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台上演得熱鬧,一出出戲目都是唱作俱佳,可今天來的人,卻沒有幾個是真為了看戲來的。
顧昕含笑聽著下方坐著的秦國公夫人說話。這位夫人嗓門洪亮,能說會道,講起家中小輩的笑話來堪稱妙語如珠。
“那倆孩子把茶爐子都燒壞了,火苗都躥到爐旁堆的木柴上,他們趕緊拎了水桶往上潑水,哎喲,最後弄的一屋子一身都是水。光收拾費了兩天功夫。”
顧昕說:“七八歲的孩子差不多都是這樣,什麽都想試一試。”
再說,國公府這樣的門第,養出來的孩子若無什麽意外變故,這輩子也是不必自己燒火做飯的。想在茶爐子上烤肉吃,也不過是偶爾來了興致,大家聽了取個樂。
還有人家說起今年京城裡辦了好些樁喜事,這家女兒嫁了,那家兒子娶了,還有誰誰家一年抱上了三個孫兒,請酒請戲舍米舍錢的十分熱鬧。
顧昕很有耐心——就算不耐心她也不會表露出來。
她記得皇上以前同她說過,有時候往往一個很微小的不經意的表態,都會讓他們反覆揣摩,從而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誤會。比如今天這樣的場合,如果顧昕對了,對現在坐在下首的人疏於應付,那麽在場的其他人可能就會發散思緒,覺得貴妃是不是不待見這家人。那貴妃身在深宮,無緣無故為什麽要不待見這一家呢?那想來可能是稟承了皇上的意思?是皇上對他們有什麽不滿?
那後面可能會有種種衍生出來的麻煩,其實全是莫須有。可是有什麽辦法呢?這年月誰能不揣測這些?
所以顧昕一直認認真真的。
這事兒也不算多難,哪怕她不知道這些人都一一是誰,人名和人臉不一定全對得上號,但是誰還能跟她較真?能坐到她跟前來的,可以說都不傻,個個都是各家內宅當家理事,交際應酬的好手,說話行事自有分寸,並不會發生冷場、說錯話,弄翻茶盞或是跌跤這樣的尷尬事。她們在貴妃的面前都表現得大方得體,和樂融融。能言善道的比如秦國公夫人這樣的,時不時說個笑話,還會主動把話題遞出去交給旁人。
顧昕覺得自己再修煉個二十年八成也沒有這樣的本事。似乎有的人天生就精通人情世故,行事說話面面俱到。有的人就不成,要麽想不到,要麽是想到了,可是嘴拙說不出來。
香珠借著上茶的時候說:“娘娘,張妃那邊借著更衣出去,見她娘家嫂子了。”
顧昕接了茶,說:“知道了。”
這事也是人之常情。如果有嬪妃的家人今天能進宮來,人家借這個機會見個面說個話,不算什麽大事。當然了,張妃的家人能進宮,說明家中父兄必然官職是不低的。其他人就未必有這樣的機會了,就象吳嬪,她家就沒人來。蔣嬪家今天也有人進宮,能見一面說說話,顧昕當然也不會攔她。
趙良已經讓人盯著了,對旁人就算了,對張妃可不能放心,誰知道她會不會再借機生出什麽事端。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VIP中文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