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百家逐道》一 大逐道時代
  道始元年,秦昭襄王使將軍摎攻周王畿。

  太子壇率左、右二文士拒之。

  左文士題字:犯上者,五雷轟頂。

  摎不明,命快騎上前。

  卻見五道天雷霹下,人焦馬斃,滾地而亡。

  摎大駭,命兵士遠射。

  右文士題字:助紂者,五髒俱裂。

  筆停,彎弓者雙目激凸,暴屍血崩。

  秦軍見天威浩蕩,多棄甲而逃,余者跪降。

  摎亦下馬請罪,聆訓乃歸。

  同年,太子壇繼位,帝號光武。

  光武帝在位六十四年,收失地,懾諸侯,統年號,度量衡。

  建奉天學宮,煉問道九鼎,印書尊儒,興百家道。

  天下文士順,諸國君民臣。

  蓋千古之一帝也。

  ……

  昏睡之間,各種奇怪的歷史滲入了譚英的腦海。

  這都什麽玩意兒?

  光武帝利用超能力複興了周朝?

  還把始皇的活兒給搶了?

  印書尊儒又是哪一出?

  怎麽就突然有點心疼始皇了。

  還有,“光武”不是東漢劉秀的帝號麽?

  啊啊啊,懂了懂了。

  什麽光武帝,這個人根本就是……

  “穿越!”

  喊出這兩個字的同時,譚英驚坐而起,卻又緊跟著目瞪口呆。

  環顧四周,這裡好像是……一個古代的馬車廂內?

  車是停著的,廂內皆是素色布飾,左右各一排藍綢軟榻,自己正是從左邊的榻上醒來的。

  驚愕之間,面前的車簾被掀開。

  一個山羊胡的老者探進頭來,瞪目問道:“什麽越?看見越女了?哪裡?”

  老者一身灰色短衣,腦頂扎著小揪,說話還帶著某種獨特韻律的鄉音。

  談到“越女”的時候,更是不自覺地吞起了口水。

  譚英呆看了他幾秒後,才強抿著嘴,舒了口氣說道:“沒事,做夢了。”

  “呵,少年郎思越女,我年輕時比你勤。”老者一笑置之,隻衝路對面努了努嘴,“可別耽誤正事,就要敲鍾了,記得去迎世子。”

  譚英僵僵賠笑:“那是一定。”

  老者這才一臉壞笑地合上簾子。

  “呼……”譚英頓時身架一散,扶著側廂喘起粗氣。

  一番心理建設後,他方才掀開側簾一角,向外窺去。

  即便只是一個縫隙,灼眼的陽光還是刺得他一陣目眩。

  遮目緩和片刻後,譚英才試著睜開一點點,透過指縫向外窺去。

  瞬間,他的瞳孔重又聚攏,雙目瞪大。

  眼前的街上人流不止。

  男人束發高簪,身著彬彬衫袍。

  女子繡裙輕裳,足踏纖纖絲履。

  每個人都那麽不卑不亢,不快不慢,充滿了自信又沒那麽急躁。

  如此昂揚的氣勢……

  對的,這裡是秦王都——鹹京!

  穿越的是我!

  與譚英設想中的古代不同,眼前的街道乾乾淨淨,建築整整齊齊,明明應是戰國時代,看上去卻比明清還要進步。

  最驚人的是街對面的宮殿,通體方方正正,應是由統一的大塊灰磚砌成。

  初瞥一隅,或許會覺得太過樸素,但只要稍微放開視野,就會看到那一眼望不到頭的長牆,品出那無處不在的方正。

  便是這宮殿大門,也是由兩塊灰白色的巨石拚成的。

  再看門上石匾,

正刻有四個大字——  【稷下學宮】

  “大氣……”

  譚英一歎過後,方才合上了廂簾,展開思索。

  那位周光武帝是不是穿越者不好說,反正自己是穿越了。

  這個世界,姑且可以理解為一個平行宇宙。

  不同點在於,這個世界的戰國時期,湧現出了靈氣,賦予了人類操控超自然力量的可能。

  然而對這個世界而言,這種力量……是自然的。

  因此,它又被稱為——

  天道。

  最先發現天道並加以利用的,正是諸子百家。

  這倒不是巧合,畢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百家先賢們早在靈氣出現前,便各自開創了自己的道。

  只是他們也沒想到,這些道竟在若乾年後,與浮世的靈氣完美契合,甚至可以轉化為實打實的力量。

  於是,那個時代腦子最靈活,理論自成體系的一批人,掌握了操控天道的能力。

  面對如此劇變,走在霸業路上的秦昭襄王選擇了壓製。

  他一面打擊百家,宣稱這些都是蠱惑人心的邪術,一面利用既有的軍事優勢,力圖盡快完成霸業。

  與之相反,即將覆滅的周王室,抓向了這最後的稻草。

  太子姬壇奉天之名招攬百家名士,賭上最後的氣運,誓要重振大周榮光。

  接下來,便是那個五雷轟頂、五髒俱裂的名場面了。

  摎敗退後,秦昭襄王立刻將殘存的周王室視為頭號大敵,調集全國兵力,企圖用數量優勢碾過去。

  然而未及發兵,他本人卻一病不起。

  現在普遍的說法是:“秦王一覺醒來,魂飛魄散,無動無言,無念無想,隻知吃喝。”

  軍事行動就此擱置,進入宮鬥環節。

  其後數年,秦國連崩三王之後,那個名為嬴政,被譚英這邊稱為始皇的男人,終得以繼位。

  然而此時秦已不比往昔,在這混沌的數年,他們已經失去了太多。

  好在,他畢竟是被另一個世界稱作始皇的男人。

  只是這一次的霸業,有那麽一點點不一樣。

  嬴政掌權後,第一時間親赴周王城,謝罪、稱臣、求道,一氣呵成。

  光武帝大喜,繼而略施指點,賜問道鼎。

  臨別的時候,還順便展示了一下身邊百家名士的武德。

  對這一切,嬴政雖不明原理,但大受震撼。

  於是在迎鼎歸國後,他便興舉國之力建稷下學宮,印書尊儒,誓要重鑄大秦榮光。

  可以說,這裡的始寶兒把建長城的力氣,全部用在了建大學上。

  書和學者,更是他此生最尊重的存在,至少面子上是這樣。

  甚至就連諡號,都成了秦學王。

  啊,這……

  這諡號就有些讓人心疼了。

  就突然理解了他焚書坑儒的心情。

  然而即便嬴政複興了秦國,卻終究沒能追趕上那個男人的腳步。

  光武帝不僅雄才大略,開明勇武,壽命更是恐怖,險些連始寶兒的太子都熬死。

  此後,隨著大逐道時代的愈演愈烈,這裡的歷史與譚英熟悉的世界,徹底分道揚鑣。

  眼下,道始107年,他已再難找出一個認識的人物。

  世界的變遷更是出乎預料。

  光武帝以(武)德服人,兵不血刃便叫停內戰,收回了王室領土。

  此後他卻並未實行集權,而是苦下心力,與學宮名士合作,統一了文字、貨幣、歷法、姓氏稱謂等諸多標準。

  他的後半生,更是全情投入學問和創造,與百家相輔相成,開創了包括造紙術在內的一系列驚世發明,為人民謀來了百世的福祉。

  神奇而又神秘的是,終其一生,他都沒有明確過自己崇奉哪一家,師從哪位子。

  另一邊,各諸侯國在光武帝的威懾下,自是再無膽量發動戰爭。

  但春秋戰國的格局已經擺在這裡,爭總是要爭的。

  武鬥不行,那就文鬥。

  於是,各國皆大興學宮,禮賢下士。

  戰火依舊連天,只不過戰場轉移到了人才、技術、經濟和文化上。

  當然,最大的戰場,永遠屬於“道”。

  曾經的諸子百家,只能用語言駁倒對手,用依附君王的方式實現道路。

  然而往往辯論許久也難分輸贏,君王完成霸業後就卸磨殺驢。

  但隨著靈氣的湧現,一切都變了。

  所有人都相信,一位文士所控的靈氣越磅礴,越精純,也便意味著他越接近天道,越接近正確。

  於是,當兩個人辯論難分輸贏,又志在必得的時候,終於有了最終解決方案——

  以武德論高下。

  因此,歷經無數興衰重組,至今依然留存的百家勢力,無一例外的……

  武德都很充沛。

  當然,並非所有百家學士都能得到天道的垂青,其中大多數人依舊是理論派,只有少數“得道者”才能實現真正的“五雷轟頂”。

  那麽如何得道?

  公認的原理是:通悟到前人未能所及的地方,天道自會給予你認可。

  按照譚英的理解,大概是對現有理論的擴展。

  不得不說,這件事聽起來就很難。

  就比如他前世所讀的生物學專業吧。

  擴展理論之前,先要用很久的時間學通一個方向的知識。

  然後沿著現有理論的邊緣苦思冥想,看能不能在邊邊角角敲出點新東西。

  好不容易想出來一個點子後,先不要高興,先去查論文。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點子幾十年前就有人研究過了。

  於是隻好重頭再來,無限循環。

  等等……

  這快樂的流程,為何如此似曾相識?

  “啊。”譚英一拍腦袋,“論文還沒寫完。”

  剛剛的信息注入太多,他險些忘了自己是誰。

  他叫譚英。

  喜歡學習。

  實驗和論文。

  以及小組討論,辯論演講。

  還有籃球賽,健美賽,以及和隔壁師范學院大姐姐們的聯誼。

  總之只要不跟學生會打交道,其它事情都可以。

  來到這個世界前,他正在電腦前寫論文。

  邊查邊寫,邊學邊悟,直至入迷,失去了對時間的認知,浸入了一種空靈的學習狀態。

  這難道是……

  得道飛升?

  譚英一個瞪眼,再次掀開了廂簾。

  再看那“稷下學宮”四個大字。

  那不就是個學習天堂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