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百家逐道》一十 仰視星辰
  片刻後,濃眉青年瞳色一閃,頗為激動地抬起了頭。

  “司業教誨的是,學生懂了。”

  范伢終於露出一抹少有的柔軟,像是峭石上生出了一抹青苔。

  “不妨再辛苦一下,講給同僚。”他說。

  濃眉青年這便昂然抬首,直視著前方說道:

  “

  方才我質疑,或許會有考生,因為不了解天文而被埋沒。

  是司業點醒了我。

  學士們應對這次道選的主題,根本不需要刻意學習任何知識。

  天地日月星辰,不是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便始終與我們相伴的麽?

  為何有日出日落,為何有春夏秋冬,不是每個人都會想過的問題麽?

  倘若真有一位考生,從未想過這些,也從未仰視著星辰遐思。

  這樣的人,又哪裡有求道的資格呢?

  ”

  其實他根本不用解釋,坐在這裡的大多數人都是懂的。

  但對於范伢這種不緊不慢,用幾個簡單問題,點誨他人自行領悟的教學方式,卻又自愧不如。

  常言得道者寡,然傳道者更寡。

  只有像范伢這樣,既能得道,又善傳道的名士,才配得上“子”這個稱謂。

  主台上,范伢再次確認了眾人的意見後,方才點向了另一摞試卷:

  “

  中等,多是在一套成熟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總結,其中不乏稍有創想者,但未能實現突破與自洽。

  這部分,我們不妨再用一個時辰,由更多的人細細品讀,選出或許的可造之材。

  如何?

  ”

  這一次,台下齊齊稱是。

  大家術業不同,觀點自然也有偏差。

  你那裡的庸才,到我這裡或許就是人才了。

  只不過,頂天也只能挖出人才了。

  畢竟既已被三人定為中等,不太可能是天才。

  最後,范伢雙手捧起了那份唯一的上等。

  “

  這位學士,提出了我們都沒聽過的理論,且自成體系,找不出明顯的破綻。

  單這一人,便不枉諸位一年來的奔波了。

  於這樣的學士而言,應是他選擇我們,而非我們選擇他。

  因此,今晚清談時,由他自己選擇誰來當他的老師。

  如何?

  ”

  聽聞此言,台下人皆拱手相讚。

  依范伢的身份,他如果看中了一位學士,直接納入自己門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怎麽,你敢說你的才學比范伢更高?還是說你的武德比范伢更充沛?

  可范伢還是讓了一步,交給學士自己來選擇。

  這對台下諸位來說,已是莫大的尊重與禮讓。

  台上,范伢確認這件事後,再次將中等的卷子挪到了中央,輕輕歎道:

  “

  可惜的是,只有這一位上等。

  光武帝以來,各家逐道已百余年。

  時至今日,學說都愈發僵硬,難有開創。

  盲遵教條之風漸起,黨同伐異之流輩出,不容置疑之聲俞重。

  正因如此,我才選擇了最考驗創想,又無須任何一家理論打底的天文為今年的主題。

  寧可選出百無禁忌的妄人,也不要熟誦經文的庸才。

  只可惜,我們奔走各國尋覓了一年,現下還是不得不承認,學生的活力,終究是隨著時代的腐頓而僵硬了。

  須知,求道,並非是循道啊……

  接下來是我的個人見解,

諸位聽過即可,不必太過當真。  倘有質疑,你家的對。

  諸位不妨試想——

  如果天道是無窮的,那也便意味著,我們永遠不可能得到絕對正確,絕對完美的知識。

  由此可推得,現下諸子百家對天文的看法,沒有一家是正確的,將來必定被某人所推翻重塑,那人又會被他之後的人所推翻。

  不斷地推翻,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接近。

  這便是我眼中的求道之路。

  而尋覓能將道向前推進哪怕只有一寸的人。

  便是道選之於我的意義所在。

  ”

  聽到這段“私貨”,有人點頭認同,也有人一動不動沒有表態。

  正因為范伢強調了這是“私貨”,所以即便不屑一顧,也並非不尊重,只是大家信奉的真理有所偏差罷了。

  如范伢這段話,前提是“天道無窮”的假設,論述過程則是墨家的因果推導,結論更是他的個人情感抒發,因此對於偏向別家的文士來說,不認同是很正常的事,如果這是在清談的話,當面駁斥表達立場也是可以的。

  只是現在的首要工作是閱卷,很多人也便沒有表態。

  但有一位身形瘦高,面長似茄的儒家文士,卻聽得眉震目顫。

  很明顯,他對這段話的不適已經溢於言表了。

  對他來說,這樣無法無天的想法,的確像是墨家人說出來的。

  畢竟你們已經親手否定了墨子本人對於鬼神的看法。

  但你公開說“沒有完美的理論”“每個人都會不斷地被後來者推翻”這種話。

  是在質疑我儒家的聖人麽?還是諷刺我們的經典?

  倘若不是在清談,這位儒士是必定起身相邀,與范伢辯一辯的。

  即便明知才學、名望和武德都在范伢之下,他也會盡力一搏。

  范伢似乎也發現了他的不滿,繼而小心地向他投去歉意。

  是的,現在的逐道就是這樣。

  即便已經做出了足夠的聲明,卻還是不知哪裡會觸犯哪家忌諱。

  眼見司業如此,這位儒士倒也氣息一緩,承接了這個善意。

  是啊,范伢自己都也沒有把這些話寫成文章公開發表呢。

  這就說明,他自己也不確信這是對的,只是把一個想法分享給大家,並非針對誰。

  是我偏激了。

  儒士思慮至此,便也致上歉意,並做了個手勢,示意這件事已經過去了。

  相互忽略一些過於針鋒相對的事情,這也是能容納百家的學宮,得以存在至今的基礎了。

  風波過去,范伢當然也記得自己的職責,這便毫無借力地直直起身,親自下場分發起中等試卷,將適合的卷子交給適合的人複審。

  這裡面,大才的學士是不會有了。

  只求能撈出幾個有希望得道的人才,延續學宮的香火,為了教育未來的大才,盡綿薄之力。

  “就像我這樣。”

  范伢這樣想著,拿起了適合於自己的那份試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