰鬥,然而我想你們留下來陪我說說話。”

  燕王說完,淡淡的轉過身,戰車在一名郎衛的駕駛下緩緩回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